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431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橡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



背景技术:

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聚氨酯跑道具有良好的弹性、减震、防滑性、耐磨性和易于清洗维护等优点。现在的许多中小学、运动场馆也在运动场地上铺装聚氨酯塑胶跑道,随着全民健身的发展,对塑胶跑道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一些不合格或者采用不合适原料的聚氨酯跑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对塑胶跑道的性能如环保性、使用安全性、耐磨性、阻燃性、耐老化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环保型耐磨聚氨酯塑胶跑道有很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即是针对以上问题所作出的一种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按质量份数,其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0~30份、聚醚多元醇20~35份、mdi10~2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16份、聚乙烯醇4~10份、硅酮粉4~8份、环氧大豆油2~5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3~9份、催化剂1~2份、防老剂0.5~1.0份、阻燃剂0.5~1份、填料10~15份、颜料0.5~2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5份、聚醚多元醇25份、mdi1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份、聚乙烯醇8份、硅酮粉6份、环氧大豆油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6份、催化剂1份、防老剂0.8份、阻燃剂0.5份、填料13份、颜料1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0份、聚醚多元醇20份、mdi10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份、聚乙烯醇4份、硅酮粉8份、环氧大豆油5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4份、催化剂1份、防老剂0.5份、阻燃剂0.5份、填料10份、颜料0.5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按质量份数,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30份、聚醚多元醇35份、mdi2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6份、聚乙烯醇10份、硅酮粉5份、环氧大豆油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9份、催化剂2份、防老剂1.0份、阻燃剂1份、填料15份、颜料2份。

优选的,所述大豆多元醇的羟值为150~300mgkoh/g。

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丙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氧乙烯二元醇、聚氧乙烯三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是双吗啉基二乙基醚。

优选的,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纳米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防老剂是防老剂h和微晶蜡。

大豆油多元醇是豆油双键经化学改性引入羟基制备得到,与传统的聚醚和聚酯多元醇相比,由大豆油制备出的多元醇结构特殊,具有很长的碳链且枝化度大,这种结构决定了大豆油型多元醇的下游产品在耐水性方面更有优势,而且溶涨性低,可长时间在水中浸泡而不变形。而且,由于大豆油多元醇官能度比较大,其玻璃化温度比传统的石油型多元醇高,反应生成的下游产品交联度比较大,热稳定性也比较好。另外,大豆油多元醇价格便宜,聚合产品还具有可生物降解性。

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h和微晶蜡,可以使产品达到热老化和臭氧老化方面的要求。

本发明不采用金属催化剂,不包含芳烃溶剂油、邻苯类增塑剂,有机性的挥发物少,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

本发明采用环保型大豆油多元醇,选择不含金属的催化剂,不包含芳烃溶剂油、邻苯类增塑剂,有机性的挥发物少,不仅在有害物质含量上符合国标要求,无不良气味,安全健康,而且在强度、伸长率、回弹性、耐磨性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此外,由于采用阻燃改性聚丙烯,本发明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按质量份数,其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0~30份、聚醚多元醇20~35份、mdi10~2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16份、聚乙烯醇4~10份、硅酮粉4~8份、环氧大豆油2~5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3~9份、催化剂1~2份、防老剂0.5~1.0份、阻燃剂0.5~1份、填料10~15份、颜料0.5~2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5份、聚醚多元醇25份、mdi1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份、聚乙烯醇8份、硅酮粉6份、环氧大豆油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6份、催化剂1份、防老剂0.8份、阻燃剂0.5份、填料13份、颜料1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0份、聚醚多元醇20份、mdi10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份、聚乙烯醇4份、硅酮粉8份、环氧大豆油5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4份、催化剂1份、防老剂0.5份、阻燃剂0.5份、填料10份、颜料0.5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按质量份数,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30份、聚醚多元醇35份、mdi2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6份、聚乙烯醇10份、硅酮粉5份、环氧大豆油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9份、催化剂2份、防老剂1.0份、阻燃剂1份、填料15份、颜料2份。

