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9934发布日期:2018-06-26 11:5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其由含有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和二丁基羟基甲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
背景技术
::常规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已经广泛地用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和透明性的工程塑料,用于机动车和办公设备等领域的各种用途。然而,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通常通过使用源自石油资源的原料来生产。然而,考虑到涉及石油资源的枯竭的近年的情况,已期望使用从如植物等生物质资源得到的原料来提供塑料成形制品。此外,还涉及可归因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和积累的全球变暖正在引起气候变化等。因此,已期望开发来自使用在使用后废物处置的情况下为碳中和的植物来源的单体的塑料原料的塑料成形制品。特别是在大型成形制品的领域中该需求是强烈的。为了满足这些,已经使用植物来源的单体作为原料开发各种聚碳酸酯树脂。例如,提出使用异山梨醇作为植物来源的单体以通过与碳酸二苯酯的酯交换得到聚碳酸酯树脂(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通过使异山梨醇与其它二羟基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聚碳酸酯,提出通过使异山梨醇与双酚A共聚而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参见例如专利文献2)。此外,已尝试通过使异山梨醇与脂肪族二醇共聚来改善源自异山梨醇的均聚碳酸酯树脂的刚性(参见例如专利文献3)。已期望使用异山梨醇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候性和耐冲击性。因此,提出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丁二烯的弹性体作为芯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参见专利文献4和5)。[现有技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GB1079686A[专利文献2]JPS56-55425A[专利文献3]WO2004/111106A1[专利文献4]WO2012/132492A1[专利文献5]WO2012/132493A1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已经研究了将使用异山梨醇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应用至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然而,对于用作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耐热性和耐冲击性必须进一步改善。例如,也要求由在专利文献4和5中记载的组合物制成的成形制品当用作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时在耐热性方面具有进一步的改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进行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该问题可以通过由包含含有源自具有特定部位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和二丁基羟基甲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来解决。本发现使得完成了本发明。特别地,本发明的要旨在于以下。[1]一种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其由含有以下成分A至成分C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其中把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所述成分A为89至91重量份、所述成分B为9至11重量份以及所述成分C为0.001至0.01重量份,所述成分A为聚碳酸酯树脂,该聚碳酸酯树脂含有源自以下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i)和源自环己烷二甲醇的构成单元(ii),其中所述构成单元(i)与所述构成单元(ii)的含量比为摩尔比60/40至64/36;所述成分B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和所述成分C为二丁基羟基甲苯,[2]根据[1]所述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其进一步含有成分D,所述成分D为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把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所述成分D为0.08至0.12重量份。[3]根据[1]或[2]所述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其进一步含有成分E,所述成分E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把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分时,所述成分E为0.04至0.06重量份。[4]根据[3]所述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其中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具有哌啶结构。[5]根据[4]所述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其中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具有多个哌啶结构。[6]根据[5]所述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其中多个哌啶结构介由酯键各自连接至共同的烷烃链。