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组合物及硅橡胶交联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3382发布日期:2019-01-05 09:2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组合物及硅橡胶交联体,更详细而言,涉及储存稳定性及交联反应性优异的硅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硅橡胶交联体。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2中记载,在热固性有机聚合物组合物中,为了确保固化前的保存稳定性,使用由含有交联催化剂的热塑性树脂的微粒构成的热塑性树脂微粒催化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98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6744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树脂微粒催化剂配合于有机聚硅氧烷和交联剂的混合物的情况下,根据构成树脂微粒催化剂的树脂种类的不同,在混合状态下无法确保室温附近的长期储存稳定性,存在发生混合物的大幅度粘度上升、混合物的固化的问题。另外,在加热固化上述混合物的情况下,有时存在交联时间变长,交联反应性较低的问题。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兼顾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及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的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及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的硅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硅橡胶交联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的要点在于,含有(a)有机聚硅氧烷、(b)交联剂、(c)由内包交联催化剂的树脂微粒构成的微胶囊型催化剂,上述(c)中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7.9以上,热传导率为0.16w/m·k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145℃。

上述(c)中的树脂优选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苯乙烯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上述(c)中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40-85℃。上述(c)中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优选为8.3以上。优选地,上述(c)中的树脂含有丙烯酸树脂,该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优选地,上述(c)中的树脂含有苯乙烯系聚合物,该苯乙烯系聚合物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

而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交联体的要点在于由上述硅橡胶组合物的交联体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由于内包交联催化剂的树脂微粒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7.9以上,热传导率为0.16w/m·k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145℃,因而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及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

此时,若(c)中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85℃,则低温下的交联反应性优异。若(c)中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8.3以上,则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提高。若(c)中的树脂含有丙烯酸树脂、且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则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低温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若(c)中的树脂含有苯乙烯系聚合物、且苯乙烯系聚合物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则热传导率较高,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含有(a)有机聚硅氧烷、(b)交联剂、(c)由内包交联催化剂的树脂微粒构成的微胶囊型催化剂。

(a)有机聚硅氧烷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能被(b)交联剂交联的官能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作为(a)有机聚硅氧烷,可列举为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羟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异氰酸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氨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环氧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等。使用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作为加成固化型的硅橡胶组合物的主要原料。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在与氢化甲硅烷交联剂的加成反应中被氢化甲硅烷交联剂交联。该加成反应在室温下也可进行,但是在加热条件下可促进其进行。通过该加成反应进行热固化的温度通常超过100℃,优选为100-170℃的范围内。在该加成反应中,优选使用作为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铂催化剂。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优选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烯基。

有机聚硅氧烷具有有机基团。有机基团是一价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作为未取代的烃基,可列举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十二烷基等烷基、苯基等芳基、β-苯基乙基、β-苯基丙基等芳烷基等。作为取代的烃基,可列举为氯甲基、3,3,3-三氟丙基等。作为有机聚硅氧烷,一般来说,具有甲基作为有机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由于容易合成等而被广泛使用。有机聚硅氧烷优选为直链状的,但也可以是支链状或环状的。作为烯基,可列举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等。

(b)交联剂是交联(a)有机聚硅氧烷的交联剂。作为(b)交联剂,可列举为氢化甲硅烷交联剂、硫磺交联剂、过氧化物交联剂等。氢化甲硅烷交联剂作为加成固化型的硅橡胶组合物的交联剂使用。氢化甲硅烷交联剂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氢化甲硅烷基(sih基)。氢化甲硅烷交联剂是含有氢化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有机氢聚硅氧烷)。作为分子结构中的氢化甲硅烷基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固化速度优异、稳定性优异等观点出发,优选为2-50的范围内。在分子结构中具有2个以上氢化甲硅烷基的情况下,优选氢化甲硅烷基存在于不同的si上。聚硅氧烷可以是链状的,也可以是环状的。含有氢化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优选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氢化甲硅烷基。从操作性优异等观点出发,氢化甲硅烷交联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在200-30000的范围内。

作为含有氢化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有机氢聚硅氧烷),具体可列举为两端均用三甲基甲硅烷氧基(trimethylsiloxylgroup)封端的甲基氢聚硅氧烷、两端均用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两端均用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封端的二甲基聚硅氧烷、两端均用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两端均用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甲基氢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共聚物、两端均用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甲基氢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由(ch3)2hsio1/2单元和sio4/2单元构成的共聚物、由(ch3)2hsio1/2单元和sio4/2单元和(c6h5)sio3/2单元构成的共聚物等。

