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63599发布日期:2019-05-15 22:33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硒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将无机硒通过微生物转化为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依循蛋氨酸代谢途径代谢,参与蛋白的合成,容易在组织内储存、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可迅速的被人体利用,有效改善人体内血硒状况。

硒能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并能参与细胞的修复,预防多种病毒性疾病。硒能中和或转化自由基的物质,抗氧化,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硒具有和胰岛素相同的作用,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来调节体内糖份,可以延缓、减轻、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硒是癌细胞的杀伤剂,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降低抗癌药物对肾、骨髓和肠胃的毒性,缓解患者的病痛。硒与污染食物、蓄积体内的铅、汞、镉等重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其结合形成硒-金属-蛋白质复合物,直接排出体外,起到解毒和排毒的作用。

生物富硒是获取有机硒的有效途径,目前,生物富硒的方法主要是微生物转化法。用于富硒的微生物有食用菌类和益生菌类等,其中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理想的富硒载体,益生菌菌中的活体硒的生物效力是无机硒的10~20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麦饭石中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以麦饭石为原料,通过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作用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含硒的培养基:将麦饭石粉碎,颗粒直径为1~2mm,将麦饭石加入到总糖量为16~25%的复合培养基中,122℃杀菌消毒30min;

(2)接种培养:待步骤(1)中培养基温度降至30℃时,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控制温度为29~31℃,间歇搅拌36~48h,再静置发酵50~96h,培养制得液体微生态有机硒;

(3)制备固体微生态有机硒: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液体有机硒微生态制剂中加入占其总重量的20~24%的多孔淀粉和6~8%的沸石粉,充分搅拌混匀,采用高速离心喷雾闪蒸干燥机在48~64℃条件下,进行喷雾闪蒸干燥,得到固体微生态有机硒。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酵母菌占活菌总数的30%,乳酸菌占活菌总数的30%,醋酸菌占活菌总数的25%,双歧杆菌占活菌总数的15%。

进一步的,所述活菌总数为16~24亿/g。

进一步的,所述活菌总数为20亿/g。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酵母菌具有很强的转硒和富硒能力,乳酸菌和醋酸菌具有稳定ph值、降解重金属、生物防腐剂的功能,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双歧杆菌在含有麦饭石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控制培养条件,可以制得对动物肠道菌群、抗氧化效应和免疫功能均有较好影响的微生态有机硒,微生态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硒,容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且有机硒的安全系数高,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以麦饭石为原料,通过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作用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含硒的培养基:将麦饭石粉碎,颗粒直径为1~2mm,将麦饭石加入到总糖量为16%的复合培养基中,122℃杀菌消毒30min;

(2)接种培养:待步骤(1)中培养基温度降至30℃时,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所述活菌总数为16亿/g,酵母菌占活菌总数的30%,乳酸菌占活菌总数的30%,醋酸菌占活菌总数的25%,双歧杆菌占活菌总数的15%,控制温度为29℃,间歇搅拌36h,再静置发酵50h,培养制得液体微生态有机硒;

(3)制备固体微生态有机硒: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液体有机硒微生态制剂中加入占其总重量的20%的多孔淀粉和6%的沸石粉,充分搅拌混匀,采用高速离心喷雾闪蒸干燥机在48℃条件下,进行喷雾闪蒸干燥,得到固体微生态有机硒。

实施例2

一种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以麦饭石为原料,通过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作用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含硒的培养基:将麦饭石粉碎,颗粒直径为1~2mm,将麦饭石加入到总糖量为20%的复合培养基中,122℃杀菌消毒30min;

(2)接种培养:待步骤(1)中培养基温度降至30℃时,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所述活菌总数为20亿/g,酵母菌占活菌总数的30%,乳酸菌占活菌总数的30%,醋酸菌占活菌总数的25%,双歧杆菌占活菌总数的15%,控制温度为30℃,间歇搅拌42h,再静置发酵73h,培养制得液体微生态有机硒;

(3)制备固体微生态有机硒: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液体有机硒微生态制剂中加入占其总重量的22%的多孔淀粉和7%的沸石粉,充分搅拌混匀,采用高速离心喷雾闪蒸干燥机在56℃条件下,进行喷雾闪蒸干燥,得到固体微生态有机硒。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3

一种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以麦饭石为原料,通过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作用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含硒的培养基:将麦饭石粉碎,颗粒直径为1~2mm,将麦饭石加入到总糖量为25%的复合培养基中,122℃杀菌消毒30min;

(2)接种培养:待步骤(1)中培养基温度降至30℃时,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所述活菌总数为24亿/g,酵母菌占活菌总数的30%,乳酸菌占活菌总数的30%,醋酸菌占活菌总数的25%,双歧杆菌占活菌总数的15%,控制温度为31℃,间歇搅拌48h,再静置发酵96h,培养制得液体微生态有机硒;

(3)制备固体微生态有机硒: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液体有机硒微生态制剂中加入占其总重量的24%的多孔淀粉和8%的沸石粉,充分搅拌混匀,采用高速离心喷雾闪蒸干燥机在64℃条件下,进行喷雾闪蒸干燥,得到固体微生态有机硒。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宗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改动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有机硒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将无机硒通过微生物转化为微生态有机硒的制备方法,以麦饭石为原料,通过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作用制得,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含硒的培养基,(2)接种培养,(3)制备固体微生态有机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酵母菌具有很强的转硒和富硒能力,乳酸菌和醋酸菌具有稳定pH值、降解重金属、生物防腐剂的功能,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双歧杆菌在含有麦饭石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可以制得对动物肠道菌群、抗氧化效应和免疫功能均有较好影响的微生态有机硒,微生态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硒,容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且有机硒的安全系数高,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润富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