[7]一种舷外机部件,其由含有以下成分A至成分C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其中把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所述成分A为89至91重量份、所述成分B为9至11重量份以及所述成分C为0.001至0.01重量份,所述成分A为聚碳酸酯树脂,该聚碳酸酯树脂含有源自以下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i)和源自环己烷二甲醇的构成单元(ii),其中所述构成单元(i)与所述构成单元(ii)的含量比为摩尔比60/40至64/36;所述成分B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和所述成分C为二丁基羟基甲苯,[8]根据[7]所述的舷外机部件,其进一步含有成分D,所述成分D为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把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所述成分D为0.08至0.12重量份。[9]根据[7]或[8]所述的舷外机部件,其进一步包含成分E,所述成分E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把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所述成分E为0.04至0.06重量份。[10]根据[9]所述的舷外机部件,其中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具有哌啶结构。[11]根据[10]所述的舷外机部件,其中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具有多个哌啶结构。[12]根据[11]所述的舷外机部件,其中多个哌啶结构介由酯键各自连接至共同的烷烃链。发明的效果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由上述特定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并且由此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此外,具有源自由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通过使用植物来源的单体来生产。这使得可以使用从生物质资源得到的原料来生产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形式修改并实施。此外,文中,“重量%”、“重量ppm”和“重量份”分别具有与“质量%”、“质量ppm”和“质量份”相同的含义。本发明涉及根据由含有预定量的特定成分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的发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预定量的特定的聚碳酸酯树脂(即,成分A)、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即,成分B)和二丁基羟基甲苯(即,成分C)的组合物。此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含有预定量的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即,成分D)和受阻胺系光稳定剂(成分(E))的组合物。[成分A(聚碳酸酯树脂)]作为成分A的聚碳酸酯树脂为通过至少使用环己烷二甲醇与作为二羟基化合物的由以下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聚合得到的碳酸酯树脂。更具体地,成分A为至少具有源自由以下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也称为“构成单元(i)”)和源自环己烷二甲醇的构成单元的碳酸酯共聚物。<由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由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包括异山梨醇、异二缩甘露醇(isomannide)和异艾杜糖醇(isoidide),其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关系。可以单独使用由式(1)表示的这些二羟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在这些由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通过使由作为资源丰富地存在且容易得到的各种淀粉生产的山梨糖醇脱水缩合得到的异山梨醇从可得性、易于生产、光学特性和成形性的方面是最优选的。<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甲醇具体地包括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等。<碳酸二酯>聚碳酸酯树脂可以通过通常采用的聚合方法来生产。聚合方法可以是使用光气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界面聚合法和其中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熔融聚合法中的任何方法。优选的是在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羟基化合物与对环境毒性较低的碳酸二酯反应的熔融聚合法。在该情况下,聚碳酸酯树脂可以通过其中使由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和至少含有环己烷二甲醇的二羟基化合物(即,二羟基化合物的混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熔融聚合法得到。碳酸二酯通常包括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那些。可以单独使用由式(2)表示的碳酸二酯的一种,或者可以以混合物使用其两种以上。在通式(2)中,A1和A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基团。作为由通式(2)表示的碳酸二酯,例举例如如碳酸二苯酯和碳酸二甲苯酯等取代的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二叔丁酯等。优选的是如碳酸二苯酯等取代的碳酸二苯酯。