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膜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65353发布日期:2018-06-12 19:0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膜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VC膜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在工业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氯乙烯作为通用材料的一大类,以其比重小、易加工、耐腐蚀、无毒及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多数PVC膜存在物理稳定性差、易燃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PVC膜及其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20-30份,聚乙烯醇10-15 份,炭黑10-12份,增塑剂5-8份、阻燃剂5-6份、增韧剂3-5份,陶瓷纤维2-3份。

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为碳纤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PVC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炭黑,增塑剂,阻燃剂,增韧剂,陶瓷纤维;投入至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后得到塑料膜;

(2)通过送料装置对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塑料膜进行整平后,将物料送入至电晕装置,处理后得到塑料膜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的温度控制在80-90℃,搅拌时间为 40-55min。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机架、可滚动地设于机架上的送料件、可滚动的设于机架上的辅助件及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件滚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辅助件包括内件、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件、设于所述内件内与所述外件相配合的推件、与该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由于外件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进而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当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有出现褶皱时,此时可通过调整外件的拱起或凹陷,使得外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使得物料恢复平整,保证输送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平整状态;且可根据外件对物料过顶还是过松的状态,对应控制调整外件向外拱起或向内凸起,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越调越皱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上设有驱动轨道,当旋动该驱动件时,所述驱动轨道将驱动所述推件发生移动,进而推动外件以使得外件产生形变;通过驱动轨道的设置,使得通过转动旋动件即可直接实现驱动推件移动的操作,进而控制外件拱起或向内回复,将转动动作转换至移动动作,操作简便且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轨道为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所述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的圆心均设置在偏离所述驱动件的圆心的位置上;进而当驱动件绕圆心转动时,由于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均为偏心结构设置,进而所述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将会往复的与推件上的驱动凸部相配合,从而驱动推件移动,配合稳定,保证驱动件旋转的过程中,弧形凸筋一定会与驱动部件之间产生错位配合,推动推件移动,故障率低,操作省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炭黑、阻燃剂有效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产品性能良好,长期使用亦不会出现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炭黑可对紫外线进行吸附,有效避免PVC膜出现发黄的情况;通过增韧剂、陶瓷纤维的加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抗拉强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辅助件的局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20份,聚乙烯醇10份,炭黑10份,增塑剂5份、阻燃剂5份、增韧剂3份,陶瓷纤维2份;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所述增韧剂为碳纤维。

一种PVC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炭黑,增塑剂,阻燃剂,增韧剂,陶瓷纤维;投入至搅拌机内,将所述搅拌机的温度控制在80℃,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均匀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后得到塑料膜;(2)之后通过送料装置对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塑料膜进行整平后,将物料送入至电晕装置,处理后得到塑料膜成品;其中,所述搅拌机、螺杆挤出机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所述电晕装置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晕机。

如图1-5所示,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机架2、可滚动地设于机架上的送料件3、可滚动的设于机架上的辅助件4及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件滚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辅助件4设于在送料件的后侧,辅助件4并未设置动力源;所述送料件3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金属滚筒,所述驱动件5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该驱动件5与送料件3相连,从而驱动件工作时可驱动送料件3转动,将物料向前输送;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4所述辅助件4包括内件41、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件42、设于所述内件内与所述外件相配合的推件43、与该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44,所述驱动件上设有驱动轨道51,当旋动该驱动件时,所述驱动轨道51将驱动所述推件发生移动,进而推动外件42以使得外件42产生形变;由于外件可在推件的驱动下实现形变,进而当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有出现褶皱时,此时可通过调整外件的拱起或凹陷,使得外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使得物料恢复平整,保证输送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平整状态;且可根据外件对物料过顶还是过松的状态,对应控制调整外件向外拱起或向内凸起,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越调越皱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外件42包括设于内件41外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活动件422和分别设于所述活动件的左右两端的两金属端盖423;所述活动件422优选为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所述金属端盖 423优选为不锈钢制成,该金属端盖423与活动件422之间直接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件41为由不锈钢制成的实心杆体,所述内件41其中一端上设有一操作腔411,所述推件43置于该操作腔411 内,所述驱动件5至少部分穿入至该操作腔411内;具体的,所述推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片,该推件43的其中一端上设有延伸部 431,该延伸部为推件的端部直接向上延伸形成的凸部;所述内件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一条形的开口槽412,所述延伸部可由该开口槽穿出至内件外表面上,且还可在开口槽内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盖上设有用内件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为由通孔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卡槽,所述延伸部穿出开口槽后可穿入至该卡槽内,实现与金属端盖的连接;通过延伸部与插接件的配合,实现推件与金属端盖之间的同步移动,进而推件移动时即可直接驱动金属端盖移动,两者的配合稳定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推件43的另一端上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驱动凸部432,所述驱动件44包括金属制成的底盘441和塑料制成的旋座442,该旋座442下部与所述底盘441通过螺钉固连;所述驱动轨道设于底盘上,优选的,该驱动轨道51为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且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与所述底盘直接一体成型制成;且所述第一弧形凸筋511 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弧度设置为相等,但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圆心均设置在偏离所述驱动件5的圆心的位置上,且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圆心并未在同一位置上;从而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头尾上将分别出现一个间距;优选的,相邻两驱动凸部432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弧形凸筋 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之间的间距;进而当驱动件转动时,能够流畅的驱动推件移动;由于底盘和推件均为金属制成,从而在配合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硬度,配合稳定;当顺时针旋动旋座时,所述驱动轨道将驱动推件向左侧移动,带动金属端盖挤压外件;当逆时针方向旋动旋座时,所述驱动轨道将驱动推件向右侧移动,实现对推件的复位。

