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4991发布日期:2019-09-29 19:2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例如在专利公开wo2016/156076中,氨基甲酰化和硫代氨基甲酰化肟衍生物已知用于农药用途,在专利公开wo2016/116445中,缩氨基脲和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已知用于农药用途。

由于目标害虫对农药活性剂产生耐受性,持续需要发现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如昆虫、蜘蛛和线虫的其他化合物。此外,仍需要具有对大量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害虫,尤其是对难以防除的昆虫、蜘蛛和线虫具有高农药活性且呈现宽活性谱的新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目的为发现和提供对无脊椎动物害虫呈现高农药活性且具有宽活性谱的化合物。

已经发现这些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所描述和定义的式i的取代双环化合物实现,包括其立体异构体,其盐,尤其是其可农用或可兽用盐,其互变异构体及其n-氧化物。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及其n-氧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可农用或可兽用盐:

其中

a为n或cra

g为n或crb

r、ra和rb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1-c4烷氧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o-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nh-c1-c6亚烷基-nrbrc、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一个基团也可以是苯基、苯氧基、苯基羰基、苯硫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q为nr2、o或s(=o)m,其中

r2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ora、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so2nrbrc、s(=o)mre、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ar为苯基或5或6员杂芳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ar取代,其中

rar为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1-c4烷氧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o-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nh-c1-c6亚烷基-nrbrc、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一个基团也可以是苯基、苯氧基、苯基羰基、苯硫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1为式x-y-z-t-r11或x-y-z-t-r12的结构部分;其中

x为–crxarxb-、-o-、-s-、-nrxc-、–crxa=crxb–、–crxarxb–crxarxb-、

-o-crxarxb-、-s-crxarxb-、-n=crxa-、-nrxc-crxarxb-、

–nrxc–c(=s)–、–n=c(s-re)–或-nrxc-c(=o)-;

y为–crya=n–,其中n键合于z;

–nryc–c(=o)–,其中c(=o)键合于z;和

–nryc–c(=s)-,其中c(=s)键合于z;

z为单键;

–nrzc–c(=s)-,其中c(=s)键合于t;

-nrzc-c(=o)-,其中c(=o)键合于t;

-n=c(s-rza)-,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o-c(=o)-,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o-c(=s)-,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和

-nrzc-c(s-rza)=,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t为o、n或n-rt

r11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芳基、芳基羰基、芳基-c1-c4烷基、芳氧基-c1-c4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基、杂芳基-c1-c4烷基或杂芳氧基-c1-c4烷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g取代并且其中杂芳基为5或6员单环杂芳基或8、9或10员双环杂芳基;

r12为式a1的基团;

其中#表示与t的连接点;

r121、r122、r123为h、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氧基、c2-c6炔氧基、c1-c6烷氧基-c1-c4烷氧基、c1-c6烷基羰氧基、c1-c6卤代烷基羰氧基、c1-c6链烯基羰氧基、c3-c6环烷基羰氧基或nrbrc,或者r121、r122、r123之一还可以为氧代;

r124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或c2-c6链烯氧基;

并且其中

rxa、rxb、rya为h、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so2nrbrc、s(=o)mre、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xc、ryc、rzc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或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rt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中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so2nrbrc、s(=o)mre、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zc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可以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可以被羰基或c=n-r′替代和/或其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可以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rza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或c1-c4烷基-c3-c6环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苯基、苯基羰基和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za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可以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可以被羰基或c=n-r′替代和/或其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可以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ra、rb和rc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1-c6亚烷基-cn、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d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e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f为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1-c4烷氧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o-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nh-c1-c6亚烷基-nrbrc、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

rg为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1-c4烷氧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c1-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o-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nh-c1-c6亚烷基-nrbrc、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

rh卤素、oh、c1-c6烷基、c3-c6环烷基或cn;

m为0、1或2。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和中间体以及包含它们的活性化合物组合。另外,本发明涉及包含式i化合物的农用或兽用组合物以及式i化合物或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在防治或防除无脊椎动物害虫和/或保护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和/或生长的植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施用式i化合物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式i化合物的种子。其中式i化合物包括其n-氧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可农用或可兽用盐。

在对起始化合物适当改变下,可通过如下方案中给出的程序制备式i化合物。

式(i)化合物可以通过本文随后描述的方法在下面的反应和制备实施例的合成描述中制备。除非另有说明,在下面的反应中,基团ar、q、g、r和r1、r2、rxa、rya、ryz、ryc、rxc、r11、r12如上文对式(i)所定义。

其中z为单键或–nrzc–c(=s)–或–nrzc–c(=o)–或o-c(=o)-或-o-c(=s)-且t为o、n或n-rt的式(i)化合物表示式ia化合物且可以根据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和类似于wo2011/017504中描述的方法并且如下面的反应所述制备。

在上述反应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式(ii)的醛或酮与式(e1)的化合物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反应,其中z为–nrzc–c(=s)–或–nrzc–c(=o)–和t为n。合适的溶剂是极性质子溶剂,优选乙醇。如果反应在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进行,则式(e1)化合物通常也充当溶剂。式(e1)化合物可市购或可根据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2010,53(8),3048或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2009,19(4),1152-1154或wo2007003944制备。

根据上述反应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式(ii)的醛或酮化合物首先与式rzcnhnh2的肼反应,然后与式r11-nco的异氰酸酯或与异硫氰酸酯r11-ncs反应,得到式(ia)化合物,其中z为-n(rzc)-c(=o)或-n(rzc)-c(=s)且t为n。

根据上述反应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式(ii)的醛或酮化合物首先与羟胺反应,然后与化合物r12-l反应,其中l是合适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或活化oh。由此,得到式(ia)化合物,其中z为单键且t为o。

根据上述反应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式(ii)的醛或酮化合物首先与羟胺反应,然后与式r11-nco的异氰酸酯或与异硫氰酸酯r11-ncs反应,得到式(ia)化合物,其中z为--o-c(=o)-或-o-c(=s)-且t为n。

其中z为–nrzc–c(=s)-或-nrzc-c(=o)-,其中c(=s)或c(=o)键合于t且t为o、n或n-rt的式(i)化合物表示式ib化合物且可以通过类似于synthesis,2010,2990-2966中描述的方法如下面的反应中所示制备。

根据上述反应中描述的方法,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使式(iiia)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式(e2)的化合物反应。式(iiia)的异氰酸酯例如可以经由相应异羟肟酸(iva)的lossen重排得到。式(iiia)的异氰酸酯还可以例如通过类似于wo2014/204622中所述方法经由式(ivb)的相应叠氮化物的curtius重排得到。为此,使该异羟肟酸与1-丙烷膦酸环酐(t3p)在碱存在下反应。该碱优选为n-甲基吗啉。

为了将其中ryz或rzc为h的式(ib)化合物转化成其中ryz或rxz不为h的化合物(ib),可以使其中ryz或rzc为h的式(ib)化合物与其中ryz或rzc不为h且lg为离去基团如溴、氯或碘原子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的式ryz–lg或rzc–lg化合物反应,得到其中ryz或rxz不为h的式(ib)化合物。该反应适当地在碱如氢化钠或氢化钾存在下,适当地在极性非质子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二烷、乙腈、二甲亚砜或吡啶或者这些溶剂的混合物中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其中z为单键且t为o、n或n-rt的式(i)化合物表示式ic化合物且可以通过类似于wo2011/017513中所述方法如下面的反应中所示制备。

在上面反应中,r11/12分别对应于基团r11或r12。上面所示反应可以通过类似于制备氨基甲酸酯的常规方法进行。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将式(v)的胺转化成异氰酸酯或氨基甲酸对硝基苯基酯,然后在有机或无机碱存在下用式r11-oh或r12-oh的醇处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使式(v)化合物与式r11/12-o-c(=o)-cl的氯甲酸酯反应。该氯甲酸酯通过在碱如吡啶存在下用光气或三光气处理而由醇r11/12oh制备。

其中z为-n(rzc)-c(=o)-或-n(rzc)-c(=s)-的式(ic)化合物可以通过类似于wo2013/009791,尤其是在其中所述的反应中,通过us2012/0202687中描述的方法制备。

其中x=-crxa=crxb–或–crxarxb–crxarxb–的式(ii)化合物可以通过类似于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制备或通过下列反应中所示的反应制备。

在上述反应中,hal是卤素,优选氯或溴,特别是溴。用于进行上述反应(反应步骤(i))的合适反应条件是使用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2,134,15165-15168描述的方法,通过cu催化的(iia)与链烯基硼酸或链烯基硼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链烯基硼酸或链烯基硼酸酯可由相应的炔丙基化合物制备。

其中x=–crxa=crxb-的式(ii)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使式(iib)化合物与适当的有机正膦(j.heterocyclicchem.28:1281(1991))或与适当的有机锡烷(eur.pat.appl.,308736)(反应步骤(ii),下面的反应)制备。

其中x=-crxarxb-crxarxb-的式(ii)化合物可以通过有机化学中已知的标准氢化方案,例如使用氢气气体和合适的金属催化剂(如march’sadvancedorganicchemistry,第6版,michaelb.smithandjerrymarch所述)由其中x=-crxa=crxb–的式(ii)化合物制备。

其中x=–o–crxarxb–或–s–crxarxb–的式(ii)化合物可以通过类似于下面反应中描述的方法并根据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制备。

其中x=-o-crxarxb–或–s–crxarxb–的式(ii)化合物可以通过首先使式(iic)化合物与具有适当的保护基团且lg是离去基团如溴、氯或碘原子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的式lg-crxarxb–c(o)rya或lg-crxarxb–c(o)or”或lg-crxarxb–cn或lg-crxarxb–c(or”)2反应制备,得到式(ii)化合物(步骤(iv))。r”是烷基,优选甲基或乙基。然后,所得化合物可以通过如下而转化为式(ii)化合物:标准脱保护方法-用于缩醛的酸性水解(如organicsynthesis中greene’sprotectinggroups中所述),用还原剂如用于腈和酯的氢化二异丁基铝还原(如march’sadvancedorganicchemistry,第6版,michaelb.smithandjerrymarch中所述)。

在该反应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x=–o–crxarxb–或–s–crxarxb–的式(ii)化合物可以通过首先使式(iid)化合物与具有适当的保护基团的式ho/hs-crxarxb–c(o)rya或ho/hs-crxarxb–c(o)or或ho/hs-crxarxb–cn的化合物反应,通过cu或pd催化的反应或非催化反应(如wo2011159839或wo2016027249或us20070032485中所述和如下面的反应中所示)而制备。其中-hal是溴、氯或碘原子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r”’是硼酸或硼酸酯。

其中x=–n=crxa–、–nrxc–crxarxb–、–nrxc–c(=s)–、–n=c(s-re)–或–nrxc–c(=o)–的式(ii)化合物可以根据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由式(iie)化合物制备,或者可以根据下面的反应制备。

其中x=–n=crxa–、–nrxc-crxarxb–、–nrxc–c(=s)–、–n=c(s-re)–或–nrxc–c(=o)–的式(ii)化合物可以通过首先使式(iie)化合物与具有适当的保护基团且其中lg是离去基团如溴、氯或碘原子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的式lg-crxarxb–c(o)rya或lg-crxarxb–c(o)or”或lg-crxarxb–cn或h(oc)rxa-c(o)rya或lg-(oc)rxa-c(o)rya或lg-(oc)rxa-cn化合物反应来制备,得到式(ii)化合物(步骤(vi))。r”是烷基,优选甲基或乙基,如wo2006065703或wo2011079305中所述。然后可以通过march’sadvancedorganicchemistry,第6版,michaelb.smithandjerrymarch中描述的方法将所得化合物转化为式(ii)化合物。

式(iib)、(iic)、(iid)和(iie)化合物可以类似于文献中制备的化合物并根据实施例中制备的化合物制备。通常,式(iib)、(iic)、(iid)和(iie)化合物通过以下反应中所示的反应制备。

在上面的反应中,-hal是溴、氯或碘原子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r”’是硼酸或硼酸酯。

适合进行通过式(iid)的芳基溴与碱金属氰化物,优选nacn的pd催化芳族氰化反应制备式(iig)的氰化物(反应步骤(x))的反应条件可以由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33(28),10999-11005;2011获得。如上面反应的步骤(xii)中所示将氰化物(iig)还原成醛化合物(iib)可以用金属烷氧基氢化铝进行。合适的烷氧基氢化铝是锂烷氧基氢化铝和钠烷氧基氢化铝,例如na[al(oc2h5)3h]。适合上面反应的步骤(viii)的反应条件可以由organicreactions(hooboken,nj,unitedstates),第36页,1988获得。芳基溴化物(iid)向酯化合物(iih)的转化示于上面反应的反应步骤(vii)中。适合该钯催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可以由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52(22),7258-7272;2009获得。适合进行上面反应的步骤(viii)的反应条件可以由synlett,(6),869-872;2006获得。适合进行上面反应的反应步骤(ix)的反应条件可以由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24(22),6343-6348,2002获得。适合进行上面反应的反应步骤(x)的反应条件可以由european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49,310-323;2012获得。式(iib)化合物也可以由式(iid)化合物通过在作为强碱的例如正丁基锂和亲电试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下反应制备(如在上面反应的反应步骤(xvi)中所示)。

式(iie)化合物(上述反应的反应步骤(xiii))可以通过使式(iid)化合物与氨或式rxcnh2的胺在金属催化剂或其盐的存在下反应来制备,优选铜或其盐(如chem.commun.,2009,3035-3037中所述)。式(iic)化合物可以通过用各种氧化试剂如过氧化氢的氧化由式(iid)化合物制备(如bioorganicand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2013,23,4705-4712中所述)。式(iid’)化合物可以由式(iid)化合物与钯(ii)催化的与频哪醇硼酸酯反应而反应或通过与碱如正丁基锂和三烷基硼酸酯反应制备(如bioorganicand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2013,23,4705-4712中所述)。

式(iid)化合物可以按照下面反应由式(iih)化合物制备。

在上面反应中,hal’可以是氟、氯、溴或碘,优选氯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hal可以是氯、溴或碘,优选溴或甲苯磺酸酯/盐、甲磺酸酯/盐或三氟甲磺酸酯/盐。式(iid)化合物可以通过式(iih)化合物与式ar-oh或ar-nhr2化合物在极性质子或非质子溶剂中在酸性、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加热而反应制备(如wo2010129053,wo2007146824或chemicalcommunications,2014,50,1465中所述)。

式(iid)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在cu(i)、cu(ii)或pd(ii)催化条件下与芳族卤素化合物或芳族硼酸或其酯反应由式(iii)化合物制备(如wo2007056075或wo2002066480中所述)或通过使用organicletters2009,11,2514中描述的方法,如下面的反应所示而制备。

式(iih)和(iii)化合物可以从商业来源获得,或者可以通过分别使用us20050222228和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02,77(16),6908中给出的方法制备。

单个式i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其他式i化合物或其中间体的衍生来制备。

如果合成得到异构体的混合物,通常不一定需要分离,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在后处理以使用期间或在应用期间(例如,在光、酸或碱的作用下),各异构体可以相互转化。该类转化也可在使用后发生,例如在植物处理中,在被处理的植物中,或在待防除的有害真菌中。

熟练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对于在本文中就化合物i而言给出的取代基的优选情形,还特别是在下表中对于相应取代基给出的优选情形相应地适用于中间体。因此,取代基在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或更优选组合地具有本文中所定义的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本发明化合物”或“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是指式i化合物。

术语“本发明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包括本文中所定义的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盐、互变异构体或n-氧化物。术语“本发明的化合物”应理解为相当于术语“本发明化合物”,由此也包括其立体异构体、盐、互变异构体或n-氧化物。

术语“本发明组合物”或“本发明的组合物”涵盖包含至少一种如上所定义的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为农用或兽用组合物。

取决于取代模式,本发明化合物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此时其以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化合物的单独纯对映异构体或纯非对映异构体、其混合物以及本发明化合物的纯对映异构体或纯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的本发明用途。合适的本发明化合物还包括所有可能的几何立体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及其混合物。顺/反异构体可相对于烯烃、碳-氮双键或酰胺基存在。术语“立体异构体”涵盖两种光学异构体,如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后者由于分子中的超过一个手性中心而存在),以及几何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的每种可能立体异构体,即单独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是无定形的或者可以以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晶态存在(多晶形),这些不同的晶态可能具有不同的宏观性能如稳定性或显示不同生物学性能如活性。本发明涉及无定形和结晶的本发明化合物、不同晶态的相应本发明化合物的混合物及其无定形或结晶盐。

术语“互变异构体”包括通过涉及位于氮、氧或硫原子处的至少一个h原子的h原子位移而由式i化合物衍生的异构体。互变异构形式的实例是酮-烯醇形式、亚胺-烯胺形式、脲-异脲形式、硫脲-异硫脲形式、(硫代)酰胺-(硫代)亚氨酸酯形式等。

术语“立体异构体”包括光学异构体如对映体或非对映体—其中后者因该分子中不止一个手性中心而存在—以及几何异构体(顺式/反式异构体)二者。

取决于取代方式,式i化合物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此时它们作为对映体或非对映体的混合物存在。一个手性中心是带有基团r1的异噻唑啉环的碳环原子。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i的纯对映体或纯非对映体及其混合物二者以及化合物i的纯对映体或纯非对映体或其混合物的本发明用途。合适的式i化合物还包括所有可能的几何立体异构体(顺式/反式异构体)及其混合物。

术语n-氧化物涉及一种其中至少一个氮原子以氧化形式(作为no)存在的化合物i的形式。更准确地讲,它涉及任何具有至少一个被氧化成n-氧化物结构部分的叔氮原子的本发明化合物。化合物i的n-氧化物尤其可以通过用合适的氧化剂如过氧羧酸或其他过氧化物氧化例如n-杂环,例如存在于ar或r11中的吡啶或嘧啶环的环氮原子或存在于中心三环核中的亚氨基氮而制备。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化合物如何且在何种位置可以形成n-氧化物。

式i化合物的盐优选是可农用和可兽用盐。它们可以以常规方法形成,例如若式i化合物具有碱性官能团,则通过使该化合物与所述阴离子的酸反应,或者通过使式i的酸性化合物与合适碱反应。

合适的可农用或可兽用盐尤其为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在本领域已知并接受分别用于形成农用或兽用的盐并且对本发明化合物的作用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那些阳离子的盐或那些酸的酸加成盐。合适的阳离子尤其是碱金属离子,优选锂、钠和钾离子;碱土金属离子,优选钙、镁和钡离子;过渡金属离子,优选锰、铜、锌和铁离子;还有铵(nh4+)和其中1-4个氢原子被c1-c4烷基、c1-c4羟基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羟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苯基或苄基替代的取代铵。取代铵离子的实例包括甲基铵、异丙基铵、二甲基铵、二异丙基铵、三甲基铵、四甲基铵、四乙基铵、四丁基铵、2-羟基乙基铵、2-(2-羟基乙氧基)乙基铵、二(2-羟基乙基)铵、苄基三甲基铵和苄基三乙基铵,此外还有离子,锍离子,优选三(c1-c4烷基)锍,以及氧化锍离子,优选三(c1-c4烷基)氧化锍。合适的酸加成可兽用盐(例如通过含碱性氮原子如氨基的式i化合物形成)包括与无机酸的盐,如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以及有机酸如乙酸、马来酸、二马来酸、富马酸、二富马酸、甲烷次磺酸、甲烷磺酸和琥珀酸的盐。

有用酸加成盐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溴离子、氟离子、硫酸氢根、硫酸根、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磷酸根、硝酸根、碳酸氢根、碳酸根、六氟硅酸根、六氟磷酸根、苯甲酸根和c1-c4链烷酸的阴离子,优选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它们可以通过使式i化合物与对应阴离子的酸,优选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或硝酸反应而形成。

本文所用术语“无脊椎动物害虫”包括动物种群,如昆虫、蜘蛛和线虫,它们可能侵袭植物,从而对被侵袭植物产生显著损害,以及可能侵染动物,尤其是温血动物如哺乳动物或鸟类或其他高等动物如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或鱼类,从而对被侵染动物产生显著损害的体外寄生虫。

术语“植物繁殖材料”应理解为表示植物的所有繁殖部分如种子,以及可以用于繁殖植物的无性植物材料如插条和块茎(例如土豆)。这包括种子、根、果实、块茎、球茎、地下茎、枝、芽和其他植物部分,包括在萌发后或出苗后由土壤移植的秧苗和幼苗。植物繁殖材料可以在种植或移植之时或之前用植物保护化合物预防性处理。所述幼苗还可以在移植之前通过经由浸渍或浇灌的完全或部分处理而保护。

术语“植物”包括任何类型的植物,包括“修饰植物”和尤其是“栽培植物”。

术语“修饰植物”是指栽培植物的任何野生型品种或相关品种或相关属。

术语“栽培植物”应理解为包括已经通过育种、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的植物,包括但不限于上市销售或开发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参见http://www.bio.org/speeches/pubs/er/agri_products.asp)。基因修饰植物是其基因材料通过使用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通过杂交、突变或自然重组得到的重组dna技术修饰的植物。通常将一个或多个基因整合到基因修饰植物的遗传材料中以改善植物的某些性能。这类基因修饰还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寡肽或多肽的靶向翻译后修饰,例如通过糖基化或聚合物加成如异戊二烯化、乙酰化或法呢基化结构部分或peg结构部分。

通过育种、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的植物例如因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方法而耐受特殊类别除草剂的施用,这些除草剂如植物生长素除草剂如麦草畏(dicamba)或2,4-d;漂白剂除草剂如羟基苯基丙酮酸二加氧酶(hppd)抑制剂或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pds)抑制剂;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例如磺酰脲类或咪唑啉酮类;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抑制剂,例如草甘膦(glyphosate);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例如草铵膦(glufosinate);原卟啉原-ix氧化酶抑制剂;类脂生物合成抑制剂如乙酰基co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或oxynil(即溴苯腈(bromoxynil)或碘苯腈(ioxynil))除草剂;此外,植物已经通过多次基因修饰而耐受多种类别除草剂,如耐受草甘膦和草铵膦二者或耐受草甘膦和选自als抑制剂、hppd抑制剂、植物生长素抑制剂或accase抑制剂的另一类别除草剂二者。这些除草剂耐受性技术例如描述于pestmanagem.sci.61,2005,246;61,2005,258;61,2005,277;61,2005,269;61,2005,286;64,2008,326;64,2008,332;weedsci.57,2009,108;austral.j.agricult.res.58,2007,708;science316,2007,1185;以及其中引用的文献中。几种栽培植物已经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诱变)耐受除草剂,例如耐受咪唑啉酮类如咪草啶酸(imazamox)的夏播油菜(canola,德国basfse)或耐受磺酰脲类,例如苯黄隆(tribenuron)的向日葵(dupont,usa)。已经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来赋予栽培植物如大豆、棉花、玉米、甜菜和油菜对除草剂如草甘膦和草铵膦的耐受性,它们中的一些可以以商标名(耐受草甘膦,monsanto,u.s.a.)、(耐受咪唑啉酮,德国basfse)和(耐受草铵膦,德国bayercropscience)市购。

此外,还包括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而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杀虫蛋白,尤其是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特别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已知的那些的植物,所述杀虫蛋白如δ-内毒素,例如cryia(b),cryia(c),cryif,cryif(a2),cryiia(b),cryiiia,cryiiib(b1)或cry9c;无性杀虫蛋白(vip),例如vip1、vip2、vip3或vip3a;线虫定居细菌的杀虫蛋白,例如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或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动物产生的毒素如蝎子毒素、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或其他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真菌产生的毒素,例如链霉菌属(streptomycetes)毒素;植物凝集素,例如豌豆或大麦凝集素;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例如胰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或木瓜蛋白酶抑制剂;核糖体失活蛋白(rip),例如蓖麻蛋白、玉米-rip、相思豆毒蛋白、丝瓜籽蛋白、皂草素或异株腹泻毒蛋白(bryodin);类固醇代谢酶,例如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蜕皮甾类-idp糖基转移酶、胆固醇氧化酶、蜕皮激素抑制剂或hmg-coa还原酶;离子通道阻断剂,例如钠通道或钙通道阻断剂;保幼激素酯酶;利尿激素受体(helicokinin受体);茋合成酶,联苄合成酶,壳多糖酶或葡聚糖酶。在本发明上下文中,这些杀虫蛋白或毒素还具体理解为前毒素、杂合蛋白、截短的或其他方面改性的蛋白。杂合蛋白的特征在于蛋白域的新型组合(例如参见wo2002/015701)。该类毒素或能够合成这些毒素的基因修饰植物的其他实例公开于ep-a374753、wo93/07278、wo95/34656、ep-a427529、ep-a451878、wo03/18810和wo03/52073中。生产这些基因修饰植物的方法通常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且例如描述于上述出版物中。这些含于基因修饰植物中的杀虫蛋白赋予产生这些蛋白的植物以对所有分类学上为节肢动物的害虫,尤其是甲虫(鞘翅目(coeleropta))、双翅目昆虫(双翅目(diptera))和蛾(鳞翅目(lepidoptera))以及线虫(线虫纲(nematoda))的耐受性。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杀虫蛋白的基因修饰植物例如描述于上述出版物中,它们中的一些可市购,例如(产生毒素cry1ab的玉米品种),plus(产生毒素cry1ab和cry3bb1的玉米品种),(产生毒素cry9c的玉米品种),rw(产生cry34ab1、cry35ab1和酶膦丝菌素-n-乙酰转移酶[pat]的玉米品种);33b(产生毒素cry1ac的棉花品种),i(产生毒素cry1ac的棉花品种),ii(产生毒素cry1ac和cry2ab2的棉花品种);(产生vip毒素的棉花品种);(产生毒素cry3a的土豆品种);bt11(例如cb)和法国syngentaseedssas的bt176(产生毒素cry1ab和pat酶的玉米品种),法国syngentaseedssas的mir604(产生毒素cry3a的修饰译本的玉米品种,参见wo03/018810),比利时monsantoeuropes.a.的mon863(产生毒素cry3bb1的玉米品种),比利时monsantoeuropes.a.的ipc531(产生毒素cry1ac的修饰译本的棉花品种)和比利时pioneeroverseascorporation的1507(产生毒素cry1f和pat酶的玉米品种)。

此外,还包括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对细菌、病毒或真菌病原体的抗性或耐受性增强的蛋白质的植物。该类蛋白的实例是所谓的“与发病机理相关的蛋白”(pr蛋白,例如参见ep-a392225),植物病害抗性基因(例如表达针对来自墨西哥野生土豆solanumbulbocastanum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起作用的抗性基因的土豆品种)或t4溶菌酶(例如能够合成对细菌如erwiniaamylvora具有增强的抗性的这些蛋白的土豆品种)。生产这些基因修饰植物的方法通常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且例如描述于上述出版物中。

此外,还包括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蛋白以提高产量(例如生物质产生、谷粒产量、淀粉含量、油含量或蛋白质含量),对干旱、盐或其他生长限制性环境因素的耐受性或对害虫以及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原体的耐受性的植物。

此外,还包括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而含有改变量的物质含量或新物质含量以尤其改善人类或动物营养的植物,例如产生促进健康的长链ω-3脂肪酸或不饱和ω-9脂肪酸的油料作物(例如油菜,加拿大dowagrosciences)。

此外,还包括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而含有改变量的物质含量或新物质含量以尤其改善原料生产的植物,例如产生增加量的支链淀粉的土豆(例如土豆,德国basfse)。

在各变量的上述定义中提到的有机结构部分象术语卤素一样为各成员的各次列举的集合性术语。前缀cn-cm在每种情况下表示该基团中可能的碳原子数。

术语卤素在每种情况下表示f、br、cl或i,尤其是f、cl或br。

本文所用以及在烷氧基、烷硫基等的烷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烷基”是指具有1-2个(“c1-c2烷基”)、1-3个(“c1-c3烷基”)、1-4个(“c1-c4烷基”)或1-6个(“c1-c6烷基”)碳原子的饱和直链或支化烃基。c1-c2烷基为ch3或c2h5。c1-c3烷基额外为丙基和异丙基。c1-c4烷基额外为丁基、1-甲基丙基(仲丁基)、2-甲基丙基(异丁基)或1,1-二甲基乙基(叔丁基)。c1-c6烷基额外例如还为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或1-乙基-2-甲基丙基。

也表示为“部分或完全被卤代的烷基”的本文所用术语“卤代烷基”是指具有1-2个(“c1-c2卤代烷基”),1-3个(“c1-c3卤代烷基”),1-4个(“c1-c4卤代烷基”)或1-6个(“c1-c6卤代烷基”)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如上所述),其中这些基团中的部分或所有氢原子被上述卤原子替代:尤其是c1-c2卤代烷基,如氯甲基、溴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氟甲基、二氯一氟甲基、一氯二氟甲基、1-氯乙基、1-溴乙基、1-氟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2-氯-2-氟乙基、2-氯-2,2-二氟乙基、2,2-二氯-2-氟乙基、2,2,2-三氯乙基或五氟乙基。c1-c3卤代烷基例如额外为1-氟丙基、2-氟丙基、3-氟丙基、1,1-二氟丙基、2,2-二氟丙基、1,2-二氟丙基、3,3-二氟丙基、3,3,3-三氟丙基、七氟丙基、1,1,1-三氟丙-2-基、3-氯丙基等。c1-c4卤代烷基的实例除了对c1-c3卤代烷基提到的那些外还有4-氯丁基等。

本文所用术语“亚烷基”(或链烷二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如上所定义的烷基,其中在碳骨架的任何位置处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另外的键合位置替代,由此形成二价结构部分。亚烷基优选具有1-6个碳原子(c1-c6亚烷基),2-6个碳原子(c2-c6亚烷基),尤其是1-4个碳原子(c1-c4亚烷基)或2-4个碳原子(c2-c4亚烷基)。亚烷基的实例是亚甲基(ch2),1,1-亚乙基、1,2-亚乙基、1,3-亚丙基、1,2-亚丙基、2,2-亚丙基、1,4-亚丁基、1,2-亚丁基、1,3-亚丁基、2,3-亚丁基、2,2-亚丁基、1,5-亚戊基、2,2-二甲基-1,3-亚丙基、1,3-二甲基-1,3-亚丙基、1,6-亚己基等。

本文所用术语“链烯基”是指具有2-3个(“c2-c3链烯基”),2-4个(“c2-c4链烯基”)或2-6个(“c2-c6链烯基”)碳原子和在任意位置的双键的单不饱和直链或支化烃基,例如c2-c3链烯基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或1-甲基乙烯基;c2-c4链烯基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甲基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甲基-1-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1-甲基-2-丙烯基或2-甲基-2-丙烯基;c2-c6链烯基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甲基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甲基-1-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1-甲基-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1-甲基-1-丁烯基、2-甲基-1-丁烯基、3-甲基-1-丁烯基、1-甲基-2-丁烯基、2-甲基-2-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1-甲基-3-丁烯基、2-甲基-3-丁烯基、3-甲基-3-丁烯基、1,1-二甲基-2-丙烯基、1,2-二甲基-1-丙烯基、1,2-二甲基-2-丙烯基、1-乙基-1-丙烯基、1-乙基-2-丙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基、1-甲基-1-戊烯基、2-甲基-1-戊烯基、3-甲基-1-戊烯基、4-甲基-1-戊烯基、1-甲基-2-戊烯基、2-甲基-2-戊烯基、3-甲基-2-戊烯基、4-甲基-2-戊烯基、1-甲基-3-戊烯基、2-甲基-3-戊烯基、3-甲基-3-戊烯基、4-甲基-3-戊烯基、1-甲基-4-戊烯基、2-甲基-4-戊烯基、3-甲基-4-戊烯基、4-甲基-4-戊烯基、1,1-二甲基-2-丁烯基、1,1-二甲基-3-丁烯基、1,2-二甲基-1-丁烯基、1,2-二甲基-2-丁烯基、1,2-二甲基-3-丁烯基、1,3-二甲基-1-丁烯基、1,3-二甲基-2-丁烯基、1,3-二甲基-3-丁烯基、2,2-二甲基-3-丁烯基、2,3-二甲基-1-丁烯基、2,3-二甲基-2-丁烯基、2,3-二甲基-3-丁烯基、3,3-二甲基-1-丁烯基、3,3-二甲基-2-丁烯基、1-乙基-1-丁烯基、1-乙基-2-丁烯基、1-乙基-3-丁烯基、2-乙基-1-丁烯基、2-乙基-2-丁烯基、2-乙基-3-丁烯基、1,1,2-三甲基-2-丙烯基、1-乙基-1-甲基-2-丙烯基、1-乙基-2-甲基-1-丙烯基、1-乙基-2-甲基-2-丙烯基等。

