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9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粒剂接菌干燥浓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菌设备。



背景技术:

对粉粒剂接菌时,需要先在接菌设备内加入载体,然后将菌液雾化并投入接菌设备内与载体充分接触,最后在将接了菌种的载体干燥;在接菌过程,搅拌装置需要不停的搅拌使菌种与载体充分接触;现有的搅拌设备,不能使载体与菌种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接菌设备,可以使菌种与载体均匀接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菌设备,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接菌筒、分别与接菌筒连接的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接菌装置和干燥装置。

所述接菌筒为横式中空封闭结构,接菌筒上部设有用于投放载体的投料口、用于投放被雾化的菌液的接菌口及用于接种后抽出水蒸气的抽气筒、用于检测接菌筒内部温度的温度探头和用于检测接菌筒内部真空度的真空度探头,接菌筒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将接菌后的载体输出的出料装置,所述抽气筒内设有虑袋装置;所述投料口数量为两个,两个投料口对称的设于接菌筒两侧。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接菌筒右侧的马达、枢接在接菌筒内部且与马达传动连接的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设于搅拌杆上的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分为外螺旋搅拌片和内螺旋搅拌片,所述外螺旋搅拌片与内螺旋搅拌片均以搅拌轴上中间一根搅拌杆为起始点分别向搅拌轴的两端螺旋设置,搅拌轴右侧的外螺旋搅拌片沿顺时针方向旋接在搅拌杆上,搅拌轴右侧的内螺旋搅拌片沿逆时针方向旋接在搅拌杆上,搅拌轴左侧的外螺旋搅拌片沿逆时针旋接在搅拌杆上,搅拌轴左侧的内螺旋搅拌片沿顺时针方向旋接在搅拌杆上。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接菌筒底端外缘的夹套、设于夹套底部的若干个进水口、设于夹套两侧上端的若干个出水口、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的水循环装置、设于夹套底部与接菌筒出料装置适配的出料口;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加热器、与加热器连通的自来水管和蒸汽管、一端与加热器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一端与加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的自来水循环管;所述自来水循环管连通一个自由排污端;所述进水管与加热器之间设有水泵。

所述接菌装置包括菌液输送管、高压空气管及空气干燥机,所述菌液输送管与接菌口连通,所述高压空气管分别与空气干燥机、菌液输送管和虑袋装置连通。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用于将接菌筒内的水蒸气抽出的抽气管、冰水循环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抽气管与抽气筒连通,所述冰水循环装置包括与抽气管连通的冰水冷凝器、与冰水冷凝器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与压缩机冷凝器连通的压缩机和储水罐、与冰水冷凝器连通的冰水循环管,所述真空泵与压缩机冷凝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套弧形槽,夹套的最高处高于接菌筒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抽气筒上设有真空度探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虑袋装置包括设于抽气筒上方的气缸、设于抽气筒内与气缸缸柱连接的滤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滤袋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滤袋通过连接件与气缸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抽气管与冰水冷凝器之间设有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马达与搅拌轴之间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置于底座上,变速箱一端与马达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轴与变速箱之间设有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轴承座,搅拌轴的两端枢接在轴承座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接菌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接菌设备,先向接菌筒内投入载体,然后接菌装置在高压空气下将菌液雾化后喷入载体,搅拌装置将载体与雾化菌搅拌均匀并使两者充分接触;接菌后,加热装置对接菌筒加热,使接菌后的载体温度维持30度-40度之间;同时真空泵从接菌筒内抽气使接菌筒内的真空度维持在0.9-1KG/cm^2,在低温度高真空度的环境下,接菌筒内的载体里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真空泵将水蒸气被抽离载体,并通过两级冷凝而转化为冷凝水,从而将接菌后的载体干燥,干燥后的载体经出料装置输出。

2.本实用新型的接菌设备,接菌筒上方设有两个投料口,搅拌轴的螺旋搅拌片分为外螺旋搅拌片和内螺旋搅拌片,外螺旋搅拌片与内螺旋搅拌片均以搅拌轴上中间一根搅拌杆为起始点分别向搅拌轴的两端螺旋设置,两片外螺旋搅拌片的旋向相反,两片内螺旋搅拌片的旋向相反;以搅拌轴上中间一根搅拌杆为起点,同一侧的外螺旋搅拌片与内螺旋搅拌片的旋向相反以搅拌轴上中间一根搅拌杆为起始点分别向搅拌轴的两端螺旋设置,搅拌轴两侧搅拌片的旋向相反;出料装置设于接菌筒底部中间位置;使用时两个投料口分别对搅拌轴两侧的搅拌片投料,且搅拌轴两端的搅拌片在搅拌过程中均将接菌后的载体向接菌筒中间部分输送,最终经接菌筒底部中间位置的出料装置集中出料。

