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182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过滤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



背景技术:

细胞过滤器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生物实验用具,可对组织消化后的培养基或细胞培养基进行过滤,并获得单细胞。医学和生物实验中常用过滤器通常包括塑料骨架、在塑料骨架底部包被的滤网、塑料骨架与滤网包被的裙边,这些部件共同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圆柱形空腔,在圆柱形空腔的上部分凸檐位置设置手柄,使用时将圆柱形的空腔放入试管,上部分的凸檐作为支架置于试管口,将含有细胞的培养基加入圆柱形空腔内,进行细胞过滤。但该细胞过滤器存在一些使用上的缺陷:一、细胞过滤器的裙边与离心管边缘的缝隙较小,滤液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易吸入过滤器的裙边并与离心管的内壁形成液封,使得离心管内形成正压,细胞培养基不能顺畅流通;二、细胞过滤器与离心管不完全密封,滤液通过虹吸现象倒吸至离心管顶部,与离心管顶部和细胞过滤器的外表面接触,易造成污染;三、细胞过滤器的裙边与离心管边缘的缝隙较小且手柄与环形的凸檐在同一水平,细胞过滤操作时,手指捏住手柄倾斜过滤器的操作不方便;四、在超净工作台操作时,气流是由上到下流动的,手持细胞过滤器进行操作时,气流易将手上或橡胶手套上的污染物带入离心管内,造成培养细胞的污染,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离心管内产生正压、污染小的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包括依次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管盖、上管体和下管体,下管体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上设置有疏水滤膜,上管体和下管体连接处内设有过滤器,过滤器呈倒锥形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滤器包括锥形框架和铺设在锥形框架内的滤网,锥形框架包括上圆环、下圆环和连接上圆环与下圆环的若干连接板,上圆环的半径大于下圆环的半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圆环侧边设置有与下管体上端配合连接的凸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透气孔的底端与过滤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盖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盖、上管体和下管体间均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通过透气孔和过滤器设置,在滤液进入后,由于过滤器为倒锥形,过滤器外壁与下管体内壁间具有一定角度,防止了滤液在过滤器与下管体间积聚形成液封,透气孔的设置避免下管体内形成正压,使滤液能顺畅通过,管盖、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密封连接及疏水滤膜的设置避免外界气流将污染物带入,提高了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的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离心管式的细胞过滤器,包括依次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管盖1、上管体2和下管体3,下管体3上设置有透气孔31,透气孔31上设置有疏水滤膜,上管体2和下管体3连接处内设有过滤器4,过滤器4呈倒锥形设置。

通过透气孔31和过滤器4的设置,在滤液进入后,由于过滤器4为倒锥形,过滤器4外壁与下管体3内壁间具有一定角度,防止了滤液在过滤器4与下管体3间积聚形成液封,透气孔31的设置避免下管体3内形成正压,使滤液能顺畅通过,管盖1、上管体2和下管体3的密封连接及疏水滤膜的设置避免外界气流将污染物带入,提高了实验精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器4包括锥形框架和铺设在锥形框架内的滤网44,锥形框架包括上圆环41、下圆环43和连接上圆环41与下圆环43的四个连接板42,上圆环41的半径大于下圆环43的半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圆环41侧边设置有与下管体3上端配合连接的凸环,该凸环为圆环状凸环,该凸环与设置在下管体3上端内壁的槽配合,凸环与槽配合后,由于上管体2和下管体3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从而将上圆环41压紧固定设置在下管体3的槽内,进而将过滤器4固定设置在上管体2和下管体3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透气孔31的底端与过滤器4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即透气孔31设置在下管体3的上端,且靠近上管体2和下管体3的连接位置处,经过透气孔31的外界气流进入,使下管体3内的空气可自由流动,避免滤液在过滤器4外壁与下管体3内壁间的积聚形成水封,防止下管体3内形成正压,使滤液能够顺畅通过过滤器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透气孔31上的疏水滤膜是卡槽式设置在透气孔31上的槽内,保证安装的牢固,该透气孔31为纵状的条形孔,疏水滤膜可使透气孔31不漏液,保证该细胞过滤器内的滤液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提高实验精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管盖1上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该防滑纹路为纵向条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管盖1、上管体2和下管体3间均为螺纹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