特别优选的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酯相对于1.0摩尔的用于熔融聚合的所有二羟基化合物优选以0.90至1.20的摩尔比使用,更优选以0.95至1.10的摩尔比使用,更进一步优选以0.96至1.10的摩尔比使用,并且应该特别优选以0.98至1.04的摩尔比使用。如上所述将碳酸二酯的摩尔比设置至0.90以上可以抑制聚碳酸酯树脂的末端羟基的增加,使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良好。结果,可以抑制当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形时的着色,抑制酯交换反应速率的下降,并且更可靠地得到期望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此外,如上所述将碳酸二酯的摩尔比设置至1.20以下抑制在相同的条件下酯交换反应速率的下降,促进具有期望的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生产。此外,可以抑制残存在聚碳酸酯树脂中的碳酸二酯的量的增加。此类残留的碳酸二酯引起在成形期间或成形制品的臭味,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不是优选的。此外,降低残留的碳酸酯的量可以防止在聚合反应期间热历史的增加,并且使得可以进一步提高聚碳酸酯树脂的色相和耐候性。<酯交换反应催化剂>聚碳酸酯树脂可以通过使由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和环己烷二甲醇与由通式(2)表示的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来生产。更详细地,在酯交换反应之后,将如一羟基化合物等副产物除去到体系外,从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在该情况下,通常,在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的存在下,熔融聚合通过酯交换反应而发生。注意,可以说由结构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含有构成单元(i)的二羟基化合物。可用于生产聚碳酸酯树脂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也称为“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长周期表(无机化学命名法,IUPAC2005年推荐)第1族或第2族(下文中简称为“第1族”或“第2族”)金属化合物,以及如碱性硼化合物、碱性磷化合物、碱性铵化合物和胺系化合物等碱性化合物。其中,优选使用第1族金属化合物和/或第2族金属化合物。此外,第1族金属化合物和/或第2族金属化合物通常以氢氧化物或如碳酸盐、羧酸盐或酚盐等盐的形式使用。从易于处理和易于得到的观点,优选的是氢氧化物、碳酸盐和乙酸盐。从使聚碳酸酯树脂的色相良好和增强聚合活性的观点,乙酸盐是优选的。第1族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碳酸氢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碳酸铯、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锂、乙酸铯、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锂、硬脂酸铯、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硼氢化锂、硼氢化铯、苯基硼酸钠、苯基硼酸钾、苯基硼酸锂、苯基硼酸铯、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锂、苯甲酸铯、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锂、磷酸氢二铯、磷酸苯酯二钠盐(disodiumphenylphosphate)、磷酸苯酯二钾盐、磷酸苯酯二锂盐、磷酸苯酯二铯盐;钠、钾、锂和铯的醇盐和酚盐;以及双酚A的二钠盐、二钾盐、二锂盐和二铯盐;等。其中,铯化合物和锂化合物是优选的。第2族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锶、碳酸氢钙、碳酸氢钡、碳酸氢镁、碳酸氢锶、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碳酸锶、乙酸钙、乙酸钡、乙酸镁、乙酸锶、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锶等。其中,镁化合物、钙化合物和钡化合物是优选的;镁化合物和/或钙化合物是进一步优选的。首先,作为催化剂,优选使用的是选自由第2族金属化合物和锂化合物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该情况是优选的,因为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如透明性、色相和耐光性等各种物理性质是优异的。此外,为了使聚碳酸酯树脂在透明性、色相和耐光性方面特别优异,催化剂优选为选自由镁化合物、钙化合物和钡化合物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更优选镁化合物和钙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在其中催化剂为第1族金属化合物和/或第2族金属化合物的情况下,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的进行反应的所有二羟基化合物以金属量计在优选0.1至300μmol、更优选0.1至100μmol、进一步优选0.5至50μmol、并且更进一步优选1至25μmol的范围内,。首先,在其中使用的催化剂为含有选自由第2族金属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金属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每摩尔的进行反应的所有二羟基化合物以金属量计优选为0.1μmol以上,更优选0.5μmol以上,并且进一步优选0.7μmol以上。此外,催化剂的使用量的上限优选为20μmol,更优选10μmol,进一步优选3μmol,并且更进一步优选2.0μmol。如果催化剂的使用量过少,则不能得到生产具有期望的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所需的聚合活性,并且可能不会得到充分的断裂能量(fractureenergy)。