本文所用术语“炔基”是指具有2-3个(“c2-c3炔基”),2-4个(“c2-c4炔基”)或2-6个(“c2-c6炔基”)碳原子和一个或两个在任意位置的叁键的直链或支化烃基,例如c2-c3炔基,如乙炔基、1-丙炔基或2-丙炔基;c2-c4炔基,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甲基-2-丙炔基等,c2-c6炔基,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甲基-2-丙炔基、1-戊炔基、2-戊炔基、3-戊炔基、4-戊炔基、1-甲基-2-丁炔基、1-甲基-3-丁炔基、2-甲基-3-丁炔基、3-甲基-1-丁炔基、1,1-二甲基-2-丙炔基、1-乙基-2-丙炔基、1-己炔基、2-己炔基、3-己炔基、4-己炔基、5-己炔基、1-甲基-2-戊炔基、1-甲基-3-戊炔基、1-甲基-4-戊炔基、2-甲基-3-戊炔基、2-甲基-4-戊炔基、3-甲基-1-戊炔基、3-甲基-4-戊炔基、4-甲基-1-戊炔基、4-甲基-2-戊炔基、1,1-二甲基-2-丁炔基、1,1-二甲基-3-丁炔基、1,2-二甲基-3-丁炔基、2,2-二甲基-3-丁炔基、3,3-二甲基-1-丁炔基、1-乙基-2-丁炔基、1-乙基-3-丁炔基、2-乙基-3-丁炔基、1-乙基-1-甲基-2-丙炔基等。

本文所用术语“环烷基”是指尤其具有3-6个(“c3-c6环烷基”)或3-5个(“c3-c5环烷基”)或3-4个(“c3-c4环烷基”)碳原子的单环或双环或多环饱和烃基。具有3-4个碳原子的单环基团实例包括环丙基和环丁基。具有3-5个碳原子的单环基团实例包括环丙基、环丁基和环戊基。具有3-6个碳原子的单环基团实例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具有3-8个碳原子的单环基团实例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环辛基。具有7或8个碳原子的双环基团实例包括双环[2.2.1]庚基、双环[3.1.1]庚基、双环[2.2.2]辛基和双环[3.2.1]辛基。优选术语环烷基表示单环饱和烃基。

本文所用术语“环烷氧基”是指经由氧原子键合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的尤其具有3-6个(“c3-c6环烷氧基”)或3-5个(“c3-c5环烷氧基”)或3-4个(“c3-c4环烷氧基”)碳原子的如上所定义的环烷基,尤其是单环环烷基。

术语“环烷基-c1-c4烷基”是指经由如上所定义的c1-c4烷基键合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的如上所定义的c3-c8环烷基(“c3-c8环烷基-c1-c4烷基”),优选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更优选c3-c4环烷基(“c3-c4环烷基-c1-c4烷基”)(优选单环环烷基)。c3-c4环烷基-c1-c4烷基的实例是环丙基甲基、环丙基乙基、环丙基丙基、环丁基甲基、环丁基乙基和环丁基丙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的实例除了对c3-c4环烷基-c1-c4烷基提到的那些外还有环戊基甲基、环戊基乙基、环戊基丙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乙基和环己基丙基。

术语“c1-c2烷氧基”为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2烷基。术语“c1-c3烷氧基”为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3烷基。术语“c1-c4烷氧基”为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4烷基。术语“c1-c6烷氧基”为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6烷基。术语“c1-c10烷氧基”为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10烷基。c1-c2烷氧基为och3或oc2h5。c1-c3烷氧基例如额外为正丙氧基和1-甲基乙氧基(异丙氧基)。c1-c4烷氧基例如额外为丁氧基、1-甲基丙氧基(仲丁氧基)、2-甲基丙氧基(异丁氧基)或1,1-二甲基乙氧基(叔丁氧基)。c1-c6烷氧基例如额外为戊氧基、1-甲基丁氧基、2-甲基丁氧基、3-甲基丁氧基、1,1-二甲基丙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2,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己氧基、1-甲基戊氧基、2-甲基戊氧基、3-甲基戊氧基、4-甲基戊氧基、1,1-二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1,3-二甲基丁氧基、2,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3,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2-乙基丁氧基、1,1,2-三甲基丙氧基、1,2,2-三甲基丙氧基、1-乙基-1-甲基丙氧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氧基。c1-c8烷氧基例如额外为庚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及其位置异构体。c1-c10烷氧基额外例如为壬氧基、癸氧基及其位置异构体。

术语“c1-c2卤代烷氧基”是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2卤代烷基。术语“c1-c3卤代烷氧基”是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3卤代烷基。术语“c1-c4卤代烷氧基”是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4卤代烷基。术语“c1-c6卤代烷氧基”是经由氧原子连接的如上所定义的c1-c6卤代烷基。c1-c2卤代烷氧基例如为och2f、ochf2、ocf3、och2cl、ochcl2、occl3、氯氟甲氧基、二氯一氟甲氧基、一氯二氟甲氧基、2-氟乙氧基、2-氯乙氧基、2-溴乙氧基、2-碘乙氧基、2,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2,2-二氯-2-氟乙氧基、2,2,2-三氯乙氧基或oc2f5。c1-c3卤代烷氧基额外例如为2-氟丙氧基、3-氟丙氧基、2,2-二氟丙氧基、2,3-二氟丙氧基、2-氯丙氧基、3-氯丙氧基、2,3-二氯丙氧基、2-溴丙氧基、3-溴丙氧基、3,3,3-三氟丙氧基、3,3,3-三氯丙氧基、och2-c2f5、ocf2-c2f5、1-(ch2f)-2-氟乙氧基、1-(ch2cl)-2-氯乙氧基或1-(ch2br)-2-溴乙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额外例如为4-氟丁氧基、4-氯丁氧基、4-溴丁氧基或九氟丁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额外例如为5-氟戊氧基、5-氯戊氧基、5-溴戊氧基、5-碘戊氧基、十一氟戊氧基、6-氟己氧基、6-氯己氧基、6-溴己氧基、6-碘己氧基或十二氟己氧基。

本文所用术语“c1-c6烷氧基-c1-c4烷基”是指如上所定义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其中一个氢原子被如上所定义的c1-c6烷氧基替代。实例是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仲丁氧基甲基、异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1-甲氧基乙基、1-乙氧基乙基、1-丙氧基乙基、1-异丙氧基乙基、1-正丁氧基乙基、1-仲丁氧基乙基、1-异丁氧基乙基、1-叔丁氧基乙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2-异丙氧基乙基、2-正丁氧基乙基、2-仲丁氧基乙基、2-异丁氧基乙基、2-叔丁氧基乙基、1-甲氧基丙基、1-乙氧基丙基、1-丙氧基丙基、1-异丙氧基丙基、1-正丁氧基丙基、1-仲丁氧基丙基、1-异丁氧基丙基、1-叔丁氧基丙基、2-甲氧基丙基、2-乙氧基丙基、2-丙氧基丙基、2-异丙氧基丙基、2-正丁氧基丙基、2-仲丁氧基丙基、2-异丁氧基丙基、2-叔丁氧基丙基、3-甲氧基丙基、3-乙氧基丙基、3-丙氧基丙基、3-异丙氧基丙基、3-正丁氧基丙基、3-仲丁氧基丙基、3-异丁氧基丙基、3-叔丁氧基丙基等。

本文所用术语“烷氧基烷氧基”是指经由氧原子键合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的如上所定义的烷氧基烷基,尤其是c1-c6烷氧基-c1-c4烷基。其实例是och2-och3、och2-oc2h5、正丙氧基甲氧基、och2-och(ch3)2、正丁氧基甲氧基、(1-甲基丙氧基)甲氧基、(2-甲基丙氧基)甲氧基、och2-oc(ch3)3、2-甲氧基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2-正丙氧基乙氧基、2-(1-甲基乙氧基)乙氧基、2-(正丁氧基)乙氧基、2-(1-甲基丙氧基)乙氧基、2-(2-甲基丙氧基)乙氧基、2-(1,1-二甲基乙氧基)乙氧基等。

取代基“氧代”由c(=o)基团替换ch2。

术语“芳基”涉及键合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的苯基和具有至少一个稠合亚苯基环的双环或多环碳环。具有至少一个稠合亚苯基环的双环或多环碳环的实例包括萘基、四氢萘基、2,3-二氢化茚基、茚基、蒽基、芴基等。

术语“芳基-c1-c4烷基”涉及如上所定义的c1-c4烷基,其中一个氢原子已经被芳基,尤其是苯基替代。芳基-c1-c4烷基的特殊实例包括苄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1-苯基丙基、2-苯基丙基、3-苯基-1-丙基和2-苯基-2-丙基。

术语“芳氧基-c1-c4烷基”涉及如上所定义的c1-c4烷基,其中一个氢原子已经被芳氧基,尤其是苯氧基替代。芳氧基-c1-c4烷基的特殊实例包括苯氧基甲基、1-苯氧基乙基、2-苯氧基乙基、1-苯氧基丙基、2-苯氧基丙基、3-苯氧基-1-丙基和2-苯氧基-2-丙基。

术语“芳基-c1-c4羰基”涉及通过羰基键合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的如上所定义的芳基,尤其是苯基。芳基羰基的特殊实例包括苯甲酰基、1-萘甲酰基和2-萘甲酰基。

术语杂芳基涉及具有5或6个环原子(5或6员杂芳基)且为单环的活着具有8、9或10个环原子且为双环的芳族杂环。杂芳基通常具有至少一个选自o、s和n的环原子,在n的情况下可以为带有氢或不为氢的基团的亚氨基氮或氨基氮。杂芳基可以具有1、2、3或4个为亚氨基氮的另外氮原子作为环成员。5或6员杂芳基的实例包括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1-吡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5-吡唑基、2-唑基、4-唑基、5-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1-咪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1,3,4-三唑-1-基,1,3,4-三唑-2-基、1,3,4-二唑-2-基、1,3,4-噻二唑-2-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2-吡嗪基和1,3,5-三嗪-2-基。8、9或10员杂芳基的实例例如包括喹啉基、异喹啉基、僧啉基、吲哚基、中氮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b]噻唑基、苯并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咪唑基、咪唑并[1,2-a]吡啶-2-基、噻吩并[3,2-b]吡啶-5-基、咪唑并[2,1-b]噻唑-6-基和1,2,4-三唑并[1,5-a]吡啶-2-基。

n-键合的5、6、7或8员饱和杂环的实例包括吡咯烷-1-基、吡唑烷-1-基、咪唑烷-1-基、唑烷-3-基、异唑烷-2-基、噻唑烷-3-基、异噻唑烷-2-基、哌啶-1-基、哌嗪-1-基、吗啉-4-基、硫代吗啉-4-基、1-氧硫代吗啉-4-基、1,1-二氧代硫代吗啉-4-基、氮杂环庚烷-1-基等。

术语“杂芳基-c1-c4烷基”涉及如上所定义的c1-c4烷基,其中一个氢原子已经被杂芳基,尤其是吡啶基替代。杂芳基-c1-c4烷基的特殊实例包括2-吡啶基甲基、3-吡啶基甲基、4-吡啶基甲基、1-(2-吡啶基)乙基、2-(2-吡啶基)乙基、1-(3-吡啶基)乙基、2-(3-吡啶基)乙基、1-(4-吡啶基)乙基、2-(4-吡啶基)乙基等。

术语“杂芳氧基-c1-c4烷基”涉及如上所定义的c1-c4烷基,其中一个氢原子已经被杂芳氧基,尤其是吡啶氧基替代。杂芳氧基-c1-c4-烷基的特殊实例包括2-吡啶氧基甲基、3-吡啶氧基甲基、4-吡啶氧基甲基、1-(2-吡啶氧基)乙基、2-(2-吡啶氧基)乙基、1-(3-吡啶氧基)乙基、2-(3-吡啶氧基)乙基、1-(4-吡啶氧基)乙基、2-(4-吡啶氧基)乙基等。

术语“杂芳基-c1-c4羰基”涉及通过羰基键合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的如上所定义的杂芳基,尤其是c-键合杂芳基,例如2-、3-或4-吡啶基,2-或3-噻吩基,2-或3-呋喃基,1-、2-或3-吡咯基,2-或4-嘧啶基,哒嗪基,1-、3-或4-吡唑基,1-、2-或4-咪唑基。

若无另外说明,术语“取代”是指被1、2或最大可能数目取代基取代。若无另外说明,如果在式i化合物中定义的取代基为大于一个,则其彼此独立地相同或不同。

关于各变量,式i化合物的实施方案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为cra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为n。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g为cr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g为n。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为cra且g为n。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为n且g为cr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为n且g为n。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为cra且g为crb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或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为h、卤素、oh、cn、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或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为h、cl、br、f、oh、cn、ch3、c2h5、n-c3h7、异丙基、环丙基、烯丙基和炔丙基、ch2f、chf2、cf3、och3、oc2h5、och2f、ochf2、ocf3、och2ch2cf3、och2cf2chf2或och2cf2cf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a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或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a为h、卤素、oh、cn、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或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a为h、cl、br、f、oh、cn、ch3、c2h5、n-c3h7、异丙基、环丙基、烯丙基和炔丙基、ch2f、chf2、cf3、och3、oc2h5、och2f、ochf2、ocf3、och2ch2cf3、och2cf2chf2或och2cf2cf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b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或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b为h、卤素、oh、cn、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或三-c1-c6烷基甲硅烷基。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b为h、cl、br、f、oh、cn、ch3、c2h5、n-c3h7、异丙基、环丙基、烯丙基和炔丙基、ch2f、chf2、cf3、och3、oc2h5、och2f、ochf2、ocf3、och2ch2cf3、och2cf2chf2或och2cf2cf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q为nr2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q为o。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q为s。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q为s(=o)。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q为s(=o)2。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选自式i.a-i.t化合物,其中r1、ra、rb、r2和ar如本文所定义。

其中,ar为苯基或5或6员杂芳基环,其被rar取代;

rar为卤素、oh、cn、no2、scn、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或s-re,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r2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或c3-c6环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和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r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或c2-c6链烯基;

ra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或c2-c6链烯基;

rb为h、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或c2-c6链烯基;

且r1为x-y-z-t-r11和x-y-z-t-r12,如式i中所定义。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选自下式化合物:i.a.1、i.a.2、i.a.3、i.b.1、i.b.2、i.b.3、i.b.4、i.b.5、i.c.1、i.c.1、i.c.2、i.d.1、i.d.2、i.e.1、i.e.2、i.e.3、i.e.4、i.f.1、i.f.2、i.f.3、i.f.4、i.f.5、i.g.1、i.g.2、i.g.1、i.h.1、i.h.2、i.i.1、i.i.2、i.i.3、i.j.1、i.j.2、i.j.3、i.j.4、i.j.5、i.k.1、i.k.2、i.k.3、i.l.1、i.l.2、i.m.1、i.m.2、i.m.3、i.n.1、i.n.2、i.n.3、i.n.4、i.o.1、i.o.2、i.o.3、i.p.1、i.p.2、i.q.1、i.q.2、i.q.3、i.r.1、i.r.2、i.r.3、i.r.4、i.s.1、i.s.2、i.s.3、i.t.1、i.t.2和i.t.3,其中r1、r2和ar如本文所定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2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苯基或苄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2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或c3-c6环烷基。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2为h、ch3、c2h5、n-c3h7、异丙基、环丙基、烯丙基和炔丙基、ch2f、chf2、cf3、ch2f、chf2、cf3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r为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ar取代。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r为5或6员杂芳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ar取代。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r为苯基、嘧啶基、哒嗪基或吡啶基,其未被取代,被rar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ar为卤素、oh、cn、no2、scn、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或s-re,其未被取代,被卤素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ar为f、cl、br、oh、cn、no2、scn、ch3、c2h5、n-c3h7、异丙基、ch2f、chf2、cf3、ch2cf3、cf2chf2、c2f5、ch2ch2cf3、ch2cf2chf2、ch2cf2cf3、och3、oc2h5、正丙氧基、异丙氧基、och2f、ochf2、ocf3、och2cf3、ocf2chf2、oc2f5、och2ch2cf3、och2cf2chf2、och2cf2cf3或s-re,其中re为c1-c6烷基,特别是c1-c3烷基如ch3、c2h5、n-c3h7或异丙基或c1-c6卤代烷基,特别是氟代c1-c3烷基如ch2f、chf2、cf3、ch2cf3、cf2chf2、c2f5、ch2ch2cf3、ch2cf2chf2或ch2cf2cf3。

优选的ar为总结在下表a中的基团ar-1至ar-12。

表a:基团ar的实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为x-y-z-t-r11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r1为x-y-z-t-r1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x为–crxarx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o-。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s-。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nrxc-。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crxa=crx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crxarxb–crxarx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o–crxarx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s–crxarx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n=crxa–。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nrxc–crxarxb–,其中crxarxb键合于y。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nrxc-c(=s)-。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n=c(s-re)-。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x为–nrxc–c(=o)–。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y为–crya=n–,其中n键合于z。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y为–nryc–c(=s)–,其中c(=s)键合于z。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y为–nryc–c(=o)–,其中c(=o)键合于z。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z为–nrzc–c(=s)–,其中c(=s)键合于t。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z为–nrzc–c(=o)–,其中c(=o)键合于t。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z为–n=c(s–rza)–,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z为-o-c(=o)-,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z为-o-c(=s)-,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z为–nrzc–c(s–rza)=,其中t键合于碳原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z为单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t为o。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t为n-rt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t为n。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xa、rxb、rya为h、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6卤代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xa、rxb、rya为h、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xa、rxb、rya为h、f、cl、br、ch3、c2h5、n-c3h7、异丙基、ch2f、chf2、cf3、ch2cf3、cf2chf2、c2f5、ch2ch2cf3、ch2cf2chf2、ch2cf2cf3、och3、oc2h5、正丙氧基、异丙氧基、och2f、ochf2、ocf3、och2cf3、ocf2chf2、oc2f5、och2ch2cf3、och2cf2chf2、och2cf2cf3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xc、ryc、rzc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xc、ryc、rzc为h、c1-c6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xc、ryc、rzc为h、ch3、c2h5、n-c3h7、异丙基、ch2f、chf2、cf3、ch2cf3、cf2chf2、c2f5、ch2ch2cf3、ch2cf2chf2、ch2cf2cf3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t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4烷基-c1-c6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nrbrc、c(o)-rd、so2nrbrc、s(=o)mre、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rzc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可以被羰基或c=n-r′替代和/或其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可以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zc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被羰基替代。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zc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被c=n-r′替代和/或其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可以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zc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za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亚烷基-nrbrc、c1-c6-c(o)-rd、苯基、苯基羰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rza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可以被羰基或c=n-r′替代和/或其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可以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za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被羰基替代。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za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ch2结构部分被c=n-r′替代和其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可以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za与rt—若存在的话—一起形成c1-c6亚烷基或线性c2-c6亚链烯基,其中在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中,1或2个ch2结构部分被o或s替代和/或其中线性c1-c6亚烷基和线性c2-c6亚链烯基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h取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a、rb和rc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1-c6亚烷基-cn、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a、rb和rc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d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d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e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苯基或苄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e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f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f为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f为卤素、n3、oh、cn、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c1-c6亚烷基-cn、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g为卤素、n3、oh、cn、no2、-scn、-sf5、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nh-c1-c6亚烷基-nrbrc、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g为卤素、n3、oh、cn、no2、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2-c6链烯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c(o)-ora、nrbrc、c1-c6亚烷基-nrbrc、c(o)-nrbrc、c(o)-rd、so2nrbrc或s(=o)mre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m为0。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m为1。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m为2。

特别优选的x-y-z-t为式xyzt-1至xyzt-19,其中表示与6员杂芳基的连接且#表示与r11或r12的连接,并且其中re、xa、xb、xy和xc如在式i化合物中所定义。

特别优选的x-y-z-t还为式xyzt-1至xyzt-16;

特别优选的x-y-z-t还为式xyzt-17至xyzt-1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1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4烷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c1-c4烷基-c3-c6环烷氧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芳基、芳基羰基、芳基-c1-c4烷基、芳氧基-c1-c4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基、c1-c4烷基-杂芳基和c1-c4烷基-杂芳氧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g取代,并且其中杂芳基为5或6员单环杂芳基或8、9或10员双环杂芳基。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11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

芳基、芳基羰基、芳基-c1-c4烷基、芳氧基-c1-c4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基、c1-c4烷基-杂芳基和c1-c4烷基-杂芳氧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g取代,并且其中杂芳基为5或6员单环杂芳基或8、9或10员双环杂芳基。

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11芳基、芳基-c1-c4烷基、杂芳基或杂芳基-c1-c4烷基,其中环未被取代或被rg取代,并且其中杂芳基或杂芳基-c1-c4烷基中杂芳基优选为5-或6员单环杂芳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唑基、噻唑基、异唑基或异噻唑基,其未被取代或被rg取代。

特别优选的基团r11的实例为归纳在下表b中的基团r11-1至r11-29。表b:基团r11的实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2为式(a1)的基团:

其中#表示与t的连接点,并且其中r121、r122、r123和r124如上文所定义和其中r121、r122、r123和r124各自独立地和尤其是组合地优选具有如下含义:

r121为c1-c4烷氧基,特别是och3、oc2h5;

r122为c1-c4烷氧基如och3、oc2h5、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或c3-c4链烯氧基如烯丙氧基,其中r122特别地为och3、oc2h5或正丙氧基;

r123为oh、c1-c4烷氧基如och3、oc2h5,或c3-c4链烯氧基如烯丙氧基,其中r123特别地为och3、oc2h5;

r124为c1-c4烷基如ch3或c2h5,或c1-c4烷氧基-c1-c4烷基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或2-乙氧基乙基,其中r124特别地为甲基。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12特别地为下式基团:(a11),例如(a11-a)或(a11-b)

其中#表示与t的连接点,并且其中r121、r122、r123和r124如上文所定义和其中r121、r122、r123和r124各自独立地和尤其是组合地优选具有如下含义:

r121为c1-c4烷氧基,特别是och3或oc2h5;

r122为c1-c4烷氧基如och3、oc2h5、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或c3-c4链烯氧基如烯丙氧基,其中r122特别地为och3、oc2h5或正丙氧基;

r123为oh、c1-c4烷氧基如och3或oc2h5,或c3-c4链烯氧基如烯丙氧基,其中r123特别地为och3或oc2h5;

r124为c1-c4烷基如ch3或c2h5,或c1-c4烷氧基-c1-c4烷基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或2-乙氧基乙基,其中r124特别地为甲基。

基团r12的特别实例为如下基团:a11-1、a11-1a、a11-1b、a11-2、a11-2a、a11-2b、a11-3、a11-3a和a11-3b:

特别优选的式i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其中,

a为n或cra

g为n或crb

q为nh或nch3

r为h或c1-c6烷基,优选ch3;

ra为h或n(ch3)2;

rb为h或ch3;

ar为ar-2;

r1为下式的结构部分:x-y-z-t-r11或x-y-z-t-r12;其中x-y-z-t选自x-y-z-t-1、x-y-z-t-2、x-y-z-t-3、x-y-z-t-4、x-y-z-t、x-y-z-t-9、x-y-z-t-13、x-y-z-t-16、x-y-z-t-17、x-y-z-t-18和x-y-z-t-19;

r11为r11-1或r11-10;

r12为式a11-1;

特别优选的式i化合物还为式i.a-i.p化合物,其中d为r11或r12,其中r11选自r11-1至r11-29,和r12选自(a11-1a)、(a11-1b)、(a11-2a)、(a11-2b)、(a11-3a)和(a11-3b)。

其中,

ar为ar1、ar2、ar3、ar4、ar5、ar6、ar7、ar8、ar9、ar10、ar11或ar12

q为nh、nch3或o;

a为n或ch;

g为n、ch、c-ch3或c-cl;

r为h、ch3和cl;

d为r11-1、r11-2、r11-3、r11-4、r11-5、r11-6、r11-7、r11-8、r11-9、r11-10、r11-11、r11-12、r11-13、r11-14、r11-15、r11-16、r11-17、r11-18、r11-19、r11-20、r11-21、r11-22、r11-23、r11-24、r11-25、r11-26、r11-27、r11-28、r11-29、(a11-1a)、(a11-1b)、(a11-2a)、(a11-2b)、(a11-3a)或(a11-3b);

rxa为h或ch3;

rxb为h或ch3;

rxc为h或ch3;

rya为h或ch3;

ryc为h或ch3;

rt为h或ch3;和

re为ch3或ch2ph。

特定的式i化合物为汇编在下表中的式i.a-i.o化合物。此外,在表中就取代基而言提及的各基团本身为所述取代基的特别优选方面,与其中提到它的组合无关。

表a.1.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5.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6.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7.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8.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9.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0.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1.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2.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3.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4.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5.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6.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7.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8.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19.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0.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1.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2h5,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2.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3.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4.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5.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6.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7.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8.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29.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0.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1.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2.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3.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4.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5.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6.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7.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8.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39.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0.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1.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2.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3.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4.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5.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6.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7.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48.式i.a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1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2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3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4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5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6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7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7.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8.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89.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0.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1.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2.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3.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4.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5.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b.96.式i.b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2.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3.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4.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5.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6.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7.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8.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9.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0.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1.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2.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3.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4.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5.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6.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7.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8.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19.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20.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21.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22.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23.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c.24.式i.c化合物,其中rxa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1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2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3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4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5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6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1.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2.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3.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4.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5.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6.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7.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8.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79.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d.80.式i.d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xc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2.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3.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4.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5.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6.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7.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8.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9.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0.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1.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2.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3.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4.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5.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6.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7.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8.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19.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20.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21.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22.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23.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e.24.式i.e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2.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3.式i.f化合物,其中rere为ch2p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4.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5.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6.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7.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8.式i.f化合物,其中rere为ch2p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9.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0.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1.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2.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3.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4.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5.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6.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7.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8.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19.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20.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21.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22.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23.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f.24.式i.f化合物,其中re为ch2p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2.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3.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4.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5.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6.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7.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8.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9.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0.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1.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2.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3.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4.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5.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6.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7.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8.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19.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20.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21.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22.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23.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g.24.式i.g化合物,其中rxc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5.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6.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7.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8.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9.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0.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1.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2.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3.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4.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5.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6.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7.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8.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19.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0.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1.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2h5,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2.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3.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4.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5.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6.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7.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8.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29.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0.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1.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2.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3.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4.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5.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6.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7.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8.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39.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0.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1.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2.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3.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4.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5.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6.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7.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h.48.式i.h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5.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6.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7.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8.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9.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0.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1.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2.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3.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4.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5.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6.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7.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8.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19.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0.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1.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2h5,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2.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3.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4.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5.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6.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7.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8.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29.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0.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1.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2.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3.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4.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5.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6.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7.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8.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39.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0.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1.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2.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3.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4.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5.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6.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7.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i.48.式i.i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5.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6.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7.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8.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9.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0.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1.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2.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3.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4.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5.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6.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7.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8.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19.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0.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1.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2h5,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2.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3.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4.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5.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6.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7.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8.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29.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0.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1.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2.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3.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4.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5.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6.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7.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8.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39.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0.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1.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2.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3.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4.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5.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6.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7.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j.48.式i.j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5.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6.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7.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8.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9.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0.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1.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2.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3.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4.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5.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6.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7.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8.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19.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0.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1.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2.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3.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4.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5.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6.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7.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8.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29.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0.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1.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2.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3.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4.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5.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6.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7.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8.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39.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0.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1.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2.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3.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4.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5.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6.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7.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k.48.式i.k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1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2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3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3,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4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5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6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7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7.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8.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89.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0.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1.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2.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3.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4.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5.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l.96.式i.l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rt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2.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3.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4.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5.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6.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7.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8.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9.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0.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1.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2.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3.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4.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5.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6.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7.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8.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19.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20.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21.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22.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23.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m.24.式i.m化合物,其中rxa为h,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1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2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3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4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5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6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1.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2.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ch3,“1-rxb为ch3,“2-rxa为h,“2-rxb为h,rya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3.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4.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5.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6.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7.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8.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79.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n.80.式i.n化合物,其中“1-rxa为h,“1-rxb为h,“2-rxa为ch3,“2-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5.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6.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7.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8.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9.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0.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1.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2.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3.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4.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5.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6.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7.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8.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19.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0.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1.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2h5,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2.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3.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4.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5.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6.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7.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8.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29.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0.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1.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2.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3.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4.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5.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6.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7.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8.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39.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0.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1.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2.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3.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4.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5.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6.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7.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o.48.式i.o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a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5.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6.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7.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8.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9.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0.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1.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2.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3.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4.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5.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6.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h,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7.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8.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19.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0.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1.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2.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3.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4.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5.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6.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7.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8.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29.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0.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1.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2.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h,rxb为h,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3.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4.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5.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6.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7.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8.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39.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0.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h,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1.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2.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h,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3.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4.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n,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5.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6.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h3,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7.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ch,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p.48.式i.p化合物,其中rxa为ch3,rxb为ch3,ryc为ch3,a为n,g为c-cl,且就化合物而言r、q、ar和d组合对应于表a的一行。

表a:

本文所用术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本发明化合物”是指如上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也称为“式i化合物”或“化合物i”或“式i的化合物”,且包括其盐、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和n-氧化物。

本发明还涉及至少一种本发明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下文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混合物。优选一种作为组分i的本发明化合物与一种作为组分ii的下文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二元混合物。该类二元混合物的优选重量比为5000:1-1:5000,优选1000:1-1:1000,更优选100:1-1:100,特别优选10:1-1:10。在该类二元混合物中,组分i和ii可以等量使用或者可以使用过量的组分i或过量的组分ii。

混合配对可以选自农药,尤其是杀虫剂、杀线虫剂和杀螨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优选的混合配对是杀虫剂、杀线虫剂和杀真菌剂。