3.本实用新型的接菌设备,以搅拌轴上中间一根搅拌杆为起点,同一侧的外螺旋搅拌片与内螺旋搅拌片的旋向相反;外螺旋搅拌片对载体的搅拌方向与内螺旋搅拌片对载体的搅拌方向相反,使载体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紊流现象,可以使菌种与载体混合的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接菌筒与夹套的结构及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虑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移去接菌装置和干燥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移去加热装置和干燥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移去接菌装置和加热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搅拌装置移去马达、减速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轴承座、2.接菌筒、21.投料口、22.接菌口、23.抽气筒、24.温度探头、25.真空度探头、26.虑袋装置、261.气缸、262.滤袋、263.连接件、3.搅拌装置、31.马达、32.搅拌轴、321.加固件、33.搅拌杆、331.连接片、332.加强片、34.外螺旋搅拌片、35.内螺旋搅拌片、36.变速箱、37.轴套、4.加热装置、41.夹套、42.进水口、43.出水口、44.出料口、45.水循环装置、451.自来水管、452.蒸汽管、453.进水管、454.自来水循环管、455.自由排污端、46.加热器、47.水泵、5.接菌装置、51.菌液输送管、52.高压空气管、53.空气干燥机、6.干燥装置、61.抽气管、62.真空泵、63.冰水循环装置、631.冰水冷凝器、632.压缩机冷凝器、633.压缩机、634.储水罐、635.冰水循环管、636.过滤器、637.冰水进水口、638.冰水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接菌设备,包括底座1、置于底座1上的接菌筒2、分别与接菌筒2连接的搅拌装置3、加热装置4、接菌装置5和干燥装置6。

所述接菌筒2为横式中空封闭结构,接菌筒2上部设有用于投放载体的投料口21、用于投放被雾化的菌液的接菌口22及用于接种后抽出水蒸气的抽气筒23、用于检测接菌筒2内部温度的温度探头24和用于检测接菌筒2内部真空度的真空度探头25,接菌筒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将接菌后的载体输出的出料装置,所述抽气筒23内设有滤袋装置26;所述投料口21数量为两个,两个投料口21对称的设于接菌筒2两侧。

所述滤袋装置26包括设于抽气筒23上方的气缸261、设于抽气筒23内与气缸261缸柱连接的滤袋262;接菌过程中,高压空气定时向滤袋装置26通入,滤袋装置26的气缸261带动连接件263在抽气筒23内上下移动,连接件263使滤袋262抖动,将滤袋262上收集的菌体抖入接菌筒2内,不仅可以避免抽气筒23被堵塞,还可以提高菌体的利用效率。

优选地,滤袋26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滤袋262通过连接件263与气缸261的缸柱连接,三个滤袋262整体使用,可以使滤袋装置26对菌体过滤更充分,同时在随气缸261运动时,连接件263可以将抽气筒23壁上附着的菌体刮落。

优选地,抽气筒23上设有真空度探头25,真空度探头25用来监控接菌筒2内的真空度,检测抽气时,接菌筒2内的真空度是否维持在0.9-1KG/cm^2。

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设于接菌筒2右侧的马达31、枢接在接菌筒2内部且与马达31传动连接的搅拌轴32、设于搅拌轴32上的搅拌杆33、设于搅拌杆33上的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分为外螺旋搅拌片34和内螺旋搅拌片35,所述外螺旋搅拌片34与内螺旋搅拌片35均以搅拌轴32上中间一根搅拌杆33为起始点分别向搅拌轴32的两端螺旋设置,搅拌轴32右侧的外螺旋搅拌片34沿顺时针方向旋接在搅拌杆33上,搅拌轴32右侧的内螺旋搅拌片35沿逆时针方向旋接在搅拌杆33上,搅拌轴32左侧的外螺旋搅拌片34沿逆时针旋接在搅拌杆33上,搅拌轴32左侧的内螺旋搅拌片35沿顺时针方向旋接在搅拌杆33上。

优选地,马达31与搅拌轴32之间设有变速箱36,所述变速箱36置于底座1上,变速箱36一端与马达31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轴32传动连接,变速箱36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马达31传递给搅拌轴32的转速,提高搅拌的灵活度。

优选地,搅拌轴32与变速箱36之间设有轴套37,使搅拌轴32与变速箱36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优选地,底座1上设有轴承座11,搅拌轴32的两端枢接在轴承座11内;使接菌过程搅拌轴32只发生转动,而不发生径向偏移,减小设备的振动,使接菌过程平稳。

优选地,搅拌轴32的中间位置设有加固件321,因为螺旋搅拌片的设置,载体在搅拌过程中向搅拌轴32中部靠拢,使搅拌轴32中间位置的载体最多,搅拌轴32中间部位受力最大,加固件321可以对搅拌轴32起到加固作用,避免搅拌过程中搅拌轴32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优选地,外螺旋搅拌片34与内螺旋搅拌片35均旋接在搅拌杆33的端部,且与外螺旋搅拌片34旋接的搅拌杆33长度大于与内螺旋搅拌片35旋接的搅拌杆33的长度;外螺旋搅拌片34与内螺旋搅拌片35对载体的搅拌方向相反,内螺旋搅拌片35将载体相对于搅拌轴32向外拨,外螺旋搅拌片34将载体相对于搅拌轴32向内拨,与外螺旋搅拌片34旋接的搅拌杆33长度大于与内螺旋搅拌片35旋接的搅拌杆33的长度,可以使载体最终相对于搅拌轴32向内集中。