(b)交联剂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以(a)有机聚硅氧烷为100质量份计,在0.1-40质量份的范围内。

(c)中的交联催化剂是促进通过(b)交联剂进行的(a)有机聚硅氧烷的交联反应的催化剂。作为(c)中的交联催化剂,可列举为作为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铂催化剂、钌催化剂、铑催化剂等。作为铂催化剂,可列举为微粒状铂、铂黑、活性炭负载铂、二氧化硅负载铂、氯铂酸、氯铂酸的醇溶液、铂的烯烃络合物、铂的烯基硅氧烷络合物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c)中的树脂是用于使(c)中的交联催化剂微胶囊化的树脂,(c)中的交联催化剂内包于(c)中的树脂中。内包交联催化剂的树脂为微粒状。微粒至少在室温下为固体,平均粒径为30μm以下。平均粒径通过激光显微镜测定。从提高交联催化剂的分散性等观点出发,(c)中的树脂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另外,从提高制备时的微粒回收率等观点出发,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2μm以上。

(c)中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为7.9以上,热传导率为0.16w/m·k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145℃。由此,能够使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及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small计算法由分子结构算出。热传导率可以依据astmc177来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dsc(示差扫描热量测定)来测定。

通过将(c)中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设为7.9以上,并将作为硅橡胶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的硅橡胶的溶解度参数设为相差较大的溶解度参数,由此能够降低与硅橡胶的相溶性,在贮藏中抑制树脂微粒的溶解或溶胀,抑制内包的交联催化剂的缓释性,提高储存稳定性。通过将溶解度参数设为8.3以上,能够进一步降低与硅橡胶的相溶性,显著提高储存稳定性。

另外,通过将(c)中的树脂的热传导率设为0.16w/m·k以上,高于作为硅橡胶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的硅橡胶的热传导率,能够加快加热时(反应时)的树脂的熔融速度,实现因交联催化剂的扩散性提高而使交联反应性提高。通过将热传导率设为0.17w/m·k以上,进一步设为0.20w/m·k以上,能够显著提高交联反应性。

另外,通过将(c)中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145℃以下,对加热温度和树脂的熔融温度设置差异,由此使加热时(反应时)的树脂的熔融开始时间提早,能够实现因由交联催化剂的扩散量增加而使交联反应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若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下、或者85℃以下,则例如在120℃的低温交联反应中也能够使树脂的熔融开始时间提早,能够实现因交联催化剂的扩散量增加而使交联反应性提高,因此低温下的交联反应性也很优异。但是,为了不使树脂在室温下软化熔融而损害储存稳定性,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4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45℃以上或50℃以上。

(c)中的树脂,只要满足上述物性值,则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是热固性树脂。其中,从不使组合物的压缩永久变形劣化等观点出发,比较优选热固性树脂。

作为(c)中的树脂,可列举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苯乙烯系聚合物、硅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苯硫醚树脂、酚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c)中的树脂。作为(c)中的树脂,从不阻碍交联催化剂的反应性等观点出发,更优选在树脂组成中不含有胺、酰胺等的氮化物、磷、硫等的化合物。各树脂包含在同种材料内溶解度参数、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不同的物质,因此即使在单独使用各树脂中的任一种作为(c)中的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组合物性值不同的材料而调整为规定的物性值。另外,在组合使用上述树脂中的两种以上作为(c)中的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组合物性值不同的材料而调整为规定的物性值。

在(c)中的树脂中,在丙烯酸树脂中,包含含有丙烯酸酯作为单体的聚合物和含有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的聚合物的双方。另外,还包含含有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的聚合物。其中,从能够在常温下维持固体状态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含有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的聚合物、仅含有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的聚合物。丙烯酸树脂只要满足上述物性值,可以是由单一的单体合成的均聚物,也可以是由两种以上的单体合成的共聚物。作为丙烯酸树脂,从容易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调整为100℃以下或85℃以下的低温等观点出发,优选为共聚物。在丙烯酸树脂中,从容易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85℃以下的低温等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作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可列举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卤代烷基酯、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亚烷基二醇酯等。具体而言,可列举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甲基)丙烯酸氯丙酯等(甲基)丙烯酸卤代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丙酯、β-羟基-β'-(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邻苯二甲酸酯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壬基苯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亚烷基二醇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丙酯等。