根据themodeofactionclassificationoftheinsecticideresistanceactioncommittee(irac)分类和编号的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其一起使用并且可能产生潜在的协同增效效果的农药的下列列举m用来说明可能的组合,而不施加任何限制:

m.1.选自如下类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m.1a氨基甲酸酯类,例如涕灭威(aldicarb)、棉铃威(alanycarb)、虫威(bendiocarb)、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丁酮威(butocarboxim)、丁酮氧威(butoxycarboxim)、甲萘威(carbaryl)、虫螨威(carbofuran)、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苯虫威(ethiofencarb)、仲丁威(fenobucarb)、抗螨脒(formetanate)、呋线威(furathiocarb)、异丙威(isoprocarb)、灭虫威(methiocarb)、灭多虫(methomyl)、速灭威(metolcarb)、甲氨叉威(oxamyl)、抗蚜威(pirimicarb)、残杀威(propoxur)、硫双威(thiodicarb)、久效威(thiofanox)、混杀威(trimethacarb)、xmc、灭杀威(xylylcarb)和唑蚜威(triazamate);或者m.1b有机磷酸酯类,例如高灭磷(acephate)、唑啶磷(azamethiphos)、乙基谷硫磷(azinphos-ethyl)、谷硫磷(azinphosmethyl)、硫线磷(cadusafos)、氯氧磷(chlorethoxyfos)、毒虫畏(chlorfenvinphos)、氯甲硫磷(chlormephos)、毒死蜱(chlorpyrifos)、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蝇毒磷(coumaphos)、杀螟腈(cyanophos)、甲基内吸磷(demeton-s-methyl)、二嗪农(diazinon)、敌敌畏(dichlorvos/ddvp)、百治磷(dicrotophos)、乐果(dimethoate)、甲基毒虫畏(dimethylvinphos)、乙拌磷(disulfoton)、epn、乙硫磷(ethion)、丙线磷(ethoprophos)、伐灭磷(famphur)、苯线磷(fenamiphos)、杀螟松(fenitrothion)、倍硫磷(fenthion)、噻唑硫磷(fosthiazate)、庚烯磷(heptenophos)、新烟碱类(imicyafos)、异丙胺磷(isofenphos)、o-(甲氧基氨基硫代磷酰基)水杨酸异丙酯、异唑磷(isoxathion)、马拉硫磷(malathion)、灭蚜磷(mecarbam)、甲胺磷(methamidophos)、杀扑磷(methidathion)、速灭磷(mevinphos)、久效磷(monocrotophos)、二溴磷(naled)、氧乐果(omethoate)、砜吸磷(oxydemeton-methyl)、一六零五(parathion)、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稻丰散(phenthoate)、甲拌磷(phorate)、伏杀磷(phosalone)、亚胺硫磷(phosmet)、磷胺(phosphamidon)、辛硫磷(phoxim)、虫螨磷(pirimiphos-methyl)、丙溴磷(profenofos)、巴胺磷(propetamphos)、丙硫磷(prothiofos)、吡唑硫磷(pyraclofos)、哒嗪硫磷(pyridaphenthion)、喹硫磷(quinalphos)、治螟磷(sulfotep)、丁基嘧啶磷(tebupirimfos)、双硫磷(temephos)、特丁磷(terbufos)、杀虫威(tetrachlorvinphos)、甲基乙拌磷(thiometon)、三唑磷(triazophos)、敌百虫(trichlorfon)和蚜灭磷(vamidothion);

m.2.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拮抗剂,如m.2a环二烯有机氯化合物,例如硫丹(endosulfan)或氯丹(chlordane);或m.2bfiproles(苯基吡唑类),例如乙虫腈(ethiprole)、锐劲特(fipronil)、丁烯氟虫腈(flufiprole)、pyrafluprole和pyriprole;

m.3.选自如下类别的钠通道调节剂:m.3a合成除虫菊酯类,例如氟丙菊酯(acrinathrin)、丙烯除虫菊(allethrin)、右旋丙烯菊酯(d-cis-transallethrin)、右旋反式丙烯菊酯(d-transallethrin)、氟氯菊酯(bifenthrin)、生物烯丙菊酯(bioallethrin)、2-环戊烯基生物烯丙菊酯(bioallethrins-cyclopentenyl)、生物苄呋菊酯(bioresmethrin)、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高效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rs)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精高效氯氟氰菊酯(gamma-cyhalo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甲体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乙体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高效反式氯氰菊酯(theta-cypermethrin)、己体氯氰菊酯(zeta-cypermethrin)、苯醚氰菊酯(cyphenothrin)、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烯炔菊酯(empenthrin)、高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醚菊酯(etofenprox)、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杀灭菊酯(fenvalerate)、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氟氯苯菊酯(flumethrin)、氟胺氰菊酯(tau-fluvalinate)、溴氟醚菊酯(halfenprox)、heptafluthrin、咪炔菊酯(imiprothrin)、氯氟醚菊酯(meperfluthrin)、甲氧苄氟菊酯(metofluthrin)、momfluorothrin、氯菊酯(permethrin)、苯醚菊酯(phenothrin)、炔酮菊酯(prallethrin)、丙氟菊酯(profluthrin)、除虫菊酯(pyrethrin(除虫菊(pyrethrum)))、灭虫菊(resmethrin)、灭虫硅醚(silafluofen)、七氟菊酯(tefluthrin)、四氟醚菊酯(tetramethylfluthrin)、胺菊酯(tetramethrin)、四溴菊酯(tralomethrin)和四氟菊酯(transfluthrin);或m.3b钠通道调节剂如ddt或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

m.4.选自如下类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nachr):m.4a新烟碱类,例如吡虫清(acetamiprid)、噻虫胺(clothianidin)、环氧虫啶(cycloxaprid)、呋虫胺(dinotefuran)、吡虫啉(imidacloprid)、硝胺烯啶(nitenpyram)、噻虫啉(thiacloprid)和噻虫嗪(thiamethoxam);或化合物m.4a.2:(2e-)-1-[(6-氯吡啶-3-基)甲基]-n′-硝基-2-亚戊基氨基胍;或m4.a.3:1-[(6-氯吡啶-3-基)甲基]-7-甲基-8-硝基-5-丙氧基-1,2,3,5,6,7-六氢咪唑并[1,2-a]吡啶;或选自如下类别:m.4b:烟碱(nicotine);

m.5.选自多杀菌素类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变构活化剂,例如艾克敌105(spinosad)或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

m.6.选自阿维菌素和米尔倍霉素类别的氯离子通道活化剂,例如齐墩螨素(abamectin)、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伊维菌素(ivermectin)、lepimectin或米尔螨素(milbemectin);

m.7.保幼激素模拟物,如m.7a保幼激素类似物,如蒙512(hydroprene)、烯虫炔酯(kinoprene)和蒙五一五(methoprene);或其他如m.7b双氧威(fenoxycarb)或m.7c蚊蝇醚(pyriproxyfen);

m.8.其他非特异性(多位点)抑制剂,例如m.8a烷基卤化物如溴甲烷和其他烷基卤化物,或m.8b氯化苦(chloropicrin),或m.8c磺酰氟(sulfurylfluoride),或m.8d硼砂,或m.8e酒石酸氧锑钾(tartaremetic);

m.9.选择性同翅目昆虫进食阻断剂,例如m.9b拒嗪酮(pymetrozine),或m.9c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

m.10.螨虫生长抑制剂,例如m.10a四螨嗪(clofentezine)、噻螨酮(hexythiazox)和氟螨嗪(diflovidazin),或m.10b特苯唑(etoxazole);

m.11.昆虫中肠膜的微生物干扰剂,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以及它们产生的杀虫蛋白如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球形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aizawai)、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kurstaki)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菌株(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tenebrionis),或bt作物蛋白:cry1ab,cry1ac,cry1fa,cry2ab,mcry3a,cry3ab,cry3bb和cry34/35ab1;

m.12.线粒体atp合成酶抑制剂,例如m.12a杀螨硫隆(diafenthiuron),或m.12b有机锡杀螨剂,如三唑锡(azocyclotin)、三环锡(cyhexatin)或杀螨锡(fenbutatinoxide),或m.12c克螨特(propargite),或m.12d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

m.13.经由质子梯度干扰的氧化磷酸化去偶剂,例如氟唑虫清(chlorfenapyr)、二硝酚(dnoc)或氟虫胺(sulfluramid);

m.1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通道阻断剂,例如沙蚕毒素类似物,如杀虫磺(bensultap)、杀螟丹(cartaphydrochloride)、杀虫环(thiocyclam)或杀虫双(thiosultapsodium);

m.15.类型0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如苯甲酰脲类,如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定虫隆(chlorfluazuron)、氟脲杀(diflubenzuron)、氟螨脲(flucycloxuron)、氟虫脲(flufenoxuron)、氟铃脲(hexaflumuron)、氟丙氧脲(lufenuron)、双苯氟脲(novaluron)、多氟虫酰脲(noviflumuron)、伏虫隆(teflubenzuron)或杀虫隆(triflumuron);

m.16.类型1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如噻嗪酮(buprofezin);

m.17.双翅目昆虫蜕皮干扰剂,例如灭蝇胺(cyromazine);

m.18.蜕皮素受体激动剂如二酰肼类,例如甲氧苯酰肼(methoxyfenozide)、双苯酰肼(tebufenozide)、特丁苯酰肼(halofenozide)、呋喃虫酰肼(fufenozide)或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e);

m.19.章鱼胺受体激动剂(octopaminreceptoragonist),例如双甲脒(amitraz);

m.20.线粒体配合物iii电子传输抑制剂,例如m.20a灭蚁腙(hydramethylnon),或m.20b灭螨醌(acequinocyl),或m.20c嘧螨酯(fluacrypyrim);

m.21.线粒体配合物i电子传输抑制剂,例如m.21ameti杀螨剂和杀虫剂,如喹螨醚(fenazaquin)、唑螨酯(fenpyroximate)、嘧螨醚(pyrimidifen)、哒螨酮(pyridaben)、吡螨胺(tebufenpyrad)或唑虫酰胺(tolfenpyrad),或m.21b鱼藤酮(rotenone);

m.22.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断剂,例如m.22a二唑虫(indoxacarb),或m.22b氰氟虫胺(metaflumizone),或m.22b.1:2-[2-(4-氰基苯基)-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n-[4-(二氟甲氧基)苯基]氨基脲或m.22b.2:n-(3-氯-2-甲基苯基)-2-[(4-氯苯基)[4-[甲基(甲基磺酰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脲;

m.23.乙酰coa羧化酶抑制剂,如季酮酸和四氨基酸(tetramicacid)衍生物,例如螺螨酯(spirodiclofen)、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或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

m.24.线粒体配合物iv电子传输抑制剂,例如m.24a膦类如磷化铝、磷化钙、膦或磷化锌,或m.24b氰化物;

m.25.线粒体配合物ii电子传输抑制剂,如β-酮腈衍生物,例如腈吡螨酯(cyenopyrafen)或丁氟螨酯(cyflumetofen);

m.28.选自二酰胺类的鱼尼汀(ryanodine)受体调节剂,例如氟虫酰胺(flubendiamide)、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氟氰虫酰胺(tetraniliprole),或邻苯二甲酰胺化合物m.28.1:(r)-3-氯-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n2-(1-甲基-2-甲基磺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和m.28.2:(s)-3-氯-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n2-(1-甲基-2-甲基磺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或化合物m.28.3:3-溴-n-{2-溴-4-氯-6-[(1-环丙基乙基)氨基甲酰基]苯基}-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甲酰胺(提议iso名:环溴虫酰胺(cyclaniliprole)),或化合物m.28.4:2-[3,5-二溴-2-({[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羰基}氨基)苯甲酰基]-1,2-二甲基肼甲酸甲酯;或选自m.28.5a)-m.28.5d)和m.28.5h)-m.28.5l)的化合物:m.28.5a)n-[4,6-二氯-2-[(二乙基-λ-4-亚硫烷基(sulfanylidene))氨基甲酰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b)n-[4-氯-2-[(二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6-甲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c)n-[4-氯-2-[(二-2-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6-甲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d)n-[4,6-二氯-2-[(二-2-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h)n-[4,6-二溴-2-[(二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i)n-[2-(5-氨基-1,3,4-噻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胺;m.28.5j)3-氯-1-(3-氯-2-吡啶基)-n-[2,4-二氯-6-[[(1-氰基-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m.28.5k)3-溴-n-[2,4-二氯-6-(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1-(3,5-二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胺;m.28.5l)n-[4-氯-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6-甲基苯基]-1-(3-氯-2-吡啶基)-3-(氟甲氧基)-1h-吡唑-5-甲酰胺;或

m.28.6:氯氟氰虫酰胺(cyhalodiamide);或;

m.29.未知或不确定作用模式的杀虫活性化合物,例如双丙环虫酯(afidopyropen)、afoxolaner、印楝素(azadirachtin)、磺胺螨酯(amidoflumet)、苯螨特(benzoximate)、联苯肼酯(bifenazate)、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溴螨酯(bromopropylate)、灭螨蜢(chinomethionat)、冰晶石(cryolite)、dicloromezotiaz、三氯杀螨醇(dicofol)、嘧虫胺(flufenerim)、flometoquin、氟噻虫砜(fluensulfone)、fluhexafon、氟吡菌酰胺(fluopyram)、flupyradifurone、fluralaner、虫酮(metoxadiazone)、增效醚(piperonylbutoxide)、pyflubumide、啶虫丙醚(pyridalyl)、pyrifluquinazon、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tioxazafen、triflumezopyrim,或化合物

m.29.3:11-(4-氯-2,6-二甲基苯基)-12-羟基-1,4-二氧杂-9-氮杂二螺[4.2.4.2]十四碳-11-烯-10-酮,或化合物

m.29.4:3-(4’-氟-2,4-二甲基联苯-3-基)-4-羟基-8-氧杂-1-氮杂螺[4.5]癸-3-烯-2-酮,或化合物

m.29.5: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磺酰基]苯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胺,或基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firmus)的活性物(votivo,i-1582);或

选自m.29.6组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m.29.6a)-m.29.6k):m.29.6a)(e/z)-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b)(e/z)-n-[1-[(6-氯-5-氟-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c)(e/z)-2,2,2-三氟-n-[1-[(6-氟-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乙酰胺;m.29.6d)(e/z)-n-[1-[(6-溴-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e)(e/z)-n-[1-[1-(6-氯-3-吡啶基)乙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f)(e/z)-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二氟乙酰胺;m.29.6g)(e/z)-2-氯-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二氟乙酰胺;m.29.6h)(e/z)-n-[1-[(2-氯嘧啶-5-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i)(e/z)-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3,3,3-五氟丙酰胺;m.29.6j)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硫代乙酰胺;或m.29.6k)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n′-异丙基乙脒;或化合物

m.29.8:三氟咪啶酰胺(fluazaindolizine);或化合物

m.29.9.a):4-[5-(3,5-二氯苯基)-5-(三氟甲基)-4h-异唑-3-基]-2-甲基-n-(1-氧代硫杂丁环-3-基)苯甲酰胺;或m.29.9.b):fluxametamide;或

m.29.10:5-[3-[2,6-二氯-4-(3,3-二氯烯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1h-吡唑;或

选自m.29.11组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m.29.11b)-m.29.11p):m.29.11.b)3-(苯甲酰基甲基氨基)-n-[2-溴-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6-(三氟甲基)苯基]-2-氟苯甲酰胺;m.29.11.c)3-(苯甲酰基甲基氨基)-2-氟-n-[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m.29.11.d)n-[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n-甲基苯甲酰胺;m.29.11.e)n-[3-[[[2-溴-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氟苯基]-4-氟-n-甲基苯甲酰胺;m.29.11.f)4-氟-n-[2-氟-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n-甲基苯甲酰胺;m.29.11.g)3-氟-n-[2-氟-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n-甲基苯甲酰胺;m.29.11.h)2-氯-n-[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3-吡啶甲酰胺;m.29.11.i)4-氰基-n-[2-氰基-5-[[2,6-二溴-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j)4-氰基-3-[(4-氰基-2-甲基苯甲酰基)氨基]-n-[2,6-二氯-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2-氟苯甲酰胺;m.29.11.k)n-[5-[[2-氯-6-氰基-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l)n-[5-[[2-溴-6-氯-4-[2,2,2-三氟-1-羟基-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m)n-[5-[[2-溴-6-氯-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n)4-氰基-n-[2-氰基-5-[[2,6-二氯-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o)4-氰基-n-[2-氰基-5-[[2,6-二氯-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p)n-[5-[[2-溴-6-氯-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或

选自m.29.12组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m.29.12a)-m.29.12m):m.29.12.a)2-(1,3-二烷-2-基)-6-[2-(3-吡啶基)-5-噻唑基]-吡啶;m.29.12.b)2-[6-[2-(5-氟-3-吡啶基)-5-噻唑基]-2-吡啶基]嘧啶;m.29.12.c)2-[6-[2-(3-吡啶基)-5-噻唑基]-2-吡啶基]嘧啶;m.29.12.d)n-甲基磺酰基-6-[2-(3-吡啶基)噻唑-5-基]吡啶-2-甲酰胺;m.29.12.e)n-甲基磺酰基-6-[2-(3-吡啶基)噻唑-5-基]吡啶-2-甲酰胺;m.29.12.f)n-乙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g)n-甲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h)n,2-二甲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i)n-乙基-2-甲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j)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乙基-2-甲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k)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2-二甲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l)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甲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m)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乙基-3-甲硫基丙酰胺;或化合物

m.29.14a)1-[(6-氯-3-吡啶基)甲基]-1,2,3,5,6,7-六氢-5-甲氧基-7-甲基-8-硝基咪唑并[1,2-a]吡啶;或m.29.14b)1-[(6-氯吡啶-3-基)甲基]-7-甲基-8-硝基-1,2,3,5,6,7-六氢咪唑并[1,2-a]吡啶-5-醇;或化合物

m.29.16a)1-异丙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或m.29.16b)1-(1,2-二甲基丙基)-n-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c)n,5-二甲基-n-哒嗪-4-基-1-(2,2,2-三氟-1-甲基乙基)吡唑-4-甲酰胺;m.29.16d)1-[1-(1-氰基环丙基)乙基]-n-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e)n-乙基-1-(2-氟-1-甲基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f)1-(1,2-二甲基丙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g)1-[1-(1-氰基环丙基)乙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h)n-甲基-1-(2-氟-1-甲基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i)1-(4,4-二氟环己基)-n-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或m.29.16j)1-(4,4-二氟环己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或

m.29.17选自化合物m.29.17a)-m.29.17j)的化合物:m.29.17a)n-(1-甲基乙基)-2-(3-吡啶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b)n-环丙基-2-(3-吡啶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c)n-环己基-2-(3-吡啶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d)2-(3-吡啶基)-n-(2,2,2-三氟乙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e)2-(3-吡啶基)-n-[(四氢-2-呋喃基)甲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f)2-[[2-(3-吡啶基)-2h-吲唑-5-基]羰基]肼甲酸甲酯;m.29.17g)n-[(2,2-二氟环丙基)甲基]-2-(3-吡啶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h)n-(2,2-二氟丙基)-2-(3-吡啶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i)2-(3-吡啶基)-n-(2-嘧啶基甲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j)n-[(5-甲基-2-吡嗪基)甲基]-2-(3-吡啶基)-2h-吲唑-5-甲酰胺,或

m.29.18选自化合物m.29.18a)-m.29.18d)的化合物:m.29.18a)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n-乙基-3-(3,3,3-三氟丙硫基)丙酰胺;m.29.18b)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n-乙基-3-(3,3,3-三氟丙基亚磺酰基)丙酰胺;m.29.18c)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3-[(2,2-二氟环丙基)甲硫基]-n-乙基-丙酰胺;m.29.18d)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3-[(2,2-二氟环丙基)甲基亚磺酰基]-n-乙基-丙酰胺;或化合物

m.29.19sarolaner,或化合物

m.29.20lotilaner。

上面所列m组市售化合物尤其可以在“thepesticidemanual,第16版,c.macbean,britishcropprotectioncouncil(2013)”中找到。在线农药手册定期更新且可以通过http://bcpcdata.com/pesticide-manual.html获取。

提供iso通用名的另一农药在线数据库是http://www.alanwood.net/pesticides。

m.4新烟碱类环氧虫啶由wo2012/069266和wo2011/069456已知,新烟碱类m.4a.2—有时也称为戊吡虫胍(guadipyr)—由wo2013/003977已知且新烟碱类m.4a.3(在中国被批准为哌虫啶)由wo2007/101369已知。氰氟虫胺类似物m.22b.1描述于cn10171577中且类似物m.22b.2描述于cn102126994中。邻苯二甲酰胺类m.28.1和m.28.2均由wo2007/101540已知。邻氨基苯甲酰胺m.28.3描述于wo2005/077943中。酰肼化合物m.28.4描述于wo2007/043677中。邻氨基苯甲酰胺m.28.5a)-m.28.5d)和m.28.5h)描述于wo2007/006670、wo2013/024009和wo2013/024010中,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m.28.5i)描述于wo2011/085575中,m.28.5j)描述于wo2008/134969中,m.28.5k)描述于us2011/046186中且m.28.5l)描述于wo2012/034403中。二酰胺化合物m.28.6可以在wo2012/034472中找到。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衍生物m.29.3由wo2006/089633已知,且联苯基取代的螺环酮烯醇衍生物m.29.4由wo2008/067911已知。三唑基苯基硫化物m.29.5描述于wo2006/043635中且基于坚强芽孢杆菌的生物控制剂描述于wo2009/124707中。列于m.29.6下的化合物m.29.6a)-m.29.6i)描述于wo2012/029672中,并且m.29.6j)和m.29.6k)描述于wo2013/129688中。杀线虫剂m.29.8由wo2013/055584已知。异唑啉m.29.9.a)描述于wo2013/050317中。异唑啉m.29.9.b)描述于wo2014/126208中。啶虫丙醚型类似物m.29.10由wo2010/060379已知。羧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和m.29.11.b)-m.29.11.h)描述于wo2010/018714中并且羧酰胺m.29.11i)-m.29.11.p)描述于wo2010/127926中。吡啶基噻唑类m.29.12.a)-m.29.12.c)由wo2010/006713已知,m.29.12.d)和m.29.12.e)由wo2012/000896已知,并且m.29.12.f)-m.29.12.m)由wo2010/129497已知。化合物m.29.14a)和m.29.14b)由wo2007/101369已知。吡唑类m.29.16.a)-m.29.16h)分别描述于wo2010/034737,wo2012/084670和wo2012/143317中,并且吡唑类m.29.16i)和m.29.16j)描述于us61/891437中。吡啶基吲唑类m.29.17a)-m.29.17.j)描述于wo2015/038503中。吡啶基吡唑类m.29.18a)-m.29.18d)描述于us2014/0213448中。异唑啉m.29.19描述于wo2014/036056中。异唑啉m.29.20由wo2014/090918已知。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其联合使用的杀真菌剂的下列列举用于说明可能的组合,但不限制它们:

a)呼吸抑制剂

-qo位点的配合物iii抑制剂(例如嗜球果伞素类):腈嘧菌酯(azoxystrobin)(a.1.1)、甲香菌酯(coumethoxystrobin)(a.1.2)、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a.1.3)、醚菌胺(dimoxystrobin)(a.1.4)、烯肟菌酯(enestroburin)(a.1.5)、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a.1.6)、fenoxystrobin/氟菌螨酯(flufenoxystrobin)(a.1.7)、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a.1.8)、亚胺菌(kresoxim-methyl)(a.1.9)、mandestrobin(a.1.10)、叉氨苯酰胺(metominostrobin)(a.1.11)、肟醚菌胺(orysastrobin)(a.1.12)、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a.1.13)、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a.1.14)、pyrametostrobin(a.1.15)、唑菌酯(pyraoxystrobin)(a.1.16)、肟菌酯(trifloxystrobin)(a.1.17)、2-(2-(3-(2,6-二氯苯基)-1-甲基亚烯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2-甲氧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a.1.18)、pyribencarb(a.1.19)、triclopyricarb/chlorodincarb(a.1.20)、唑酮菌(famoxadone)(a.1.21)、咪唑菌酮(fenamidone)(a.1.21),n-[2-[(1,4-二甲基-5-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a.1.22),1-[3-氯-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3),1-[3-溴-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4),1-[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3-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5),1-[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3-氟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6),1-[2-[[1-(2,4-二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3-氟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7),1-[2-[[4-(4-氯苯基)噻唑-2-基]氧基甲基]-3-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8),1-[3-氯-2-[[4-对甲苯基噻唑-2-基]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9),1-[3-环丙基-2-[[2-甲基-4-(1-甲基吡唑-3-基)苯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30),1-[3-二氟甲氧基-2-[[2-甲基-4-(1-甲基吡唑-3-基)苯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31),1-甲基-4-[3-甲基-2-[[2-甲基-4-(1-甲基吡唑-3-基)苯氧基]甲基]苯基]四唑-5-酮(a.1.32),1-甲基-4-[3-甲基-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氨基]氧基甲基]苯基]四唑-5-酮(a.1.33),(z,2e)-5-[1-(2,4-二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2-甲氧亚氨基-n,3-二甲基戊-3-烯酰胺(a.1.34),(z,2e)-5-[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2-甲氧亚氨基-n,3-二甲基戊-3-烯酰胺(a.1.35),(z,2e)-5-[1-(4-氯-2-氟苯基)吡唑-3-基]氧基-2-甲氧亚氨基-n,3-二甲基戊-3-烯酰胺(a.1.36);

-qi位点的配合物iii抑制剂:氰霜唑(cyazofamid)(a.2.1)、amisulbrom(a.2.2)、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乙酰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3)、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乙酰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4)、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异丁氧基羰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5)、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6);2-甲基丙酸(3s,6s,7r,8r)-3-[[(3-羟基-4-甲氧基-2-吡啶基)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8-(苯基甲基)-1,5-二氧壬环-7-基酯(a.2.7)、异丁酸(3s,6s,7r,8r)-8-苄基-3-[3-[(异丁酰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吡啶酰胺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8);

-配合物ii抑制剂(例如羧酰胺类):麦锈灵(benodanil)(a.3.1)、benzovindiflupyr(a.3.2)、bixafen(a.3.3)、啶酰菌胺(boscalid)(a.3.4)、萎锈灵(carboxin)(a.3.5)、呋菌胺(fenfuram)(a.3.6)、氟吡菌酰胺(fluopyram)(a.3.7)、氟酰胺(flutolanil)(a.3.8)、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a.3.9)、呋吡唑灵(furametpyr)(a.3.10)、isofetamid(a.3.11)、isopyrazam(a.3.12)、丙氧灭绣胺(mepronil)(a.3.13)、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a.3.14)、penflufen(a.3.14)、吡噻菌胺(penthiopyrad)(a.3.15)、sedaxane(a.3.16)、叶枯酞(tecloftalam)(a.3.17)、溴氟唑菌(thifluzamide)(a.3.18)、n-(4′-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a.3.19)、n-(2-(1,3,3-三甲基丁基)苯基)-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酰胺(a.3.20)、3-(二氟甲基)-1-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1)、3-(三氟甲基)-1-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2)、1,3-二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3)、3-(三氟甲基)-1,5-二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4)、1,3,5-三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5)、n-(7-氟-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1,3-二甲基吡唑-4-甲酰胺(a.3.26)、n-[2-(2,4-二氯苯基)-2-甲氧基-1-甲基乙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a.3.27);

-其他呼吸抑制剂(例如配合物i,去偶剂):二氟林(diflumetorim)(a.4.1)、(5,8-二氟喹唑啉-4-基)-{2-[2-氟-4-(4-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苯基]乙基}胺(a.4.2);硝基苯基衍生物:乐杀螨(binapacryl)(a.4.3)、敌螨通(dinobuton)(a.4.4)、敌螨普(dinocap)(a.4.5)、氟啶胺(fluazinam)(a.4.6);嘧菌腙(ferimzone)(a.4.7);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如薯瘟锡(fentin-acetate)(a.4.8)、三苯锡氯(fentinchloride)(a.4.9)或毒菌锡(fentinhydroxide)(a.4.10);ametoctradin(a.4.11);以及硅噻菌胺(silthiofam)(a.4.12);

b)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杀真菌剂)

-c14脱甲基酶抑制剂(dmi杀真菌剂):三唑类:戊环唑(azaconazole)(b.1.1)、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b.1.2)、糠菌唑(bromuconazole)(b.1.3)、环唑醇(cyproconazole)(b.1.4)、醚唑(difenoconazole)(b.1.5)、烯唑醇(diniconazole)(b.1.6)、烯唑醇m(diniconazole-m)(b.1.7)、氧唑菌(epoxiconazole)(b.1.8)、腈苯唑(fenbuconazole)(b.1.9)、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b.1.10)、氟硅唑(flusilazole)(b.1.11)、粉唑醇(flutriafol)(b.1.12)、己唑醇(hexaconazole)(b.1.13)、酰胺唑(imibenconazole)(b.1.14)、环戊唑醇(ipconazole)(b.1.15)、环戊唑菌(metconazole)(b.1.17)、腈菌唑(myclobutanil)(b.1.18)、oxpoconazole(b.1.19)、多效唑(paclobutrazole)(b.1.20)、戊菌唑(penconazole)(b.1.21)、丙环唑(propiconazole)(b.1.22)、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b.1.23)、硅氟唑(simeconazole)(b.1.24)、戊唑醇(tebuconazole)(b.1.25)、氟醚唑(tetraconazole)(b.1.26)、三唑酮(triadimefon)(b.1.27)、唑菌醇(triadimenol)(b.1.28)、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b.1.29)、烯效唑(uniconazole)(b.1.30)、1-[rel-(2s;3r)-3-(2-氯苯基)-2-(2,4-二氟苯基)环氧乙烷基甲基]-5-氰硫基-1h-[1,2,4]三唑(b.1.31)、2-[rel-(2s;3r)-3-(2-氯苯基)-2-(2,4-二氟苯基)环氧乙烷基甲基]-2h-[1,2,4]三唑-3-硫醇(b.1.32)、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1-(1,2,4-三唑-1-基)戊-2-醇(b.1.33)、1-[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环丙基-2-(1,2,4-三唑-1-基)乙醇(b.1.34)、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5)、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6)、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3-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7)、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丙-2-醇(b.1.38)、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3-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9)、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戊-2-醇(b.1.40)、2-[4-(4-氟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丙-2-醇(b.1.41)、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1-(1,2,4-三唑-1-基)戊-3-炔-2-醇(b.1.51);咪唑类:抑霉唑(imazalil)(b.1.42)、稻瘟酯(pefurazoate)(b.1.43)、丙氯灵(prochloraz)(b.1.44)、氟菌唑(triflumizol)(b.1.45);嘧啶类、吡啶类和哌嗪类:异嘧菌醇(fenarimol)(b.1.46)、氟苯嘧啶醇(nuarimol)(b.1.47)、啶斑肟(pyrifenox)(b.1.48)、嗪氨灵(triforine)(b.1.49)、[3-(4-氯-2-氟苯基)-5-(2,4-二氟苯基)异唑-4-基]-(3-吡啶基)甲醇(b.1.50);

-δ14-还原酶抑制剂: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aldimorph)(b.2.1)、吗菌灵(dodemorph)(b.2.2)、吗菌灵乙酸酯(dodemorph-acetate)(b.2.3)、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b.2.4)、克啉菌(tridemorph)(b.2.5)、苯锈啶(fenpropidin)(b.2.6)、粉病灵(piperalin)(b.2.7)、螺茂胺(spiroxamine)(b.2.8);

-3-酮基还原酶抑制剂:环酰菌胺(fenhexamid)(b.3.1);

c)核酸合成抑制剂

-苯基酰胺类或酰基氨基酸类杀真菌剂:苯霜灵(benalaxyl)(c.1.1)、精苯霜灵(benalaxyl-m)(c.1.2)、kiralaxyl(c.1.3)、甲霜灵(metalaxyl)(c.1.4)、精甲霜灵(metalaxyl-m)(mefenoxam,c.1.5)、甲呋酰胺(ofurace)(c.1.6)、霜灵(oxadixyl)(c.1.7);

-其他:土菌消(hymexazole)(c.2.1)、异噻菌酮(octhilinone)(c.2.2)、恶喹酸(oxolinicacid)(c.2.3)、磺嘧菌灵(bupirimate)(c.2.4)、5-氟胞嘧啶(c.2.5)、5-氟-2-(对甲苯基甲氧基)嘧啶-4-胺(c.2.6)、5-氟-2-(4-氟苯基甲氧基)嘧啶-4-胺(c.2.7);

d)细胞分裂和细胞骨架抑制剂

-微管蛋白抑制剂,如苯并咪唑类、托布津类(thiophanate):苯菌灵(benomyl)(d1.1)、多菌灵(carbendazim)(d1.2)、麦穗宁(fuberidazole)(d1.3)、涕必灵(thiabendazole)(d1.4)、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d1.5);三唑并嘧啶类: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d1.6);

-其他细胞分裂抑制剂:乙霉威(diethofencarb)(d2.1)、噻唑菌胺(ethaboxam)(d2.2)、戊菌隆(pencycuron)(d2.3)、氟吡菌胺(fluopicolide)(d2.4)、苯酰菌胺(zoxamide)(d2.5)、苯菌酮(metrafenone)(d2.6),pyriofenone(d2.7);

e)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蛋氨酸合成抑制剂(苯胺基嘧啶类):环丙嘧啶(cyprodinil)(e.1.1)、嘧菌胺(mepanipyrim)(e.1.2)、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e.1.3);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灭瘟素(blasticidin-s)(e.2.1)、春雷素(kasugamycin)(e.2.2)、水合春雷素(kasugamycinhydrochloride-hydrate)(e.2.3)、米多霉素(mildiomycin)(e.2.4)、链霉素(streptomycin)(e.2.5)、土霉素(oxytetracyclin)(e.2.6)、多氧霉素(polyoxine)(e.2.7)、井冈霉素(validamycina)(e.2.8);

f)信号转导抑制剂

-map/组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氟菌安(fluoroimid)(f.1.1)、异丙定(iprodione)(f.1.2)、杀菌利(procymidone)(f.1.3)、烯菌酮(vinclozolin)(f.1.4)、拌种咯(fenpiclonil)(f.1.5)、氟菌(fludioxonil)(f.1.6);

-g蛋白抑制剂:喹氧灵(quinoxyfen)(f.2.1);

g)类脂和膜合成抑制剂

-磷脂生物合成抑制剂:克瘟散(edifenphos)(g.1.1)、异稻瘟净(iprobenfos)(g.1.2)、定菌磷(pyrazophos)(g.1.3)、稻瘟灵(isoprothiolane)(g.1.4);

-类脂过氧化:氯硝胺(dicloran)(g.2.1)、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g.2.2)、四氯硝基苯(tecnazene)(g.2.3)、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g.2.4)、联苯(g.2.5)、地茂散(chloroneb)(g.2.6)、氯唑灵(etridiazole)(g.2.7);

