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2770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亚麻籽油由亚麻籽制取而成,亚麻籽是亚麻的籽实,属亚麻科,别称胡麻,因其原产于东印度地区,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经丝绸之路将亚麻带回中国,主要种植于旧时匈奴一带,是“胡人”聚集的地区,因此而得名。亚麻籽在中国属于传统的油料作物,亚麻分为油用亚麻,油纤兼用亚麻和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籽在我国主要产自长白山松嫩平原以及黑龙江地带、内蒙古、自宁夏六盘山区、张家口坝上张北;内蒙古草原分布最多,以及东北少量种植等。尽管亚麻具备抗贫瘠的习性,但作为油用亚麻,“冷凉的气候、丰盈的土壤、充足的光照”三个条件必不可缺。经过当地人千年培育种植发现: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均衡、肥沃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阳光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合亚麻等特种油料作物的种植,属全国无工业污染带,西北地甘肃,内蒙古西部区产的亚麻籽油含油量达56%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更是远高于其他种植区,亚麻籽油活性也是居首。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等地,当地又称胡麻油,主要是由于是古时汉朝张骞出使中东地区传入我国。冷榨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是补充亚麻酸的最有效方法。

亚麻籽油在加工时需要经过提纯处理,授权号为CN2043427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亚麻籽油负压提纯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端部设有顶板,顶板的端部设有扣板,扣板设有提纯罐,提纯罐的底部设有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的下端都设有输油针,输油针呈竖直布置,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上都设有控制阀,底板上设有储油罐,储油罐内设有储油槽,储油槽内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呈平行且水平布置,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上均设有过滤膜。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亚麻籽油储存在提纯罐内,亚麻籽油通过输油管与输油针输送到储油罐内,通过过滤网实现过滤,从而大大提高了亚麻籽油的提纯效率与提纯纯度;但该装置通过在储油槽内设置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而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上的滤渣较难清理,同时输油针无法控制亚麻籽油的流速,无法掌控亚麻籽油的提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通过吸油泵作用将未提纯的亚麻籽油排入提纯罐内,节流阀控制亚麻籽油的流速,排渣口可以及时清理掉过滤网上的杂质,保证其提纯效率,解决了无法掌控亚麻籽油的提纯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一侧设有扣板,所述扣板远离顶板的一侧设有提纯罐,所述底板顶端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吸油泵,所述吸油泵的进口端与吸油管连通,所述吸油泵的出口端与排油管连通,所述排油管另一端连接提纯罐;所述提纯罐下端设有提纯机构,所述提纯机构包括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提纯罐内部连通,所述出油管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速的节流阀,所述出油管底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堵头底端一侧设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底端设有输油细管,所述堵头底端远离连接软管的一侧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连接软管均与出油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在堵头内部向连接软管一侧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细管顶部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软管下部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细管上设有用于封闭与开启输油通道的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端中部设有储油桶,所述储油桶设在输油细管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上设有用于封闭堵头内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排渣口的管壁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提纯罐通过扣板、顶板、支撑板的作用固定在底板上方,底板上的吸油泵可以将未提纯的亚麻籽油排入提纯罐内,吸油管连接外接油桶,经排油管排入提纯罐内部,输油较为便捷,提纯罐底端设有提纯机构,提纯罐的亚麻籽油进入提纯机构的出油管内,从出油管流入堵头上,经过滤网过滤后的亚麻籽油流入连接软管内,连接软管为波纹状,具有缓冲效果,防止亚麻籽油堵塞管道,最后从输油细管落入储油桶内,排渣口可以排除过滤网上所堆积的杂质,从而使过滤网可以及时清理,保证了其提纯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油泵作用将未提纯的亚麻籽油排入提纯罐内,节流阀控制亚麻籽油的流速,排渣口可以及时清理掉过滤网上的杂质,保证其提纯效率,控制阀可以关闭输油管道,从而减少在更换储油桶时亚麻籽油的低落,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中提纯机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3-顶板、4-扣板、5-提纯罐、6-吸油泵、7-排油管、8-吸油管、9-提纯机构、10-储油桶、11-出油管、12-节流阀、13-过滤网、14-连接软管、15-排渣口、16-密封盖、17-输油细管、18-控制阀、19-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亚麻籽油提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一侧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顶端设有顶板3,顶板3一侧设有扣板4,扣板4远离顶板3的一侧设有提纯罐5,底板1顶端远离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吸油泵6,吸油泵6型号为CYZ80-55,吸油泵6的进口端与吸油管8连通,吸油泵6的出口端与排油管7连通,排油管7另一端连接提纯罐5;提纯罐5下端设有提纯机构9,提纯机构9包括出油管11,出油管11与提纯罐5内部连通,出油管11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速的节流阀12,节流阀12型号为J11T-16,出油管11底端设有堵头19,堵头19内设有过滤网13,堵头19底端一侧设有连接软管14,连接软管14底端设有输油细管17,堵头19底端远离连接软管14的一侧设有排渣口15,排渣口15、连接软管14均与出油管11连通。

过滤网13在堵头19内部向连接软管14一侧呈倾斜设置,方便过滤,同时也方便排渣;输油细管17顶部侧壁上设有外螺纹,连接软管14下部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输油细管17上设有用于封闭与开启输油通道的控制阀18;底板1顶端中部设有储油桶10,储油桶10设在输油细管17的正下方;排渣口15上设有用于封闭堵头19内部的密封盖16,密封盖16与排渣口15的管壁螺纹连接。

提纯罐5通过扣板4、顶板3、支撑板2的作用固定在底板1上方,底板1上的吸油泵6可以将未提纯的亚麻籽油排入提纯罐5内,吸油管8连接外接油桶,经排油管7排入提纯罐5内部,输油较为便捷,提纯罐5底端设有提纯机构,提纯罐5的亚麻籽油进入提纯机构的出油管11内,从出油管11流入堵头19上,经过滤网13过滤后的亚麻籽油流入连接软管14内,连接软管14为波纹状,具有缓冲效果,防止亚麻籽油堵塞管道,最后从输油细管17落入储油桶10内,排渣口15可以排除过滤网13上所堆积的杂质,从而使过滤网13可以及时清理,保证了其提纯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油泵6作用将未提纯的亚麻籽油排入提纯罐5内,节流阀12控制亚麻籽油的流速,排渣口15可以及时清理掉过滤网13上的杂质,保证其提纯效率,控制阀18可以关闭输油管道,从而减少在更换储油桶时亚麻籽油的低落,节约了资源。

使用时,启动吸油泵6,将未过滤的亚麻籽油排入提纯罐5内,提纯罐5内的亚麻籽油流入出油管11至堵头19,在堵头19的过滤网13上过滤提纯,提纯完的亚麻籽油流入连接软管14至输油细管17,最后落入储油桶10内,即完成亚麻籽油的提纯;若需要除杂时,只需拧下密封盖16,关闭控制阀18,通过排水方法将水与杂质一同从排渣口15排出,清理完毕后,盖上密封盖16,打开控制阀17,即可再次进行亚麻籽油的提纯,节流阀12控制其提纯流速,提高了亚麻籽油的提纯效率。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