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1699发布日期:2018-07-20 20:15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降解性包装材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此,它也被称为环境降解包装材料,也将是21世纪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类“功能聚合材料”。

淀粉是一种再生资源,来源广、价格低、可进行生物降解,因此以它为主要成分的降解塑料构成了生物降解塑料的第一大类,包括淀粉添加(填充)型、改进淀粉型、热塑性淀粉型以及热塑性淀粉填充型等,这类含淀粉的生物降解塑料统称为淀粉塑料。

到目前为止,淀粉塑料已经经历了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用质量分数6%~20%淀粉和聚烯烃(如pe、pp)的共混物制备,属淀粉填充型塑料,淀粉降解后留下一个多孔聚合物不能再降解。第二代产品用质量分数大于50%的淀粉和亲水性聚合物进行共混制备,淀粉和亲水性聚合物之间发生较强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并以连续相存在,这种材料显示了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介于ldpe和hdpe之间,它是为克服填充型淀粉塑料可降解组分太少的缺点而研究的。淀粉质量分数提高到30%~60%,其他组分还可以是能较快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纤维素、乙烯/乙烯醇(evoh)和乙烯/丙烯酸(eaa)共聚物等。技术上较成熟,力学、加工和降解性能三者都比较好的第三代产品是将热塑性淀粉(tps)、天然淀粉、高直链淀粉或直链淀粉在不添加聚合物、高温、高压和高湿条件下进行挤塑或注塑得到的全生物降解型塑性材料。由于此材料脆性较大,必须添加有效的增塑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了淀粉基全降解食品包装膜的挤出吹塑工艺的连续、稳定生产的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复合而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由10-20份大豆分离蛋白、20-50份普鲁兰多糖、3-6份甘油、3-6份海藻酸钠组成,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由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30-50份木薯淀粉、3-6份甘油、3-6份海藻酸钠、3-6份甲壳素组成,所述的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通过热压形成包装膜;所述的份数为重量份数。

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由20份大豆分离蛋白、40份普鲁兰多糖、5份甘油、5份海藻酸钠组成,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由15份羧甲基纤维素、45份木薯淀粉、5份甘油、5份海藻酸钠、5份甲壳素组成。

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20份大豆分离蛋白、20-50份普鲁兰多糖、3-6份甘油、3-6份海藻酸钠混合,加热反应后,经过均质、脱气,流延形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

(2)将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30-50份木薯淀粉、3-6份甘油、3-6份海藻酸钠、3-6份甲壳素混合,加热反应后,经过均质、脱气,流延形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

(3)在100-200摄氏度、5mpa-10mpa的压力下对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进行热压以形成包装膜。

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位于包装膜的内层,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位于包装膜的外层。在步骤(1)和(2)中,加热时温度为100-200摄氏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材料配伍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实现了淀粉基全降解食品包装膜的挤出吹塑工艺的连续、稳定生产;

2)开发大豆分离蛋白基可食性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溶液流延成膜生产新工艺,研制出新产品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

3)加入天然抗菌成分甲壳素,起到抗菌作用且没有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0份大豆分离蛋白、40份普鲁兰多糖、5份甘油、5份海藻酸钠混合,加热反应后,经过均质、脱气,流延形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

(2)将15份羧甲基纤维素、45份木薯淀粉、5份甘油、5份海藻酸钠、5份甲壳素混合,加热反应后,经过均质、脱气,流延形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

(3)在100-200摄氏度、5mpa-10mpa的压力下对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进行热压以形成包装膜。

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位于包装膜的内层,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位于包装膜的外层。

实施例2

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5份大豆分离蛋白、45份普鲁兰多糖、6份甘油、4份海藻酸钠混合,加热反应后,经过均质、脱气,流延形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

(2)将12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木薯淀粉、6份甘油、4份海藻酸钠、5份甲壳素混合,加热反应后,经过均质、脱气,流延形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

(3)在100-200摄氏度、5mpa-10mpa的压力下对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进行热压以形成包装膜。

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位于包装膜的内层,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位于包装膜的外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进要求保护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食品级包装膜及制备方法,由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复合而成,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由10‑20份大豆分离蛋白、20‑50份普鲁兰多糖、3‑6份甘油、3‑6份海藻酸钠组成,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由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30‑50份木薯淀粉、3‑6份甘油、3‑6份海藻酸钠、3‑6份甲壳素组成,所述的大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膜通过热压形成包装膜;所述的份数为重量份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材料配伍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实现了淀粉基全降解食品包装膜的挤出吹塑工艺的连续、稳定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远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光印刷(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