-磷脂生物合成和细胞壁沉积:烯酰吗啉(dimethomorph)(g.3.1)、氟吗啉(flumorph)(g.3.2)、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g.3.3)、丁吡吗啉(pyrimorph)(g.3.4)、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g.3.5)、异丙菌胺(iprovalicarb)(g.3.6)、valifenalate(g.3.7)和n-(1-(1-(4-氰基苯基)乙磺酰基)丁-2-基)氨基甲酸4-氟苯基酯(g.3.8);

-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化合物和脂肪酸:百维灵(propamocarb)(g.4.1);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抑制剂:oxathiapiprolin(g.5.1)、甲磺酸2-{3-[2-(1-{[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1,3-噻唑-4-基]-4,5-二氢-1,2-唑-5-基}苯基酯(g.5.2)、甲磺酸2-{3-[2-(1-{[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1,3-噻唑-4-基]-4,5-二氢-1,2-唑-5-基}-3-氯苯基酯(g.5.3);

h)具有多位点作用的抑制剂

-无机活性物质:波尔多液(bordeaux混合物)(h.1.1)、醋酸铜(h.1.2)、氢氧化铜(h.1.3)、王铜(copperoxychloride)(h.1.4)、碱式硫酸铜(h.1.5)、硫(h.1.6);

-硫代-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福美铁(ferbam)(h.2.1)、代森锰锌(mancozeb)(h.2.2)、代森锰(maneb)(h.2.3)、威百亩(metam)(h.2.4)、代森联(metiram)(h.2.5)、甲基代森锌(propineb)(h.2.6)、福美双(thiram)(h.2.7)、代森锌(zineb)(h.2.8)、福美锌(ziram)(h.2.9);

-有机氯化合物(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类、硫酰胺类、氯代腈类):敌菌灵(anilazine)(h.3.1)、百菌清(chlorothalonil)(h.3.2)、敌菌丹(captafol)(h.3.3)、克菌丹(captan)(h.3.4)、灭菌丹(folpet)(h.3.5)、抑菌灵(dichlofluanid)(h.3.6)、双氯酚(dichlorophen)(h.3.7)、六氯苯(h.3.8)、五氯酚(pentachlorphenole)(h.3.9)及其盐、四氯苯酞(phthalide)(h.3.10)、对甲抑菌灵(tolylfluanid)(h.3.11)、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h.3.12);

-胍类及其他:胍(h.4.1)、多果定(h.4.2)、多果定游离碱(h.4.3)、双胍盐(guazatine)(h.4.4)、双胍辛胺(guazatine-acetate)(h.4.5)、双胍辛醋酸盐(iminoctadine)(h.4.6)、双胍辛胺三乙酸盐(iminoctadine-triacetate)(h.4.7)、双八胍盐(iminoctadine-tris(albesilate))(h.4.8)、二噻农(dithianon)(h.4.9)、2,6-二甲基-1h,5h-[1,4]二噻二烯并[2,3-c:5,6-c′]联吡咯-1,3,5,7(2h,6h)-四酮(h.4.10);

i)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葡聚糖合成抑制剂:井冈霉素(validamycin)(i.1.1)、多氧霉素(polyoxinb)(i.1.2);

-黑素合成抑制剂:咯喹酮(pyroquilon)(i.2.1)、三环唑(tricyclazole)(i.2.2)、氯环丙酰胺(carpropamid)(i.2.3)、双氯氰菌胺(dicyclomet)(i.2.4)、氰菌胺(fenoxanil)(i.2.5);

j)植物防御诱发剂

-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j.1.1)、噻菌灵(probenazole)(j.1.2)、异噻菌胺(isotianil)(j.1.3)、噻酰菌胺(tiadinil)(j.1.4)、调环酸钙(prohexadione-calcium)(j.1.5);膦酸酯类:藻菌磷(fosetyl)(j.1.6)、乙磷铝(fosetyl-aluminum)(j.1.7)、亚磷酸及其盐(j.1.8)、碳酸氢钾或钠(j.1.9);

k)未知作用模式

-拌棉醇(bronopol)(k.1.1)、灭螨蜢(k.1.2)、环氟菌胺(cyflufenamid)(k.1.3)、清菌脲(cymoxanil)(k.1.4)、棉隆(dazomet)(k.1.5)、咪菌威(debacarb)(k.1.6)、哒菌清(diclomezine)(k.1.7)、野燕枯(difenzoquat)(k.1.8)、野燕枯甲基硫酸酯(difenzoquat-methylsulfate)(k.1.9)、二苯胺(k.1.10)、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k.1.11)、氟联苯菌(flumetover)(k.1.12)、磺菌胺(flusulfamide)(k.1.13)、flutianil(k.1.14)、磺菌威(methasulfocarb)(k.1.15)、氯定(nitrapyrin)(k.1.16)、异丙消(nitrothal-isopropyl)(k.1.18)、oxathiapiprolin(k.1.19)、tolprocarb(k.1.20)、喹啉铜(oxin-copper)(k.1.21)、丙氧喹啉(proquinazid)(k.1.22)、tebufloquin(k.1.23)、叶枯酞(k.1.24)、唑菌嗪(triazoxide)(k.1.25)、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k.1.26)、2-[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1-[4-(4-{5-[2-(丙-2-炔-1-基氧基)苯基]-4,5-二氢-1,2-唑-3-基}-1,3-噻唑-2-基)哌啶-1-基]乙酮(k.1.27)、2-[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1-[4-(4-{5-[2-氟-6-(丙-2-炔-1-基氧基)苯基]-4,5-二氢-1,2-唑-3-基}-1,3-噻唑-2-基)哌啶-1-基]乙酮(k.1.28)、2-[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1-[4-(4-{5-[2-氯-6-(丙-2-炔-1-基氧基)苯基]-4,5-二氢-1,2-唑-3-基}-1,3-噻唑-2-基)哌啶-1-基]乙酮(k.1.29)、n-(环丙基甲氧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k.1.30)、n′-(4-(4-氯-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1)、n′-(4-(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2)、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3)、n′-(5-二氟甲基-2-甲基-4-(3-三甲基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4)、甲氧基乙酸6-叔丁基-8-氟-2,3-二甲基喹啉-4-基酯(k.1.35)、3-[5-(4-甲基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k.1.36)、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pyrisoxazole)(k.1.37)、n-(6-甲氧基吡啶-3-基)环丙烷甲酰胺(k.1.38)、5-氯-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2-甲基-1h-苯并咪唑(k.1.39)、2-(4-氯苯基)-n-[4-(3,4-二甲氧基苯基)异唑-5-基]-2-丙-2-炔氧基乙酰胺、(z)-3-氨基-2-氰基-3-苯基丙-2-烯酸乙酯(k.1.40)、picarbutrazox(k.1.41)、n-[6-[[(z)-[(1-甲基四唑-5-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氧基甲基]-2-吡啶基]氨基甲酸戊酯(k.1.42)、2-[2-[(7,8-二氟-2-甲基-3-喹啉基)氧基]-6-氟-苯基]丙-2-醇(k.1.43)、2-[2-氟-6-[(8-氟-2-甲基-3-喹啉基)氧基]苯基]丙-2-醇(k.1.44)、3-(5-氟-3,3,4,4-四甲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喹啉(k.1.45)、3-(4,4-二氟-3,3-二甲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喹啉(k.1.46)、3-(4,4,5-三氟-3,3-二甲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喹啉(k.1.47)、9-氟-2,2-二甲基-5-(3-喹啉基)-3h-1,4-苯并氧氮杂(k.1.48)。

由通用名描述的杀真菌剂、其制备及其例如对有害真菌的活性是已知的(参见http://www.alanwood.net/pesticides/);这些物质可以市购。由iupac命名法描述的化合物、其制备及其农药活性也是已知的(参见can.j.plantsci.48(6),587-94,1968;ep-a141317;ep-a152031;ep-a226917;ep-a243970;ep-a256503;ep-a428941;ep-a532022;ep-a1028125;ep-a1035122;ep-a1201648;ep-a1122244,jp2002316902;de19650197;de10021412;de102005009458;us3,296,272;us3,325,503;wo98/46608;wo99/14187;wo99/24413;wo99/27783;wo00/29404;wo00/46148;wo00/65913;wo01/54501;wo01/56358;wo02/22583;wo02/40431;wo03/10149;wo03/11853;wo03/14103;wo03/16286;wo03/53145;wo03/61388;wo03/66609;wo03/74491;wo04/49804;wo04/83193;wo05/120234;wo05/123689;wo05/123690;wo05/63721;wo05/87772;wo05/87773;wo06/15866;wo06/87325;wo06/87343;wo07/82098;wo07/90624,wo11/028657,wo2012/168188,wo2007/006670,wo2011/77514;wo13/047749,wo10/069882,wo13/047441,wo03/16303,wo09/90181,wo13/007767,wo13/010862,wo13/127704,wo13/024009,wo13/024010和wo13/047441,wo13/162072,wo13/092224,wo11/135833)。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助剂和至少一种本发明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农业化学组合物。

农业化学组合物包含农药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或其混合物。术语“农药有效量”定义如下。

本发明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可以转化成农业化学组合物常用的类型,例如溶液、乳液、悬浮液、粉剂、粉末、糊、颗粒、模压品、胶囊及其混合物。组合物类型的实例是悬浮液(例如sc、od、fs),可乳化浓缩物(例如ec),乳液(例如ew、eo、es、me),胶囊(例如cs、zc),糊,锭剂,可湿性粉末或粉剂(例如wp、sp、ws、dp、ds),模压品(例如br、tb、dt),颗粒(例如wg、sg、gr、fg、gg、mg),杀虫制品(例如ln)以及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的凝胶配制剂(例如gf)。这些和其他组合物类型在“catalogueofpesticideformulationtypesandinternationalcodingsystem”,technicalmonograph,第2期,2008年5月第6版,croplifeinternational中有定义。

组合物如mollet和grubemann,formulationtechnology,wileyvch,weinheim,2001;或knowles,newdevelopmentsincropprotectionproductformulation,agrowreportsds243,t&finforma,london,2005所述以已知方式制备。

合适助剂的实例是溶剂,液体载体,固体载体或填料,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辅助剂,加溶剂,渗透促进剂,保护性胶体,粘附剂,增稠剂,保湿剂,驱除剂,引诱剂,进食刺激剂,相容剂,杀菌剂,防冻剂,消泡剂,着色剂,增粘剂和粘合剂。

合适的溶剂和液体载体是水和有机溶剂,如中到高沸点的矿物油馏分,例如煤油、柴油;植物或动物来源的油;脂族、环状和芳族烃类,例如甲苯、石蜡、四氢萘、烷基化萘;醇类,如乙醇、丙醇、丁醇、苄醇、环己醇;二醇类;dmso;酮类,例如环己酮;酯类,例如乳酸酯、碳酸酯、脂肪酸酯、γ-丁内酯;脂肪酸;膦酸酯;胺类;酰胺类,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脂肪酸二甲基酰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合适的固体载体或填料是矿土,例如硅酸盐、硅胶、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粘土、白云石、硅藻土、膨润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多糖粉末,例如纤维素、淀粉;肥料,例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脲类;植物来源的产品,例如谷粉、树皮粉、木粉和坚果壳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化合物,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嵌段聚合物,聚电解质,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该类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加溶剂、润湿剂、渗透促进剂、保护性胶体或辅助剂。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列于mccutcheon’s,第1卷:emulsifiers&detergents,mccutcheon’sdirectories,glenrock,usa,2008(internationaled.或northamericaned.)中。

合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磺酸、硫酸、磷酸、羧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铵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磺酸盐的实例是烷基芳基磺酸盐、二苯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木素磺酸盐、脂肪酸和油的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磺酸盐、烷氧基化芳基酚的磺酸盐、缩合萘的磺酸盐、十二烷基-和十三烷基苯的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的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或磺基琥珀酰胺酸盐。硫酸盐的实例是脂肪酸和油的硫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硫酸盐、醇的硫酸盐、乙氧基化醇的硫酸盐或脂肪酸酯的硫酸盐。磷酸盐的实例是磷酸盐酯。羧酸盐的实例是烷基羧酸盐以及羧化醇或烷基酚乙氧基化物。

合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烷氧基化物,n-取代的脂肪酸酰胺,胺氧化物,酯类,糖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烷氧基化物的实例是诸如已经被1-50当量烷氧基化的醇、烷基酚、胺、酰胺、芳基酚、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的化合物。可以将氧化乙烯和/或氧化丙烯用于烷氧基化,优选氧化乙烯。n-取代的脂肪酸酰胺的实例是脂肪酸葡糖酰胺或脂肪酸链烷醇酰胺。酯类的实例是脂肪酸酯,甘油酯或甘油单酯。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脱水山梨醇、乙氧基化脱水山梨醇、蔗糖和葡萄糖酯或烷基聚葡糖苷。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醇或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合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型表面活性剂,例如具有1或2个疏水性基团的季铵化合物,或长链伯胺的盐。合适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烷基甜菜碱和咪唑啉类。合适的嵌段聚合物是包含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嵌段的a-b或a-b-a类型嵌段聚合物,或包含链烷醇、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a-b-c类型嵌段聚合物。合适的聚电解质是聚酸或聚碱。聚酸的实例是聚丙烯酸的碱金属盐或聚酸梳状聚合物。聚碱的实例是聚乙烯基胺或聚乙烯胺。

合适的辅助剂是本身具有可忽略的农药活性或者本身甚至没有农药活性且改善本发明化合物对目标物的生物学性能的化合物。实例是表面活性剂,矿物油或植物油以及其他助剂。其他实例由knowles,adjuvantsandadditives,agrowreportsds256,t&finformauk,2006,第5章列出。

合适的增稠剂是多糖(例如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无机粘土(有机改性或未改性的)、聚羧酸盐和硅酸盐。

合适的杀菌剂是拌棉醇和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如烷基异噻唑啉酮和苯并异噻唑啉酮类。

合适的防冻剂是乙二醇、丙二醇、尿素和甘油。

合适的消泡剂是聚硅氧烷、长链醇和脂肪酸盐。

合适的着色剂(例如着红色、蓝色或绿色)是低水溶性颜料和水溶性染料。实例是无机着色剂(例如氧化铁、氧化钛、六氰合铁酸铁)和有机着色剂(例如茜素着色剂、偶氮着色剂和酞菁着色剂)。

合适的增粘剂或粘合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生物蜡或合成蜡以及纤维素醚。

组合物类型及其制备的实例为:

i)水溶性浓缩物(sl,ls)

将10-6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5-15重量%润湿剂(例如醇烷氧基化物)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水和/或水溶性溶剂(例如醇)中。活性物质在用水稀释时溶解。

ii)分散性浓缩物(dc)

将5-25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1-10重量%分散剂(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有机溶剂(例如环己酮)中。用水稀释得到分散体。

iii)可乳化浓缩物(ec)

将15-7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5-10重量%乳化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中。用水稀释得到乳液。

iv)乳液(ew,eo,es)

将5-4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1-10重量%乳化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溶于20-40重量%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中。借助乳化机将该混合物引入加至100重量%的水中并制成均相乳液。用水稀释得到乳液。

v)悬浮液(sc,od,fs)

在搅拌的球磨机中将20-6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在加入2-10重量%分散剂和润湿剂(例如木素磺酸钠和醇乙氧基化物)、0.1-2重量%增稠剂(例如黄原胶)和加至100重量%的水下粉碎,得到细碎活性物质悬浮液。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悬浮液。对于fs类型组合物加入至多40重量%粘合剂(例如聚乙烯醇)。

vi)水分散性颗粒和水溶性颗粒(wg,sg)

在加入加至100重量%的分散剂和润湿剂(例如木素磺酸钠和醇乙氧基化物)下精细研磨50-8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并借助工业装置(例如挤出机、喷雾塔、流化床)将其制成水分散性或水溶性颗粒。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分散体或溶液。

vii)水分散性粉末和水溶性粉末(wp,sp,ws)

将50-8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在加入1-5重量%分散剂(例如木素磺酸钠)、1-3重量%润湿剂(例如醇乙氧基化物)和加至100重量%的固体载体(例如硅胶)下在转子-定子磨机中研磨。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分散体或溶液。

viii)凝胶(gw,gf)

在搅拌的球磨机中在加入3-10重量%分散剂(例如木素磺酸钠)、1-5重量%增稠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和加至100重量%的水下粉碎5-25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得到活性物质的精细悬浮液。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悬浮液。

ix)微乳液(me)

将5-2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加入5-30重量%有机溶剂共混物(例如脂肪酸二甲基酰胺和环己酮)、10-25重量%表面活性剂共混物(例如醇乙氧基化物和芳基酚乙氧基化物)和加至100重量%的水中。将该混合物搅拌1小时,以自发产生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

x)微胶囊(cs)

将包含5-5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0-40重量%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2-15重量%丙烯酸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二-或三丙烯酸酯)的油相分散到保护性胶体(例如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导致形成聚(甲基)丙烯酸酯微胶囊。或者将包含5-5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0-40重量%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和异氰酸酯单体(例如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油相分散到保护性胶体(例如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加入多胺(例如六亚甲基二胺)导致形成聚脲微胶囊。单体量为1-10重量%。重量%涉及整个cs组合物。xi)可撒粉粉末(dp,ds)

将1-1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细碎研磨并与加至100重量%的固体载体(例如细碎高岭土)充分混合。

xii)颗粒(gr,fg)

将0.5-3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细碎研磨并结合加至100重量%的固体载体(例如硅酸盐)。通过挤出、喷雾干燥或流化床实现造粒。

xiii)超低容量液体(ul)

将1-5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中。

组合物类型i)-xi)可以任选包含其他助剂,如0.1-1重量%杀菌剂,5-15重量%防冻剂,0.1-1重量%消泡剂和0.1-1重量%着色剂。

农业化学组合物通常包含0.01-95重量%,优选0.1-90重量%,尤其是0.5-75重量%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以90-100%,优选95-100%的纯度(根据nmr光谱)使用。

可以向活性物质或包含它们的组合物中作为预混物加入或者合适的话在紧临使用前加入(桶混合)各种类型的油、润湿剂、辅助剂、肥料或微营养素和其他农药(例如除草剂、杀虫剂、杀真菌剂、生长调节剂、安全剂)。这些试剂可以以1:100-100:1,优选1:10-10:1的重量比与本发明组合物混合。

用户通常将本发明组合物用于前剂量装置、小背包喷雾器、喷雾罐、喷雾飞机或灌溉系统。通常将该农业化学组合物用水、缓冲剂和/或其他助剂配制至所需施用浓度,由此得到即用喷雾液或本发明农业化学组合物。每公顷农业利用区通常施用20-2000升,优选50-400升即用喷雾液。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户可以自己在喷雾罐中混合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例如成套包装的各部分或二元或三元混合物的各部分并且合适的话可以加入其他助剂。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用户可以在喷雾罐中混合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或部分预混的组分,例如包含本发明化合物和/或如上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组分,并且合适的话可以加入其他助剂和添加剂。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用户可以联合(例如在桶混合之后)或依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或部分预混的组分,例如包含本发明化合物和/或如上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组分。

本发明化合物适合用于保护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或其中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水体以防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植物保护方法,包括使要保护以防止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的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或其中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水体与农药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

本发明化合物还适合用于防治或防除动物害虫。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或防除动物害虫的方法,包括使动物害虫、其栖息地、繁殖地或食物供应源或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或土壤或者其中动物害虫生长或可能生长的区域、材料或环境与农药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

本发明化合物通过接触和摄取二者而有效。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施用于任何和所有发育阶段,如卵、幼虫、蛹和成虫。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直接或者以如上所定义的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形式施用。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如上所定义的混合配对一起施用或者以如上所述包含如上所定义的所述混合物的组合物形式施用。所述混合物的组分可以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或者依次施用,即一个紧邻一个之后并且由此在所需场所,例如植物上“就地”产生该混合物,在分开施用的情况下,顺序通常对防治措施的结果没有任何效果。

施用在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土壤或区域、材料或环境被害虫侵染之前和之后均可以进行。

合适的施用方法尤其包括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犁沟内施用和叶面施用。土壤处理方法包括浸透土壤,滴灌(滴施于土壤上),浸渍根、块茎或球茎,或者土壤注入。种子处理技术包括拌种、种子包衣、种子撒粉、种子浸泡和种子造粒。犁沟内施用通常包括在耕种地产生犁沟、对犁沟播种、对犁沟施用农药活性化合物和封闭犁沟的步骤。叶面施用是指将农药活性化合物施用于植物叶面,例如通过喷雾设备施用。对于叶面施用,可能有利的是通过使用与本发明化合物组合的信息素改变害虫行为。适合特定作物和害虫的信息素对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且可以由信息素和信息化合物数据库,如http://www.pherobase.com公众可得。

本文所用术语“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将化合物/组合物直接施用于动物害虫或植物上,通常施用于植物的叶面、茎或根)和间接接触(将化合物/组合物施用于动物害虫或植物的场所,即栖息地,繁殖地,其中害虫生长或可能生长的植物、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环境)二者。

术语“动物害虫”包括节肢动物、腹足动物和线虫。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动物害虫是节肢动物,优选昆虫和蜘蛛,尤其是昆虫。对于作物特别相关的昆虫通常称为作物昆虫害虫。

术语“作物”是指生长和收获的作物二者。

术语“植物”包括禾谷类,例如硬粒小麦和其他小麦,黑麦,大麦,小黑麦,燕麦,稻或玉米(青饲玉米和甜玉蜀黍/甜玉米以及大田玉米);甜菜,例如糖用甜菜或饲料甜菜;水果,如仁果、核果或浆果,例如苹果、梨、李、桃、油桃、杏仁、樱桃、木瓜、草莓、悬钩子、黑莓或鹅莓;豆科植物,如菜豆、扁豆、豌豆、苜蓿或大豆;油料植物,例如油菜(油籽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橄榄、向日葵、椰子、可可豆、蓖麻油植物、油棕、花生或大豆;葫芦科植物,例如笋瓜、南瓜、黄瓜或甜瓜;纤维植物,例如棉花、亚麻、大麻或黄麻;柑桔类水果,例如橙子、柠檬、葡萄柚或橘;蔬菜,例如茄子、菠菜、莴苣(例如卷心莴苣)、菊苣、卷心菜、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大蒜、韭葱、西红柿、土豆、葫芦或柿子椒;月桂类植物,例如鳄梨、肉桂或樟脑;能量和原料植物,例如玉米、大豆、油菜籽、甘蔗或油棕;烟草;坚果,例如核桃;开心果;咖啡;茶;香蕉;葡萄藤(食用葡萄和酿酒用葡萄);啤酒花;甜叶菊(也称甜菊(stevia));天然橡胶植物或观赏和森林植物,例如花卉(例如康乃馨、矮牵牛、天竺葵/香叶天竺葵、三色堇和凤仙花),灌木,阔叶树(例如杨树)或常绿树,例如针叶树;桉树;草皮;草坪;禾草如动物饲料或观赏用途的禾草。优选的植物包括土豆、糖用甜菜、烟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籽、豆科植物、向日葵、咖啡或甘蔗;水果;葡萄藤;观赏植物;或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菜豆或笋瓜。

术语“植物”应理解为包括野生型植物和已经通过常规育种或诱变或基因工程或其组合修饰的植物。

已经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并且具有特别商业重要性的植物包括苜蓿、油菜籽(例如油籽油菜)、菜豆、康乃馨、菊苣、棉花、茄子、桉树、亚麻、扁豆、玉米、甜瓜、木瓜、矮牵牛、李子、杨树、土豆、稻、大豆、笋瓜、糖用甜菜、甘蔗、向日葵、甜椒、烟草、西红柿和禾谷类(例如小麦),尤其是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和稻。在已经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的植物中,一个或多个基因已经诱变处理或整合进入植物的遗传材料中。该一个或多个诱变处理或整合的基因优选选自pat,epsps,cry1ab,bar,cry1fa2,cry1ac,cry34ab1,cry35ab1,cry3a,cryf,cry1f,mcry3a,cry2ab2,cry3bb1,cry1a.105,dfr,芽孢杆菌rna酶,vip3aa20,芽孢杆菌rna酶抑制剂,als,bxn,bp40,asn1和ppo5。进行一个或多个基因的诱变或整合以改善植物的某些性能。也已知为性状的该类性能性能包括非生物应力耐受性、改变的生长/产量、病害耐受性、除草剂耐受性、昆虫耐受性、改性的产品质量和授粉控制。在这些性能中,特别重要的是除草剂耐受性,例如米唑啉酮耐受性、草甘膦(glyphosate)耐受性或草铵膦(glufosinate)耐受性。几种植物已经通过诱变而耐受除草剂,例如油籽油菜耐受咪唑啉酮类,例如咪草啶酸(imazamox)。或者,已经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来使植物如大豆、棉花、玉米、甜菜和油籽油菜耐受除草剂,如草甘膦和草铵膦,它们中的一些可以以商标名(草甘膦)和(草铵膦)市购。此外,重要的是昆虫耐受性,尤其是鳞翅目昆虫耐受性和鞘翅目昆虫耐受性。昆虫耐受性通常通过整合cry和/或vip基因以修饰植物而实现,这些基因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t)分离并编码相应bt毒素。具有昆虫耐受性的基因修饰植物可以以包括的商标名市购。植物可以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而就一种性能(单一性状)或就性能组合(叠加性状)进行修饰。叠加性状,例如除草剂耐受性和昆虫耐受性的组合越来越重要。通常而言,所有与单一或叠加性状关联的相关修饰植物以及有关诱变处理或整合的基因和相应事件的详细信息可以由一些组织的网站得到“internationalservicefortheacquisitionofagri-biotechapplications(isaaa)”(http://www.isaaa.org/gmapprovaldatabase)和“centerfor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cera)”(http://cera-gmc.org/gmcropdatabase)。

已经惊人地发现本发明化合物的农药活性可以通过修饰植物的杀虫特征提高。此外,已经发现本发明化合物适合防止昆虫耐受该杀虫特征或者适合防除已经耐受修饰植物杀虫特征的害虫。此外,本发明化合物适合防除该杀虫特征对其无效的害虫,因而可以有利地使用互补的杀虫活性。

术语“植物繁殖材料”是指植物的所有繁殖部分如种子,以及可以用于繁殖植物的无性植物材料如插条和块茎(例如土豆)。这包括种子、根、果实、块茎、球茎、地下茎、嫩枝、芽和其他植物部分。还可以包括在萌发后或出苗后由土壤移植的秧苗和幼苗。这些植物繁殖材料可以在种植或移栽之时或之前用植物保护化合物预防性处理。

术语“种子”包括所有种类的种子和植物繁殖体,包括但不限于真正的种子、种子切片(seedpiece)、吸枝、球茎、鳞茎、果实、块茎、谷粒、插条、伐条(cutshoot)等,并且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指真正的种子。

通常而言,“农药有效量”是指对生长获得可观察到的效果所需的活性成分的量,所述效果包括坏死、死亡、阻滞、预防和去除效果,破坏效果或减少目标生物体的出现和活动的效果。对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各种化合物/组合物,农药有效量可以变化。组合物的农药有效量也会根据主要条件如所需农药效果及持续时间、气候、目标物种、场所、施用方式等而变化。

在土壤处理、犁沟内施用或施用于害虫居住地或巢穴的情况下,活性成分量为0.0001-500g/100m2,优选0.001-20g/100m2

为了用于例如通过叶面施用处理农作物,本发明活性成分的施用率可以为0.0001-4000g/ha,例如1-2kg/ha或1-750g/ha,理想的是1-100g/ha,更理想的是10-50g/ha,例如10-20g/ha,20-30g/ha,30-40g/ha或40-50g/ha。

本发明化合物尤其适合用于处理种子以保护种子免受虫害,尤其是免受土壤生虫害,并保护所得秧苗的根和芽以防土壤害虫和叶面昆虫。本发明因此还涉及一种保护种子以防昆虫,尤其是土壤昆虫并保护秧苗的根和芽以防昆虫,尤其是土壤和叶面昆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播种之前和/或预萌发之后用本发明化合物处理种子。优选保护秧苗的根和芽,更优选保护秧苗的芽以防刺吸式口器昆虫、嘴嚼口器害虫和线虫。

术语“种子处理”包括所有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种子处理技术,如拌种、种子涂敷、种子撒粉、种子浸泡、种子压丸和犁沟内施用方法。优选活性化合物的种子处理施用通过在植物播种之前且在植物出苗之前对植物喷雾或撒粉而进行。

本发明还包括涂有或含有活性化合物的种子。术语“涂有和/或含有”通常是指活性成分在施用时绝大部分处于繁殖产品的表面上,但更大或更小部分的成分可能渗入繁殖产品中,这取决于施用方法。当(再)种植所述繁殖产品时,它可能吸收活性成分。

合适的种子例如为各种禾谷类、根系作物、油料作物、蔬菜、香料、观赏植物的种子,例如硬粒小麦和其他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青饲玉米和甜玉蜀黍/甜玉米以及大田玉米)、大豆、油料作物、十字花科植物、棉花、向日葵、香蕉、稻、油籽油菜、芜菁油菜、糖用甜菜、饲料甜菜、茄子、土豆、禾草、草坪、草皮、牧草、西红柿、韭葱、南瓜/笋瓜、卷心菜、刺茎莴苣、胡椒、黄瓜、甜瓜、芸苔属(brassica)、甜瓜、菜豆、豌豆、大蒜、洋葱、胡萝卜、块茎植物如土豆、甘蔗、烟草、葡萄、矮牵牛、天竺葵/香叶天竺葵、三色堇和凤仙花。

此外,活性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处理已经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并且例如耐受除草剂或杀真菌剂或杀虫剂作用的植物的种子。该类修饰植物已经如上所详细描述。

常规种子处理配制剂例如包括可流动浓缩物fs、溶液ls、悬浮乳液(se)、干处理用粉末ds、淤浆处理用水分散性粉末ws、水溶性粉末ss、乳液es和ec以及凝胶配制剂gf。这些配制剂可以经稀释或不经稀释而施用于种子上。对种子的施用在播种之前进行,直接施用于种子上或在种子已经预萌发之后施用。优选施用配制剂以使得不诱发萌发。

可以在稀释2-10倍之后得到的即用配制剂中活性物质浓度优选为0.01-60重量%,更优选0.1-40重量%。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将fs配制剂用于种子处理。fs配制剂通常可包含1-800g/l活性成分,1-200g/l表面活性剂,0-200g/l防冻剂,0-400g/l粘合剂,0-200g/l颜料和达到1升的溶剂,优选水。

用于种子处理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尤其优选fs配制剂通常包含0.1-80重量%(1-800g/l)活性成分,0.1-20重量%(1-200g/l)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例如0.05-5重量%润湿剂和0.5-15重量%分散剂,至多20重量%,例如5-20%防冻剂,0-15重量%,例如1-15重量%颜料和/或染料,0-40重量%,例如1-40重量%粘合剂(粘结剂/粘附剂),任选至多5重量%,例如0.1-5重量%增稠剂,任选0.1-2%消泡剂和任选防腐剂如生物杀伤剂、抗氧化剂等,例如其量为0.01-1重量%,以及达到100重量%的填料/载体。

在种子处理中,本发明化合物的施用率通常为0.01g-10kg/100kg种子,优选1g-5kg/100kg种子,更优选1-1000g/100kg种子,尤其是1-200g/100kg种子,例如1-100g或5-100g/100kg种子。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如本文所定义的本发明化合物或其可农用盐的种子。本发明化合物或其可农用盐的量通常为0.1g-10kg/100kg种子,优选1g-5kg/100kg种子,尤其是1-1000g/100kg种子。对于特殊作物如莴苣,施用率可能更高。

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改善植物健康。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用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处理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和/或其中植物生长或将要生长的场所而改善植物健康的方法。

本文所用“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是指以允许得到所需效果但不对被处理植物或由被处理繁殖体或被处理土壤生长的植物引起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量使用化合物。

术语“植物”和“植物繁殖材料”如上所定义。

“植物健康”定义为由几个方面单独或相互结合决定的植物和/或其产品的状况,如产量(例如增加的生物质和/或增加的有价值成分含量),质量(例如某些成分的改善含量或组成或储存期限),植物活力(例如改善的植物生长和/或更绿的叶子(“绿化效果”),对非生物(例如干旱)和/或生物应力(例如病害)的耐受性以及生产效率(例如收获效率、加工性)。

植物健康状况的上述迹象可以相互依存或可以相互影响。各迹象在本领域中定义并且可以由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确定。

本发明化合物还适合用于对抗非作物虫害。为了用于对抗所述非作物虫害,可以将本发明化合物用作诱饵组合物、凝胶、通用昆虫喷雾剂、气雾剂、超低容量施用和蚊帐(浸渍的或表面施用的)。此外,可以使用浸透和喷杆方法。

