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02971发布日期:2018-09-21 22:49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脂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地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碱蓬,又名盐蒿、海鲜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耐盐真盐生植物,其籽中含有人体必须脂肪酸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和硬脂酸,这些营养成分都是维持人体机体功能的必须物质,对人体降糖降压、扩张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增前人体免疫力等有积极的作用;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为前列腺素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重要代谢产物的前提,对维持人体健康和调节生理机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盐地碱蓬籽油作为营养用油或保健用油均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保健价值极高。

传统制取植物籽油的方法主要有水代法、水酶法、机械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但是采用上述方法都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采用水代法生产植物油脂时出油率低,饼粕的含水量比较高,容易变质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采用水酶法利用酶解制剂的酶解作用使油脂从油料中释放出来,从而分离植物油脂,酶制剂加个比较昂贵;采用机械处理对籽细胞破坏程度有限,得油率低,而且会使蛋白质剧烈变性,影响其进一步利用价值;采用溶剂浸出法虽然出油率高,极易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但油脂和饼粕中均有有机溶剂的残留;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可提高油脂出油率的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盐地盐地碱蓬籽油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提高碱蓬籽的出油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盐地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所述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波预处理:将洗净、晾干的盐地碱蓬籽粉碎过筛,收集过筛后的物料并按照料液比1:15-1:30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微波处理后,得到固液混合物;

(2)酶解处理:取步骤(1)的固液混合物,调ph,加入固液混合物重量0.1-0.5%的复合酶进行酶解,离心分离分别收集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滤渣;

(3)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的制备:取复合破乳菌,按照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2-8%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发酵,得到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

(4)破乳处理:取步骤(2)的乳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步骤(3)制备的破乳菌全培养液,混匀,进行破乳反应,破乳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收集的上层分离物和步骤(2)收集的游离油混合得到盐地碱蓬籽油。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微波处理的功率为400-600w,时间为10-20s。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的复合酶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按照1-3:1-5:0.2-1的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酶解处理时的ph为4.5-5.8,温度为25-40℃,酶解时间为1-3h。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的复合破乳菌由破乳菌lh-1和枯草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0.2-0.5:0.3-1的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发酵时的发酵条件:摇床转速为130-200r/min,培养温度为22-40℃,培养时间为12-48h。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的破乳温度为28-45℃,破乳时间为0.5-2h。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先通过微波对碱蓬籽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利用水酶法将微波处理的物料进行酶解处理,其中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可以对细胞的细胞壁成分进行有效降解,促使油脂及其他活性成分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经过酶解处理分离收集的乳状液再通过复合破乳菌进行破乳处理,破乳菌lh-1和枯草芽胞杆菌组成的复合破乳菌在发酵时菌体细胞本身或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脂肽类表面活性物质进行破乳处理,油从乳状液内析出,促使油脂释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碱蓬籽的出油率。

(2)本发明工艺简单,破乳率高,出油率高,毒性小,污染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例1

一种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超声预处理:将洗净、晾干的盐地碱蓬籽粉碎过筛,收集过筛后的物料并按照料液比1:15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微波处理后(功率为400w,超声时间为10s),得到固液混合物;

(2)酶解处理:取步骤(1)的固液混合物,调ph至4.5,加入固液混合物重量0.2%的复合酶(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按照1:1:0.2的比例混合而成)进行酶解(温度为25℃,酶解时间为1.5h),离心分离分别收集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滤渣;

(3)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的制备:取复合破乳菌(由破乳菌lh-1和枯草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0.2:0.3的比例混合而成),按照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2.5%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发酵(摇床转速为140r/min,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20h),得到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

(4)破乳处理:取步骤(2)的乳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步骤(3)制备的破乳菌全培养液,混匀,进行破乳反应(破乳温度为30℃,破乳时间为0.5h),破乳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收集的上层分离物和步骤(2)收集的游离油混合得到盐地碱蓬籽油;上述工艺条件得到的出油率为23.84%

实例2

一种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超声预处理:将洗净、晾干的盐地碱蓬籽粉碎过筛,收集过筛后的物料并按照料液比1:20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微波处理后(功率为450w,时间为12s),得到固液混合物;

(2)酶解处理:取步骤(1)的固液混合物,调ph4.8,加入固液混合物重量0.2%的复合酶(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按照2:3:0.5的比例混合而成)进行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h),离心分离分别收集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滤渣;

(3)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的制备:取复合破乳菌(由破乳菌lh-1和枯草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0.3:0.5的比例混合而成),按照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4.5%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发酵(摇床转速为152r/min,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h),得到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

(4)破乳处理:取步骤(2)的乳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步骤(3)制备的破乳菌全培养液,混匀,进行破乳反应(破乳温度为32℃,破乳时间为1.2h),破乳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收集的上层分离物和步骤(2)收集的游离油混合得到盐地碱蓬籽油;上述工艺条件得到的出油率为24.08%。

实例3

一种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超声预处理:将洗净、晾干的盐地碱蓬籽粉碎过筛,收集过筛后的物料并按照料液比1:25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微波处理后(功率为560w,时间为18s),得到固液混合物;

(2)酶解处理:取步骤(1)的固液混合物,调ph至5.5,加入固液混合物重量0.35%的复合酶(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按照3:4:0.7的比例混合而成)进行酶解(温度为35℃,酶解时间为2.5h),离心分离分别收集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滤渣;

(3)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的制备:取复合破乳菌(由破乳菌lh-1和枯草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0.5:0.8的比例混合而成),按照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6.5%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发酵(摇床转速为168r/min,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40h),得到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

(4)破乳处理:取步骤(2)的乳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步骤(3)制备的破乳菌全培养液,混匀,进行破乳反应(破乳温度为42℃,破乳时间为1.8h),破乳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收集的上层分离物和步骤(2)收集的游离油混合得到盐地碱蓬籽油;上述工艺条件得到的出油率为24.31%。

实例4

一种盐地碱蓬籽油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超声预处理:将洗净、晾干的盐地碱蓬籽粉碎过筛,收集过筛后的物料并按照料液比1:30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微波处理后(功率为600w,时间为20s),得到固液混合物;

(2)酶解处理:取步骤(1)的固液混合物,调ph至5.8,加入固液混合物重量0.5%的复合酶(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按照3:5:1的比例混合而成)进行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3h),离心分离分别收集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滤渣;

(3)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的制备:取复合破乳菌(由破乳菌lh-1和枯草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0.5:1的比例混合而成),按照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8%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发酵(摇床转速为185r/min,培养温度为40℃,培养时间为48h),得到复合破乳菌全培养液;

(4)破乳处理:取步骤(2)的乳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步骤(3)制备的破乳菌全培养液,混匀,进行破乳反应(破乳温度为28-45℃,破乳时间为0.5-2h),破乳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收集的上层分离物和步骤(2)收集的游离油混合得到盐地碱蓬籽油;上述工艺条件得到的出油率为24.13%。

为了更好的证明利用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来提取花青素时可以提高甜菜红素产品纯度和提取率,本发明同时做了3个对比例。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没有采用复合破乳菌进行破乳处理,其余条件均相同,所得的出油率为22.32%。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只采用枯草式芽胞杆菌进行破乳处理,其余条件相同,所得的出油率为23.89%。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只采用破乳菌lh-1进行破乳处理,其余条件相同,所得的出油率为23.8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