优选的,所述大豆多元醇的羟值为150~300mgkoh/g。

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丙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氧乙烯二元醇、聚氧乙烯三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是双吗啉基二乙基醚。

优选的,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纳米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防老剂是防老剂h和微晶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5份、聚氧丙烯二元醇25份、mdi1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份、聚乙烯醇8份、硅酮粉6份、环氧大豆油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6份、双吗啉基二乙基醚1份、防老剂h0.4份、微晶蜡0.4份、阻燃剂0.5份、高岭土13份、颜料1份。

本实施方式的制品,物理性能测试结果为:拉伸强度1.5mpa,拉伸伸长率80%,冲击吸收45%,垂直变形0.9mm。测试标准参照gb14833,参照指标为:拉伸强度≥0.4mpa,拉伸伸长率≥40%,冲击吸收35~50%,垂直变形0.6~2.5mm。在有害物质含量的测试上,经测试,结果符合gb22517.6和gb14833中关于塑胶跑道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品进行气味检测,结果为1级。检测方法参照《运动场地现场气味评定方法》,评定高度距地面0.8米至1.2米,并对气味做出了等级划分,1至5级分别为“无气味”、“有轻微气味”、“有气味,但无不适性”、“有不适气味”、“有刺激性不适气味”。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10份、聚氧乙烯二元醇20份、mdi10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0份、聚乙烯醇4份、硅酮粉8份、环氧大豆油5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4份、双吗啉基二乙基醚1份、防老剂0.5份、阻燃剂0.5份、纳米碳酸钙10份、颜料0.5份。

本实施方式的制品,物理性能测试结果为:拉伸强度1.6mpa,拉伸伸长率85%,冲击吸收42%,垂直变形1.0mm。测试标准参照gb14833,参照指标为:拉伸强度≥0.4mpa,拉伸伸长率≥40%,冲击吸收35~50%,垂直变形0.6~2.5mm。在有害物质含量的测试上,经测试,结果符合gb22517.6和gb14833中关于塑胶跑道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品进行气味检测,结果为1级。检测方法参照《运动场地现场气味评定方法》,评定高度距地面0.8米至1.2米,并对气味做出了等级划分,1至5级分别为“无气味”、“有轻微气味”、“有气味,但无不适性”、“有不适气味”、“有刺激性不适气味”。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保耐磨塑胶跑道材料,按质量份数,组成成分如下:大豆多元醇30份、聚氧乙烯三元醇35份、mdi25份、阻燃改性聚丙烯16份、聚乙烯醇10份、硅酮粉5份、环氧大豆油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9份、催化剂2份、防老剂1.0份、阻燃剂1份、填料15份、颜料2份。

本实施方式的制品,物理性能测试结果为:拉伸强度1.9mpa,拉伸伸长率75%,冲击吸收48%,垂直变形0.8mm。测试标准参照gb14833,参照指标为:拉伸强度≥0.4mpa,拉伸伸长率≥40%,冲击吸收35~50%,垂直变形0.6~2.5mm。在有害物质含量的测试上,经测试,结果符合gb22517.6和gb14833中关于塑胶跑道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品进行气味检测,结果为1级。检测方法参照《运动场地现场气味评定方法》,评定高度距地面0.8米至1.2米,并对气味做出了等级划分,1至5级分别为“无气味”、“有轻微气味”、“有气味,但无不适性”、“有不适气味”、“有刺激性不适气味”。

本发明采用环保型大豆油多元醇,选择不含金属的催化剂,不包含芳烃溶剂油、邻苯类增塑剂,有机性的挥发物少,不仅在有害物质含量上符合国标要求,无不良气味,安全健康,而且在强度、伸长率、回弹性、耐磨性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此外,由于采用阻燃改性聚丙烯,本发明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