本文所用术语“非作物虫害”是指对于非作物目标特别相关的害虫,如蚂蚁、白蚁、黄蜂、蝇、蜱、蚊、蟋蟀或蟑螂。

诱饵可以是液体、固体或半固体制剂(例如凝胶)。用于组合物中的诱饵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刺激诸如蚂蚁、白蚁、黄蜂、蝇、蚊、蟋蟀等的昆虫或蟑螂食用它的产品。吸引力可以通过使用进食刺激剂或性信息素控制。食物刺激剂例如并不穷举地选自动物和/或植物蛋白质(肉-、鱼-或血液膳食,昆虫部分、蛋黄)、动物和/或植物来源的脂肪和油或单-、低聚-或聚有机糖类,尤其是蔗糖、乳糖、果糖、右旋糖、葡萄糖、淀粉、果胶或甚至糖蜜或蜂蜜。水果、作物、植物、动物、昆虫的新鲜或腐败部分或其特定部分也可以用作进食刺激剂。已知性信息素更具昆虫特异性。特殊信息素描述于文献(例如http://www.pherobase.com)中并且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为了用于诱饵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典型含量为0.001-15重量%,理想的是0.001-5重量%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配制剂如气雾剂(例如在喷雾罐中)、油喷雾剂或泵喷雾剂高度适于非专业使用者来防治害虫如蝇、跳蚤、蜱、蚊或蟑螂。气雾剂配方优选由如下组分构成:活性化合物,溶剂,此外还有助剂,如乳化剂、芳香油,合适的话还有稳定剂以及需要的话推进剂。

油喷雾配制剂与气雾剂配方的不同在于没有使用推进剂。

对于在喷雾组合物中的使用,活性成分含量为0.001-80重量%,优选0.01-50重量%,最优选0.01-15重量%。

本发明化合物及其相应的组合物还可以用于蚊香片和熏蒸片,发烟盒、蒸发器板或长效蒸发器以及扑蛾纸、扑蛾垫或其他与热无关的蒸发器体系中。

用本发明化合物及其相应组合物控制由昆虫传递的传染性疾病(例如疟疾、登革热和黄热病,淋巴丝虫病以及利什曼病)的方法也包括处理棚屋和房子的表面、空气喷雾和浸渍窗帘、帐篷、衣物、蚊帐、采采蝇网等。施用于纤维、织物、编织物、无纺织物、网状材料或箔以及篷布上的杀虫组合物优选包含包括杀虫剂、任选的驱除剂和至少一种粘合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可以用于保护木质材料如树木、护栏、枕木、框架、艺术作品等,以及建筑物,还有建筑材料、家具、皮革、纤维、乙烯基制品、电线和电缆等以防蚂蚁和/或白蚁,并防止蚂蚁和白蚁损害作物或人类(例如当害虫侵入房子和公共设施时)。

材料保护中的常规施用率例如为0.001-2000g或0.01-1000g活性化合物/m2被处理材料,理想的是0.1-50g活性化合物/m2被处理材料。

用于浸渍材料的杀虫组合物通常含有0.001-95重量%,优选0.1-45重量%,更优选1-25重量%至少一种驱除剂和/或杀虫剂。

本发明化合物尤其适合有效防除动物害虫如节肢动物、腹足动物和线虫,包括但不限于: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例如小蜡螟(achroiagrisella),长翅卷蛾属(aclerisspp.),如a.fimbriana,西黑头长翅卷蛾(a.gloverana),黑头长翅卷蛾(a.variana);acrolepiopsisassectella,桑剑纹夜蛾(acronictamajor),褐带卷蛾属(adoxophyesspp.),如拟小黄卷叶蛾(a.cyrtosema),苹果小卷叶蛾(a.orana);烦夜蛾(aedialeucomelas),地夜蛾属(agrotisspp.),如警纹地老虎(a.exclamationis)、燕青地老虎(a.fucosa)、小地老虎(a.ipsilon)、a.orthogoma、黄地老虎(a.segetum)、a.subterranea;棉叶波纹夜蛾(alabamaargillacea),螺旋粉虱(aleurodicusdisperses),波林尺蛾(alsophilapometaria),葡萄天蛾(ampelophagarubiginosa),amyeloistransitella,anacampsissarcitella,anagastakuehniella,桃条麦蛾(anarsialineatella),栎黄条大蚕蛾(anisotasenatoria),柞蚕(antheraeapernyi),干煞夜蛾属(anticarsia(=thermesia)spp.),如黎豆夜蛾(a.gemmatalis);apameaspp.,aproaeremamodicella,黄卷蛾属(archipsspp.),如果树黄卷蛾(a.argyrospila),杏黄卷蛾(a.fuscocupreanus),玫瑰黄卷蛾(a.rosana),a.xyloseanus;苹果银蛾(argyresthiaconjugella),条小卷蛾属(argyroplocespp.),带卷蛾属(argyrotaeniaspp.),如短叶松带卷蛾(a.velutinana);athetismindara,austroascaviridigrisea,丫纹夜蛾(autographagamma),黑点丫纹夜蛾(autographanigrisigna),甘蓝夜蛾(barathrabrassicae),bedelliaspp.,bonagotasalubricola,籼弄蝶(borbocinnara),棉叶穿孔潜蛾(bucculatrixthurberiella),松尺蠖(bupaluspiniarius),busseolaspp.,卷叶蛾属(cacoeciaspp.),如枞卷叶蛾(c.murinana)、黄尾卷叶蛾(c.podana);穿孔螟(cactoblastiscactorum),粉斑螟蛾(cadracautella),calingobraziliensis,caloptilistheivora,capuareticulana,carposinaspp.,如桃蛀果蛾(c.niponensis),桃小食心虫(c.sasakii);茎蜂属(cephusspp.),麦茎大跳甲(chaetocnemaaridula),冬尺蛾(cheimatobiabrumata),禾草螟属(chilospp.),如c.indicus)、二化螟(c.suppressalis)、c.partellus;choreutispariana,色卷蛾属(choristoneuraspp.),如柳色卷蛾(c.conflictana),云杉色卷蛾(c.fumiferana),苹果大卷叶蛾(c.longicellana),欧洲云杉卷叶蛾(c.murinana),西部云杉色卷蛾(c.occidentalis),c.rosaceana;夜蛾属(chrysodeixis(=pseudoplusia)spp.),南方银纹夜蛾如(c.eriosoma),大豆尺蠖(c.includens);粘虫(cirphisunipuncta),葡萄果蠹蛾(clysiaambiguella),cnaphalocerusspp.,稻纵卷叶野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云卷蛾属(cnephasiaspp.),向日葵螟(cochylishospes),鞘蛾属(coleophoraspp.),coliaseurytheme,茶枝尖细蛾属(conopomorphaspp.),conotrachelusspp.,copitarsiaspp.,米螟(corcyracephalonica),玉米根结网毛虫(crambuscaliginosellus),早熟禾草螟(crambusteterrellus),crocidosema(=epinotia)aporema,cydalima(=diaphania)perspectalis,小卷蛾属(cydia(=carpocapsa)spp.),如苹果小卷蛾(c.pomonella),坚果卷叶蛾(c.latiferreana);dalacanoctuides,核桃配片舟蛾(datanaintegerrima),dasychirapinicola,松毛虫属(dendrolimusspp.),如欧洲松毛虫(d.pini)、赤松毛虫(d.spectabilis),落叶松毛虫(d.sibiricus);葡萄小卷叶野螟(desmiafuneralis),diaphaniaspp.,如黄瓜绢野螟(d.nitidalis),甜瓜绢野螟(d.hyalinata);西南玉米杆草螟(diatraeagrandiosella),小蔗螟(diatraeasaccharalis),diphtherafestiva,金刚钻属(eariasspp.),如埃及钻夜蛾(e.insulana),翠纹金刚钻(e.vittella);ecdytolophaaurantianu,egira(=xylomyges)curialis,南美玉米苗斑螟(elasmopalpuslignosellus),甘蔗钻心虫(eldanasaccharina),葡萄小食心虫(endopizaviteana),榆秋黄尺蛾(ennomossubsignaria),墨西哥水稻螟(eoreumaloftini),粉斑螟属(ephestiaspp.),如干果粉斑螟(e.cautella)、烟草粉斑螟(e.elutella)、地中海粉斑螟(e.kuehniella);夜小卷蛾(epinotiaaporema),苹果褐卷蛾(epiphyaspostvittana),菩提松尺蛾(erannistiliaria),蕉弄蝶(erionotathrax),螟蛾属(etiellaspp.),euliaspp.,女贞细卷蛾(eupoeciliaambiguella),黄毒蛾(euproctischrysorrhoea),切夜蛾属(euxoaspp.),evetriabouliana,farontaalbilinea,夜蛾属(feltiaspp.),如粒肤地虎(f.subterranean);蜡螟(galleriamellonella),gracillariaspp.,食心虫属(grapholitaspp.),如李小食心虫(g.funebrana)、梨小食心虫(g.molesta),苹果小食心虫(g.inopinata);halysidotaspp.,黑拟蛉蛾(harrisinaamericana),hedyleptaspp.,棉铃虫属(helicoverpaspp.),如棉铃虫(h.armigera(=heliothisarmigera))、美洲棉铃虫(h.zea(=heliothiszea));实夜蛾属(heliothisspp.),如烟实夜蛾(h.assulta))、h.subflexa、烟芽夜蛾(h.virescens);hellulaspp.,如菜心野螟(h.undalis)、菜螟(h.rogatalis);helocoverpagelotopoeon,hemileucaoliviae,herpetogrammalicarsisalis,hiberniadefoliaria,褐织蛾(hofmannophilapseudospretella),向日葵同斑螟(homoeosomaelectellum),茶长卷蛾(homonamagnanima),hypenascabra,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樱桃巢蛾(hyponomeutapadella),苹果巢蛾(hyponomeutamalinellus),柿蒂虫(kakivoriaflavofasciata),番茄虫蛾(keiferialycopersicella),铁杉尺蠖蛾(lambdinafiscellariafiscellaria),西方铁杉尺蠖蛾(lambdinafiscellarialugubrosa),豆卷叶螟(lamprosemaindicata),蠹食心虫(laspeyresiamolesta),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glycinivorella),lerodeaeufala,leucinodesorbonalis,雪毒蛾(leucomasalicis),潜叶蛾属(leucopteraspp.),如咖啡潜叶蛾(l.coffeella)、旋纹潜蛾(l.scitella);leuminivoralycinivorella,苹果斑幕潜叶蛾(lithocolletisblancardella),绿果冬夜蛾(lithophaneantennata),llattiaocto(=amynaaxis),葡萄浆果小卷蛾(lobesiabotrana),lophocampaspp.,豆白隆切根虫(loxagrotisalbicosta),loxostegespp.,如甜菜网螟(l.sticticalis),l.cereralis;毒蛾属(lymantriaspp.),如舞毒蛾(l.dispar)、模毒蛾(l.monacha);桃潜蛾(lyonetiaclerkella),lyonetiaprunifoliella,天幕毛虫属(malacosomaspp.),如苹天幕毛虫(m.americanum)、草原天幕毛虫(m.californicum)、森林天幕毛虫(m.constrictum)、黄褐天幕毛虫(m.neustria);甘蓝夜蛾属(mamestraspp.),如甘蓝夜蛾(m.brassicae)、蓓带夜蛾(m.configurata);mamstrabrassicae,manducaspp.,如番茄天蛾(m.quinquemaculata)、烟草天蛾(m.sexta);刷须野螟属(marasmiaspp),marmaraspp.,豆野螟(marucatestulalis),megalopygelanata,melanchrapicta,暮眼蝶(melanitisleda),mocisspp.,如m.lapites,稻毛胫夜蛾(m.repanda);mocislatipes,monochroafragariae,粘虫(mythimnaseparata),nemapogoncloacella,neoleucinodeselegantalis,伪尺蛾属(nepytiaspp.),nymphulaspp.,oiketicusspp.,豆啮叶野螟(omiodesindicata),甘薯茎螟(omphisaanastomosalis),冬尺蠖蛾(operophterabrumata),黄杉合毒蛾(orgyiapseudotsugata),oriaspp.,orthagathyrisalis,秆野螟属(ostriniaspp.),如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稻负泥虫(oulemaoryzae),苹尺蛾(paleacritavernata),小眼夜蛾(panolisflammea),稻弄蝶属(parnaraspp.),普通蛀茎夜蛾(papaipemanebris),大凤蝶(papiliocresphontes),脐橙螟蛾(paramyeloistransitella),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无棕榈蝶蛾(paysandisiaarchon),螟蛉属(pectinophoraspp.),如彩色螟蛉(p.gossypiella);疆夜蛾(peridromasaucia),潜叶蛾属(perileucopteraspp.),如咖啡潜叶蛾(p.coffeella);圆掌舟蛾(phalerabucephala),phryganidiacalifornica,烟尺蛾属(phthorimaeaspp.),如马铃薯麦蛾(p.operculella);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潜叶蛾属(phyllonorycterspp.),如斑幕潜叶蛾(p.blancardella),山楂潜叶蛾(p.crataegella),p.issikii,金纹细蛾(p.ringoniella);菜粉蝶属(pierisspp.),如欧洲粉蝶(p.brassicae)、菜粉蝶(p.rapae)、绿脉菜粉蝶(p.napi);pilocrocistripunctata,苜蓿绿夜蛾(plathypenascabra),platynotaspp.,如p.flavedana,p.idaeusalis,p.stultana;荷兰石竹小卷蛾(platyptiliacarduidactyla),豆灰蝶(plebejusargus),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plusiaspp,菜蛾(plutellamaculipennis),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pontiaprotodica,praysspp.,斜纹夜蛾属(prodeniaspp.),二点委夜蛾(proxenuslepigone),粘虫属(pseudaletiaspp.),如p.sequax,一星粘虫(p.unipuncta);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rachiplusianu,richiaalbicosta,rhizobiusventralis,rhyacioniafrustrana,sabulodesaegrotata,schizuraconcinna,schoenobiusspp.,schreckensteiniafestaliella,白禾螟属(scirpophagaspp.),如三化螟(s.incertulas),s.innotata;scotiasegetum,大螟属(sesamiaspp.),如水稻大螟(s.inferens),葡萄修虎蛾(seudyrasubflava),麦蛾(sitotrogacerealella),葡萄卷叶蛾(sparganothispilleriana),spilonotalechriaspis,苹果小卷蛾(s.ocellana),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lamphygma)spp.),如s.cosmoides、s.eridania,甜菜夜蛾(s.exigua),草地夜蛾(s.frugiperda)、s.latisfascia,海灰翅夜蛾(s.littoralis)、斜纹夜蛾(s.litura)、黄条粘虫(s.omithogalli);stigmellaspp.,stomopteryxsubsecivella,strymonbazochii,棉卷叶野螟(syleptaderogata),synanthedonspp.,如小桃翅蛾(s.exitiosa),teciasolanivora,telehinlicus,thaumatopoeapityocampa,thaumatotibia(=cryptophlebia)leucotreta,松异舟蛾(thaumetopoeapityocampa),theclaspp.,theresimimaampelophaga,thyrinteinaspp,tildeniainconspicuella,tineaspp.,如t.cloacella,袋谷蛾(t.pellionella);幕谷蛾(tineolabisselliella),tortrixspp.,如栎绿卷蛾(t.viridana);毛颤蛾(trichophagatapetzella),粉夜蛾属(trichoplusiaspp.),如粉纹夜蛾(t.ni);tuta(=scrobipalpula)absoluta,(udeaspp.,如温室结网野螟(u.rubigalis);viracholaspp.,苹果巢蛾(yponomeutapadella)和zeirapheracanadensis;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例如acalymmavittatum,菜豆象(acanthoscehdesobtectus),喙丽金龟属(adoretusspp.),杨树萤叶甲(agelasticaalni),agrilusspp.,如a.anxius、a.planipennis、梨窄吉丁(a.sinuatus);叩甲属(agriotesspp.),如细胸叩头虫(a.fuscicollis)、条叩头虫(a.lineatus)、暗色叩头虫(a.obscurus);alphitobiusdiaperinus,amphimallussolstitialis,anisandrusdispar,奥国塞丽金龟(anisopliaaustriaca),家具窃蠹(anobiumpunctatum),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红铜丽金龟(anomalarufocuprea),星天牛属(anoplophoraspp.),如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花象甲属(anthonomusspp.),如胡椒跳甲(a.eugenii)、棉铃象甲(a.grandis)、苹花象(a.pomorum);圆皮蠹属(anthrenusspp.),aphthonaeuphoridae,梨象属(apionspp.),阿鳃金龟属(apogoniaspp.),athoushaemorrhoidalis,隐翅甲属(atomariaspp.),如甜菜隐食甲(a.linearis);毛皮蠹属(attagenusspp.),黄守瓜(aulacophorafemoralis),纵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piniperda),blitophagaundata,bruchidiusobtectus,豆象属(bruchusspp.),如欧洲兵豆象(b.lentis)、豌豆象(b.pisorum)、蚕豆象(b.rufimanus);苹卷象(byctiscusbetulae),callidiellumrufipenne,callopistriafloridensis,绿豆象(callosobruchuschinensis),camerariaohridella,甜菜大龟甲(cassidanebulosa),豆叶甲(cerotomatrifurcata),金花金龟(cetoniaaurata),龟象属(ceuthorhynchusspp.),如白菜籽龟象(c.assimilis)、芫菁龟象(c.napi);甜菜胫跳甲(chaetocnematibialis),cleonusmendicus,宽胸叩头虫属(conoderusspp.),如烟草金针虫(c.vespertinus);conotrachelusnenuphar,根颈象属(cosmopolitesspp.),新西兰草地蛴螬(costelytrazealandica),石刁柏负泥虫(criocerisasparagi),正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ferrugineus),杨干隐喙象(cryptorhynchuslapathi),cteniceraspp.,如c.destructor;象虫属(curculiospp.),cylindrocopturusspp.,cyclocephalaspp.,玉米铁甲虫(dactylispabalyi),蛀茎虫(dectestexanus),皮蠹属(dermestesspp.),叶甲属(diabroticaspp.),如对星瓢虫(d.undecimpunctata),南美叶甲(d.speciosa),长角叶甲(d.longicornis),d.semipunctata,玉米根萤叶甲(d.virgifera);柑椐象鼻虫(diaprepesabbreviates),姓野螟属(dichocrocisspp.),稻铁甲虫(dicladispaarmigera),阿根廷兜虫(diloboderusabderus),diocalandrafrumenti(diocalandrastigmaticollis),enaphalodesrufulus,食植瓢虫属(epilachnaspp.),如墨西哥豆瓢虫(e.varivestis)、马铃薯瓢虫(e.vigintioctomaculata);毛跳甲属(epitrixspp.),如烟草跳甲(e.hirtipennis)、e.similaris;eutheolahumilis,棉灰蒙象变种(eutinobothrusbrasiliensis),烟草钻孔虫(faustinuscubae),gibbiumpsylloides,gnathoceruscornutus,菜螟(hellulaundalis),非洲独角仙(heteronychusarator),hylamorphaelegans,欧洲松树皮象(hylobiusabietis),家天牛(hylotrupesbajulus),hyperaspp.,如埃及苜蓿叶象(h.brunneipennis)、紫苜蓿叶象(h.postica);绿鳞象甲(hypomecessquamosus),果小蠹属(hypothenemusspp.),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achnosternaconsanguinea,烟草甲(lasiodermaserricorne),latheticusoryzae,lathridiusspp.,lemaspp.,如烟草负泥虫(l.bilineata),黑角负泥虫(l.melanopus);马铃薯叶甲属(leptinotarsaspp.),如马铃薯叶甲(l.decemlineata);leptispapygmaea,甜菜叩甲(limoniuscalifornicus),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筒喙象属(lixusspp.),luperodesspp.,粉蠹属(lyctusspp.),如褐粉蠹(l.bruneus);liogenysfuscus,大趾属(macrodactylusspp.),如m.subspinosus;玛绢金龟(maladeramatrida),megaplatypusmutates,megascelisspp.,melanotuscommunis,菜花露尾甲属(meligethesspp.),如油菜露尾甲(m.aeneus);melolonthaspp.,如大栗鳃金龟(m.hippocastani)、五月鳃金龟(m.melolontha);西印度蔗螟(metamasiushemipterus),microthecaspp.,migdolusspp.,如m.fryanus,墨天牛属(monochamusspp.),如松墨天牛(m.alternatus);naupactusxanthographus,黄蛛甲(niptushololeucus),oberiabrevis,oemonahirta,椰蛀犀金龟(oryctesrhinoceros),锯谷盗(oryzaephilussurinamensis),oryzaphagusoryzae,黑葡萄耳象(otiorrhynchussulcatus),草莓根象甲(otiorrhynchusovatus),黑葡萄耳象(otiorrhynchussulcatus),oulemamelanopus,水稻负泥虫(oulemaoryzae),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jucunda),phaedonspp.,如小猿叶虫(p.brassicae)、辣根猿叶甲(p.cochleariae);phoracantharecurva,梨树叶象(phyllobiuspyri),庭园发丽金龟(phylloperthahorticola),食叶鳃金龟属(phyllophagaspp.),如p.helleri;条跳甲属(phyllotretaspp.),如p.chrysocephala、大豆淡足跳甲(p.nemorum)、黄曲条菜跳甲(p.striolata)、黄狭条跳甲(p.vittula);庭园发丽金龟(phylloperthahorticola),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小象甲属(premnotrypesspp.),psacotheahilaris,油菜蓝跳甲(psylliodeschrysocephala),大谷蠹(prostephanustruncates),psylliodesspp.,蛛甲属(ptinusspp.),pulgasaltona,谷蠹(rhizoperthadominica),红棕属(rhynchophorusspp.,如r.billineatus,红棕象甲(r.ferrugineus),棕榈象甲(r.palmarum),r.phoenicis,r.vulneratus;saperdacandida,scolytusschevyrewi,scyphophorusacupunctatus,豌豆叶象(sitonalineatus),谷象属(sitophilusspp.),谷象(s.granaria),米象(s.oryzae),玉米象(s.zeamais);尖隐喙象属(sphenophorusspp.),如s.levis;stegobiumpaniceum,茎干象属(sternechusspp.),如s.subsignatus;strophomorphusctenotus,symphyletesspp.,tanymecusspp.,黄粉虫(tenebriomolitor),tenebrioidesmauretanicus;拟谷盗属(triboliumspp.),如赤拟谷盗(t.castaneum);斑皮蠹属(trogodermaspp.)、籽象属(tychiusspp.)、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spp.),如x.pyrrhoderus;以及距步甲属(zabrusspp.),如z.tenebrioides);

双翅目(diptera)昆虫,例如aedesspp.,如伊蚊属(aedesspp.),如埃及伊蚊(a.aegypti)、白纹伊蚊(a.albopictus)、剌扰伊蚊(a.vexans);墨西哥果蝇(anastrephaludens);按蚊属(anophelesspp.),如白足按蚊(a.albimanus)、灾难按蚊(a.crucians)、费氏按蚊(a.freeborni)、冈比亚按蚊(a.gambiae)、白踝按蚊(a.leucosphyrus)、五斑按蚊(a.maculipennis)、微小按蚊(a.minimus)、四斑按蚊(a.quadrimaculatus)、中华按蚊(a.sinensis);bactrocerainvadens,花园毛蚊(bibiohortulanus),绿头蝇(calliphoraerythrocephala),红头丽蝇(calliphoravicina),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金蝇属(chrysomyiaspp.),如蛆症金蝇(c.bezziana),c.hominivorax、腐败金蝇(c.macellaria);chrysopsatlanticus,鹿蝇(chrysopsdiscalis),静斑虻(chrysopssilacea),锥蝇属(cochliomyiaspp.),如螺旋蝇(c.hominivorax);瘿蚊属(contariniaspp.),如高粱瘿蚊(c.sorghicola);嗜人瘤蝇蛆(cordylobiaanthropophaga),库蚊属(culexspp.),如斑蚊(c.nigripalpus),尖音库蚊(c.pipiens),致倦库蚊(c.quinquefasciatus),媒斑蚊(c.tarsalis),三带喙库蚊(c.tritaeniorhynchus);狂怒库蠓(culicoidesfurens),无饰脉毛蚊(culisetainornata),黑尾脉毛蚊(culisetamelanura),黄蝇属(cuterebraspp.),瓜蝇(dacuscucurbitae),油橄榄实蝇(dacusoleae),油菜叶瘿蚊(dasineurabrassicae),dasineuraoxycoccana,地种蝇属(deliaspp.),如葱蝇(d.antique),麦地种蝇(d.coarctata),灰地种蝇(d.platura),甘蓝地种蝇(d.radicum);人肤皮蝇(dermatobiahominis),果蝇属(drosophilaspp.),如斑翅果蝇(d.suzukii),厕蝇属(fanniaspp.),如小毛厕蝇(f.canicularis);胃蝇属(gastraphilusspp.),如马蝇(g.intestinalis);geomyzatipunctata,glossinaspp.,如g.fuscipes、刺舌蝇(g.morsitans)、须舌蝇(g.palpalis)、胶舌蝇(g.tachinoides),扰血蝇(haematobiairritans),haplodiplosisequestris,潜蝇属(hippelatesspp.),黑蝇属(hylemyiaspp.),如花生田灰地种蝇(h.platura);皮蝇属(hypodermaspp.),如纹皮蝇(h.lineata);hyppoboscaspp.,水稻菲岛毛眼水蝇(hydrelliaphilippina),leptoconopstorrens,liriomyzaspp.,如美洲斑潜蝇(l.sativae)、美国潜叶蝇(l.trifolii);luciliaspp.,如l.caprina、铜绿蝇(l.cuprina)、丝光绿蝇(l.sericata);lycoriapectoralis,mansoniatitillanus,mayetiolaspp.,如麦瘿蚊(m.destructor);muscaspp.,如秋家蝇(m.autumnalis)、家蝇(m.domestica);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oestrusspp.,如羊狂蝇(o.ovis);opomyzaflorum,oscinellaspp.,如瑞典麦秆蝇(o.frit);稻瘿蚊(orseoliaoryzae),天仙子泉蝇(pegomyahysocyami),银足白蛉(phlebotomusargentipes),草种蝇属(phorbiaspp.),如葱蝇(p.antiqua)、萝卜蝇(p.brassicae)、麦地种蝇(p.coarctata);phytomyzagymnostoma,prosimuliummixtum,胡萝卜茎蝇(psilarosae,哥伦比亚鳞蚊(psorophoracolumbiae),psorophoradiscolor,rhagoletisspp.,如樱桃实蝇(r.cerasi)、r.cingulate、r.indifferens、r.mendax、苹果实蝇(r.pomonella);rivelliaquadrifasciata,麻蝇属(sarcophagaspp.),如赤尾麻蝇(s.haemorrhoidalis);带蚋(simuliumvittatum),sitodiplosismosellana,螫蝇属(stomoxysspp.),如厩螫蝇(s.calcitrans);虻属(tabanusspp.),如北美黑虻(t.atratus)、牛虻(t.bovinus)、红色原虻(t.lineola)、二毛虫(t.similis);tanniaspp.,thecodiplosisjaponensis,tipulaoleracea,欧洲大蚊(tipulapaludosa)和污蝇属(wohlfahrtiaspp.);

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例如稻蓟马(baliothripsbiformis),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corbetti),dichromothripsssp.,echinothripsamericanus,enneothripsflavens,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spp.),如烟褐蓟马(f.fusca)、苜蓿花蓟马(f.occidentalis)、东方花蓟马(f.tritici);阳蓟马属(heliothripsspp.),温室蓟马(hercinothripsfemoralis),卡蓟马属(kakothripsspp.),microcephalothripsabdominalis,neohydatothripssamayunkur,pezothripskellyanus,腹突皱针蓟马(rhipiphorothripscruentatus),硬蓟马属(scirtothripsspp.),如桔硬蓟马(s.citri),s.dorsalis,s.perseae;stenchaetothripsspp,taeniothripscardamoni,taeniothripsinconsequens;蓟马属(thripsspp.),如t.imagines、t.hawaiiensis、稻蓟马(t.oryzae)、棕榈蓟马(t.palmi)、t.parvispinus、烟蓟马(t.tabaci);

