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2875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资料表明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各种塑料制品表面沾染和滋生多种病菌。例如宾馆饭店坐便器上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等,菌落数达40;公用电话话筒的菌落数达50;医院、旅店的门把手的菌落数甚至可高达200以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九十年代以来,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家用电器、食品包装、儿童玩具、厨房和卫浴设备等方面开展了抗菌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工作,以减少因使用塑料制品而发生的细菌感染。

聚丙烯作为一种无毒塑料,因密度小、价格低及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等各领域。但是聚丙烯和其他塑料一样易被各种有害细菌污染,在适合情况下,更易繁殖细菌。现在普遍采用添加抗菌剂来提高聚丙烯的抗菌性能。目前常用的塑料抗菌剂可分为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主要有醚类、苯酚类、联苯醚类、季铵盐类等,其特点是杀菌速度快,但抗菌有效期短、耐热性能差。无机抗菌剂主要为银、锌、钛等离子及其化合物,其特点是耐热性好、安全性高、抗菌有效期长等。例如中国专利cn101089038a公开了纳米银添加聚丙烯得到一种抗菌率大于99%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国专利cn1699459a公开了一种载银纳米氧化物抗菌聚丙烯给水管材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专利涉及纳米银、载银纳米氧化物抗菌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果。但银系抗菌剂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易变色,耐热性差、制造困难,在塑料中使用工艺复杂等,另外贵金属毒害性还有争议。在机械性能方面,聚丙烯在低温或高应变速率下,由于吸收的冲击能来不及及时传递而导致材料耐冲击能力差、缺口敏感性强、冲击强度低,从而大大限制了聚丙烯作为工程材料和结构材料的应用。为优化聚丙烯性能,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聚丙烯增强增韧改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已在多相共聚和共混改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中国专利cn201110308569.0公开了一种利用橡胶磺化增韧聚丙烯材料;中国专利cn201010214965.2公开了一种利用丁苯橡胶增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日本专利特开平6-190991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粘合复合材料;美国专利us20020010241a1公开了一种由聚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聚烯烃组合物。虽然上述专利报道了聚丙烯增韧改性,但是公开的研究中并没有涉及聚丙烯力学性能和抗菌两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该材料利用添加无机抗菌剂赋予聚丙烯优异的抗菌性能的同时,通过添加超长链高分子提高了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无机抗菌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接枝聚丙烯、分散剂、稳定剂及抗氧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的配比如下:

聚丙烯54~87.7%;

无机抗菌剂0.5~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10~30%;

接枝聚丙烯1~8%;

分散剂0.2~1%;

稳定剂0.2~1%;

抗氧剂0.4~1%。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聚丙烯为均聚和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者他们的组合物,其熔融指数为1~25g/10min;所述的抗菌剂为纳米无机抗菌、复合杂化纳米无机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接枝聚丙烯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物。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分散剂为乙撑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单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稳定剂为有机锡类中月桂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硫醇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主抗氧剂为受阻酚和硫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辅抗氧剂为亚磷酸盐或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增加无机抗菌剂与聚合物树脂的亲和力,利用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无机抗菌剂,其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由如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50%;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

无机粉体10~15%;

相容剂10~15%。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150~500万;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2g/cm3,熔融指数为24g/10min。

所述的无机粉体为碳酸钙、滑石粉、碳纤维、玻璃纤维、二氧化硅、钛酸钾晶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相容剂为液体石蜡,分子量为100~200g/mol。

本发明提供如上述任一所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丙烯、无机抗菌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接枝聚丙烯、分散剂、稳定剂和抗氧剂熔融挤出后冷却造粒,制得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步骤如下:

(1)首先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偶联剂对无机抗菌剂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温度为60~70oc,偶联剂用量为0.5~2%;

(2)按重量配比称取聚丙烯、无机抗菌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接枝聚丙烯、分散剂、稳定剂及抗氧剂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15~20分钟;