作为优选的,所述操作腔411内设有导向柱413,该导向柱为操作腔411底部直接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推件上设于一条形的导向槽 433,所述导向柱413穿入至该导向槽433内,从而推件在移动时将沿着导向槽433的长度方向移动。

为了在外件状态调整完成后,避免推件在外件的回复力作用下重新回到原始位置,我们设置了由塑料制成的锁紧件6,该锁紧件6包括转盘61和固连在转盘下表面的连接杆62,所述旋座442上设有转盘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中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可通过该通孔穿出至底盘441下部;所述连接杆62底部上设有螺纹槽621,所述操作腔411底壁上设有锁紧杆414,该锁紧杆414为焊接固连在操作腔411底壁上的螺杆,当旋动旋座带动底盘旋动,推动推杆移动,推杆推动金属端盖移动挤压外件至适当状态后,旋动转盘使得螺杆穿入至螺纹槽内,且两者实现螺接配合,对锁紧件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6的下部设有呈六角结构设置的止转部 61,该止转部61与锁紧件6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操作腔411的底壁上设有与该止转部61相配合的止转槽,该止转槽的大小、形状均与止转部61相同,故而当止转部穿入至止转槽内时,即可实现连接杆与内件之间的止转配合;所述锁紧件6与所述驱动件5之间设有止转结构,且当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止转槽相配合时,所述止转结构实现所述驱动件5与锁紧件6之间的止转配合;从而锁紧件的下部与内件止转,上部与驱动件止转,即可实现驱动件相对内件的止转,从而有效对驱动件进行定位,避免驱动发生转动而使得推件回复至原始位置。

具体的,所述驱动件5上设有供锁紧件穿过的通槽,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锁紧件6上的止转凸部611和设于所述通槽内壁与该止转凸部相配合的止转凹槽511,所述止转凸部611和止转凹槽511 均设置为两个,且设置为条形结构,当止转部可入至所述止转槽内时,所述止转凸部611刚好卡入至止转凹槽511内。

实施例2

一种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30份,聚乙烯醇15份,炭黑12份,增塑剂8份、阻燃剂6份、增韧剂5份,陶瓷纤维3份;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所述增韧剂为碳纤维。

一种PVC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炭黑,增塑剂,阻燃剂,增韧剂,陶瓷纤维;投入至搅拌机内,将所述搅拌机的温度控制在90℃,搅拌时间为55min;搅拌均匀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后得到塑料膜;(2)之后通过送料装置对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塑料膜进行整平后,将物料送入至电晕装置,处理后得到塑料膜成品;其中,所述搅拌机、螺杆挤出机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所述电晕装置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晕机。

本实施例中送料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30份,聚乙烯醇10份,炭黑8份,增塑剂5份、阻燃剂5份、增韧剂3份,陶瓷纤维2份;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所述增韧剂为碳纤维。

一种PVC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炭黑,增塑剂,阻燃剂,增韧剂,陶瓷纤维;投入至搅拌机内,将所述搅拌机的温度控制在80℃,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均匀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后得到塑料膜;(2)之后通过送料装置对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塑料膜进行整平后,将物料送入至电晕装置,处理后得到塑料膜成品;其中,所述搅拌机、螺杆挤出机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所述电晕装置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晕机。

本实施例中送料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