半翅目(hemiptera)昆虫,例如合欢木虱(acizziajamatonica),acrosternumspp.,如拟绿蝽(a.hilare);无网长管蚜属(acyrthosiponspp.),如a.onobrychis、豌豆蚜(a.pisum);落叶松球蚜(adelgeslaricis),adelgestsugae,adelphocorisspp.,如a.rapidus,a.superbus;沫蜂属(aeneolamiaspp.),隆脉木虱属(agonoscenaspp.),茄无网蚜(aulacorthumsolani),aleurocanthuswoglumi,白粉虱属(aleurodesspp.),aleurodicusdisperses,甘蔗穴粉虱(aleurolobusbarodensis),丝绒粉虱属(aleurothrixusspp.),杧果叶蝉属(amrascaspp.),南瓜缘蝽(anasatristis),拟丽蝽属(antestiopsisspp.),anuraphiscardui,肾圆盾蚧属(aonidiellaspp.),梨瘤蚜(aphanostigmapiri),aphidulanasturtii,蚜属(aphisspp.),如a.craccivora,甜菜蚜(a.fabae)、草莓根蚜(a.forbesi)、棉蚜(a.gossypii)、北美茶藨子蚜(a.grossulariae)、a.maidiradicis,苹果蚜(a.pomi)、接骨木蚜(a.sambuci)、希奈德蚜(a.schneideri)、卷叶蚜(a.spiraecola);葡萄阿小叶蝉(arboridiaapicalis),轮背猎蝽(ariluscritatus),小圆盾蚧属(aspidiellaspp.),圆盾蚧属(aspidiotusspp.),atanusspp.,aulacaspisyasumatsui,茄无网蚜(aulacorthumsolani),bactericeracockerelli(paratriozacockerelli),粉虱属(bemisiaspp.),如银叶粉虱(b.argentifolii)、烟粉虱(b.tabaci(aleurodestabaci));土长蝽属(blissusspp.),如玉米长蝽(b.leucopterus);brachycaudusspp.,如飞廉短尾蚜(b.cardui),李短尾蚜(b.helichrysi),桃短尾蚜(b.persicae),b.prunicola;微管蚜属(brachycolusspp.),brachycorynellaasparagi,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cacopsyllaspp.,如c.fulguralis、c.pyricola(梨木虱(psyllapiri));小褐稻虱(calligyponamarginata),俊盲蝽属(calocorisspp.),斑腿微刺盲蝽(campylommalivida),capitophorushorni,carneocephalafulgida,异背长蝽属(caveleriusspp.),ceraplastesspp.,ceratovacunalanigera,ceroplastesceriferus,cerosiphagossypii,chaetosiphonfragaefolii,chionaspistegalensis,chloritaonukii,chromaphisjuglandicola,chrysomphalusficus,cicadulinambila,cimexspp.,如热带臭虫(c.hemipterus)、温带臭虫(c.lectularius);coccomytilushalli,软蚧属(coccusspp.),如c.hesperidum、c.pseudomagnoliarum;corythuchaarcuata,creontiadesdilutus,茶藨子隐瘤蚜(cryptomyzusribis),chrysomphalusaonidum,茶藨隐瘤蚜(cryptomyzusribis),ctenarytainaspatulata,黑斑烟盲蝽(cyrtopeltisnotatus),dalbulusspp.,胡椒缘蝽(dasynuspiperis),粉虱(dialeuradesspp.),如d.citrifolii;dalbulusmaidis,木虱属(diaphorinaspp.),如d.citri;白背盾蚧属(diaspisspp.),如d.bromeliae;dichelopsfurcatus,厚氏长棒网蝽(diconocorishewetti),doralisspp.,高加索冷杉椎球蚜(dreyfusianordmannianae),云杉椎球蚜(dreyfusiapiceae),履绵蚧属(drosichaspp.);西圆尾蚜属(dysaphisspp.),如车前圆尾蚜(d.plantaginea)、梨西圆尾蚜(d.pyri)、居根西圆尾蚜(d.radicola);dysaulacorthumpseudosolani;棉红蝽属(dysdercusspp.),如棉红蝽(d.cingulatus)、d.intermedius;灰粉蚧属(dysmicoccusspp.),edessaspp.,geocorisspp.,小绿叶蝉属(empoascaspp.),如蚕豆微叶蝉(d.fabae)、索拉纳小绿叶蝶(d.solana);epidiaspisleperii,绵蚜属(eriosomaspp.),如e.lanigerum,e.pyricola;斑叶蝉属(erythroneuraspp.);扁盾蝽属(eurygasterspp.),如麦扁盾蝽(e.integriceps);钝鼻叶蝉(euscelisbilobatus),美洲蝽属(euschistusspp.),如大豆褐椿(e.heros)、烟草蝽(e.impictiventris)、褐臭蝽(e.servus);fioriniatheae,咖啡地粉蚧(geococcuscoffeae),glycaspisbrimblecombei;茶翅蝽属(halyomorphaspp.),如茶翅蝽(h.halys);角盲椿(heliopeltisspp.),玻璃叶蝉(homalodiscavitripennis(=h.coagulata)),horciasnobilellus,李大尾蚜(hyalopteruspruni),茶藨苦菜超瘤蚜(hyperomyzuslactucae),吹绵蚧属(iceryaspp.),如i.purchase;片角叶蝉属(idiocerusspp.),扁喙叶蝉属(idioscopusspp.),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蜡蚧属(lecaniumspp.),lecanoideusfloccissimus,蛎盾蚧属(lepidosaphesspp.),如l.ulmi;稻缘蝽属(leptocorisaspp.),棉红铃喙缘蝽(leptoglossusphyllopus),萝卜蚜(lipaphiserysimi),草盲蝽属(lygusspp.),如草盲蝽(l.hesperus)、美洲牧草盲蝽(l.lineolaris)、牧草盲蝽(l.pratensis);maconellicoccushirsutus,marchalinahellenica,蔗黑长蝽(macropesexcavatus),长管蚜属(macrosiphumspp.),如蔷薇长管蚜(m.rosae)、麦长管蚜(m.avenae)、大戟长管蚜(m.euphorbiae);macrostelesquadrilineatus,mahanarvafimbriolata,筛豆龟蝽(megacoptacribraria),巢莱修尾蚜(megouraviciae),melanaphispyrarius,高粱蚜(melanaphissacchari);melanocallis(=tinocallis)caryaefoliae,metcafiellaspp.,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dirhodum),黑缘平翅斑蚜(monelliacostalis),monelliopsispecanis;myzocalliscoryli,murgantiaspp.,瘤蚜属(myzusspp.),如冬葱蚜(m.ascalonicus)、李瘤蚜(m.cerasi)、m.nicotianae、桃蚜(m.persicae)、黄药子瘤蚜(m.varians);黑茶藨子衲长管蚜(nasonoviaribis-nigri),neotoxopteraformosana,neomegalotomusspp,黑尾叶蝉属(nephotettixspp.),如马来亚黑尾叶蝉(n.malayanus)、二条黑尾叶蝉(n.nigropictus)、细小黑尾叶蝉(n.parvus)、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s);绿蝽属(nezaraspp.),如稻绿蝽(n.viridul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nysiushuttoni,稻蝽属(oebalusspp.),如o.pugnax;oncometopiaspp.,ortheziapraelonga,oxycaraenushyalinipennis,杨梅粉虱(parabemisiamyricae),片盾蚧属(parlatoriaspp.),parthenolecaniumspp.,如p.corni、p.persicae;瘿绵蚜属(pemphigusspp.),如囊柄瘿绵蚜(p.bursarius)、p.populivenae;玉米蜡蝉(peregrinusmaidis)、蔗飞虱(perkinsiellasaccharicida)、绵粉蚧属(phenacoccusspp.),如p.aceris,p.gossypii;杨平翅绵蚜(phloeomyzuspasserinii),忽布疣蚜(phorodonhumuli),葡萄根瘤蚜属(phylloxeraspp.),如p.devastatrix;甜菜拟网蝽(piesmaquadrata),壁蝽属(piezodorusspp.),如p.guildinii;苏铁褐点并盾蚧(pinnaspisaspidistrae),臀纹粉蚧属(planococcusspp.),如p.citri、p.ficus;prosapiabicincta,梨形原绵蚧(protopulvinariapyriformis),棉伪斑腿盲蝽(psallusseriatus),pseudacystapersea,桑盾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粉蚧属(pseudococcusspp.),如康氏粉蚧(p.comstocki);木虱属(psyllaspp.),如苹木虱(p.mali);金小蜂属(pteromalusspp.),(pulvinariaamygdali,pyrillaspp.,笠圆盾蚧属(quadraspidiotusspp.),如q.perniciosus;quesadagigas,平刺粉蚧属(rastrococcusspp.),reduviussenilis,rhizoecusamericanus,红猎蝽属(rhodniusspp.),冬葱瘤蛾蚜(rhopalomyzusascalonicus);缢管蚜属(rhopalosiphumspp.),如萝卜蚜(r.pseudobrassicas)、苹草缢管蚜(r.insertum)、玉米蚜(r.maidis)、禾谷缢管蚜(r.padi);sagatodesspp.,可可褐盲蝽(sahlbergellasingularis),黑盔蚧属(saissetiaspp.),sappaphismala,sappaphismali,,scaptocorisspp.,葡萄带叶蝉(scaphoidestitan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schizoneuralanuginosa,稻黑蝽属(scotinophoraspp.),刺盾蚧(selenaspidusarticulatus),禾谷网蚜(sitobionavenae),长唇基飞虱属(sogataspp.),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solubeainsularis,spissistilusfestinus(=stictocephalafestina),梨冠网蝽(stephanitisnashi),stephanitispyrioides,stephanitistakeyai,tenalapharamalayensis,tetraleurodesperseae,therioaphismaculate,thyantaspp.,如t.accerra、t.perditor;tibracaspp.,广胸沫蝉属(tomaspisspp.),声蚜属(toxopteraspp.),如桔二叉蚜(t.aurantii);白粉虱属(trialeurodesspp.),如t.abutilonea、t.ricini、白粉虱(t.vaporariorum);锥猎蝽属(triatomaspp.),个木虱属(triozaspp.),小叶蝉属(typhlocybaspp.),尖盾蚧属(unaspisspp.),如u.citri、矢尖蚧(u.yanonensis);以及葡萄根瘤蚜(viteusvitifolii);

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例如acanthomyopsinterjectus,新疆菜叶蜂(athaliarosae),attaspp.,如a.capiguara、切叶蚁(a.cephalotes)、切叶蚁(a.cephalotes)、a.laevigata、a.robusta、a.sexdens、a.texana,熊蜂属(bombusspp.),brachymyrmexspp.,camponotusspp.,如佛罗里达弓背蚁(c.floridanus)、c.pennsylvanicus、c.modoc;cardiocondylanuda,chalibionsp,举腹蚁属(crematogasterspp.),天鹅绒蚂蚁(dasymutillaoccidentalis),松叶蜂属(diprionspp.),姬胡蜂(dolichovespulamaculata),dorymyrmexspp.,dryocosmuskuriphilus,formicaspp.,实蜂属(hoplocampaspp.),如h.minuta、苹叶蜂(h.testudinea);iridomyrmexhumilis,毛蚁属(lasiusspp.),如黑毛蚁(l.niger),阿根廷蚁(linepithemahumile),liometopumspp.,leptocybeinvasa,monomoriumspp.,如小黄家蚁(m.pharaonis),monomorium,nylandriafulva,pachycondylachinensis,paratrechinalongicornis,paravespulaspp.,如p.germanica、p.pennsylvanica、p.vulgaris;pheidolespp.,如褐大头蚁(p.megacephala);pogonomyrmexspp.,如红蚂蚁(p.barbatus)、收割机蚂蚁(p.californicus),胡蜂(polistesrubiginosa),prenolepisimpairs,pseudomyrmexgracilis,schelipronspp.,sirexcyaneus,solenopsisspp.,如热带火蚁(s.geminata)、红火蚁(s.invicta)、s.molesta、黑火蚁(s.richteri)、南方火蚁(s.xyloni);spheciusspeciosus,sphexspp.,tapinomaspp.,如t.melanocephalum、t.sessile;tetramoriumspp.,如t.caespitum、t.bicarinatum,大胡蜂属(vespaspp.),如黄边胡蜂(v.crabro);vespulaspp.,如大黄蜂(v.squamosa);wasmanniaauropunctata,xylocopasp;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例如居屋艾蟋(achetadomestica),意大利蝗(calliptamusitalicus),澳洲草栖蝗(chortoicetesterminifera),ceuthophilusspp.,diastrammenaasynamora,摩洛哥戟纹蝗(dociostaurusmaroccanus),gryllotalpaspp.,如非洲蝼蛄(g.africana)、蝼蛄(g.gryllotalpa);gryllusspp.,非洲蔗蝗(hieroglyphusdaganensis),印度黄檀蝗(kraussariaangulifera),locustaspp.,如飞蝗(l.migratoria)、褐色拟飞蝗(l.pardalina;melanoplusspp.,如双纹黑蝗(m.bivittatus)、红足黑蝗(m.femurrubrum)、墨西哥黑蝗(m.mexicanus)、迁飞黑蝗(m.sanguinipes)、石栖黑蝗(m.spretus);条纹红蝗(nomadacrisseptemfasciata),塞纳加尔小车蝗(oedaleussenegalensis),scapteriscusspp.,schistocercaspp.,如美洲沙漠蝗(s.americana),沙漠蝗(s.gregaria),stemopelmatusspp.,庭疾灶螽(tachycinesasynamorus)和zonozerusvariegatus;

蜘蛛纲(arachnida)害虫,例如蜱螨目(acari),如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和疥螨科(sarcoptidae),如花蜱属(amblyommaspp.)(例如长星形壁虱(a.americanum)、热带花蜱(a.variegatum)、斑点钝眼蜱(a.maculatum)),锐缘蜱属(argasspp.),如波斯锐缘蜱(a.persicu),牛蜱属(boophilusspp.),如牛壁虱(b.annulatus)、消色牛蜱(b.decoloratus)、微小牛蜱(b.microplus),dermacentorspp.,如森林革蜱(d.silvarum)、安氏革蜱(d.andersoni)、美洲大革蜱(d.variabilis),璃眼蜱属(hyalommaspp.),如长喙璃眼蜱(h.truncatum),硬蜱属(ixodesspp.),如蓖子硬蜱(i.ricinus)、浅红硬蜱(i.rubicundus)、黑脚硬蜱(i.scapularis)、全环硬蜱(i.holocyclus)、太平洋硬蜱(i.pacificus),rhipicephalussanguineus,钝缘蜱属(ornithodorusspp.),如毛白钝缘蜱(o.moubata、赫氏钝缘蜱(o.hermsi)、回归热蜱(o.turicata),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bacoti),刺耳扁虱(otobiusmegnini),鸡皮刺螨(dermanyssusgallinae),痒螨属(psoroptesspp.),如绵羊疥病(p.ovis),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spp.),如血红扇头蜱(r.sanguineus)、具尾扇头蜱(r.appendiculatus)、外翻扇头蜱(r.evertsi),根螨属(rhizoglyphusspp.),疥螨属(sarcoptesspp.),如人疥螨(s.scabiei);以及瘿螨科(eriophyidae),包括aceriaspp.,如a.sheldoni、a.anthocoptes,acallitusspp.,刺皮节蜱属(aculopsspp.),如a.lycopersici、桔锈螨(a.pelekassi);刺瘿螨属(aculusspp.),如苹果刺锈螨(a.schlechtendali);colomerusvitis,枣叶锈螨(epitrimeruspyri),桔皱叶刺瘿螨(phyllocoptrutaoleivora;eriophytesribis和瘿螨属(eriophyesspp.),如柑橘瘿螨(eriophyessheldoni);跗绒螨科(tarsonemidae),包括半跗线螨属(hemitarsonemusspp.),phytonemuspallidus和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狭跗线螨属(stenotarsonemusspp.),steneotarsonemusspinki;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包括短须螨属(brevipalpusspp.),如紫红短须螨(b.phoenicis);叶螨科(tetranychidae),包括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spp.),真叶螨属(eutetranychusspp.),小爪螨属(oligonychusspp.),petrobialatens,tetranychusspp.,如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t.evansi、神泽叶螨(t.kanzawai)、太平洋叶螨(t.pacificus)、t.phaseulus、棉叶螨(t.telarius)和二点叶螨(t.urticae);苜蓿苔螨(bryobiapraetiosa);全爪螨属(panonychusspp.),如苹果叶螨(p.ulmi)、橘全爪螨(p.citri);metatetranychusspp.和小爪螨属(oligonychusspp.),如草地小爪螨(o.pratensis))、o.perseae,vasateslycopersici;raoiellaindica,果螨科(carpoglyphidae),包括carpoglyphusspp.;penthaleidaespp.,如halotydeusdestructor;蠕形螨科(demodicidae)数种,如demodexspp.;trombicidea,包括trombiculaspp.;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包括ornothonyssusspp.;蒲螨科(pyemotidae),包括pyemotestritici;tyrophagusputrescentiae;螨科(acaridae),包括acarussiro;蜘蛛目(araneida),例如毒蜘蛛(latrodectusmactans),tegenariaagrestis,chiracanthiumsp,lycosasp,achaearaneatepidariorum和褐丝蛛(loxoscelesreclusa);

线虫动物门(phylumnematoda)害虫,例如植物寄生性线虫,如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如北方根结线虫(m.hapla)、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胞囊线虫,球胞囊线虫属(globodera),如马铃薯金线虫(g.rostochiensis);胞囊线虫属(heterodera),如禾谷胞囊线虫(h.avenae)、大豆胞囊线虫(h.glycines)、甜菜胞囊线虫(h.schachtii)、三叶草胞囊线虫(h.trifolii);种子肿瘿线虫,粒线虫属(anguina);茎叶线虫,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如水稻干尖线虫(a.besseyi);刺线虫,针刺线虫属(belonolaimus),如杂草刺线虫(b.longicaudatus);松线虫,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如松材线虫(b.lignicolus)、松材线虫(b.xylophilus);环形线虫,环纹线虫属(criconema),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如c.xenoplax和c.ornata,以及轮线虫属(criconemoides),如criconemoidesinformis,中环线虫属(mesocriconema);球茎线虫,茎线虫属(ditylenchus),如腐烂茎线虫(d.destructor)、甘薯茎线虫(d.dipsaci);锥线虫,锥线虫属(dolichodorus);螺旋形线虫,多带螺旋(heliocotylenchusmulticinctus);鞘线虫和鞘形线虫,鞘线虫属(hemicycliophora)和hemicriconemoides属;hirshmanniella属;冠线虫,纽带线虫(hoplolaimus)属;假根结线虫,真珠线虫属(nacobbus);针线虫,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如伸展长针线虫(l.elongatus);根腐线虫,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如最短尾短体线虫(p.brachyurus)、疏忽短体线虫(p.neglectus)、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p.curvitatus、古迪短体线虫(p.goodeyi);穿孔线虫,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如香蕉穿孔线虫(r.similis);rhadopholusspp.;rhodopholusspp.;肾形线虫,肾状线虫属(rotylenchulusspp.),如盘旋线虫(r.robustus)、肾形肾脏线虫(r.reniformis);盾线虫(scutellonema)属;残根线虫,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spp.,如t.obtusus、原始毛刺线虫(t.primitivus);类毛刺属(paratrichodorus),如p.minor;阻长线虫,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如克莱顿矮化线虫(t.claytoni)、不定矮化线虫(t.dubius);柑桔线虫,小垫刃线虫(tylenchulus)属,如柑桔半穿刺线虫(t.semipenetrans);剑线虫,剑线虫属(xiphinema);以及其他植物寄生性线虫种属;

等翅目(isoptera)昆虫,例如黄颈木白蚁(calotermesflavicollis),coptotermesspp.,如台湾乳白蚁(c.formosanus)、c.gestroi、c.acinaciformis;cornitermescumulans,cryptotermesspp.,如c.brevis、c.cavifrons;globitermessulfureus,heterotermesspp.,如金黄异白蚁(h.aureus)、长头异白蚁(h.longiceps)、甘蔗白蚁(h.tenuis);leucotermesflavipes,土白蚁属(odontotermesspp.),incisitermesspp.,如i.minor、i.snyder;marginitermeshubbardi,mastotermesspp.,如m.darwiniensis,neocapritermesspp.,如n.opacus,n.parvus;neotermesspp.,procornitermesspp.,zootermopsisspp.,如z.angusticollis、z.nevadensis,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spp.),如r.hesperus、r.tibialis、黄胸散白蚁(r.speratus)、黄肢散白蚁(r.flavipes)、r.grassei、欧洲散白蚁(r.lucifugus)、r.santonensis、美小黑散白蚁(r.virginicus);termesnatalensis;

蜚蠊目(blattaria)昆虫,例如blattaspp.,如东方蜚蠊(b.orientalis)、b.lateralis;blattellaspp.,如b.asahinae、德国小蠊(b.germanica);马德拉蜚蠊(leucophaeamaderae),panchloranivea,periplanetaspp.,如美洲大蠊(p.americana)、澳洲蜚蠊(p.australasiae)、棕色蜚蠊(p.brunnea)、黑胸大蠊(p.fuligginosa)、日本大蠊(p.japonica);supellalongipalpa,parcoblattapennsylvanica,eurycotisfloridana,pycnoscelussurinamensis,蚤目(siphonoptera)昆虫,例如cediopsyllasimples,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spp.),ctenocephalidesspp.,如(猫跳蚤(c.felis)、狗跳蚤(c.canis),印鼠客蚤(xenopsyllacheopis),致痒蚤(pulexirritans),trichodectescanis,穿皮潜蚤(tungapenetrans)和具带病蚤(nosopsyllusfasciatus);

缨尾目(thysanura)昆虫,例如西洋衣鱼(lepismasaccharina)、ctenolepismaurbana和斑衣鱼(thermobiadomestica);

唇足纲(chilopoda)害虫,例如地蜈蚣属(geophilusspp.)、蚰蜒属(scutigeraspp.),如scutigeracoleoptrata;

倍足纲(diplopoda)害虫,例如blaniulusguttulatus、julusspp.、narceusspp.;

综合纲(symphyla)害虫,例如scutigerellaimmaculata,

革翅目(dermaptera)昆虫,例如欧洲球螋(forficulaauricularia),

弹尾目(collembola)昆虫,例如棘跳虫属(onychiurusssp.),如武装棘跳虫(onychiurusarmatus),

等足目(isopoda)害虫,例如鼠妇(armadillidiumvulgare)、栉水虱(oniscusasellus)、球鼠妇(porcellioscaber);

毛虱目(phthiraptera)昆虫,例如畜虱属(damaliniaspp.);人虱属(pediculusspp.),如人头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人体虱(pediculushumanuscorporis),pediculushumanushumanus;阴虱(pthiruspubis);血虱属(haematopinusspp.),如牛血虱(haematopinuseurysternus)、猪血虱(haematopinussuis);颚虱属(linognathusspp.),如犊颚虱(linognathusvituli);牛虱(bovicolabovis)、鸡虱(menopongallinae)、大鸡虱(menacanthusstramineus)和水牛盲虱(solenopotescapillatus),嚼虱属(trichodectesspp.);

可以由式(i)化合物防治的其他害虫品种的实例包括软体动物门(phylum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例如饰贝属(dreissenaspp.);腹足纲(gastropoda),例如阿勇蛞蝓属(arionspp.)、双脐螺属(biomphalariaspp.)、小泡螺属(bulinusspp.)、derocerasspp.、土蜗属(galbaspp.)、椎实螺属(lymnaeaspp.)、钉螺属(oncomelaniaspp.),福寿螺(pomaceacanaliclata),琥珀螺属(succineaspp.);蠕虫纲(helminths),例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斯里兰卡钩口线虫(ancylostomaceylanicum)、巴西钩口线虫(acylostomabraziliensis)、钩口线虫属(ancylostomaspp.)、似引蛔线虫(ascarislubricoides)、蛔虫属(ascarisspp.)、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帝汶布鲁线虫(brugiatimori)、仰口线虫属(bunostomumspp.)、夏伯特线虫属(chabertiaspp.)、枝睾吸虫属(clonorchisspp.)、古柏线虫属(cooperiaspp.)、双腔吸虫属(dicrocoeliumspp.)、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filaria)、阔叶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medinensis)、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蠕形住肠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片吸虫属(faciolaspp.)、血矛线虫属(haemonchusspp.)如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异刺线虫属(heterakisspp.)、矮小啮壳绦虫(hymenolepisnana)、猪圆线虫属(hyostrongulusspp.)、罗阿罗阿线虫(loaloa)、细颈线虫属(nematodirusspp.)、结节线虫属(oesophagostomumspp.)、后睾吸虫属(opisthorchisspp.)、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volvulus)、奥斯脱线虫属(ostertagiaspp.)、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spp.)、血吸虫属(schistosomenspp.)、富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fuelleborni)、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粪圆线虫属(stronyloidesspp.)、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猪带绦虫(taeniasolium)、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a)、株布氏旋毛虫(trichinellabritovi)、南方旋毛虫(trichinellanelsoni)、伪方定毛形线虫(trichinellapseudopsiralis)、毛圆线虫属(trichostrongulusspp.)、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uria)、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

本发明化合物适合用于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寄生虫侵染或感染。因此,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化合物在在制造用于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寄生虫侵染或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寄生虫侵染和感染的方法,包括对动物口服、局部或胃肠外给予或施用杀寄生虫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化合物在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寄生虫侵染和感染中的非治疗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寄生虫侵染和感染的非治疗方法,包括对场所施用杀寄生虫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进一步适合用于在动物中和动物上防除或防治寄生虫。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动物中和动物上防除或防治寄生虫的方法,包括使寄生虫与杀寄生虫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化合物在防治或防除寄生虫中的非治疗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除或防治寄生虫的非治疗方法,包括对场所施用杀寄生虫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通过接触(经由土壤、玻璃、墙壁、蚊帐、地毯、毛毯或动物部分)和摄取(例如诱饵)二者而有效。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施用于任何和所有发育阶段。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直接或者以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形式施用。

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与对病原性寄生虫起作用的混合配对一起施用,例如与合成球虫病化合物,聚醚抗生素,如氨丙啉、氯苯胍、托三嗪、莫能菌素、盐霉素、马度米星、拉沙里菌素、甲基盐霉素或生度米星,或与如上所定义的其他混合配对一起施用,或者以包含所述混合物的组合物形式施用。

本发明化合物和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可以口服、胃肠外或局部,例如经皮施用。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内吸或者非内吸地有效。

施用可以预防性、治疗性或非治疗性地进行。此外,施用可以预防性地对预期出现寄生虫的地方进行。

本文所用术语“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将化合物/组合物直接施用于寄生虫上,包括直接施用于动物上或者排除直接施用于动物上,例如对后者而言施用于其场所)和间接接触(将化合物/组合物施用于寄生虫的场所)二者。通过寄生虫的场所接触寄生虫为本发明化合物的非治疗用途的实例。

术语“场所”是指栖息地,食物供应源,繁殖地,其中寄生虫在动物之外生长或可能生长的区域、材料或环境。

本文所用术语“寄生虫”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优选体内寄生虫。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能优选体外寄生虫。在温血动物和鱼类中的侵染包括但不限于虱、咬虱、蜱、羊鼻蝇蛆、羊蜱蝇、螯蝇、家蝇、蝇、myiasitic蝇幼虫、恙螨、蚋、蚊和蚤。

本发明化合物尤其可以用于分别防治下列目和属的寄生虫:

蚤(蚤目),例如猫蚤(ctenocephalidesfelis)、狗蚤(ctenocephalidescanis)、印鼠客蚤(xenopsyllacheopis)、致痒蚤(pulexirritans)、穿皮潜蚤(tungapenetrans)和具带病蚤(nosopsyllusfasciatus),

蟑螂(蜚蠊目-blattodea),例如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blattellaasahinae、美洲蟑螂(periplanetaamericana)、日本大蠊(periplanetajaponica)、棕色蜚蠊(periplanetabrunnea)、periplanetafuligginosa、澳洲蜚蠊(periplanetaaustralasiae)和东方蜚蠊(blattaorientalis),

蝇、蚊(双翅目),例如埃及伊蚊(aedesaegypti)、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剌扰伊蚊(aedesvexans)、墨西哥果蝇(anastrephaludens)、五斑按蚊(anophelesmaculipennis)、anophelescrucians、白足按蚊(anophelesalbimanus)、疟蚊(anophelesgambiae)、anophelesfreeborni、海南岛白踝按蚊(anophelesleucosphyrus)、云南微小按蚊(anophelesminimus)、四斑按蚊(anophelesquadrimaculatus)、红头丽蝇(calliphoravicina)、蛆症金蝇(chrysomyabezziana)、chrysomyahominivorax、chrysomyamacellaria、鹿蝇(chrysopsdiscalis)、chrysopssilacea、chrysopsatlanticus、螺旋蝇(cochliomyiahominivorax)、嗜人瘤蝇蛆(cordylobiaanthropophaga)、狂怒库蠓(culicoidesfurens)、尖音库蚊(culexpipiens)、斑蚊(culexnigripalpus)、致倦库蚊(culexquinquefasciatus)、媒斑蚊(culextarsalis)、culisetainornata、culisetamelanura、人肤皮蝇(dermatobiahominis)、小毛厕蝇(fanniacanicularis)、马蝇(gasterophilusintestinalis)、刺舌蝇(glossinamorsitans)、须舌蝇(glossinapalpalis)、glossinafuscipes、胶舌蝇(glossinatachinoides)、haematobiairritans、haplodiplosisequestris、潜蝇属(hippelates)、纹皮蝇(hypodermalineata)、leptoconopstorrens、luciliacaprina、铜绿蝇(luciliacuprina)、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lycoriapectoralis、沼蚊属(mansonia)、家蝇(muscadomestica)、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羊狂蝇(oestrusovis)、银足白蛉(phlebotomusargentipes)、psorophoracolumbiae、psorophoradiscolor、prosimuliummixtum、赤尾肉蝇(sarcophagahaemorrhoidalis)、肉蝇属(sarcophaga)、带蚋(simuliumvittatum)、厩螫蝇(stomoxyscalcitrans)、牛虻(tabanusbovinus)、tabanusatratus、红色原虻(tabanuslineola)和tabanussimilis;虱(毛虱目),例如人头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人体虱(pediculushumanuscorporis)、阴虱(pthiruspubis)、牛血虱(haematopinuseurysternus)、猪血虱(haematopinussuis)、牛颚虱(linognathusvituli)、bovicolabovis、鸡虱(menopongallinae)、menacanthusstramineus和solenopotescapillatus,

壁虱和寄生螨(寄螨目(parasitiformes)):壁虱(蜱亚目(ixodida)),例如黑脚硬蜱(ixodesscapularis)、全环硬蜱(ixodesholocyclus)、太平洋硬蜱(ixodespacificus)、棕色犬壁虱(rhiphicephalussanguineus)、安氏革螨(dermacentorandersoni)、美洲大革螨(dermacentorvariabilis)、长星形壁虱(amblyommaamericanum)、ambryommamaculatum、ornithodorushermsi、ornithodorusturicata以及寄生螨(甲螨亚目(mesostigmata)),例如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bacoti)和鸡皮刺螨(dermanyssusgallinae);辐螨亚目(actinedid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和粉螨亚目(acaridida)(无气门目(astigmata)),例如acarapisspp.、cheyletiellaspp.、ornithocheyletiaspp.、鼠螨属(myobia)、psorergatesspp.、蠕形螨属(demodex)、恙螨属(trombicula)、listrophorusspp.、粉螨属(acarus)、食酪螨属(tyrophagus)、嗜木螨属(caloglyphus)、hypodectesspp.、pterolichusspp.、痒螨属(psoroptes)、疥螨属(chorioptes)、耳痒螨属(otodectes)、sarcoptesspp.、背肛螨属(notoedres)、膝螨属(knemidocoptes)、cytoditesspp.和laminosioptesspp.;

臭虫(heteropterida):温带臭虫(cimexlectularius)、热带臭虫(cimexhemipterus)、reduviussenilis、锥蝽属(triatoma)、锥蝽属(rhodnius)、panstrongylusssp.和ariluscritatus,

虱目(anoplurida),例如haematopinusspp.、linognathusspp.、pediculusspp.、phtirusspp.和solenopotesspp.;

食毛目(mallophagida)(arnblycerina和ischnocerina亚目),例如trimenoponspp.、menoponspp.、trinotonspp.、bovicolaspp.、werneckiellaspp.、lepikentronspp.、trichodectesspp.和felicolaspp.;蛔虫(线虫纲(nematoda)):

金针虫和trichinosis(毛管目(trichosyringida)),例如毛形科(trichinellidae)(毛形属(trichinella))、毛首科(trichuridae)、trichurisspp.、毛细线虫属(capillaria);

杆形目(rhabditida),例如小杆线虫属(rhabditis)、strongyloidesspp.、helicephalobusspp.;

圆线虫目(strongylida),例如strongylusspp.、ancylostomaspp.、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bunostomumspp.(钩虫)、毛圆线虫属(trichostrongylus)、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ostertagiaspp.、cooperiaspp.、细颈线虫属(nematodirus)、dictyocaulusspp.、cyathostomaspp.、结节线虫属(oesophagostomum)、猪肾虫(stephanurusdentatus)、ollulanusspp.、夏伯特线虫属(chabertia)、猪肾虫、气管比翼线虫(syngamustrachea)、ancylostomaspp.、钩虫属(uncinaria)、球首线虫属(globocephalus)、necatorspp.、后圆线虫属(metastrongylus)、毛样缪勒线虫(muelleriuscapillaris)、protostrongylusspp.、管圆线虫属(angiostrongylus)、parelaphostrongylusspp.、aleurostrongylusabstrusus和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renale);

肠线虫(蛔目(ascaridida)),例如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猪蛔虫(ascarissuum)、鸡蛔虫(ascaridiagalli)、马副蛔虫(parascarisequorum)、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蛲虫)、犬弓首蛔虫(toxocaracanis)、犬蛔虫(toxascarisleonine)、skrjabinemaspp.和马尖尾线虫(oxyurisequi);camallanida,例如dracunculusmedinensis(麦地那龙线虫);

旋尾目(spirurida),例如thelaziaspp.、丝虫属(wuchereria)、brugiaspp.、onchocercaspp.、dirofilarispp.、dipetalonemaspp.、setariaspp.、elaeophoraspp.、狼尾旋线虫(spirocercalupi)和丽线虫属(habronema);棘头虫(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例如acanthocephalusspp.、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hirudinaceus)和棘头虫属(oncicola);

扁虫类(planarians)(扁形动物门(plathelminthes)):

肝吸虫(flukes)(吸虫纲(trematoda)),例如肝片形吸虫属(faciola)、fascioloidesmagna、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双腔吸虫属(dicrocoelium)、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血吸虫属(schistosoma)、毛毕吸虫属(trichobilharzia)、有翼翼形吸虫(alariaalata)、并殖吸虫属和nanocyetesspp;

cercomeromorpha,尤其是cestoda(绦虫),例如裂头绦虫属(diphyllobothrium)、teniaspp.、棘球绦虫属(echinococcus)、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caninum)、multicepsspp.、膜壳绦虫属(hymenolepis)、中殖孔绦虫属(mesocestoides)、vampirolepisspp.、monieziaspp.、anoplocephalaspp.、sirometraspp.、anoplocephalaspp.和hymenolepisspp.。

本文所用术语“动物”包括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和鱼类。优选哺乳动物,如牛、绵羊、猪、骆驼、鹿、马、小猪、家禽、兔、山羊、狗和猫,水牛、驴、黇鹿和驯鹿,以及还有产皮动物如貂、丝鼠和浣熊,禽类如母鸡、鹅、火鸡和鸭以及鱼类如淡水鱼和咸水鱼如鲑鱼、鲤鱼和鳗鱼。特别优选家养动物,如狗或猫。

通常而言,“杀寄生虫有效量”是指对生长获得可观察到的效果所需的活性成分的量,所述效果包括坏死、死亡、阻滞、预防和去除效果,破坏效果或减少目标生物体的出现和活动的效果。对于用于本发明的各种化合物/组合物,杀寄生虫有效量可以变化。组合物的杀寄生虫有效量也会根据主要条件如所需杀寄生虫效果及持续时间、目标物种、施用方式等而变化。

通常有利的是以0.5-100mg/kg/天,优选1-50mg/kg/天的总量施用本发明化合物。

为了对温血动物口服给药,可以将式i化合物配制成动物饲料、动物饲料预混物、动物饲料浓缩物、丸剂、溶液、糊、悬浮液、浸液、凝胶、片剂、大丸剂和胶囊。此外,式i化合物可以在其饮用水中给药于动物。对于口服给药,所选择的剂型应为动物提供0.01-100mg/kg动物体重/天,优选0.5-100mg/kg动物体重/天的式i化合物。