另一方面,如果催化剂的使用量过多,则不仅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色相劣化,而且还形成副产物,降低流动性并且形成大量的凝胶。这些在某些情况下引起脆性断裂。结果,可能难以生产具有目标品质的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生产方法>聚碳酸酯树脂通过经由酯交换反应使由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和含有环己烷二甲醇的二羟基化合物(即,二羟基化合物的混合物)与碳酸二酯熔融聚合得到。原料、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优选在酯交换反应之前均匀地混合。混合温度通常为80℃以上,优选90℃以上,但是通常为250℃以下,优选200℃以下,并且更优选150℃以下。首先,100℃以上且120℃以下的混合温度是适合的。如果混合温度过低,则溶解速率可能变慢或溶解度可能不足,经常引起固化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混合温度过高,则二羟基化合物在某些情况下会热劣化。结果,聚碳酸酯树脂的色相恶化,并且可能不利地影响耐光性。作为优选的聚合条件,在聚合的初期在相对的低温度和低真空下得到预聚物,并且在聚合的后期在相对的高温度和高真空下分子量增加至预定的值。短语“在相对的低温度和低真空下”和“在相对的高温度和高真空下”意指在用于得到预聚物的聚合初期的聚合温度T1和压力P1和在用于得到聚合物(即,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后期的聚合温度T2和压力P2满足T1<T2和P1>P2的关系。优选适当地选择在各分子量阶段的夹套温度、内部温度和反应体系的内部压力。在该情况下,可以使聚碳酸酯树脂的色相更良好,并且可以增强耐光性。例如,如果温度和压力的任何一者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定的值之前变化得过快,则未反应的单体被蒸馏出,使得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之间的摩尔比落在期望的反应比之外,并且聚合速率会降低。此外,在该情况下,可能不会得到具有预定的分子量和末端基团的聚合物。这可能不利地影响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的增强。换言之,从进一步增强耐热性和耐冲击性的观点,优选在聚合期间控制温度和压力。特别地,为了抑制聚碳酸酯树脂的着色和热劣化或焦烧,和为了得到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的更有利的聚碳酸酯树脂,在所有反应阶段反应器内的温度应该低于255℃,更优选250℃以下,并且进一步优选225至245℃。此外,为了抑制在聚合反应的后半程聚合速率的下降,并且为了使可归因于热历史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劣化最小化,在活塞式流动性和界面更新性方面优异的横式反应器优选用于反应的最终阶段。在上述熔融聚合之后,通常将聚碳酸酯树脂冷却、固化并且用转动切割器等制粒。制粒方法没有限制。其实例包括:其中将在熔融状态下的聚碳酸酯树脂从最终聚合反应器中取出,以线状冷却、固化,并且制粒的方法;其中将在熔融状态下的树脂从最终聚合反应器供给至单或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然后冷却,固化并且制粒的方法;或其中首先将在熔融状态下的树脂从最终聚合反应器中取出,以线状冷却、固化,并且制粒,并且接下来将树脂再次供给至单或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然后冷却,固化并且制粒的方法;等。在该情况下,在挤出机中,残留的单体可以在减压下脱挥发分,并且还可以添加和混炼通常已知的热稳定剂、中和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助流剂(glidant)、润滑剂、增塑剂、相容化剂和阻燃剂等。挤出机内的熔融混炼温度取决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但是通常为150至300℃,优选200至270℃,并且进一步优选230至260℃。将熔融混炼温度设置至150℃以上降低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粘度并且降低对挤出机的负荷,使得可以提高生产性。设置300℃以下可以进一步抑制聚碳酸酯的热劣化的增加。这可以更进一步抑制可归因于降低的分子量的机械强度的降低,着色,气体、异物以及还有焦烧的发生。可以设置用于除去异物或焦烧的过滤器。在该情况下,过滤器优选设置在挤出机内部或在挤出机的出口处。<聚碳酸酯树脂的物理性质>将在以下说明聚碳酸酯树脂的优选的物理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低于145℃。在该情况下,抑制着色,并且冲击强度可以进一步增强。此外,在该情况下,在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形期间,当将模具表面的形状转印至成形制品时,可以降低成形温度。这增加了温度控制器的选择。此外,模具表面对成形制品的转印性是有利的。从进一步增强这些效果的观点,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低于140℃,并且进一步优选低于135℃。同时,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90℃以上,优选95℃以上。作为使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45℃的方法,例如,存在其中使聚碳酸酯树脂中构成单元(i)的比例降低的方法。此外,例如,存在其中选择例如如上述环己烷二甲醇等具有低耐热性的脂环族二羟基化合物作为用于生产聚碳酸酯树脂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方法。此外,例如,存在其中降低聚碳酸酯树脂中源自如双酚化合物等芳香族系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的比例的方法。换言之,聚碳酸酯树脂可以进一步含有源自芳香族系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iii)。(比浓粘度)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度可以由比浓粘度表示。这意味着比浓粘度越高,聚合度和分子量越高。使用以精密地调节至1.00g/dl的浓度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溶液在30.0℃±0.1℃的温度下测量比浓粘度。