另外,可列举为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使不饱和羧酸、不饱和醇等的具有乙烯性不饱和键和活性氢的化合物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成反应而得到的多元(甲基)丙烯酸酯、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环氧化合物与羧酸、胺之类的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加成反应而得到的多元(甲基)丙烯酸酯、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等多元(甲基)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等多元乙烯基化合物等。

在(c)中的树脂中,只要苯乙烯系聚合物满足上述物性值,则可以是由单一的单体合成的均聚物,也可以是由两种以上的单体合成的共聚物。作为苯乙烯系聚合物,从容易将热传导率调整为0.16w/m·k以上等观点出发,优选为共聚物。作为苯乙烯系聚合物,可列举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si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ebs)、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

(c)微胶囊型催化剂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从生产率、球状度等观点出发,优选为悬浊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液中干燥法等。

当由悬浊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来制造的情况下,使交联催化剂为固体状的芯物质,并分散于对其不溶解的有机溶剂中,通过悬浊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聚合法使单体在该分散液中聚合,聚合物将芯物质的表面包覆。由此,得到交联催化剂内包于树脂微粒而成的微胶囊型催化剂。

当由液中干燥法来制造的情况下,将交联催化剂、胶囊化的树脂溶解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将该溶液滴加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制备乳液。之后,减压去除有机溶剂后,通过过滤得到胶囊化催化剂。

(c)微胶囊型催化剂中的交联催化剂的金属原子含量,从充分被树脂包覆而能够确保优异的储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8质量%以下。另外,从确保优异的催化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

组合物中的(c)微胶囊型催化剂的含量虽然还取决于(c)微胶囊型催化剂中的交联催化剂的含量,但当(c)微胶囊型催化剂中的交联催化剂的含量在上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以(a)有机聚硅氧烷为100质量份计,可以设为0.01-5.0质量份的范围内。另外,在交联催化剂为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换算为金属量,以(a)有机聚硅氧烷为100质量份计,通常在1ppm-1.0质量份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除上述(a)-(c)之外,可以根据需要在不阻碍本发明及硅橡胶的物性的范围内,添加填充剂、交联促进剂、交联延迟剂、交联助剂、防焦剂、防老化剂、软化剂、热稳定剂、阻燃剂、阻燃助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锈剂、导电剂、抗静电剂等常规的添加剂。作为填充剂,可列举为气相二氧化硅、晶体型二氧化硅、湿法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钛等增强性填充剂。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可以通过将含有上述(a)-(c)的各成分混合来制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从成形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在室温下呈液态。因此,优选至少(a)有机聚硅氧烷在室温下呈液态。另外,优选(a)有机聚硅氧烷和(b)交联剂均在室温下呈液态。

根据以上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内包交联催化剂的树脂微粒的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7.9以上,热传导率为0.16w/m·k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145℃,因此,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及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另外,若上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85℃,则低温加热时的交联反应性优异。另外,若上述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8.3以上,则混合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提高。

本发明的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通过热固化形成硅橡胶交联体。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交联体由本发明所涉及的硅橡胶组合物的交联体构成。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10、对比例1-4)

[微胶囊型催化剂的制备]

将铂催化剂的甲苯溶液(作为铂金属原子含有3质量%)、用于微粒化的各包覆树脂、甲苯按照0.6:5:95的比率(质量比)混合,将该溶液滴加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制备乳液。之后,通过减压蒸馏去除甲苯、过滤,得到含有包覆树脂及铂催化剂的微粒。

·铂催化剂:氯铂(iv)酸,furuyametal.co.,ltd.制造

(包覆树脂)

·环氧树脂(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dic制造“hp7200h”

·丙烯酸树脂1(pmma):三菱丽阳制造“acrypetvh”

·丙烯酸树脂2(pmma):三菱丽阳制造“acrypetmf”

·丙烯酸树脂3(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根上工业制造“hi-pearlm-4501”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可乐丽制造“mowitalb30hh”

·苯乙烯系聚合物1(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daelim制造k-resin(kr03)

·苯乙烯系聚合物2(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川原油化制造“sma1000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1(pc1):三菱瓦斯化学制造“iupilonh-3000”

