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液制备及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996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酶解液制备及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制备以生物蛋白质为基础的食品、医药产品等领域中,为了提高对蛋白质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往往需要向含有蛋白质的原料中添加生物活性酶,从而将原料中的蛋白质进行分解并达到满足生产使用需要的要求,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不同的生物酶在进行酶解时对环境温度、空气含氧量等均存在这极大的差异,再加之当前所使用的设备结构均采用的传统结构,对温度、空气环氧量等参数调节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造成了当前在进行酶解反应时,往往需要直接将生物酶添加到原料中,然后在对生物酶和原料混合同时调整混合物的工作温度等参数,以满足酶解反应的需要,这种作法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由于生物酶在与原料接触时并未处于最佳活性阶段,因此导致酶解反应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影响生产效率提高,并易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同时,当前在对生物酶进行保存及对原料进行酶解反应过程中,对保存及反应条件也极难进行控制,一方面无法有效保持生物酶最佳工作环境调节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极易出现因环境含氧量控制能力不足而导致生物酶活性受损,严重时甚至导致酶解反应无法顺利进行,于此同时,当前在进行酶解反应时,往往需要将生物酶与原料等进行较长距离的传输,因此也增加了酶解反应受到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污染的风险,同时也导致了设备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不足,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手段,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在可有效确保生物酶活性最大化同时,另可对酶解液进行长期有效保存的酶解液的制备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酶解液制备及储存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提高设备集成化和运行自动化程度,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和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酶解液的制备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酶解液在生产及存放过程中出现外界微生物污染、与氧气接触导致生物酶活性受到影响等弊端,从而达到在提高酶解液制备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另有效的提高了酶解液的保存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有效保存时间,为后续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酶解液制备及储存装置,包括承载基座、承载柱、定位架、酶解反应罐、储存罐、导流管、上料泵、负压泵及惰性气体储气瓶,承载柱至少一根其末端与承载基座上上端面垂直分布,承载柱侧表面上设至少一条驱动滑轨,定位架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且定位架与滑块间通过转台机构相互铰接,定位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其轴线与承载柱所在平面平行分布,酶解反应罐、储存罐均一个,并以定位架中线对称分布在定位架两端位置处,且酶解反应罐、储存罐之间最小距离为0—50厘米,酶解反应罐、储存罐与定位架同轴分布,且酶解反应罐、储存罐之间通过导流管相互连通,上料泵安装在定位架上,并与导流管相互连通,酶解反应罐、储存罐均包括罐体、加料口、排料口、排污口、搅拌装置、调温装置及辐照灭活装置,罐体为密闭腔体结构,罐体上均设至少一个加料口、排料口、排污口,其中酶解反应罐排料口通过导流管与储存罐的加料口相互连通,搅拌装置、调温装置及辐照灭活装置均至少一个并嵌于罐体内,其中搅拌装置与罐体同轴分布,调温装置及辐照灭活装置环绕罐体轴线均布在罐体侧壁内表面上,负压泵和惰性气体储气瓶均安装在定位架上,负压泵通过四通阀分别与酶解反应罐、储存罐、惰性气体储气瓶及外部空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酶解反应罐、储存罐均1/4—1/3的罐体嵌于定位架内,并与定位架间通过导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外表面另设至少一条电加热丝,且所述的电加热丝环绕导流管轴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为圆锥结构、圆台结构及胶囊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温装置包括制冷机构、电加热机构,其中所述的制冷机构、电加热机构均至少一个并相互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辐照灭活装置为静电杀菌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共用。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提高设备集成化和运行自动化程度,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和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酶解液的制备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酶解液在生产及存放过程中出现外界微生物污染、与氧气接触导致生物酶活性受到影响等弊端,从而达到在提高酶解液制备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另有效的提高了酶解液的保存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有效保存时间,为后续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酶解液制备及储存装置,包括承载基座1、承载柱2、定位架3、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导流管6、上料泵7、负压泵8及惰性气体储气瓶9,承载柱2至少一根其末端与承载基座1上上端面垂直分布,承载柱2侧表面上设至少一条驱动滑轨10,定位架3通过滑块11与驱动滑轨10滑动连接,且定位架3与滑块11间通过转台机12构相互铰接,定位架3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其轴线与承载柱2所在平面平行分布,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均一个,并以定位架3中线对称分布在定位架3两端位置处,且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之间最小距离为0—50厘米,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与定位架3同轴分布,且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之间通过导流管6相互连通,上料泵7安装在定位架3上,并与导流管6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均包括罐体101、加料口102、排料口103、排污口104、搅拌装置105、调温装置106及辐照灭活装置107,罐体为密闭腔体结构,罐体101上均设至少一个加料口102、排料口103、排污口104,其中酶解反应罐4排料口103通过导流管6与储存罐5的加料口102相互连通,搅拌装置105、调温装置106及辐照灭活装置107均至少一个并嵌于罐体101内,其中搅拌装置105与罐体101同轴分布,调温装置106及辐照灭活装置107环绕罐体101轴线均布在罐体101侧壁内表面上,负压泵8和惰性气体储气瓶9均安装在定位架3上,负压泵8通过四通阀13分别与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惰性气体储气瓶9及外部空气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酶解反应罐4、储存罐5均1/4—1/3的罐体101嵌于定位架3内,并与定位架3间通过导向轨滑10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管6外表面另设至少一条电加热丝14,且所述的电加热丝14环绕导流管6轴线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罐体101为圆锥结构、圆台结构及胶囊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装置106包括制冷机构、电加热机构,其中所述的制冷机构、电加热机构均至少一个并相互并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辐照灭活装置107为静电杀菌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共用。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可分别进行生物酶活性激活操作和原料酶解反应两种操作:

1、生物酶活性激活

首先通过负压泵及惰性气体储气瓶同时对酶解反应罐、储存罐内的空气含氧量进行调节,同时利用辐照灭活装置对酶解反应罐、储存罐进行杀菌灭活操作,然后将生物酶及含蛋白质液体输送到酶解反应罐内,然后通过然后在酶解反应罐的搅拌装置、调温装置共同作用下,调节酶解反应时的温度, 激活生物酶的生物活性,在激活生物酶的生物活性的同时,使储存罐内的环境条件与酶解反应罐内的反应条件保持同步,然后在生物酶经过酶解反应罐激活生物活性后通过上料泵传输到储存罐内进行保存即可;

2、原料酶解反应

首先通过负压泵及惰性气体储气瓶同时对酶解反应罐、储存罐内的空气含氧量进行调节,同时利用辐照灭活装置对酶解反应罐、储存罐进行杀菌灭活操作,然后将生物酶及含蛋白质液体输送到酶解反应罐内,然后通过然后在酶解反应罐的搅拌装置、调温装置共同作用下,调节酶解反应时的温度, 激活生物酶的生物活性并与原料进行酶解反应,完成酶解反应后,通过辐照灭活装置对反应液进行灭活,然后通过上料泵传输到储存罐内,并由储存罐进行调温并保存即可。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提高设备集成化和运行自动化程度,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和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酶解液的制备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酶解液在生产及存放过程中出现外界微生物污染、与氧气接触导致生物酶活性受到影响等弊端,从而达到在提高酶解液制备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另有效的提高了酶解液的保存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有效保存时间,为后续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