作为溶剂,使用苯酚和1,1,2,2-四氯乙烷以1:1的重量比的混合溶剂。聚碳酸酯树脂的比浓粘度优选为0.40dl/g以上,更优选0.42dl/g以上,并且进一步优选0.45dl/g以上。在该情况下,可以增强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并且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适用于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在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中,比浓粘度为0.60dl/g以上、进一步0.85dl/g以上的构件和部件进一步适用于某些情况。同时,聚碳酸酯树脂的比浓粘度优选为2.0dl/g以下,更优选1.7dl/g以下,并且进一步优选1.4dl/g以下。在该情况下,当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形时,可以增强流动性。因此,存在循环性质增强和成形制品具有更小的应变并且难以通过加热而变形的这样的倾向。[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作为上述成分A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含有具有不同共聚比例的多种碳酸酯共聚物。特别地,作为成分A,可以使用其中具有不同共聚比例的多种碳酸酯共聚物熔融混合的聚碳酸酯树脂混合物。在该熔融混合的情况下,在熔融挤出口的树脂温度优选为235℃至245℃,更优选238℃至242℃。在这些范围内,可以抑制聚碳酸酯树脂的着色和热劣化或焦烧,并且可以得到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的有利的聚碳酸酯树脂混合物。具有不同共聚比例的多种碳酸酯共聚物各自的共聚比例的范围和多种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混合比例在满足在混合后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混合物的共聚比例在预定的范围内的这样的条件下适当地选择。作为在混合后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混合物的该共聚比例,构成单元(i)的量(以摩尔计)相对于源自结构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i)和源自环己烷二甲醇的构成单元(ii)的总量(以摩尔计)为60摩尔%以上,优选60.5摩尔%以上。进一步,构成单元(i)的量(以摩尔计)相对于该总量(以摩尔计)为64摩尔%以下,优选63.5摩尔%以下。此外,构成单元(ii)的量(以摩尔计)相对于该总量(以摩尔计)为36摩尔%以上,优选36.5摩尔%以上。进一步,构成单元的量(ii)相对于该总量(以摩尔计)为40摩尔%以下,优选39.5摩尔%以下。换言之,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构成单元(i)与构成单元(ii)之间的含量比以摩尔比计为60/40至64/36,优选60.5/39.5至63.5/36.5。如果构成单元(i)的量相对于该总量小于60摩尔%,或如果构成单元(ii)的量相对于该总量超过40摩尔%,则耐热性变低,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应用至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耐热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构成单元(i)的量相对于该总量(以摩尔计)超过64摩尔%,在构成单元(ii)的量相对于该总量小于36摩尔%的情况下,耐冲击性变低并且可以引起对于应用至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耐冲击性不足的问题。[成分B(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作为成分A的聚碳酸酯树脂中含有作为成分B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本文中,“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以下适当地称为“BA-MM-S橡胶”。BA-MM-S橡胶优选为通过使作为芯层的通常称为橡胶成分的聚合物成分与作为壳层的与其可共聚的单体成分接技共聚得到的核-壳型接技共聚物。换言之,BA-MM-S橡胶优选具有由聚合物成分制成的芯层和覆盖芯层的壳层。优选地,壳层含有与芯层的聚合物可共聚的单体成分,并且该单体成分与芯层的聚合物接技共聚。核-壳型接技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例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共聚的方式可以是单阶段接技或多阶段接技。作为BA-MM-S橡胶例如核-壳型接技共聚物,通常可以使用商购产品。商购产品不特别限定。其实例包括以下。该实例包括由KanekaCorporation制造的商品名KaneAceM-590,由MitsubishiRayonCo.,Ltd.制造的商品名Metablen例如MetablenW-341、W-377和MetablenW-341,和由MitsubishiRayonCo.,Ltd.制造的商品名AcrypetIR377、IR441、IR491,等。其中,由KanekaCorporation制造的商品名KaneAceM-590由于高折射率和高耐热性因而是最优选的。构成壳层并且与芯层的聚合物成分可接技共聚的单体成分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并且具体地包括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这里,“(甲基)丙烯酰基”是“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统称。核-壳型接技共聚物优选含有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6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成分。(甲基)丙烯酸酯成分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这里,在核-壳型接技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部分为芯层。