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8156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十分普遍,大量的动植物科研实验中都可能需要长时间保湿培养的条件,比如原位杂交实验、花粉培养实验及免疫组化实验等。一般有4℃、室温、37℃培养2-24小时不等。实验培养时间较长,培养液或者抗体容易干掉,严重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为了方便实验进行,市面上已经有了载玻片湿盒、孵育盒的存在,其可以达到保湿要求且同时处理多张制片的效果。但市面上的湿盒及孵育盒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湿盒多为单层,通量不够大,不能满足大型病理科室和企业对于大量切片和制片培养的需求,影响实验效率;另外,在湿盒中装片位置不能固定,易滑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包括底盘、盘盖和若干个培养盘,培养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培养盘具有载玻片放置区,载玻片放置区上设置有若干个载玻片放置格和若干个第一镂空孔,载玻片放置格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镂空孔,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均为穿过培养盘的通孔,若干个培养盘之间叠层放置,盘盖扣合在最上层的培养盘上密封载玻片放置区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培养盘为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还具有承载平层和侧壁,载玻片放置区在培养盘的上表面上凸起,且不超过侧壁的高度,培养盘的下部开口的大小不小于载玻片放置区的大小,培养盘上表面四周未凸起部分为承载平层,载玻片放置区距离所述培养盘上表面四周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培养盘的侧壁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盘盖扣合在承载平层上。

可选地,所述载玻片放置格呈m排n列设置,m和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镂空孔呈x排y列设置,x和y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载玻片放置格为长方形凹槽,凹槽的短边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坡度凹陷向载玻片放置格内的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盘为具有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上部开口的开口大小与所述载玻片放置区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底盘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向底盘外侧伸出的盘沿,所述盘沿的最外侧边缘与培养盘的最外侧边缘相对应,所述盘沿上对称设置有缺口。

可选地,底盘内部设置有刻度线。

可选地,所述盘盖设置有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可以提高保湿培养盘装置对载玻片的装载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载玻片放置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载玻片放置格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盘底,11刻度线,12盘沿,13缺口,14上部开口,2培养盘,21载玻片放置区,22承载平层,23载玻片放置格,24第一镂空孔,25侧壁,26第二镂空孔,27弧形结构,3盘盖,3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用的保湿培养盘装置,可以提高湿培养盘装置对载玻片的装载量,对大量的载玻片同时进行保湿培养。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盘盖3和若干个培养盘2。底盘1用于盛放保湿液体。培养盘2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培养盘2具有载玻片放置区21,载玻片放置区21上设置有若干个载玻片放置格23和若干个第一镂空孔24,第一镂空孔24为穿过培养盘2的通孔。若干个培养盘2之间叠层放置。将需要保湿培养的载玻片放置于载玻片放置格23内。通过载玻片放置格23对载玻片进行限位,防止其滑动。可以固定载玻片的位置,避免了载玻片在实验过程中因晃动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第一镂空孔24作为通孔用于使保湿液体的湿气可以通过第一镂空孔24,在若干个堆叠的培养盘2之间流通,对载玻片进行保湿。盘盖3扣合在最上层的培养盘2上,可以密封住最上层的载玻片放置区21的上部。防止湿气快速的挥发,可以延长保湿时间。

如图2所示,载玻片放置格23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镂空孔26,第二镂空孔26为穿过培养盘2的通孔。第二镂空孔26的设置有利于在培养盘2中流动的湿气更好的流动,湿气可以穿过第二镂空孔26进入载玻片放置格23,更好的对载玻片进行保湿。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培养盘2为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还具有承载平层22和侧壁25,载玻片放置区21在培养盘2的上表面上凸起,且不超过侧壁25的高度,下部开口的大小不小于载玻片放置区21的大小,培养盘2上表面四周未凸起部分为承载平层22,载玻片放置区21距离所述培养盘2上表面四周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培养盘2的侧壁25的厚度。这种方案可以使得上层的培养盘2完全扣合在下层培养盘2上,并且将下层培养盘2的载玻片放置区21完全放置于上层培养盘2的中空部分,进一步的,可以防止湿气的挥发。同时,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下部开口的大小与载玻片放置区21的大小相等时,上层的侧壁25可以通过对下层凸起的载玻片放置区21进行限位,使其完全固定,不易滑动。更加有利于培养盘2的叠层,使得叠层放置的培养盘2更加稳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盘盖3扣合在承载平层22上。所述盘盖3也可扣合在载玻片放置区21上,只要对载玻片放置区21的上部实现密封即可。

可选地,所述第一镂空孔24在载玻片放置区21上对称布置,如图1所示,第一镂空孔24为长条状的镂空孔,数量为8个,在载玻片放置区21上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载玻片放置格23呈m排n列设置,m和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如图1所示,所述载玻片放置格23呈2排10列设置,共计20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镂空孔26呈x排y列设置,x和y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镂空孔26呈3排6列设置,共计18个。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载玻片放置格23为长方形凹槽,凹槽的短边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坡度凹陷向载玻片放置格23内的弧形结构27。这种方案更加便于载玻片在载玻片放置格23中的放置与取用,更加方便实验人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优选地,弧形结构27采用半圆结构。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为具有上部开口14的中空结构。优选地,上部开口14的开口大小与所述载玻片放置区21相对应。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向底盘1外侧伸出的盘沿12,盘沿12的最外侧边缘与培养盘2的最外侧边缘相对应,所述盘沿12上对称设置有缺口13。盘沿12的设置一个方面是起到对培养盘2的承托作用。另一个方面是便于实验人员在移动所述保湿培养盘装置时,可以扣住盘沿12进行搬运。缺口13的设置便于实验人员在从底盘1取下培养盘2时,可以从缺口13处扣住培养盘2的边缘,便于移动培养盘2。

可选地,如图1所示,底盘1内部设置有刻度线11。便于计量保湿液体的总量。

可选地,所述盘盖3设置有手柄31。如图1所示,盘盖3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手柄31设置凹槽中并于盘盖3的顶部平齐。手柄31的设置在便于实验人员使用盘盖3进行盖合和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该保湿培养盘装置时,先根据保湿培养的温度高低及时间长短在底盘1中加入保湿液体。将需要培养的载玻片放入培养盘2的载玻片放置格23中,若载玻片数量较多,可增加培养盘2叠层数量。再将放置好载玻片的培养盘叠层扣在底盘上,盖上盘盖,即可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