或者,式i化合物可以肠胃外给药于动物,例如通过腔内、肌内、静脉内或皮下注射。式i化合物可以分散或溶于对于皮下注射而言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中。或者,式i化合物可配制成皮下给药用植入物。此外,式i化合物可以透皮给药于动物。对于肠胃外给药,所选剂型应为动物提供0.01-100mg/kg动物体重/天的式i化合物。

式i化合物还可以浸液、粉剂、粉末、套环、挂牌(medallions)、喷雾剂、香波、滴施(spot-on)和喷淋(pour-on)配制剂形式以及以软膏或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局部给药于动物。对于局部施用,浸液和喷雾剂通常含有0.5-5,000ppm,优选1-3,000ppm式i化合物。此外,式i化合物可以配制成动物,特别是四足动物如牛和绵羊用耳贴。

合适的制剂是:

-溶液,如口服溶液、稀释后口服给药用浓缩物、用于皮肤上或用于体腔内的溶液、喷淋配制剂、凝胶;

-口服或皮肤给药乳液和悬浮液;半固体制剂;

-其中将活性化合物在软膏基质中或在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基质中加工的配制剂;

-固体制剂如粉末、预混物或浓缩物、颗粒、丸剂、片剂、大丸剂、胶囊;气雾剂和吸入剂,以及含有活性化合物的成型制品。

适合注射的组合物通过将活性成分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并任选加入其他助剂如酸、碱、缓冲盐、防腐剂和加溶剂而制备。适合注射液的助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过滤这些溶液并无菌填充。

口服溶液直接给药。浓缩物在预先稀释至使用浓度之后口服给药。口服溶液和浓缩物根据上面对注射液所述的现有技术制备,并不必需无菌程序。

用于皮肤上的溶液滴施、涂施、擦施、洒施或喷施。

用于皮肤上的溶液根据现有技术以及上面对注射液所述制备,并不必需无菌程序。

将凝胶施加或涂敷在皮肤上或引入体腔中。凝胶通过用足以得到具有软膏状稠度的透明材料的增稠剂处理如在注射液情况下所述制备的溶液而制备。合适的增稠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将喷淋配制剂倒在或喷雾在限定的皮肤区域,活性化合物渗透进皮肤并内吸起作用。喷淋配制剂通过将活性化合物在合适的皮肤相容性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溶解、悬浮或乳化而制备。合适的话加入其他助剂如着色剂、生物吸收促进物质、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粘合剂。合适的助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乳液可以口服、经皮给药或作为注射液给药。乳液呈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它们通过将活性化合物溶于疏水性或亲水性相中并借助合适的乳化剂以及合适的话其他助剂如着色剂、吸收促进物质、防腐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粘度提高物质用另一相的溶剂均化而制备。合适的疏水相(油)、合适的亲水相、合适的乳化剂和合适的其他乳液用助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悬浮液可以口服或局部/经皮给药。它们通过将活性化合物悬浮于悬浮剂中而制备,合适的话加入其他助剂如润湿剂、着色剂、生物吸收促进物质、防腐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合适的悬浮剂和合适的其他悬浮液用助剂—包括润湿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半固体制剂可以口服或局部/经皮给药。它们与上述悬浮液和乳液的不同仅在于它们具有更高粘度。

为了生产固体制剂,将活性化合物与合适的赋形剂混合,合适的话加入助剂,并且制成所需剂型。适合该目的的助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通常可以包含约0.001-95%本发明化合物。

即用制剂以10重量ppm-80重量%,优选0.1-65重量%,更优选1-50重量%,最优选5-40重量%的浓度含有对寄生虫,优选体外寄生虫起作用的化合物。

在使用前稀释的制剂以0.5-90重量%,优选1-50重量%的浓度含有对体外寄生虫起作用的化合物。

此外,制剂以10重量ppm-2重量%,优选0.05-0.9重量%,非常特别优选0.005-0.25重量%的浓度包含对抗体内寄生虫的式i化合物。

局部施用可以用含有化合物的成型制品如套环、挂牌、耳贴、在身体部分上固定用的绑带以及粘合条和箔进行。

通常有利的是施用在三周内以10-300mg/kg,优选20-200mg/kg,最优选25-160mg/kg被处理动物体重的总量释放本发明化合物的固体配制剂。制备实施例:

在原料进行适当改变下,使用以下制备实施例中所述的程序来获得其他式i化合物。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化合物连同物理数据列于下表c中。

化合物可通过例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1h-nmr和/或它们的熔点进行表征。

分析型hplc-方法:agilenteclipseplusc18,50×4.6mm,id5μm;洗脱:a=10mm甲酸铵(0.1%甲酸),b=乙腈(0.1%甲酸),流速=1.2ml/min,30℃;梯度=10%b至100%b—3min,保持1min,1min—10%b。运行时间=5.01min。

1h-nmr:信号由相对于四甲基硅烷或对于13c-nmr而言相对于cdcl3的化学位移(ppm,δ)、其多重性和其积分(所给氢原子的相对数)表征。使用下列缩写表征信号的多重性:m=多重峰,q=四重峰,t=三重峰,d=双峰和s=单峰。

所用缩写为:d表示天,h表示小时,min表示分钟,r.t./室温表示20-25℃,rt表示停留时间;dmso表示二甲亚砜,oac表示乙酸根,etoac表示乙酸乙酯,thf表示四氢呋喃且t-buoh表示叔丁醇。

实施例1: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c-1)

步骤1: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向n,n-二甲基甲酰胺(3ml)中5-溴-2-氯-嘧啶(0.1g)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钾(0.142g)、碘化铜(i)(0.01g)、8-羟基喹啉(0.08g)和4-(三氟甲氧基)苯胺(0.11g)。将混合物在95℃下加热24小时。将混合物用水(15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快速硅胶柱色谱处理,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液,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0.05g)。lc/ms:rt:1.86min;ms:m/z=334(m+1)+1hnmr(300mhz,dmso-d6)δ10.12–9.94(m,1h),8.74–8.56(m,2h),7.89–7.72(m,2h),7.38–7.24(m,2h)。

步骤2:(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

将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1g)溶液溶解于1,4-二烷(4ml)和水(1ml)中并将混合物用氮气脱气15分钟。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钯(ii)(0.01g)、碳酸铯(0.2g)和2-[(e)-3,3-二乙氧基-2-甲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0.11g),并将混合物用氮气脱气另外10分钟。将混合物在95℃下加热4小时,然后冷却至环境温度。加入盐酸(1n)溶液,并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将混合物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得到的残余物经快速柱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为固体(0.03g)。lc/ms:rt:1.65min;ms:m/z=324(m+1)+1hnmr(300mhz,dmso-d6)δ10.33(s,1h),9.54(s,1h),8.80(s,2h),8.01–7.80(m,2h),7.48–7.34(m,2h),7.32(s,1h),2.02(s,3h)。

步骤3: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3ml)中(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2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130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3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沉淀的固体,用冷乙醇和正戊烷洗涤,得到标题化合物(0.2g)。lc/ms:rt:1.96min;ms:m/z=515(m+1)+1hnmr(300mhz,dmso-d6)δ11.74(s,1h),10.10(s,1h),9.72(s,1h),8.69(s,2h),7.96(s,1h),7.91–7.88(m,2h),7.36–7.19(m,6h),6.69(s,1h),3.14–3.05(m,1h),2.14(s,3h),1.19-1.17(m,6h)。

实施例2:合成1-(2,6-二甲基苯基)-3-[(e)-[(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c-2):

将乙醇(3ml)中(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2g)和1-氨基-3-(2,6-二甲基苯基)硫脲(0.12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3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悬浮的固体,然后用冷乙醇、正戊烷洗涤,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0.2g)。lc/ms:rt:1.89min;ms:m/z=501(m+1)+1hnmr(300mhz,dmso-d6)δ11.67(s,1h),10.09(s,1h),9.61(s,1h),8.69(s,2h),7.94(s,1h),7.91–7.80(m,2h),7.42–7.22(m,2h),7.21–7.02(m,3h),6.67(s,1h),2.21(s,3h),2.18(s,6h)。

实施例3: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3):

向乙醇(3ml)中1-(2-异丙基苯基)-3-[(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170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乙酸钠(0.082g)和溴乙酸甲酯(0.25g)。将混合物在室温下下搅拌30小时,随后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被分离,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快速硅胶柱色谱处理,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固体(0.16g)。lc/ms:rt:1.99min;ms:m/z=555(m+1)+1hnmr(300mhz,dmso-d6)δ10.14(s,1h),8.61(s,2h),8.02(s,1h),7.96–7.78(m,2h),7.57–7.40(m,2h),7.40–7.27(m,3h),7.27–7.19(m,1h),6.78(s,1h),4.33–3.99(m,2h),2.85–2.67(m,1h),2.01(s,3h),1.14–1.12(m,6h)。

实施例4:合成(2z)-3-(2,6-二甲基苯基)-2-[(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4):

将乙醇(4ml)中1-(2,6-二甲基苯基)-3-[2-甲基-3-[2-[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19g)、乙酸钠(0.094g)和溴乙酸甲酯(0.29g)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混合物随后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快速硅胶柱色谱处理,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170g)。lc/ms:rt:1.95min;ms:m/z=541(m+1)+1hnmr(300mhz,dmso-d6)δ10.11(s,1h),8.61(s,2h),8.02(s,1h),7.95-7.75(m,2h),7.38-7.28(m,2h),7.28–7.24(m,1h),7.24–7.16(m,2h),6.78(s,1h),4.22(s,2h),2.14(s,3h),2.08(s,6h)。

实施例5: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5):

步骤1: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向在0℃下n,n-二甲基甲酰胺(3ml)中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1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氢化钠(0.01g)。加入甲基碘(0.064g)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用饱和氯化铵溶液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05g)。lc/ms:rt:2.262min;ms:m/z=348(m+1)+1hnmr(300mhz,dmso-d6)δ8.53(s,2h),7.54–7.43(m,2h),7.43–7.32(m,2h),3.44(s,3h),1.20(d,j=19.4hz,2h)。

步骤2:(e)-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

将1,4-二烷(8ml)和水(2ml)中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5g)的混合物用氮气脱气15分钟。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钯(ii)(0.055g)、碳酸铯(1g)和2-[(e)-3,3-二乙氧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0.7g),并将混合物在95℃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1nhcl溶液酸化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混合物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将所得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固体(150mg)。lc/ms:rt:1.98min;ms:m/z=324.2(m+1)+1hnmr(300mhz,dmso-d6)δ9.59(d,j=7.8hz,1h),8.79(s,2h),7.59(d,j=16.0hz,1h),7.56–7.48(m,2h),7.42(d,j=8.6hz,2h),6.84(dd,j=16.0,7.8hz,1h),3.53(s,3h)。

步骤3:1-(2-异丙基苯基)-3-[[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3ml)中(e)-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09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058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悬浮的固体并用冷乙醇洗涤,得到标题化合物(0.08g)。lc/ms:rt:1.90min;ms:m/z=515(m+1)+1hnmr(300mhz,dmso-d6)δ8.64(s,2h),8.00-7.87(m,1h),7.57–7.43(m,2h),7.45-7.35(m,2h),7.35–7.29(m,1h),7.29–7.22(m,1h),7.22–7.12(m,2h),6.99-6.82(m,2h),3.50(s,3h),3.15-2.94(m,1h),1.15(d,j=6.9hz,6h)。

步骤4:(2z)-3-(2-异丙基苯基)-2-[[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

将乙醇(3ml)中1-(2-异丙基苯基)-3-[(e)-[(e)-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08g)、乙酸钠(0.039g)和溴乙酸甲酯(0.120g)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随后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04g)。lc/ms:rt:1.97min;ms:m/z=555(m+1)+1hnmr(300mhz,dmso-d6)δ8.65(s,2h),8.00(d,j=9.3hz,1h),7.55–7.44(m,4h),7.44–7.35(m,2h),7.35–7.27(m,1h),7.26–7.19(m,1h),7.12-6.99(m,1h),6.99-6.85(m,1h),4.29-3.99(m,2h),3.50(s,3h),2.82–2.64(m,1h),1.21–1.00(m,6h)。

实施例6: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c-6):

步骤1:(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

将1,4-二烷(6ml)和水(1.5ml)中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4g)的混合物用氮气脱气15分钟。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钯(ii)(0.042g)、碳酸铯(0.751g)和2-[(e)-3,3-二乙氧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戊烷(0.590g),并将混合物在95℃下加热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1nhcl溶液酸化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混合物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将所得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固体(0.2g)。lc/ms:rt:2.15min;ms:m/z=338.2(m+1)+1hnmr(300mhz,dmso-d6)δ9.51(s,1h),8.71(s,2h),7.60–7.47(m,2h),7.47–7.37(m,2h),7.33(s,1h),3.54(s,3h),1.97(s,3h)。

步骤2: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6ml)中(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83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51g)的混合物在85℃下加热3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沉淀的固体,用冷乙醇和正戊烷洗涤,干燥,得到所需产物(0.850g)。lc/ms:rt:2.37min;ms:m/z=529.3(m+1)+1hnmr(300mhz,dmso-d6)δ11.71(s,1h),9.69(s,1h),8.59(s,2h),7.94(s,1h),7.53–7.50(m,2h),7.41-7.38(m,2h),7.35–7.15(m,4h),6.64(s,1h),3.52(s,3h),3.14–3.01(m,1h),2.16(s,3h),1.17(d,j=6.9hz,6h)。

实施例7: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7):

将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67g)溶解于乙醇(15ml)中。加入2-溴乙酸乙酯(0.97g)和乙酸钠(0.31g),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提纯,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59g)。lc/ms:rt:2.49min;ms:m/z=569.4(m+1)+1hnmr(300mhz,dmso-d6)δ8.51(s,2h),7.99(s,1h),7.62–7.47(m,3h),7.44(dd,j=8.1,1.5hz,1h),7.42–7.36(m,2h),7.32(ddd,j=8.6,6.8,2.0hz,1h),7.23(dd,j=7.9,1.3hz,1h),6.74(s,1h),4.29–3.95(m,2h),3.51(s,3h),2.84–2.66(m,1h),2.10(s,3h),1.13(t,j=6.3hz,6h)。

实施例8:合成1-[(e)-[(e)-3-[5-(二甲基氨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2-甲基-丙-2-烯亚基]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c-8):

步骤1:合成5-溴-3-硝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

向正丁醇(100ml)中5-溴-2-氯-3-硝基吡啶(12g,0.050mol)的溶液中加入三乙胺(6.13g,0.060mol)和4-三氟甲氧基苯胺(10.74g,0.060mol)。将混合物在125℃下加热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沉淀的固体并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所需产物,为棕色固体(12.1g,63.3%产率。lc/ms:rt:1.938min;ms:m/z=378(m+1)+1hnmr(300mhz,dmso-d6);δ8.69(d,j=2.3hz,0h),8.60(d,j=2.3hz,0h),7.71(d,j=9.0hz,1h),7.37(d,j=8.6hz,1h)。

步骤2:合成5-溴-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3-二胺

向乙酸乙酯(15ml)中溴-3-硝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1.33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氯化锡二水合物(3.1g)并将混合物在80℃下加热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并将所得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床过滤。分离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蒸发有机层,得到所需产物,为浅棕色固体(0.63g,53%产率)。lc/ms:rt:1.723min;ms:m/z=348.3(m+1)+1hnmr(300mhz,dmso-d6);δ8.08(s,1h),7.68(d,j=9.0hz,2h),7.52(d,j=2.2hz,1h),7.24(d,j=8.6hz,2h),7.07(d,j=2.2hz,1h),5.45(s,2h)。

步骤3:合成5-溴-n2,n3,n3-三甲基-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3-二胺

在0℃下向n,n-二甲基甲酰胺(30ml)中5-溴-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3-二胺(3.8g)的溶液中加入氢化钠,60%矿物油悬浮液(1g),并搅拌15分钟。逐滴加入甲基碘(7g)。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然后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固体经硅胶快速柱层析,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为棕色固体(1.33g,31%)。lc/ms:rt:2.441min;ms:m/z=390.4(m+1)+1hnmr(300mhz,dmso-d6);δ8.04(d,j=2.2hz,1h),7.51(d,j=2.2hz,1h),7.21(d,j=8.1hz,1h),6.84(d,j=9.1hz,2h),3.29(s,3h),2.65(s,6h)。

步骤4:合成(e)-3-[5-(二甲基氨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2-甲基-丙-2-烯醛

将1,4-二烷(4ml)和水(1ml)中5-溴-n2,n3,n3-三甲基-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3-二胺(0.130g)的混合物用氮气脱气15分钟。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ii)(0.012g)、碳酸铯(0.217g)和2-[(e)-3,3-二乙氧基-2-甲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0.171g),将混合物在95℃下加热4小时。随后加入1n盐酸溶液,混合物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乙酸乙酯萃取液,通过硅藻土过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将所得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液,得到所需产物,为浅黄色固体(0.090g,71%,产率)。lc/ms:rt:2.302min;ms:m/z=380.3(m+1)+1hnmr(300mhz,dmso-d6);δ9.57(s,1h),8.22(d,j=2.0hz,1h),7.69–7.39(m,2h),7.29–7.10(m,2h),6.91(d,j=9.1hz,2h),3.37(s,3h),2.57(s,6h)。

步骤5:合成1-[(e)-[(e)-3-[5-(二甲基氨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2-甲基-丙-2-烯亚基]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

向乙醇(5ml)中(e)-3-[5-(二甲基氨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2-甲基-丙-2-烯醛(0.420g)的溶液中加入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231g),并将混合物在85℃下加热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得到的沉淀,用冷乙醇和正戊烷洗涤,得到所需产物,为黄色固体(0.5g,78.3%,产率)。lc/ms:rt:2.49min;ms:m/z=571.4(m+1)+1hnmr(300mhz,dmso-d6);δ11.75(s,1h),9.71(s,1h),8.11(d,j=1.9hz,1h),7.98(d,j=1.2hz,1h),7.44(d,j=2.0hz,1h),7.38–7.20(m,4h),7.20–7.13(m,2h),6.83(d,j=9.3hz,3h),3.31(s,3h),3.19-2.95(m,1h),2.60(s,6h),2.29–2.17(m,3h),1.19(d,j=6.9hz,6h)。

实施例9:合成(2z)-2-[(e)-[(e)-3-[5-(二甲基氨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2-甲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3-(2-异丙基苯基)噻唑烷-4-酮(c-9)

向乙醇(5ml)中1-[(e)-[(e)-3-[5-(二甲基氨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2-甲基-丙-2-烯亚基]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370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乙酸钠(0.160g)和2-溴乙酸甲酯(0.496g)。将混合物搅拌12小时,加入水,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将所得残余物进行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剂,获得黄色固体状的所需产物(0.170g,42%)。lc/ms:rt:2.550min;ms:m/z=611.4(m+1)+1hnmr(300mhz,dmso-d6);δ8.04(d,j=2.1hz,2h),7.59–7.41(m,2h),7.39-7.27(m,2h),7.24(dd,j=7.9,1.3hz,1h),7.16(d,j=8.7hz,2h),6.91(s,1h),6.83(d,j=9.1hz,2h),4.56–3.86(m,2h),3.33(s,4h),2.76(dd,j=13.4,6.5hz,1h),2.58(s,6h),2.17(d,j=1.2hz,3h),1.14(t,j=6.9hz,6h)。

实施例10:合成(2e)-2-[(z)-[3-(2-异丙基苯基)-4-氧代-噻唑烷-2-亚基]亚肼基]-n-甲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c-10)

步骤1: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向n,n-二甲基甲酰胺(3ml)中5-溴-2-氯-嘧啶(0.1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碳酸钾(0.142g)、碘化铜(i)(0.01g)、8-羟基喹啉(0.08g)和4-(三氟甲氧基)苯胺(0.11g)。将混合物在95℃下加热24小时,冷却至环境温度,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提纯,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液,得到所需化合物,为黄色固体(0.05g,27%产率)。lc/ms:rt:1.80min;ms:m/z=336(m+1)+.

步骤2: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在0℃下,向n,n-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2.5g)的溶液中分批加入氢化钠(60%,在矿物油中的分散体)(0.449g)。加入甲基碘(0.7ml)并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倒入冰中,过滤沉淀的固体并干燥,得到所需产物(2.5g,96%)。lc/ms:rt:2.25min;ms:m/z=348.15(m+1)+.

步骤3:n2,n5-二甲基-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5-二胺

向在密封管中n-甲基吡咯烷酮(6ml)中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5g)的溶液中加入氧化铜(i)(0.021g)和40%甲胺水溶液(6ml)。将混合物在80℃下加热12小时,加入水(20ml),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0ml)。将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床过滤,分离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至干。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法提纯,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3g,70%),为米色固体。lc/ms:rt:1.88min;ms:m/z=288.3(m-1);1hnmr(300mhz,dmso-d6)δ7.91(s,2h),7.45–7.33(m,2h),7.33-7.24(m,2h),5.41(q,j=5.3hz,1h),3.42(s,3h),2.67(d,j=5.3hz,3h)。

步骤4:(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乙酸

向甲醇(20ml)中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1g)的溶液中加入乙醛酸一水合物(0.44g),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小时。减压蒸发混合物,残余物用正戊烷洗涤,得到所需产物(1.2g,95%),为灰白色固体。lc/ms:rt:1.439min;ms:m/z=264(m-1);1hnmr(300mhz,dmso-d6)δ12.34(s,1h),10.32(s,1h),7.44–7.37(m,2h),7.33(td,j=7.8,7.4,1.7hz,1h),7.24(td,j=7.4,1.8hz,1h),7.17(dd,j=7.8,1.6hz,1h),3.05(p,j=6.9hz,1h),1.17(d,j=6.9hz,6h)。

步骤5:(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n-甲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

向二氯甲烷(20ml)中n2,n5-二甲基-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5-二胺(0.2g,0.67mmol)和(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乙酸(0.196g)的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0.25ml)和乙酸乙酯中丙基膦酸酐的50%溶液(0.835)。将混合物搅拌12小时,然后倒入水(30ml)中并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为黄色固体(0.32g,87%)。lc/ms:rt:1.178min;ms:m/z=546(m+1)+1hnmr(300mhz,dmso-d6)δ11.77(s,1h),9.43(s,1h),8.48(s,2h),7.60(s,1h),7.48–7.27(m,8h),7.27–7.07(m,4h),3.45(s,5h),3.24(s,5h),2.58–2.50(m,120h),1.13(t,j=6.1hz,11h)。

步骤6:(2e)-2-[(z)-[3-(2-异丙基苯基)-4-氧代-噻唑烷-2-亚基]亚肼基]-n-甲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

将乙醇(20ml)中(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n-甲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0.15g)、乙酸钠(0.26g,2.75mmol)和溴乙酸甲酯(0.11ml)的混合物在40℃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加入水(50ml),用乙酸乙酯(2x50ml)萃取混合物。将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至残余物,将其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1g,62%)。lc/ms:rt:2.10min;ms:m/z=586.3(m+1)+1hnmr(300mhz,dmso-d6)δ8.34(s,2h),7.66–7.09(m,9h),4.40–4.00(m,2h),3.47(s,4h),2.62(d,j=6.9hz,1h),1.03(dd,j=22.9,6.8hz,6h)。

实施例11:合成(2e)-2-[(z)-[3-(2-异丙基苯基)-4-氧代-噻唑烷-2-亚基]亚肼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c-11)

将(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0.1g,0.188mmol)、乙酸钠(0.154g)和溴乙酸甲酯(0.076ml)的混合物溶解于乙醇(20ml)中,并在40℃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加入水(50ml),用乙酸乙酯(2x5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至残余物,将其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05g,46%)。lc/ms:rt:2.149min;ms:m/z=572.3(m+1)+1hnmr(300mhz,dmso-d6)δ10.36(s,1h),8.66(s,2h),7.67(s,1h),7.49(d,j=9.0hz,3h),7.37(d,j=8.4hz,3h),7.26(dd,j=7.9,1.4hz,1h),4.51–3.98(m,2h),3.48(s,3h),1.13(dd,j=6.9,4.4hz,6h)。

实施例12: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12)

步骤1:合成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

将二甲亚砜(70ml)中2-氨基-5-溴吡啶(4.4g),乙酸铜(ii)(10.85g)和磷酸钾(6.128g)的混合物在100℃下加热24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加入乙酸乙酯并将混合物通过硅藻土过滤。分离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水洗涤,然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真空蒸发有机层,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为棕色固体(2.3g,27%)。lc/ms:rt:2.139min;ms:m/z=335.30(m+1)+1hnmr(300mhz,dmso-d6)δ8.29(d,j=2.5hz,1h),7.79(d,j=9.1hz,2h),7.48–7.14(m,2h),6.88(dd,j=8.9,1.4hz,2h)。

步骤2:合成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

向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5-溴-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2.3g)的0℃溶液中加入氢化钠(0.2g)。逐滴加入甲基碘(1.47g)并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得到的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提纯,用乙酸乙酯和庚烷梯度洗脱,得到所需物质,为灰白色固体(1.75g,73%)。lc/ms:rt:2.209min;ms:m/z=349.3(m+1)+1hnmr(300mhz,dmso-d6)δ8.23(d,j=2.5hz,1h),7.65(dt,j=9.1,2.0hz,1h),7.43(s,4h),6.58(d,j=9.1hz,1h),3.37(s,3h)。

步骤3:合成(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醛

将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1.75g,5.05mmol)、1,4-二烷(20ml)和水(5ml)的混合物用氮气脱气。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ii)(0.370g)、碳酸铯(3.3g)和2-[(e)-3,3-二乙氧基-2-甲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2.59g),并继续再脱气10分钟。将混合物在90℃下加热3小时并冷却至环境温度。加入1n盐酸溶液,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混合物。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洗脱,得到所需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固体(1.2g,71%)。lc/ms:rt:2.170min;ms:m/z=337.2(m+1);1hnmr(300mhz,dmso-d6)δ9.49(s,1h),8.47(d,j=2.4hz,1h),7.84(dd,j=9.1,2.5hz,1h),7.61–7.41(m,4h),7.37(s,1h),6.66(d,j=9.0hz,1h),3.47(s,3h),1.97(d,j=1.1hz,3h)。

步骤4: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

向乙醇(4ml)中(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醛(0.350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217g),并将混合物在85℃下加热3小时。加入水,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得到所需产物,为黄色固体(0.22g,40%)。lc/ms:rt:2.423min;ms:m/z=528.4(m+1)+1hnmr(300mhz,dmso-d6)δ11.68(s,1h),9.66(s,1h),8.37-8.25(m,1h),7.94(s,1h),7.77-7.62(m,1h),7.52-7.38(m,5h),7.44-7.26(m,2h),7.27(s,1h),7.26–7.10(m,1h),6.72–6.61(m,2h),4.03(q,j=7.1hz,1h),3.44(s,4h),3.09(p,j=6.8hz,1h),2.16(s,3h),1.99(s,1h),1.18(d,j=6.9hz,6h)。

步骤5: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

向乙醇(4ml)中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175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乙酸钠(0.082g)和2-溴乙酸甲酯(0.25g)并将混合物搅拌16小时。随后将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残余物,经快速色谱纯化,得到所需产物,为黄色固体(0.08g,40%,产率)。lc/ms:rt:2.465min;ms:m/z=568.4(m+1)+;1hnmr(300mhz,dmso-d6)δ8.26(d,j=2.3hz,1h),7.99(s,1h),7.64(dd,j=9.0,2.4hz,1h),7.55-7.38(m,6h),7.32(ddd,j=8.6,6.8,2.0hz,1h),7.23(dd,j=7.9,1.4hz,1h),6.80(s,1h),6.64(d,j=8.9hz,1h),4.20(d,j=17.4hz,1h),4.09(d,j=17.4hz,1h),3.43(s,3h),2.76(p,j=6.6hz,1h),2.14–2.07(m,3h),1.13(t,j=6.4hz,6h)。

实施例13:合成(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c-13)

步骤1:n2-甲基-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5-二胺

向密封管中n-甲基吡咯烷酮(10ml)中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1g)的溶液中加入氧化铜(i)(0.041g)和30%甲胺水溶液(10ml)。将混合物在80℃下加热12小时。加入水(20ml)和乙酸乙酯(20ml),将混合物通过硅藻土过滤。分离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所得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得到所需产物(0.7g,85%),为米色固体。lc/ms:rt:1.715min;ms:m/z=285.2(m-1)。

步骤2:(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n-[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乙酰胺

向二氯甲烷(10ml)中n2-甲基-n2-[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5-二胺(0.1g)和(2e)-2-[(2-异丙基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亚肼基]乙酸(0.10g)的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0.125ml)和50%丙基膦酸酐溶液(0.45g)。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加入水(30ml)并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得到所需产物(0.32g,87%),为黄色固体。lc/ms:rt:2.134min;ms:m/z=532(m+1)+1hnmr(300mhz,dmso-d6)δ12.29(s,1h),10.36(s,1h),10.13(s,1h),8.55(s,2h),7.56-7.45(m,3h),7.45–7.34(m,4h),7.26(dtd,j=22.5,8.5,7.8,1.7hz,2h),3.48(s,3h),3.07(p,j=6.8hz,1h),1.19(d,j=6.9hz,6h)。

实施例14: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咪唑烷-2,4-二酮(c-14)

将乙醇中(e)-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135g)、3-氨基-1-(2-异丙基苯基)咪唑烷-2,4-二酮(0.097g)和浓盐酸(2滴)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3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沉淀的固体,用冷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所需产物,为米色固体(0.064g,28%)。lc/ms:rt:2.180min;ms:m/z=539(m+1)+.

