一种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及其在制造墙面开关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99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及其在制造墙面开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简称pc)是一种热塑性的非结晶工程塑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制细菌特性、阻燃特性及抗污染性,是建筑行业、墙面开关等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pc本身的硬度不是很高,导致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极易被工具或指甲划伤,而墙面开关在建筑上不仅仅是功能件还是外观装饰件,表面的损伤严重地影响了它的装饰性,从而导致残次品的增加,造成一定的浪费;另外由于pc分子结构中苯环的存在,导致分子链刚性及空间位阻较大,熔体粘度大,加工不易,加工成型过程中制品残余应力较大,在一些特殊的安装或使用环境下,由于溶剂的侵蚀极易发生应力开裂,从而导致成品失去使用价值,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墙面开关大部分都是白色,而pc在受到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很容易黄变,这种现象在室外尤其明显,通常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就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助剂,从而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因此,在pc墙面开关表面喷涂油漆就非常有意义:一、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刮伤和溶剂侵蚀导致的开裂,还能避免由于紫外线引起的黄变问题,同时还避免了由于特殊助剂的添加而造成的成本提升;二、油漆的颜色可以自由设计,极大地增加了它的装饰性。

但对于pc而言,由于熔体粘度大,在成型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而油漆本身就是一种溶剂,如果制件内应力过大,在喷涂油漆后进行加工时,会由于油漆的腐蚀使制件释放应力,容易导致基材开裂,影响制件外观和喷涂效率。因此,需要对pc进行特殊改性。

如公开号为cn103342886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喷涂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聚碳酸酯、abs、san、抗氧剂、润滑剂组成,其中聚碳酸酯:30-80份,abs树脂:15-65份,san树脂:5-10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该产品虽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喷漆性能,但由于abs的大比例加入,会造成材料的耐热性大大降低,从而无法达到电工标准的耐热要求。此外,该材料中未加入阻燃剂,并不适合应用在墙面开关领域。

因此,开发一款非pc/abs体系,即可以提高pc的可喷涂性,同时又不会降低其阻燃性和耐热性的新型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以该合金制备得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喷涂性能、阻燃性和耐热性能,可用于制造墙面开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本发明的申请人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开发了一款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经试验发现,将聚碳酸酯与聚酮复合制成合金,耐化学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耐温性能也较好。但当pc材料用于制造墙面开关时,除需要满足耐热要求外,还需具备优异的可喷涂性和阻燃性。基于阻燃性的考虑,申请人在已有配方基础上增加了溴系阻燃剂,但由于溴系阻燃剂多为小分子物质,添加后势必会导致部分力学性能的劣化,尤其是会导致材料冲击性能变差。同时,该配方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的可喷涂性能并不能满足要求,这就导致该配方无法直接应用于制造墙面开关。申请人经大量试验筛选后,意外发现,硅烷共聚聚碳酸酯加入后组成的pc+pok+硅烷共聚pc三元体系,在相同的阻燃剂及其它助剂的用量下,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聚酮合金,其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可喷涂性能更佳、喷涂开裂比例显著下降。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硅烷共聚pc的分子链中含有大量si-o-si键,使得分子链柔性增加,分子链活动能力增强,分子间总的作用力减小,体系的熔融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强,成型过程可以用更低的压力和速度,制件的残余应力减小,制件喷涂后发生应力开裂的概率降低;另一方面,硅烷共聚pc的加入使原两相体系变为三相体系,并在相容剂的作用下,使体系内分子链的规整性大大降低,结晶度减小,提高了材料与涂料间的附着力,涂料粘结的更牢靠。

作为优选,所述聚碳酸酯选自双酚a型聚碳酸酯,熔体流动速率为5~20g/min,测试条件为:300℃,1.2kg。熔体流动速率越小说明粘度越大,分子链越长,缠结的越紧密,抗开裂能力越强。进一步优选,所述聚碳酸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g/min。

作为优选,所述聚酮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0~70g/10min,测试条件为:240℃,2.16kg。熔体流动速率越大,说明流动性越好,分子链活动性越强,熔融共混时,越容易在表面均匀分散。进一步优选,所述聚酮的熔体流动速率为60g/10min。

作为优选,所述硅烷共聚聚碳酸酯为嵌段型共聚物,分子量为26000~32000g/mol。

作为优选,所述的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经试验发现,采用上述特定性能参数的聚碳酸酯、聚酮及硅烷共聚聚碳酸酯在特定比例下组成的三元体系,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聚酮合金,其喷涂开裂比例可降为0,但油漆喷涂后的附着力性能却相距甚大。

进一步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经试验进一步发现,当采用上述特定比例、特定性能参数的的三元体系时,油漆喷涂后的附着力极佳,可达到5b标准。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剂选自溴系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其它助剂包括相容剂、抗冲改性剂、抗氧剂、抗水解稳定剂和加工助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烯烃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聚烯烃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所述的抗冲改性剂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有机硅增韧剂、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所述的抗氧剂选自1076与168的复配物;进一步优选,所述的1076与168按重量比为1:1混合。