(3)将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后冷却造粒,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190oc,二区温度180~190oc,三区温度190~200oc,四区温度190~200oc,五区温度190~200oc,六区温度200~210oc,七区温度200~210oc,八区温度210~220oc,九区温度210~220oc,机头温度200~210oc,螺杆转速200~250转/分钟,压力18~25mpa。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制备过程如下:将一定配比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无机粉体及相容剂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200oc,二区温度190~200oc,三区温度200~210oc,四区温度200~210oc,五区温度200~210oc,六区温度210~220oc,七区温度210~220oc,八区温度215~225oc,九区温度215~225oc,机头温度200~220oc,螺杆转速200~250转/min,熔体压力20~25mpa。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作为汽车内饰件材料的应用。

在聚丙烯增韧改性研究中,最常用的增韧手段就是在塑料基体中引入柔性聚合物,当体系受到外力冲击时,通过引发柔性聚合物周围基体的银纹及剪切屈服吸收大量冲击能,从而提高基体的韧性。但这种方法存在致命的弱点,即虽然聚丙烯基体的韧性提高了,但往往造成拉伸强度和硬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对于添加无机抗菌剂的聚丙烯体系,引入柔性聚合物很容易在无机抗菌剂粒子表面形成包覆层,降低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效率。因此,简单的在无机抗菌剂/聚丙烯体系中添加柔性聚合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丙烯的韧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效率为代价。因此,在保证无机抗菌剂优异抗菌性能的同时,如何提高聚丙烯力学性能是抗菌聚丙烯材料研究的难点之一。

很多研究者采用在聚丙烯基体中引入超长链高分子,利用超长分子链在基体中形成物理缠结的骨架结构,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基体中这种缠结的骨架吸收并传递冲击能,以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例如,利用分子量极高的聚乙烯改性聚丙烯,使其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形成线形互穿网络或物理交联网络,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网络发生大变形,吸收外界能量,起到增强增韧的效果。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很长,彼此之间相互缠结,即使在熔点温度以上,也保持弹性体的状态而不具有流动性。

本发明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载体,添加一定低分子量的烷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融共混生成低粘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采用纳米氧化锌或二氧化钛作为无机抗菌剂,然后将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无机抗菌剂、接枝聚丙烯及其它助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针对制备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要求,本发明具有如下特性:(1)选择纳米氧化锌或二氧化钛作为无机抗菌剂;(2)选择具有超长分子链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有机填料,并利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作为载体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融共混挤出生成低粘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3)在有效提高聚丙烯抗菌活性和力学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少量的无机抗菌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

与现有抗菌聚丙烯材料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抗菌更快速、更持久、更安全;同时本发明使用了超长链高分子作为填充剂,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拓宽了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kh550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的tem图片;

图2为实施例3聚丙烯冲击断面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和实施方法。

实施例1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60oc,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kh550用量为0.5%。图1为实施例1中kh550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的tem图片。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碳酸钙、15%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1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15oc,九区温度215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20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87.7%均聚聚丙烯、0.5%改性氧化锌、1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1%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2%硬脂酸单甘油酯、0.2%月桂酸二丁基锡、各0.2%主抗氧剂3114和辅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1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18mpa。

实施例2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60oc,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kh550用量为0.5%。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5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碳酸钙、10%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1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200oc,二区温度200oc,三区温度210oc,四区温度210oc,五区温度210oc,六区温度220oc,七区温度220oc,八区温度225oc,九区温度225oc,机头温度22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67.7%均聚聚丙烯、0.5%改性氧化锌、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1%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2%硬脂酸单甘油酯、0.2%月桂酸二丁基锡、各0.2%主抗氧剂3114和辅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1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20oc,九区温度220oc,机头温度210oc,螺杆转速230转/min,熔体压力20mpa。

实施例3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异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70oc,加入硅烷偶联剂dl602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dl602用量为2%。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滑石粉、15%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1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15oc,九区温度215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20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74%均聚聚丙烯、5%改性氧化锌、1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8%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硬脂酸单甘油酯、1%月桂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3114和辅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1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20mpa。

