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封闭式油料炒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294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封闭式油料炒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封闭式油料炒籽机,具体地说是应用机械传动原理和电路控制原理的一种炒料设备,属于油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用植物油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花生、芝麻或其它油料作物种籽进行炒制。现有的油料炒籽机一般分为两种,常见的一种为敞口式油料炒籽机,其优点在于方便进行加料和出料,方便观察炒料情况,缺点在于热量散失较大、加热效率较低,使得加时间较长,另一种为封闭式油料炒籽机,其优点在于加热效率工,加工时间短,但是由于全封闭的结构,会使得温度升高过快,温度时间控制不好极易导致炒料炒糊。另一方面油料炒籽机自动化程度较低,几乎大部分工作都由人工操作完成,不适合于大规模的工厂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封闭式油料炒籽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封闭式油料炒籽机,是由定位铁块、外壳、接近开关、右侧转筒转轴、右侧圆螺母、大齿轮、小齿轮、交流电机、电路柜、液压泵、油管、外壳连杆、液压马达连杆、液压马达、燃气加热装置、底座、外壳转轴、出料箱、出料门、把手、出料门转轴、密封挡板、左侧转筒转轴、左侧圆螺母、进料斗、转筒和翻料板组成的,燃气加热装置位于外壳里面的底部,交流电机通过轴与小齿轮连接,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通过键与右侧转筒转轴连接,右侧转筒转轴与转筒通过右侧圆螺母紧固在一起,左侧转筒转轴与转筒通过左侧圆螺母紧固在一起,翻料板安装在转筒的内部,翻料板的方向与转筒的轴向一致,出料箱放置在底座前出料门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进料斗插入外壳上的孔并焊接在一起,出料门通过出料门转轴与外壳连接,把手焊接在出料门的外侧下部,密封挡板焊接在外壳的内侧,底座通过外壳转轴与外壳连接,液压马达与液压马达连杆通过轴与键连接,外壳连杆与液压马达连杆铰接,外壳连杆与外壳通过轴连接,油管连接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定位铁块通过螺纹与转筒连接,接近开关安装在外壳的孔中,接近开关在固定的位置与定位铁块接近,电路柜通过导线与交流电机、液压马达和接近开关连接。

所述的转筒,其特征在于:转筒上左端外侧上方有圆形孔并且可以在固定的位置与进料斗上的孔对接,转筒左端外侧下方有半圆形缺口并且可以在固定的位置与出料门对接。

所述的密封挡板,其特征在于:密封挡板的材料具有隔热性。

所述的电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柜的内部电路包括启动按钮、急停按钮、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及各电器元件的连接线路,用于实现炒制时间的设定及炒料的自动出料。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运转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封闭式的,但转动到特定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料斗与外界相通,这样加热效率高于传统的敞口式油料炒籽机,同时避免了全封闭式油料炒籽机温度升高过快,温度时间控制不好极易导致炒料炒糊的问题。采用电动控制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出料,自动化程度提高,可应用于大规模的油料处理。在刚刚使用本发明时,可以利用把手手动将出料门打开,观察炒制情况以确定更为准确的炒制时间,弥补了封闭式油料炒籽机不易观察炒制情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转筒的左视图。

图4为出料状态图。

图5为电路柜内部定时自动出料电路。

图中,1、定位铁块,2、外壳,3、接近开关,4、右侧转筒转轴,5、右侧圆螺母,6、大齿轮,7、小齿轮,8、交流电机,9、电路柜,10、液压泵,11、油管,12、外壳连杆,13、液压马达连杆,14、液压马达,15、燃气加热装置,16、底座,17、外壳转轴,18、出料箱,19、出料门,20、把手,21、出料门转轴,22、密封挡板,23、左侧转筒转轴,24、左侧圆螺母,25、进料斗,26、转筒,27、翻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封闭式油料炒籽机,是由定位铁块1、外壳2、接近开关3、右侧转筒转轴4、右侧圆螺母5、大齿轮6、小齿轮7、交流电机8、电路柜9、液压泵10、油管11、外壳连杆12、液压马达连杆13、液压马达14、燃气加热装置15、底座16、外壳转轴17、出料箱18、出料门19、把手20、出料门转轴21、密封挡板22、左侧转筒转轴23、左侧圆螺母24、进料斗25、转筒26和翻料板27组成的,燃气加热装置15位于外壳2里面的底部,交流电机8通过轴与小齿轮7连接,小齿轮7与大齿轮6啮合,大齿轮6通过键与右侧转筒转轴4连接,右侧转筒转轴4与转筒26通过右侧圆螺母5紧固在一起,左侧转筒转轴23与转筒26通过左侧圆螺母24紧固在一起,翻料板27安装在转筒26的内部,翻料板27的方向与转筒26的轴向一致,出料箱18放置在底座16前出料门19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进料斗25插入外壳2上的孔并焊接在一起,出料门19通过出料门转轴21与外壳2连接,把手20焊接在出料门19的外侧下部,密封挡板22焊接在外壳2的内侧,底座16通过外壳转轴17与外壳2连接,液压马达14与液压马达连杆13通过轴与键连接,外壳连杆12与液压马达连杆13铰接,外壳连杆12与外壳2通过轴连接,油管11连接液压马达14和液压泵10,定位铁块1通过螺纹与转筒26连接,接近开关3安装在外壳2的孔中,接近开关3在固定的位置与定位铁块1接近,电路柜9通过导线与交流电机8、液压马达10和接近开关3连接。

所述的转筒26,其特征在于:转筒26上左端外侧上方有圆形孔并且可以在固定的位置与进料斗25上的孔对接,转筒26左端外侧下方有半圆形缺口并且可以在固定的位置与出料门19对接。

所述的密封挡板22,其特征在于:密封挡板22的材料具有隔热性。

所述的电路柜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柜9的内部电路包括启动按钮SB2、急停按钮SB3、交流接触器KM1,KM2和KM3、时间继电器KT1,KT2 KT3,KT4 ,KT5及各电器元件的连接线路,用于实现炒制时间的设定及炒料的自动出料。

当使用者来使用时,首先将一定量的原料放入进料斗25中,然后通过时间继电器KT1来设定炒制时间,按下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闭合自锁此时交流电机8开始运行并带动转筒26转动,当达到设定的炒制时间时,KT1常开触点闭合,时间继电器KT2、KT3、KT4和KT5得电,并按照设定好的时间常闭触点延时断开,常开触点延时闭合,实现液压泵出油、然后停止一定时间、然后液压泵进油、然后停止这一过程。当液压泵10出油时,带动液压电机14正传,通过外壳连杆12和液压马达连杆13的传动,外壳2整体以外壳转轴17为中心转动,出料门19由于重力作用保持竖直状态,在重力作用下炒制好的油料从出料门19与外壳2形成的缺口中流出到出料箱18内,由于上述过程交流电机8一直在转动,所以油料不会残留在滚筒2内,当液压泵10进油时,带动液压电机14反传,通过外壳连杆12和液压马达连杆13的传动,外壳2整体以外壳转轴17为中心转动并返回原位置,交流电机8停止转动,设备运行结束。在上述按下启动按钮SB2后的过程中按下急停按钮SB1设备将停止运行。在刚刚使用本发明时,可以利用把手20手动将出料门19打开,观察炒制情况以确定更为准确的炒制时间。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