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0266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罗汉松挥发油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精油提取方法多采用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和压榨法等,提取时间长,温度高,有效香气成分易发生分解、聚合;而超临界萃取法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操作技术要求高。精油的芳香气味由多种芳香味的挥发性成分形成,不同芳香性成分的芳香效果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提取在常温下进行,绿色环保,且避免了高温状态下引起的氧化和聚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00g罗汉松粉末按料液比为1∶2(g/ml)的比例加入到质量分数为40%乙醇溶液中,常温浸泡24h,抽滤得到滤液;

s2、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40%的β-环糊精和质量分数15%的na2s04,35℃搅拌30min,离心静置,收集β-环糊精相;

s3、将收集得到的β-环糊精相离心,得到糊精状物质,加入200ml无水乙醇进行搅拌,再次离心,收集乙醇相;

s4、将得到的乙醇相在旋转蒸发仪上以-0.1个大气压40℃旋蒸,即得淡黄色罗汉松挥发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新性的将微胶囊技术与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简化了提取步骤,整个提取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降低了能耗,且可以避免提取过程中由高温引起的氧化和聚合,有效地保护挥发油中的组分,提高挥发油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00g罗汉松粉末按料液比为1∶2(g/ml)的比例加入到质量分数为40%乙醇溶液中,常温浸泡24h,抽滤得到滤液;

s2、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40%的β-环糊精和质量分数15%的na2s04,35℃搅拌30min,离心静置,收集β-环糊精相;

s3、将收集得到的β-环糊精相离心,得到糊精状物质,加入200ml无水乙醇进行搅拌,再次离心,收集乙醇相;

s4、将得到的乙醇相在旋转蒸发仪上以-0.1个大气压40℃旋蒸,即得淡黄色罗汉松挥发油。

本发明具体实施利用双水相技术,可针对其中一种或一类芳香性化合物,探讨具有专一性或选择性的提取工艺,特别是和微胶囊与双水相技术联用,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挥发油的得率和纯度,且能有效降低挥发油的生物活性损失。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得率在1%左右,而通过微胶囊双水相法技术方案提取罗汉松挥发油提取率可达到1.2%左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胶囊双水相法提取罗汉松挥发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100g罗汉松粉末按料液比为1∶2的比例加入到浓度为40%乙醇溶液中,常温浸泡24h,抽滤得到滤液;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滤液40%的β‑环糊精和15%的Na2SO4,35℃搅拌30min,离心静置,收集β‑环糊精相;将收集得到的β‑环糊精相离心,得到糊精状物质,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搅拌,再次离心,收集乙醇相;将得到的乙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即得淡黄色罗汉松挥发油。本发明将微胶囊技术与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在常温条件下实现了罗汉松挥发油的提取,可以避免提取过程中由高温引起的氧化和聚合,有效地保护挥发油中的组分,提高挥发油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郭婕;王全泽;刘磊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首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