图2为实施例3聚丙烯冲击断面sem照片。

实施例4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70oc,加入钛酸酯偶联剂up-131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up-131用量为1%。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5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钛酸钾晶须、10%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1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200oc,二区温度200oc,三区温度210oc,四区温度210oc,五区温度210oc,六区温度220oc,七区温度220oc,八区温度225oc,九区温度225oc,机头温度22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54%均聚聚丙烯、5%改性氧化锌、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8%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硬脂酸单甘油酯、1%月桂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1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20oc,九区温度220oc,机头温度21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实施例5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60oc,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二氧化钛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二氧化钛,其中kh550用量为0.5%。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碳酸钙、15%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1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15oc,九区温度215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20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87.7%均聚聚丙烯、0.5%改性二氧化钛、1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1%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2%硬脂酸单甘油酯、0.2%月桂酸二丁基锡、各0.2%主抗氧剂3114和辅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1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18mpa。

实施例6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异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65oc,加入钛酸酯偶联剂up-131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二氧化钛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二氧化钛,其中up-131用量为2%。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5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滑石粉、10%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50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200oc,二区温度200oc,三区温度210oc,四区温度210oc,五区温度210oc,六区温度220oc,七区温度220oc,八区温度225oc,九区温度225oc,机头温度22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54%共聚聚丙烯、5%改性二氧化钛、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8%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1%三硬脂酸甘油酯、1%马来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61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20oc,九区温度220oc,机头温度21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实施例7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60oc,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kh550用量为0.5%。同样方法,得到钛酸酯偶联剂up-131改性二氧化钛。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碳酸钙、15%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2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15oc,九区温度215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20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85%共聚聚丙烯、各0.5%改性氧化锌和二氧化钛、1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2%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5%硬脂酸单甘油酯、0.5%月桂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3114和辅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00转/min,熔体压力18mpa。

实施例8

1).无机抗菌剂的表面修饰

以异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70oc,加入硅烷偶联剂dl602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dl602用量为2%。同样方法,得到钛酸酯偶联剂jw-105改性二氧化钛。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的制备

将5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钛酸钾晶须、10%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2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20oc,九区温度220oc,机头温度21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3).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将57%共聚聚丙烯、各2%改性氧化锌和二氧化钛、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6%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1%三硬脂酸甘油酯、1%马来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61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对比例1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60oc,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氧化锌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氧化锌,其中kh550用量为0.5%。然后将95.6%共聚聚丙烯、1%改性氧化锌,2%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5%三硬脂酸甘油酯、0.5%马来酸二丁基锡、各0.2%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61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氧化锌改性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对比例2

以异丙醇为分散介质加热到70oc,加入钛酸酯偶联剂up-131分散5min,然后加入无机抗菌剂二氧化钛分散30min,烘干、研磨、过筛得到改性二氧化钛,其中up-131用量为2%。随后将84%共聚聚丙烯、5%改性二氧化钛,8%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1%三硬脂酸甘油酯、1%马来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61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二氧化钛改性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对比例3

将4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碳酸钙、15%液体石蜡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备用,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150万,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90oc,二区温度190oc,三区温度200oc,四区温度200oc,五区温度200oc,六区温度210oc,七区温度210oc,八区温度220oc,九区温度220oc,机头温度210oc,螺杆转速240转/min,熔体压力23mpa。随后将76%共聚聚丙烯,2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2%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5%三硬脂酸甘油酯、0.5%马来酸二丁基锡、各0.5%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618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挤出工艺为:一区温度180oc,二区温度180oc,三区温度190oc,四区温度190oc,五区温度190oc,六区温度200oc,七区温度200oc,八区温度210oc,九区温度210oc,机头温度200oc,螺杆转速250转/min,熔体压力25mpa。

性能评价方式及实行标准:

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粒子,在80~90oc的鼓风烘箱中干燥5~6h,然后再将干燥好的粒子在注射机上进行注射成型制样。

拉伸性能测试:按gb/t1040-2006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170mm*10mm*4mm,拉伸速率为50mm/min。

弯曲性能测试:按gb/t9341-2000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mm*10mm*4mm,弯曲速度为2mm/min。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gb/t1043.1-2008标准进行,样式尺寸为60mm*10mm*4mm。

抗菌性能检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2591-2003用贴膜法,考察样品24h的抑菌率,菌落总数的测定参照qb/t4789.2-2003计数。将已注塑好的抗菌样板制成50mm*50mm。抗菌率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b代表对照样品平均回收菌数,cfu/片;c代表抗菌塑料样品平均回收菌数,cfu/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