所述的抗水解稳定剂选自日之升sag005;

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硬脂酸钙、季戊四醇酯、硅酮粉中的至少一种。

配方中,以聚碳酸酯、聚酮和硅烷共聚聚碳酸酯的总质量为100份计,其他原料采用外加的方式。

在上述优选原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所述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聚碳酸酯、聚酮树脂和硅烷共聚聚碳酸酯预先烘干,再按上述重量比将各原料混合,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得到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

所述的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加工温度为200~260℃,螺杆转速为300~600rpm。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可喷涂阻燃聚碳酸酯/聚酮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喷涂性能、阻燃性和耐热性能,可用于制造墙面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由聚碳酸酯、聚酮和硅烷共聚聚碳酸酯组成的三元体系,筛选了特定性能参数、特定含量的各原料,在与其它组分的协同作用下,获得了一种聚碳酸酯/聚酮合金,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喷涂性能、阻燃性和耐热性能,可用于制造墙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6中采用的各原料的厂家及牌号列于下表1中。

表1

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各原料的配比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将聚碳酸酯、聚酮、硅烷共聚pc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树脂、硅烷共聚pc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70;聚酮,25;硅烷共聚pc,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实施例2

将聚碳酸酯、聚酮、硅烷共聚pc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树脂、硅烷共聚pc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60;聚酮,25;硅烷共聚pc,1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实施例3

将聚碳酸酯、聚酮、硅烷共聚pc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树脂、硅烷共聚pc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50;聚酮,25;硅烷共聚pc,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实施例4

将聚碳酸酯、聚酮、硅烷共聚pc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树脂、硅烷共聚pc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40;聚酮,25;硅烷共聚pc,3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实施例5

将聚碳酸酯、聚酮、硅烷共聚pc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树脂、硅烷共聚pc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45;聚酮,30;硅烷共聚pc,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实施例6

将聚碳酸酯、聚酮、硅烷共聚pc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树脂、硅烷共聚pc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40;聚酮,35;硅烷共聚pc,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对比例1

将聚碳酸酯、聚酮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聚酮与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75;聚酮,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本对比例采用pc为lg1201-10,熔融流动指数为10g/10min,聚酮为晓星330a,熔融流动指数为60g/10min。

对比例2

将聚碳酸酯、硅烷共聚pc、聚酮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硅烷共聚pc、聚酮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50;聚酮,25;硅烷共聚pc,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本对比例采用pc为拜耳2400,熔融流动指数为22g/10min,聚酮为晓星330a,熔融流动指数为60g/10min,硅烷共聚pc为出光ag1760,分子量为29000~32000g/mol。

对比例3

将聚碳酸酯、硅烷共聚pc、聚酮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硅烷共聚pc、聚酮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50;聚酮,25;硅烷共聚pc,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本对比例采用pc为lg1201-10,熔融流动指数为10g/10min,聚酮为晓星630a,熔融流动指数为5g/10min,硅烷共聚pc为出光ag1760,分子量为29000~32000g/mol。

对比例4

将聚碳酸酯、硅烷共聚pc、聚酮在120℃烘箱中烘6h,再将烘干的聚碳酸酯、硅烷共聚pc、聚酮与相容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按照配比投入搅锅充分分散均匀后,再经过双螺杆剪切、混炼造粒;具体配比为:聚碳酸酯,50;聚酮,25;硅烷共聚pc,25;相容剂,1.5;抗冲改性剂,2;阻燃剂,3;1076,0.2;168,0.2;抗水解稳定剂,0.1;硅酮粉,0.2;季戊四醇酯,0.2。

本对比例采用pc为lg1201-10,熔融流动指数为10g/10min,聚酮为晓星330a,熔融流动指数为60g/10min,硅烷共聚pc为出光ag2530,分子量为17000~22000g/mol。

试验测试方法:

物理力学性能:冲击性能测试参照gb/t1043.1-2008标准;

热变形温度(1.82mpa):参照gb/t1634.2-2004标准;

阻燃性能:灼热丝测试参照gb/t5169.11-2006标准;

球压耐热性能:球压测试参照gb/t5169.21-2006标准;

喷涂性能:将实施例与对比例中所得材料用于墙开面板的喷涂;

喷涂附着力测试:参照gb/t9286-1998标准;

所得材料测试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通过加入硅烷共聚pc可以显著提高pc/pok合金体系的喷涂性能,同时提高了缺口冲击强度,显著降低了喷涂开裂比例;而阻燃性、耐热性也未明显降低,均能通过电工标准球压测试要求和阻燃要求。由于硅烷共聚pc价格较高,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和成本,实施例3即为本专利的最佳配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