实施例15: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c-15)

将乙醇(5ml)中(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醛(0.32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217g)的混合物在85℃下加热3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产物,为黄色固体(0.26g,46%)。lc/ms:rt:2.39min;ms:m/z=528.7(m+1)+1hnmr(300mhz,dmso-d6)δ11.70(s,1h),9.68(s,1h),8.31(d,j=2.3hz,2h),7.94(s,1h),7.81(dd,j=9.2,2.4hz,2h),7.59–7.14(m,12h),6.72(d,j=8.5hz,3h),3.09(p,j=6.8hz,1h),2.16(s,3h),1.18(d,j=6.8hz,7h)。

实施例16: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c-16)

步骤1:5-溴-2-氯-4-甲基-嘧啶

将四氢呋喃(10ml)中5-溴2,4-二氯嘧啶(0.4g)和乙酰丙酮铁(iii)(0.062g)的混合物冷却至0℃。逐滴加入甲基溴化镁(在乙醚中的3m溶液)(0.76ml)并将混合物搅拌2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混合物。将有机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得到残余物,将其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220g,60%),为白色固体。1hnmr(300mhz,cdcl3)δ8.52(s,1h),2.57(s,3h)。

步骤2:5-溴-4-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将2-丙醇(20ml)中5-溴-2-氯-4-甲基-嘧啶(2g)、4-三氟甲氧基苯胺(2.04g)、浓盐酸溶液(0.2ml)的混合物在100℃下加热4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倒入冰中,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碱化,过滤沉淀的固体。将过滤的固体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1.75g,52%),为灰白色固体。lc/ms:rt:2.20min;ms:m/z=346.1(m-1);1hnmr(300mhz,cdcl3)δ8.32(s,1h),7.88(s,1h),7.63-7.51(m,2h),7.19-7.07(m,2h),2.50(s,3h)。

步骤3:5-溴-n,4-二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在0℃下向n,n-二甲基甲酰胺(30ml)中5-溴-4-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1.5g)的溶液中分批加入氢化钠(在矿物油中的60%分散体)(0.207g)。加入甲基碘(0.35ml)并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中,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并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产物(1.4g,89%产率),为米色固体。lc/ms:rt:2.388min;ms:m/z=364.3(m+1)+1hnmr(300mhz,cdcl3)δ8.20(s,1h),7.27(d,j=9.0hz,2h),7.17(d,j=8.1hz,2h),3.47(d,j=1.3hz,3h),2.40(d,j=7.0hz,3h)。

步骤4:(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

将1,4-二烷(12ml)和水(3ml)中5-溴-n,4-二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25g)、碳酸铯(0.45g)和2-[(z)-3,3-二乙氧基-1-甲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0.28g)的混合物脱气10分钟,然后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ii)(0.05g),并将混合物在90℃下加热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加入水(10ml)并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0ml)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0.24g,99%),为灰白色固体。rt:2.173min;ms:m/z=352.4(m+1)+1hnmr(300mhz,cdcl3)δ9.52(s,1h),8.33(s,1h),7.29(d,2h),7.17(d,2h),3.52(s,3h),2.39(s,3h)。

步骤5: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10ml)中(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2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12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过滤收集沉淀的固体,用冷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0.2g(65%),为黄色固体。lc/ms:rt:2.411min;ms:m/z=541.7(m)-;1hnmr(dmso-d6):δ11.71(s,1h),9.67(s,1h),8.32(s,1h),7.98(s,1h),7.56–7.46(m,2h),7.43–7.30(m,3h),7.30–7.14(m,3h),6.74(s,1h),3.51(s,3h),3.08(p,j=6.9hz,2h),2.34(s,3h),2.06–1.98(m,3h),1.18(d,j=6.9hz,6h)。

实施例17: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17)

将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1g)、乙酸钠(0.091g)、溴乙酸甲酯(0.075ml)的混合物溶解于乙醇(20ml)中,并将混合物在40℃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用水(5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5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并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得到标题化合物(0.08g,75%),为黄色固体。lc/ms:rt:2.498min;ms:m/z=583.4(m+1)+1hnmr(300mhz,dmso-d6)δ8.33(s,1h),8.10(s,1h),7.55–7.46(m,4h),7.41(dd,j=19.5,8.0hz,3h),7.36–7.19(m,2h),6.91(s,1h),4.28-4.03(m,2h),3.50(s,3h),2.28(s,3h),1.98(d,j=1.2hz,3h),1.19–1.08(m,6h)。

实施例18: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乙基氨基]硫脲(c-18)

步骤1: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醇

将5-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1.8g)和硼酸三异丙酯(1.82ml)的混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中,并冷却至-78℃。加入n-buli(1.6m,在正己烷中,4.827ml)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至-20℃,保持20分钟。加入乙酸(1.5ml),然后加入甲醇(8ml),减压蒸发混合物。向所得残余物中加入甲醇(2ml)、水(12ml)和过氧化氢溶液(20%水溶液,1.5ml,10.34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用水(5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5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并将得到的固体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产物(1g,68%产率),为白色固体。lc/ms:rt:1.788min;ms:m/z=286.3(m+1)+1hnmr(300mhz,dmso-d6)δ9.47(s,1h),8.05(s,2h),7.48-7.37(m,2h),7.32(d,j=8.6hz,2h),3.43(s,3h)。

步骤2:5-(2,2-二乙氧基乙氧基)-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向n,n-二甲基乙酰胺(2ml)中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醇(0.25g)的溶液中加入koh(0.098g),然后加入溴乙醛二乙基缩醛(0.2ml)。将混合物加热至100℃并保持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用水(2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etoac(2x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浅黄色油状物(0.25g,71%)。lc/ms:rt:2.23min;ms:m/z=402.9(m+1)+1hnmr(300mhz,cdcl3)δ8.10(s,1h),7.32-7.21(m,1h),7.16(d,j=8.5hz,3h),4.72(t,j=5.1hz,1h),3.91(d,j=5.1hz,1h),3.77-3.63(m,2h),3.63-3.48(m,3h),3.46(s,2h),3.30(d,j=5.5hz,1h),1.17(td,j=7.1,1.8hz,6h)。

步骤3: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乙醛

向丙酮(4ml)中5-(2,2-二乙氧基乙氧基)-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2g)的溶液中加入盐酸(1n,1ml)溶液,将混合物在70℃下加热5小时。将反应用水(4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1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并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庚烷的梯度,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0.14g,86%)。lc/ms:rt:1.612min;ms:m/z=327(m+1)+1hnmr(300mhz,cdcl3)δ9.85(s,1h),8.17(s,2h),7.36(d,j=9.0hz,2h),7.25(d,j=8.4hz,2h),4.61(s,2h),3.54(s,3h)。

步骤4:1-(2-异丙基苯基)-3-[(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乙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5ml)中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乙醛(0.15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10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1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减压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0.16g,67%)。lc/ms:rt:2.187min;ms:m/z=519.65(m+1)+1hnmr(300mhz,dmso-d6)δ11.73(s,1h),9.82(s,1h),8.34(s,2h),7.57(t,j=5.2hz,1h),7.51–7.39(m,2h),7.36(s,2h),7.30(dd,j=11.3,5.3hz,2h),7.27–7.11(m,3h),4.77(d,j=5.2hz,2h),3.45(s,3h),3.02(p,j=6.9hz,2h),1.12(d,j=6.9hz,6h)。

实施例19: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19)

将乙醇(20ml)中1-(2-异丙基苯基)-3-[(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乙基氨基]硫脲(0.1g)、乙酸钠(0.095g)、溴乙酸甲酯(0.078ml)的混合物在40℃下搅拌1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用水(5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合并的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的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06g,56%),为白色固体。lc/ms:rt:2.25min;ms:m/z=559.3(m+1)+.1hnmr(300mhz,dmso-d6)δ8.256(s,2h),7.672(m,1h),7.431-7.462(m,4h),7.327–7.356(m,3h),7.195–7.251(m,1h),4.79(d,j=4.5hz,2h),4.112(m,2h),3.443(s,3h),2.702-2.790(m,1h),1.096–1.127(m,6h)。

实施例20: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丙基氨基]硫脲(c-20)

步骤1:5-(2,2-二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

将n,n-二甲基乙酰胺(4ml)中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醇(0.4g)、氢氧化钾(0.158g)和2-溴-1,1-二甲氧基丙烷(0.4ml)的混合物在100℃下加热2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加入水(50ml)并用乙酸乙酯(2x30ml)萃取混合物。合并的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得到的粗产物用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1g,18%)。lc/ms:rt:2.144min;ms:m/z=388.4(m+1)+1hnmr(300mhz,chloroform-d)δ8.14(s,2h),7.36(s,3h),7.25(s,2h),7.16(s,1h),3.51(s,2h),3.43(d,j=5.7hz,4h),3.39(t,j=2.8hz,5h)。

步骤2: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丙醛

将5-(2,2-二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0.1g)的溶液和盐酸的溶液(1n,1ml)溶解于丙酮(4ml)中,并在70℃下加热12小时。将反应用水(2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0.07g,79.4%)。lc/ms:rt:1.685min;ms:m/z=342.2(m+1)+1hnmr(300mhz,cdcl3)δ9.67(s,1h),8.08(s,2h),7.26(dd,j=7.5,5.1hz,2h),7.16(d,j=7.9hz,2h),4.417-4.444(m,1h),3.43(s,3h),1.59(d,j=7.5hz,3h)。

步骤3:1-(2-异丙基苯基)-3-[(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丙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2ml)中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丙醛(0.15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09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1小时。减压蒸发混合物,将残余物进行硅胶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0.16g,68%)。lc/ms:rt:2.275min;ms:m/z=533.3(m+1)+1hnmr(300mhz,dmso-d6)δ11.63(s,1h),9.81(s,1h),8.34(s,2h),7.51–7.40(m,2h),7.38(d,j=6.3hz,1h),7.35–7.22(m,4h),7.22–7.11(m,2h),4.97(p,j=6.4hz,2h),3.44(s,3h),3.01(p,j=6.9hz,2h),1.49(d,j=6.3hz,3h),1.11(dd,j=6.9,2.4hz,7h)。

实施例21: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21)

将乙醇(20ml)中1-(2-异丙基苯基)-3-[(e)-2-[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氧基亚丙基氨基]硫脲(0.1g)、乙酸钠(0.092g)和溴乙酸甲酯(0.076ml)的混合物在40℃下加热1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水(5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15ml)萃取。合并的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所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黄色固体0.108g(70%)。lc/ms:rt:2.309min;ms:m/z=573.3(m+1)+1hnmr(300mhz,dmso-d6)δ8.23(d,j=2.0hz,2h),7.57(t,j=5.4hz,1h),7.52–7.39(m,4h),7.39–7.28(m,3h),7.20(d,j=7.9hz,1h),5.03(q,j=6.1hz,1h),4.40–3.93(m,2h),3.44(s,3h),1.42(dd,j=6.4,1.7hz,3h),1.16–1.02(m,6h)。

实施例22: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亚丙基]氨基]硫脲(c-22)

步骤1:向乙酸乙酯(5ml)中(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2g)的溶液中加入炭上10%钯(0.02g),并将混合物在氢气氛下经由气囊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床过滤并减压蒸发,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快速柱色谱,得到所需产物(0.11g)。lc/msrt:2.166min;ms:m/z=354.4(m+1)+.

步骤2:1-(2-异丙基苯基)-3-[(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亚丙基]氨基]硫脲

将乙醇(2ml)中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醛(0.1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06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真空蒸发,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快速柱色谱,得到所需产物(0.13g,84%),为黄色固体。lc/msrt:2.374min;ms:m/z=545.6(m+1)+1hnmr(300mhz,dmso-d6)δ11.42(s,1h),9.49(s,1h),8.13(s,1h),7.48-7.42(m,3h),7.38–7.14(m,6h),3.46(s,3h),2.91(ddd,j=47.9,13.5,7.0hz,2h),2.33(s,3h)。

实施例23:合成n-甲基-5-[(e,3e)-2-甲基-3-[(3r,4r,5s,6s)-3,4,5-三甲氧基-6-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亚氨基-丙-1-烯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嘧啶-2-胺(c-23)

将(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17g)、o-[(3r,4r,5s,6s)-3,4,5-三甲氧基-6-甲基-四氢吡喃-2-基]羟胺(0.123g)和浓盐酸溶液(1.5ml)溶解于乙醇(15ml)中,并将混合物加热至80℃,保持48小时。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0ml)稀释,分离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将残余物在硅胶上进行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055g,18%)。lc/ms:rt:2.278min;ms:m/z=541(m+1)+1hnmr(300mhz,dmso-d6)δ8.51(s,1h),8.09(s,0h),7.68–7.21(m,2h),6.71(s,1h),5.37(dd,j=27.0,2.0hz,1h),3.52(s,2h),3.44–3.36(m,6h),2.03(d,j=1.2hz,2h),1.83(d,j=1.4hz,1h),1.16(d,j=5.9hz,2h)。

实施例24: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亚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24)

将乙醇(10ml)中1-(2-异丙基苯基)-3-[(e)-[2-甲基-3-[4-甲基-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亚丙基]氨基]硫脲(0.07g)、乙酸钠(0.063g)、溴乙酸甲酯(0.04ml)的混合物在40℃下搅拌1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水(50ml),氢氧化钠溶液(1n,2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50ml)萃取。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0.05g(67%)。lc/ms:rt:2.409min;ms:m/z=585.4(m+1)+.1hnmr(300mhz,dmso-d6)δ8.05(d,j=8.2hz,1h),7.54(dd,j=7.6,5.3hz,1h),7.46(dt,j=7.7,3.0hz,4h),7.40–7.23(m,3h),7.27–7.11(m,1h),4.28–3.86(m,2h),3.45(s,3h),2.77-2.61(m,1h),2.27(d,j=2.5hz,3h),1.16-0.92(m,10h)。

实施例25: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亚基]氨基]咪唑烷-2,4-二酮(c-25)

将(e)-2-甲基-3-[2-[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嘧啶-5-基]丙-2-烯醛(0.227g)和3-氨基-1-(2-异丙基苯基)咪唑烷-2,4-二酮(0.157g)溶解于乙醇(10ml中。加入2滴浓盐酸溶液,将混合物加热至80℃,保持3小时。将混合物真空蒸发,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离有机层,干燥并蒸发,得到残余物,将其进行制备型hplc,得到标题化合物(0.058g,13%),lc/ms:rt:2.26min;ms:m/z=553.8(m)+.

实施例26: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c-26)

步骤1:合成6-氯-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

将3,6-二氯哒嗪(0.2g)和4-(三氟甲氧基)苯胺(0.180g)的混合物溶解于乙酸(3ml)中,并在90℃下加热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的残余物用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庚烷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0.150g,51%)。lc/ms:rt:1.841min;ms:m/z=290.25(m+1)+1hnmr(300mhz,dmso-d6)δ9.69(s,1h),7.89–7.74(m,2h),7.62(d,j=9.3hz,1h),7.35(d,j=8.6hz,2h),7.22(d,j=9.3hz,1h)。

步骤2:合成6-氯-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

在0℃下向干燥dmf(35ml)中6-氯-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2.6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氢化钠(0.323g),并搅拌10分钟。加入甲基碘(2.55g),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浅棕色固体(1.9克,70%)。lc/ms:rt:1.996min;ms:m/z=304.1(m+1)+1hnmr(300mhz,dmso-d6)δ7.55–7.41(m,5h),6.98(d,j=9.5hz,1h),3.47(s,3h)。

步骤3:合成(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丙-2-烯醛

将6-溴-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1.8g)、[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ii)(0.434g)、碳酸铯(3.9g)和2-[(e)-3,3-二乙氧基-2-甲基-丙-1-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3g)的混合物溶解于二烷(4ml)和水(16ml)的混合物中,用氮气脱气10分钟,然后在95℃下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用1nhcl溶液稀释,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并通过硅藻土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得到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得到所需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1g,57%)。lc/ms:rt:2.00min;ms:m/z=338.5(m+1)+;1hnmr(300mhz,dmso-d6)δ9.63(s,1h),7.63(d,j=9.5hz,1h),7.65-7.23(m,5h),6.97(d,j=9.5hz,1h),3.57(s,3h),2.13(d,j=1.2hz,3h)。

步骤4: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

将甲醇(4ml)中(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丙-2-烯醛(0.25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150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3小时。蒸发混合物,加入水和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层,真空蒸发干燥,得到残余物,将其进行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棕色固体(0.190g,47%)。lc/ms:rt:2.256min;ms:m/z=529.3(m+1,)+;1hnmr(300mhz,dmso-d6)δ11.77(s,1h),9.74(s,1h),7.99(s,1h),7.79–7.44(m,5h),7.37–7.12(m,2h),6.94(d,j=9.5hz,1h),6.79(s,1h),3.54(s,3h),3.19–3.02(m,1h),2.44–2.23(m,3h),1.19(d,j=6.9hz,6h)。

实施例27: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丙-2-烯亚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27)

将甲醇(4ml)中1-(2-异丙基苯基)-3-[(e)-[(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丙-2-烯亚基]氨基]硫脲(0.158g)、乙酸钠(0.049g)和溴乙酸甲酯(0.137g)的混合物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真空蒸发,并将残余物进行硅胶柱色谱,用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棕色固体(0.09g,50%)。lc/ms:rt:2.261min;ms:m/z=569.90(m+1)+1hnmr(300mhz,dmso-d6)δ8.08(s,1h),7.55-7.38(m,7h),7.38-7.20(m,2h),6.97-6.87(m,2h),4.29-4.04(m,2h),3.54(s,3h),2.90-2.67(m,1h),2.30(d,j=1.2hz,3h),1.14(t,j=6.7hz,6h)。

实施例28: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28)

步骤1:合成n-甲基-6-(1-甲基烯丙氧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

在0℃下向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6-氯-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1g)和烯丙醇(0.475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氢化钠(0.160g),并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随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分离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的残余物经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产物,为棕色固体(0.56g,50%)。lc/ms:rt:2.193min;ms:m/z=340.5(m+1)+1hnmr(300mhz,dmso-d6)δ7.38(s,4h),7.06(d,j=9.6hz,1h),6.96(d,j=9.6hz,1h),6.00(ddd,j=17.3,10.6,5.5hz,1h),5.69(dtd,j=7.8,6.4,5.1hz,1h),5.29(dt,j=17.3,1.5hz,1h),5.15(dt,j=10.6,1.4hz,1h),3.42(s,3h),1.40(d,j=6.5hz,3h)。

步骤2: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丙醛

将n-甲基-6-(1-甲基烯丙氧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0.580g)、水(2ml)中四氧化锇(0.022g)和高碘酸钠(1g)的混合物溶解于1,4-二烷(16ml)和水(2ml)的混合物中,并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4小时。加入2%亚硫酸钠溶液,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固体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庚烷混合物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32g,55%)。lc/ms:rt:1.420min;ms:m/z=342.4(m+1)+1hnmr(300mhz,dmso-d6)δ9.65(d,j=1.3hz,1h),7.39(d,j=6.7hz,5h),7.11(d,j=1.7hz,1h),3.42(s,3h),3.28(d,j=2.8hz,1h),1.44(d,j=7.1hz,3h)。

步骤3:1-(2-异丙基苯基)-3-[(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丙基氨基]硫脲

将(e)-2-甲基-3-[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丙-2-烯醛(0.220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150g)的混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5ml)中,并在50℃下加热4小时。将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粘稠液体(0.130g,38%)。lc/ms:rt:2.233min;ms:m/z=533.3(m+1)+1hnmr(300mhz,dmso-d6)δ11.62(s,1h),9.62(s,1h),7.66(d,j=4.4hz,1h),7.47–6.86(m,11h),5.76(dd,j=6.6,4.5hz,1h),3.43(s,3h),3.07–2.93(m,1h),1.56(d,j=6.5hz,3h),1.15(d,j=6.9hz,7h)。

步骤4: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

将甲醇(4ml)中1-(2-异丙基苯基)-3-[(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丙基氨基]硫脲(0.160g)、乙酸钠(0.050g)和溴乙酸甲酯(0.138g)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随后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0.06g,37%)。lc/ms:rt:2.264min;ms:m/z=573.4(m+1)+1hnmr(300mhz,dmso-d6)δ7.55(dd,j=12.8,4.1hz,1h),7.47-7.13(m,9h),7.08(dd,j=7.8,1.4hz,1h),7.02-6.77(m,2h),5.62(ddd,j=6.4,4.3,2.0hz,1h),4.36–3.82(m,2h),3.29(s,3h),2.72–2.55(m,1h),1.36(d,j=6.6hz,3h),0.99(dd,j=6.9,1.9hz,8h)。

实施例29: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c-29)

步骤1:合成6-烯丙氧基-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

向0℃下n,n-二甲基甲酰胺(15ml)中烯丙醇(1g)的搅拌溶液中加入氢化钠(0.320g),并将混合物搅拌20分钟。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5ml)中6-氯-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2.7g)的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再搅拌3小时。随后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获得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2.5g,86%)。lc/ms:rt:2.086min;ms:m/z=326.25(m+1)+1hnmr(300mhz,dmso-d6)δ7.38(d,j=1.5hz,4h),7.13-6.96(m,2h),6.10(ddt,j=17.3,10.7,5.5hz,1h),5.40(dq,j=17.3,1.7hz,1h),5.26(dq,j=10.5,1.5hz,1h),4.87(dt,j=5.5,1.5hz,2h),3.43(s,3h)。

步骤2: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乙醛

将6-烯丙氧基-n-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哒嗪-3-胺(0.22g)、高碘酸钠(0.434g)和四氧化锇(催化)的混合物溶解于1,4-二烷(6ml)和水(1ml)中,并将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随后用亚硫酸钠溶液淬灭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的残余物经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所需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0.150g,68%)。lc/ms:rt:1.382min;ms:m/z=328.15(m+1)+1hnmr(300mhz,dmso-d6)δ7.45-7.31(m,4h),7.03(q,j=9.6hz,2h),6.40(d,j=7.8hz,1h),4.82(dt,j=7.8,5.1hz,1h),4.21(h,j=5.7hz,2h),3.43(s,3h),3.34(s,4h),1.39-1.25(m,1h),1.24(s,3h)。

步骤3:合成1-(2-异丙基苯基)-3-[(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乙基氨基]硫脲

将四氢呋喃(5ml)中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乙醛(0.530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338g)的混合物在50℃下加热3小时。将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蒸发。将获得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使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获得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0.2g,24%)。lc/ms:rt:2.175min;ms:m/z=519.3(m+1)+1hnmr(300mhz,dmso-d6)δ11.71(s,1h),9.73(s,1h),7.72(t,j=5.0hz,1h),7.39(s,4h),7.37–7.21(m,3h),7.18(dd,j=3.7,2.3hz,2h),7.14–7.03(m,2h),5.04(d,j=4.9hz,2h),3.44(s,3h),3.04(p,j=6.9hz,1h),1.15(d,j=6.8hz,6h)。

步骤4:合成(2z)-3-(2-异丙基苯基)-2-[(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乙基亚肼基]噻唑烷-4-酮

将四氢呋喃(2ml)中1-(2-异丙基苯基)-3-[(e)-2-[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哒嗪-3-基]氧基亚乙基氨基]硫脲(0.090g)、乙酸钠(0.029g)和溴乙酸甲酯(0.080g)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使用乙酸乙酯/庚烷梯度对所得固体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0.070g,57%)。lc/msrt:2.189min;ms:m/z=559.55(m+1)+1hnmr(300mhz,dmso-d6);1hnmr(300mhz,dmso-d6)δ7.47(td,j=7.9,1.7hz,3h),7.43–7.24(m,7h),7.21(d,j=7.5hz,1h),7.05(q,j=9.3hz,3h),5.05(d,j=4.4hz,2h),4.31–4.02(m,3h),3.41(d,j=5.3hz,12h),2.75(h,j=6.8hz,2h),1.27–1.07(m,9h)。

实施例30:合成1-[(e)-2-[[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氧基]亚乙基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c-30)

步骤1:5-溴-4,6-二甲基-吡啶-2-胺

将乙腈(30ml)中溶解的4,6-二甲基吡啶-2-胺(3g)和溴(1.39ml)的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物并干燥,得到标题产物,为灰白色固体(3.8g,77%)。lc/ms:rt:1.2min;ms:m/z=203(m+1)+1hnmr(300mhz,chloroform-d)δ7.28(s,1h),6.37(s,2h),2.43–2.12(m,6h)。

步骤2:5-溴-4,6-二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

将5-溴-4,6-二甲基-吡啶-2-胺(2g)、碳酸铯(6.46g)、4-三氟乙氧基碘苯(4.29g)、乙酸钯(ii)(0.22g,0.99mmol)和4,5-双(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呫吨(0.57g)的混合物溶解于甲苯(40ml)中,用氮气脱气,并在120℃下加热5小时。将反应用水(50ml)稀释,用乙酸乙酯(2x30ml)萃取,合并的有机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发。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2.7g,75%)。lc/ms:rt:2.44min;ms:m/z=363.2(m+2)+1hnmr(300mhz,cdcl3)δ7.36(d,j=9.0hz,2h),7.24(d,j=8.8hz,2h),2.66(s,3h),2.39(s,3h)。

步骤3:5-溴-n,4,6-三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

向0℃下n,n-二甲基甲酰胺(30ml)中5-溴-4,6-二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2.5g)的溶液中分批加入氢化钠(在矿物油中的60%分散体,0.415g)。加入甲基碘(0.7ml)并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1小时。将混合物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2x30ml)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萃取液,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2.5g,96%)。lc/ms:rt:2.628min;ms:m/z=375.2(m+2)+1hnmr(300mhz,cdcl3)δ7.18(d,j=5.3hz,5h),6.20(s,1h),3.41(s,3h),2.55(d,j=2.6hz,3h),2.16(s,3h)。

步骤4: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吡啶-3-醇

将5-溴-n,4,6-三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0.5g)、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0.12g)、2-二叔丁基膦基-2′,4′,6′-三异丙基联苯基(0.057g)和氢氧化钾(0.15g)的混合物溶解于1,4-二烷(4ml)和水(4ml)中,并在90℃下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用水(50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30ml)萃取。合并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并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0.4g,96%)。lc/ms:rt:1.614min;ms:m/z=313.25(m+1)+1hnmr(300mhz,dmso-d6)δ8.25(s,1h),7.22(s,1h),7.10(d,j=9.1hz,1h),6.59(s,1h),3.28(s,3h),2.29(s,3h),2.11(s,3h)。

步骤5:5-(2,2-二乙氧基乙氧基)-n,4,6-三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

将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吡啶-3-醇(0.3g)、氢氧化钾(0.27g)和溴乙醛二乙基缩醛(0.217ml)的混合物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4ml)中,并在100℃下加热1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加入水(50ml)并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将合并的乙酸乙酯萃取液用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浅黄色油状物(0.27g,66%)。lc/ms:rt:2.45min;ms:m/z=429.3(m)+1hnmr(dmso-d6):1hnmr(300mhz,dmso-d6)δ7.32(d,j=2.0hz,4h),6.42(s,1h),4.78(t,j=5.1hz,1h),3.79–3.46(m,5h),2.32(s,4h),2.13(s,3h),1.15(t,j=7.0hz,6h)。

步骤6:2-[[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氧基]乙醛

向丙酮(5ml)中5-(2,2-二乙氧基乙氧基)-n,4,6-三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2-胺(0.25g)的溶液中加入盐酸的溶液(1ml)。将混合物在70℃下加热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碱化,用乙酸乙酯(2x20ml)萃取。将合并的乙酸乙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浅黄色油状物(0.2g,96%)。lc/ms:rt:1.56min;ms:m/z=355(m)+;1hnmr(dmso-d6):1hnmr(300mhz,dmso-d6)δ9.70(s,0h),7.32(d,j=5.0hz,8h),6.43(d,j=5.5hz,1h),5.18(s,0h),4.55(s,1h),2.30(d,j=6.2hz,3h),2.17–1.91(m,3h)。

步骤7:1-[(e)-2-[[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氧基]亚乙基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

将乙醇(4ml)中2-[[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氧基]乙醛(0.15g)和1-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09g)的混合物在80℃下加热2小时。减压蒸发混合物,将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用乙酸乙酯和庚烷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0.16g,69%)。lc/ms:rt:2.37min;ms:m/z=546.3(m)+1hnmr(dmso-d6)δ11.69(s,1h),9.75(s,1h),7.70(t,j=5.4hz,1h),7.39–7.07(m,7h),6.44(s,1h),4.48(d,j=5.4hz,2h),2.34(s,3h),2.15(s,3h),1.14(d,j=6.8hz,6h)。

实施例31:合成(2z)-2-[(e)-2-[[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氧基]亚乙基亚肼基]-3-(2-异丙基苯基)噻唑烷-4-酮(c-31)

将乙醇(4ml)中1-[(e)-2-[[2,4-二甲基-6-[n-甲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基]-3-吡啶基]氧基]亚乙基氨基]-3-(2-异丙基苯基)硫脲(0.1g)、乙酸钠(0.09g)和溴乙酸甲酯(0.056ml)的混合物在40℃下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用水(50ml)和氢氧化钠溶液(1n,1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x50ml)萃取。将合并的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将残余物进行硅胶快速柱色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黄色固体(0.042g,39%)。lc/ms:rt:2.41min;ms:m/z=586.4(m+1)+1hnmr(300mhz,dmso-d6)δ7.75(s,1h),7.48(s,1h),7.32(s,7h),7.24(s,1h),6.42(s,2h),4.67–4.37(m,4h),4.16(d,j=20.4hz,3h),2.28(s,8h),2.10(s,6h),1.12(dd,j=6.9,5.0hz,12h)。

表c:

生物学实施例:

实施例b1:在黄热蚊(埃及伊蚊)上的作用

为了评价黄热蚊(埃及伊蚊)的防治,测试单元由含有200μl自来水/孔和5-15只新孵埃及伊蚊幼虫的96孔微滴定板构成。

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活性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或混合物以2.5μl喷雾于昆虫膳食上,重复两次。

在施用之后,将微滴定板在28±1℃、80±5%rh下温育2天。然后肉眼评价幼虫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1、c-2、c-3、c-4、c-5、c-6、c-7、c-9、c-12、c-16、c-17、c-23、c-27和c-31在8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b2:在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corbetti)上的作用

用于生物分析的兰花蓟马成虫得自持续维持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种群。为了测试目的,将试验化合物在加有0.01体积%hv的丙酮:水的1:1混合物(体积比)中稀释。

各化合物的蓟马防治效力通过使用花浸技术评价。将各完整兰花的所有花瓣浸入处理溶液中并在陪替氏皿中干燥。被处理花瓣与约20只蓟马成虫一起放入各可再密封塑料容器中。所有测试场所在分析持续期间维持在连续光照和约28℃的温度下。3天后计数各花瓣上的活蓟马数。处理后72小时记录死亡百分数。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1、c-3、c-5、c-6、c-7、c-9、c-12、c-14、c-15、c-16、c-17、c-23、c-26、c-27在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b3:在墨西哥棉铃象(anthonomusgrandis)上的作用

为了评价对墨西哥棉铃象(anthonomusgrandis)的防治,测试单元由含有昆虫膳食和5-10只墨西哥棉铃象卵的96孔微滴定板构成。

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以5μl喷雾于昆虫膳食上,重复两次。

在施用之后,将微滴定板在约25±1℃和约75±5%相对湿度下温育5天。然后肉眼评价卵和幼虫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1、c-2、c-3、c-4、c-5、c-6、c-7、c-8、c-9、c-12、c-14、c-15、c-16、c-17、c-22、c-23、c-26、c-27和c-31在8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b4:在银叶粉虱(bemisiaargentifolii)(成虫)上的作用

在100%环己酮中通过tecan液体处理器将活性化合物配制成在管中供应的10,000ppm溶液。在100%环己酮中将该10,000ppm溶液连续稀释以制备过渡溶液。将这些用作储备溶液,通过tecan在50%丙酮:50%水(体积比)中将后者制成最终稀释液放入5或10ml玻璃小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0.01%(体积)的量包括在该溶液中。然后将小瓶插入装备有雾化喷嘴的自动静电喷雾器中以施用于植物/昆虫。

通过装备有雾化喷嘴的自动静电植株喷雾器喷雾子叶阶段的棉花植株(每盆一株)。在喷雾器通风橱中干燥各植株,然后从喷雾器中取出。将各盆置于塑料杯中并引入约10-12只粉虱成虫(约3-5天龄)。使用抽吸装置和连接于防护移液管头的无毒管收集昆虫。然后将含有收集的昆虫的该管头轻轻地插入含有处理植株的土壤中,使昆虫爬出该管头而到达叶面上取食。将杯子用可反复使用的筛盖覆盖。将试验植株在生长室中于约25℃和约20-40%相对湿度下保持3天,避免直接暴露于荧光(24小时光照期)以防止在杯内截热。在处理3天后评价与未处理对照植株相比较的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3、c-5、c-6、c-7、c-8、c-12、c-15、c-16、c-17、c-22、c-23和c-26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b5:在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上的作用

为了评价对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的防治,测试单元由含有昆虫膳食和15-25只烟芽夜蛾卵的96孔微滴定板构成。

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以10μl喷雾于昆虫膳食上,重复两次。

在施用之后,将微滴定板在约28±1℃和约80±5%相对湿度下温育5天。然后肉眼评价卵和幼虫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22、c-23、c-24、c-26、c-27、c-30和c-31在8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b6:在菜蛾(plutellaxylostella)上的作用

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浓度溶于1:1(体积比)的蒸馏水:丙酮混合物中。以0.01体积%的比例加入表面活性剂(hv)。在使用当天制备试验溶液。

将卷心菜的叶子浸入试验溶液中并风干。将被处理叶子放入衬有湿滤纸并接种10只三龄幼虫的陪替氏皿中。处理之后72小时记录死亡率。还使用0-100%的尺度记录进食损害。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3、c-24、c-26、c-27、c-28、c-29、c-30和c-31在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b7:在南方灰翅夜蛾(spodopteraeridania),二龄幼虫上的作用

在100%环己酮中通过tecan液体处理器将活性化合物配制成在管中供应的10,000ppm溶液。在100%环己酮中将该10,000ppm溶液连续稀释以制备过渡溶液。将这些用作储备溶液,通过tecan在50%丙酮:50%水(体积比)中将后者制成最终稀释液放入10或20ml玻璃小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0.01%(体积)的量包括在该溶液中。然后将小瓶插入装备有雾化喷嘴的自动静电喷雾器中以施用于植物/昆虫。

将2株利马豆植株(栽培品种为sieva)栽种到盆中并在第一真叶阶段选取进行处理。通过装备有雾化喷嘴的自动静电植株喷雾器将测试溶液喷雾于叶面。在喷雾器通风橱中干燥各植株,然后从喷雾器中取出。将各盆置于具有拉链封闭的穿孔塑料袋中。将约10-11只灰翅夜蛾幼虫放入该袋中并将该袋拉链封闭。将测试植株在生长室中于约25℃和约20-40%的相对湿度下保持4天,避免直接暴露于荧光(24小时光照期)以防止在袋内截热。处理后4天评价与未处理对照植物相比的死亡率和进食减退。

在该测试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5、c-16、c-17、c-18、c-19、c-23、c-26、c-27和c-31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