优选地,每条搅拌杆33的端部设有外形与螺旋搅拌片相适配的连接片331,所述搅拌杆33通过连接片331与螺旋搅拌片连接;连接片331的形状与螺旋搅拌片相适配,使连接片331与螺旋搅拌片的接触面比较大,不仅连接方便,还可以避免在搅拌过程中螺旋搅拌片局部受力变形。

优选地,每条搅拌杆33的根部设有与搅拌轴32连接的加强片332,使搅拌杆33与搅拌轴32的连接更稳定。

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设于接菌筒2底端外缘的夹套41、设于夹套41底部的若干个进水口42、设于夹套41两侧上端的若干个出水口43、与进水口42和出水口43连接的水循环装置45、设于夹套41底部与接菌筒2出料装置适配的出料口44;所述水循环装置45包括加热器46、与加热器46连通的自来水管451和蒸汽管452、一端与加热器46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口42连通的进水管453、一端与加热器46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43连通的自来水循环管454;所述自来水循环管454连通一个自由排污端455;所述进水管453与加热器46之间设有水泵47。

优选地,夹套41弧形槽,夹套41的最高处高于接菌筒2的中心位置,可以使通入夹套41内的热水最大限度的将接菌筒2包围,便于使接菌筒2内温度均衡。

所述接菌装置5包括菌液输送管51、高压空气管52及空气干燥机53,所述菌液输送管51与接菌口22连通,所述高压空气管52分别与空气干燥机53、菌液输送管51和滤袋装置26连通。

所述干燥装置6包括用于将接菌筒2内的水蒸气抽出的抽气管61、冰水循环装置63和真空泵62,所述抽气管61与抽气筒23连通,所述冰水循环装置63包括与抽气管61连通的冰水冷凝器631、与冰水冷凝器631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632、与压缩机冷凝器632连通的压缩机633和储水罐634、与冰水冷凝器631连通的冰水循环管635,所述真空泵62与压缩机冷凝器632连通;

优选地,抽气管61与冰水冷凝器631之间设有过滤器636,可以将随水蒸气被抽气管61抽上来的菌液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先启搅拌装置3,然后通过两个投料口21分别向向接菌筒2内投入载体;同时向接菌口22通入菌液和高压空气,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菌液被雾化并经接菌口22进入接菌筒2;在搅拌轴32右侧,外螺旋搅拌片3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将雾化菌与载体向接菌筒2的中间集中,内螺旋搅拌片3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将雾化菌与载体向接菌筒2的右侧集中,由于外螺旋搅拌片34旋接的搅拌杆33长度大于与内螺旋搅拌片35旋接的搅拌杆33的长度,最终雾化菌与载体在搅拌片的作用下均匀混合并沿搅拌轴32向接菌筒2中间集中;在搅拌轴32的左侧,外螺旋搅拌片34沿逆时针旋转,将雾化菌与载体向接菌筒2的中间集中,内螺旋搅拌片3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将雾化菌与载体向接菌筒2的左侧集中,由于外螺旋搅拌片34旋接的搅拌杆33长度大于与内螺旋搅拌片35旋接的搅拌杆33的长度,最终雾化菌与载体在搅拌片的作用下均匀混合也沿搅拌轴32向接菌筒2中间集中;接菌完成后,加热装置4启动,自来水管451向加热器46内通入自来水,蒸汽管452向加热器46内通入热蒸汽,被加热的自来水经加热器46进入水泵47,并被水泵47泵入进水管453,经进水口42进入夹套41与接菌筒2之间,并将水温维持在30度-40度之间,当夹套41内的水位到达夹套41上方出水口43的位置时,夹套41内的水经出水口43进入自来水循环管454循环到加热器46内,当自来水循环管454内的水压过高时,部分循环水经自由排污端455排出;在加热装置4工作使接菌筒2内的载体温度维持在30度-40度之间的同时,干燥装置6启动,真空泵62从接菌筒2内抽出空气,使接菌筒2内的真空度维持在0.9-1KG/cm^2;在真空低温的环境下,接菌筒2内载体里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被真空泵62向外抽出,同时冰水循环管635的冰水进水口637向冰水冷凝器631内输入冰水,被真空泵62从抽气筒23抽出的空气向抽气筒23进入过滤器636,然后经过滤器636进入冰水冷凝器631进行一级冷凝,然后再经冰水冷凝器631进入压缩机冷凝器632,在压缩机冷凝器632内,经一级冷凝未被液化的空气被进行二级液化,最后仍未被冷凝的空气经真空泵62排出,被液化变成冷凝水的空气经压缩机冷凝器632进入储水罐634,当冰水冷凝器631内的水位过高时,部分冰水冷凝器631内的水经冰水循环管635的冰水排水口638排出;在搅拌和干燥过程中,高压空气定时向滤袋装置26通入,滤袋装置26的气缸261带动连接件263在抽气筒23内上下移动,连接件263使滤袋262抖动,将滤袋262上收集的菌体抖入接菌筒2内;接菌筒2内的载体被干燥后,经出料装置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