可以单独使用那些如核-壳型接技共聚物等BA-MM-S橡胶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在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把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成分A的共混量为89重量份以上,且成分B的共混量为11质量份以下。如果成分A小于89重量份,或如果成分B超过11重量份,则耐热性变低,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应用至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耐热性不足的问题。此外,在该情况下,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的外观会恶化。从进一步增强耐热性和外观的观点,成分A的共混量优选为89.5重量份以上,且成分B的共混量为10.5重量份以下。把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成分A的共混量为91重量份以下,且成分B的共混量为9重量份以上。如果成分A超过91重量份,或如果成分B小于9重量份,则耐表面冲击性和耐冲击性变低,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应用至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耐冲击性不足的问题。从进一步增强耐表面冲击性和耐冲击性的观点,成分A的共混量优选为90.5重量份以下,且成分B的共混量为9.5重量份以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作为成分A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成分B的BA-MM-S橡胶和后述的添加剂熔融混合来生产。具体地,首先,使用挤出机,例如,将丸粒状的成分A和成分B与各种添加剂混合,并且以线状挤出。接下来,将挤出的树脂组合物用转动切割器等切成丸粒状。由此,可以得到例如丸粒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添加剂>当将成分A与成分B混合时,可以混合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成分C至成分E。(成分C(二丁基羟基甲苯))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共混有作为成分C的二丁基羟基甲苯。共混成分C使得可以发挥抑制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耐候性试验期间分子量降低的效果,并且增强耐候性。因此,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适用于要求优异的耐候性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把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成分C的含量为0.001重量份以上。如果含量低于该值,则抑制在耐候性试验期间分子量降低的效果会不足。为了更充分地得到抑制分子量降低的效果,成分C的含量优选为0.002重量份以上。另一方面,把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成分C的含量为0.01重量份以下。如果含量超过该值,则存在当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模具中成形时,模具沉积物的量在某些情况下增加的问题。从进一步降低模具沉积物的量的观点,成分C的含量优选为0.008重量份以下。(成分D(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共混有作为成分D的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也可以称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共混该物质进一步增强抑制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耐候性试验期间分子量降低的效果。虽然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期望的颜色进一步含有着色剂,但将成分D引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使得可以防止由于紫外线等导致的着色剂的变色。因此,含有成分D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适用于要求优异的耐候性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苯并三唑系光稳定剂的更具体的实例包括2-(2’-羟基-3’-甲基-5’-己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己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十二烷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叔十二烷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和甲基-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把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成分D的含量优选为0.08重量份以上,更优选0.09重量份以上。在该情况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充分地发挥上述添加成分D的效果。此外,从防止在成形期间模具沉积物的量的增加的观点,成分D的含量更优选为0.12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0.11重量份以下。(成分E(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共混有作为成分E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共混该物质进一步增强抑制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耐候性试验期间分子量降低的效果。当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着色剂时,共混成分E使得可以防止着色剂的变色。