·硅树脂1(甲基硅树脂,甲基q):迈图高新材料日本公司制造“yr3370”

·硅树脂2(苯基硅树脂,苯基q):旭化成wacker制造“belsilspr45vp”

·氢化萜烯树脂:安原化工制造“clearonp150”

·聚碳酸酯树脂2(pc2):三菱瓦斯化学制造“iupizetapcz200”

·苯乙烯系聚合物3(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川原油化制造“sma2000树脂”

·苯乙烯系聚合物4(聚苯乙烯,ps):东洋苯乙烯制造“toyostyrolgphrm12”

·表面活性剂:和光纯药工业制造“tritonx-100”

[硅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10、对比例1-4)

配合(a)有机聚硅氧烷100质量份、(c)微胶囊型催化剂0.42质量份后,用行星式混合机混合30分钟,接着,配合(b)交联剂2.69质量份、增强材料20质量份、延迟剂0.01质量份后,进一步混合30分钟,减压脱泡,制备液态的加成固化型硅橡胶组合物。

·(a)有机聚硅氧烷:液态硅橡胶(gelest公司制造,“dms-v35”,含有乙烯基的二甲基聚硅氧烷)

(b)交联剂:氢化甲硅烷交联剂(gelest公司制造,“hms-151”,含有氢化甲硅烷基的二甲基聚硅氧烷)

·(c)微胶囊型催化剂

·增强材料:气相二氧化硅,日本aerosil制造“aerosilrx50”

·延迟剂:乙炔醇、东京化成工业制造“1-乙炔基-1-环己醇”

对于得到的硅橡胶组合物进行交联反应性、储存稳定性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此外,微胶囊型催化剂的包覆树脂的溶解度参数(sp值)、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传导率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溶解度参数(sp值))

通过small计算法由分子结构推算sp值。

计算式:δ=ρ∑fi/m(δ:相溶性参数,ρ:树脂比重,m:树脂结构单元的分子量,fi:摩尔吸引力常数)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通过dsc测定(示差扫描热量测定)确认表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的吸热峰的温度。dsc测定在氮气气氛下、以升温速度为20℃/分钟进行测定。

(热传导率)

以依据astmc177的方法,用京都电子工业公司制造的探针型热传导率计“qtm-3”测定热传导率。

(交联反应性)

通过硫化仪(curelastometer)在170℃及120℃下测定。在这里,将直至转矩达到最大90%的时间作为交联时间进行测定。将交联时间在高温(170℃)下为40秒以内的情况评价为良好“○”,进一步的将在低温(120℃)下也为40秒以内的情况评价为特别良好“◎”。将高温(170℃)下超过40秒的情况评价为不良“×”。

(储存稳定性)

制备硅橡胶组合物后,测定在常温常湿下放置1周后的粘度(粘度计:东机产业制造tvb-10型粘度计)。将粘度上升率为50%以下的情况评价为良好“○”,将粘度上升率为30%以下的情况评价为特别良好“◎”,将粘度上升率超过50%且固化的情况评价为不良“×”。

表1

对比例1中,微胶囊型催化剂的树脂的sp值不足7.9,储存稳定性较差。在将微胶囊型催化剂配合于有机聚硅氧烷和交联剂的混合物后,立即就发生混合物的固化,因此未能进行交联反应性的评价。对比例2、3中,微胶囊型催化剂的树脂的tg过高,交联反应性较差。对比例4中,微胶囊型催化剂的树脂的热传导率较差,交联反应性较差。与此相对,实施例中,微胶囊型催化剂的树脂的sp值为7.9以上、tg为145℃以下,热传导率为0.16(w/m·k)以上,可确认储存稳定性及交联反应性优异。而且,由实施例9和除此以外的实施例之间的比较可知,若微胶囊型催化剂的树脂的sp值为8.3以上,则储存稳定性进一步优异。另外,由实施例2、3、7、8和除此以外的实施例之间的比较可知,若微胶囊型催化剂的树脂的tg为85℃以下,则交联反应性进一步优异。另外,由实施例2-4可知,若丙烯酸树脂为共聚物,则tg降低、交联反应性提高。另外,从实施例6与对比例4可知,若苯乙烯系聚合物为共聚物,则热传导率提高、交联反应性提高。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