因此,含有成分E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适用于要求优异的耐候性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优选具有含有氮作为环状结构的一部分的结构,并且更优选具有哌啶结构。本文的哌啶结构可以为任何结构,只要其为饱和的六元环状胺结构即可,并且还包括其中哌啶结构的一部分用取代基取代的结构。哌啶结构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包括具有4个以下的碳原子的烷基,并且特别优选甲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进一步优选为具有多个哌啶结构的化合物,并且更进一步优选为其中这些多个哌啶结构介由酯键连接至共同的烷烃链的化合物。“共同的烷烃链”例如为“一个烷烃链”。此类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具体实例特别包括由以下结构式(3)表示的化合物。把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作为100重量份时,成分E的含量优选为0.04重量份以上,更优选0.045重量份以上。在该情况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充分地发挥上述添加成分E的效果。此外,从防止在成形期间模具沉积物的量的增加的观点,成分E的含量优选为0.06重量份以下,更优选0.055重量份以下。<共混方法>将成分A至成分E混合的方法的实例包括用转鼓、V型混合机、超级混合机、诺塔混合机(Nautamixer)、班伯里混合机、混炼辊或挤出机等的混合和混炼方法;或其中将各成分在例如,如二氯甲烷等通常的良溶剂中以溶解的状态混合的溶液共混方法;以及其它类似的方法。然而,混合方法不特别限定于此,并且可以采用任何方法,只要其为通常采用的共混方法即可。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在将各成分混合并且直接地或通过使用熔融挤出机制成丸粒状之后通过如挤出成形法、注射成形法或压缩成形法等通常已知的成形方法成形为期望的形状。[热塑性树脂的成形制品]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形,可以得到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或舷外机部件。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优选通过注射成形法成形从而得到注射成形制品。在该情况下,可以生产复杂形状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为机动车用的内饰构件或机动车用的外饰构件。由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的实例包括替代玻璃构件例如头灯/透镜、侧窗、后窗、前窗和天窗。此外,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包括仪表面板装饰物和装饰品、音响面板、自动空调面板、方向盘装饰品、车门内饰装饰品、电动窗开关边框(bezel)、操作旋钮、各种开关和帽或盖、散热器护栅、支柱装饰物、后门装饰品、后视镜盖、外板、后扰流板、内部或外部门把手、侧部遮阳板、轮盖和摩托车整流罩等。此外,舷外机部件的实例包括发动机盖、侧盖、下盖、磁体盖、水泵壳、油底壳盖和百叶窗等。[实施例]接下来,通过实施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首先,将描述评价方法。<评价方法>(1)载荷挠曲温度的测量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丸粒使用热风干燥机在90℃下干燥6小时。接下来,将丸粒供给至注射成形机(由TheJapanSteelWorks,LTD.制造:J75EII型),并且将机械性质用ISO试验片在树脂温度240℃、成形温度60℃和成形周期40秒的条件下成形。按照ISO75(2004),在1.80MPa的载荷下,测量机械性质用ISO试验片的载荷挠曲温度。值越大表明耐热性越高。(2)夏比冲击强度的测量将以上得到的机械性质用ISO试验片按照ISO179(2000)进行切口夏比冲击试验。值越大表明耐冲击性越高。(3)综合判定载荷挠曲温度为91℃以上且夏比冲击强度为50kJ/m2以上的情况评定为良好,并且其它情况评定为差。<原料>(聚碳酸酯树脂混合物(成分A用材料))·ISB…由RoquetteFreres制造的异山梨醇:POLYSORB。·CHDM…由EastmanChemicalCo.制造的环己烷二甲醇。<聚碳酸酯树脂(成分A)>·PC1…由MitsubishiChemicalCorporation制造的异山梨醇聚碳酸酯(ISB/CHDM=70/30(摩尔比)):D7340R。·PC2…由MitsubishiChemicalCorporation制造的异山梨醇聚碳酸酯(ISB/CHDM=50/50(摩尔比)):D5340R。<BA-MM-S橡胶(成分B)>·M-590…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橡胶(由KanekaCorporation制造,KaneAceM-590)。<酚系抗氧化剂(成分C)>·BHT…二丁基羟基甲苯(由APICorporation制造,YoshinoxBHT)。<光稳定剂>(成分D)·TINUVIN329…苯并三唑系UVA(由BASFSE制造,TINUVIN329)。(成分E)·TINUVIN770DF…HALS(由BASFSE制造,TINUVIN770DF,化合物由以下结构式(3)表示)。(实施例1,比较例1、2)使用聚碳酸酯共聚物(PC1、PC2)的丸粒,将在表1中示出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中的各成分共混,并且使用双螺杆挤出机以线状挤出,用水冷却和固化,然后用转动切割器制粒。通过上述方法测量和评价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载荷挠曲温度(1.80MPa)和切口夏比冲击强度。表1示出了结果。注意,在实施例1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酯树脂中的源自ISB的构成单元(i)与源自CHDM的构成单元(ii)之间的含量比为62/38。[表1]从表1可知,实施例1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耐热性和耐冲击性方面优异。由此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机动车用内饰或外饰构件以及舷外机部件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