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89417发布日期:2018-07-07 16: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多孔微球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其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不溶于酸、碱及乙醇、丙酮和烃类等有机溶剂,对氧、热和化学试剂稳定。

多孔功能聚合物微球在色谱、化妆品、生物医学、特种颜料和涂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自上世纪50年代始,farbenfb,seidlj等和haradilj等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孔聚合物微球。90年代初,vanderhoffjw等和ugelstadj等分别用一步溶胀法和两步溶胀法制备了多孔聚合物微球。okubom等先后通过动力学溶胀法、“碱酸分步处理法”和“碱冷却法”制备了表面含羧基的亚微米级多孔微球。

聚酰胺(俗称尼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从而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尼龙分子链上有重复酰胺基团,使其易于修饰,在医药工业、生物、临床鉴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以上提到的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中,例如悬浮聚合、溶胀法等,用于聚酰胺的合成很难得到应用。聚酰胺的合成通常采用阴离子聚合和水解聚合法,目前尚未见到利用此法制备尼龙表面多孔微球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过阴离子聚合得到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10-40份、内酰胺60-90份、致孔剂、催化剂和活化剂;

其中,所述致孔剂的重量为嵌段共聚物和内酰胺总重量的0-10%,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为嵌段共聚物和内酰胺总重量的0.5-5%,所述活化剂的重量为嵌段共聚物和内酰胺总重量的0.05-5%。

进一步,所述的嵌段共聚物为聚苯乙烯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或聚苯乙烯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

进一步,所述的内酰胺为c4-c12的内酰胺。

更进一步,所述的内酰胺为己内酰胺、丁内酰胺、辛内酰胺、庚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致孔剂为低分子量聚硅氧烷(分子量范围为500-3000)或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包含peg200、peg400、peg600、peg1000等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的peg)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催化剂为内酰胺金属化合物、碱金属、碱金属氢化物或碱金属氢氧化物。

更进一步,所述的内酰胺金属化合物为内酰胺钠;所述的碱金属为钾、钠或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碱金属氢化物为氢化钾、氢化钠或氢化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活化剂为异氰酸酯、乙酰基内酰胺、酰氯或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更进一步,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对甲苯异氰酸酯、邻甲苯异氰酸酯或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乙酰基内酰胺为n-乙酰基己内酰胺;所述的酰氯为二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二氯丙酰氯、二氯亚砜、苯甲酰氯或甲苯磺酰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马来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嵌段共聚物、内酰胺和致孔剂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在70~140℃和电动搅拌下溶解0.5-2h,得到透明均质的混合液;

(2)向步骤(1)的混合液中加入催化剂,加热130-160℃减压蒸馏除去残留在体系中的水,再加入活化剂,摇匀后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反应30min-2h,制得复合材料;

(3)将步骤(2)的复合材料粉碎,经甲苯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得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嵌段共聚物和致孔剂可以溶解在内酰胺单体中的特性,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得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嵌段共聚物可以重复利用,成本低。

2、本发明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粒径为200nm-50μm,孔洞表面含有丰富的活性基团(-conh-),易于修饰,具有耐酸碱腐蚀性,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s-b-peo20g、己内酰胺80g、致孔剂peg2001g、催化剂氢氧化钠0.8g和1ml活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20gps-b-peo和1gpeg200加入到80g己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20℃搅拌溶解0.5h,得透明均质的ps-b-peo/己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0.8g的氢氧化钠,130℃减压蒸馏15min,再加入1ml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甲苯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s-b-peo5g、嵌段共聚物ps-b-pdms5g、十二内酰胺90g、致孔剂pdms2g、催化剂氢化钠2g和10ml活化剂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0gps-b-peo和ps-b-pdms的混合物(质量比1:1)以及2gpdms加入到90g十二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20℃搅拌溶解0.5h,得透明均质的ps-b-peo和ps-b-pdms/十二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的混合液中加入2g氢化钠,150℃减压蒸馏15min,再加入10ml的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tmi),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大量水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s-b-pdms30g、丁内酰胺70g、致孔剂peg5g、催化剂氢氧化钠1.5g、氢氧化钾1.5g、1.5ml活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5ml活化剂3-异丙烯基-α丙烯基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30gps-b-pdms和5gpeg,加入到70g丁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00℃搅拌溶解30min,得透明均质的ps-b-pdms/丁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3g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混合物质量比为1:1),160℃减压蒸馏20min,再加入3ml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3-异丙烯基-α丙烯基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tmi)的混合液(混合液体积比为1:1),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甲苯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4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s-b-pdms40g、己内酰胺60g、致孔剂pdms5g、催化剂氢氧化钠1g和0.05ml活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40gps-b-pdms和5gpdms,加入到60g己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00℃搅拌溶解30min,得透明均质的ps-b-pdms/己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1g氢氧化钠,140℃减压蒸馏20min,再加入0.05ml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甲苯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5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eg-b-pdms25g、辛内酰胺75g、致孔剂peg10g、催化剂氢氧化钠5g和1ml活化剂邻甲苯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25gpeg-b-pdms和10gpeg加入到75g辛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20℃搅拌溶解2h,得透明均质的peg-b-pdms/辛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g氢氧化钠,130℃减压蒸馏15min,再加入1ml邻甲苯异氰酸酯,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甲苯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6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s-b-peo15g、十二内酰胺85g、致孔剂pdms7g、氢氧化钠0.5g和5ml活化剂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5gps-b-peo和7gpdms,加入到85g十二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00℃搅拌溶解30min,得透明均质的ps-b-peg/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0.5g氢氧化钠,140℃减压蒸馏20min,再加入5ml的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tmi),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甲苯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7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s-b-peg10g、嵌段共聚物peg-b-pdms10g、己内酰胺80g、致孔剂peg2008g、催化剂氢化钠4g和4ml活化剂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0g的ps-b-peg和10gpeg-b-pdms的混合物以及8gpeg200加入到80g己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20℃搅拌溶解1h,得透明均质的ps-b-peg/peg-b-pdms/己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4g氢化钠,150℃减压蒸馏15min,再加入4ml的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tmi),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大量水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实施例8

一种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嵌段共聚物peg-b-pdms35g、辛内酰胺65g、致孔剂pdms10g、催化剂氢氧化钠0.5g、催化剂氢氧化钾0.5g、1.5ml活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5ml活化剂3-异丙烯基-α丙烯基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上述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35gpeg-b-pdms和10gpdms,加入到65g辛内酰胺中,氮气保护,100℃搅拌溶解30min,得透明均质的peg-b-pdms/辛内酰胺混合液;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1g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混合物质量比为1:1),150℃减压蒸馏20min,再加入3ml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3-异丙烯基-α丙烯基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tmi)的混合液(混合液体积比为1:1),摇匀,立刻倒入预热170℃的模具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粉碎,用甲苯充分洗涤,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即为表面多孔尼龙微球。

所制备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的平均粒径见表1。

表1

从表1中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粒径范围在200nm-50μm,随着嵌段共聚物和内酰胺的质量比不同,粒径有变化。内酰胺质量提高,粒径会随之增大。此法得到的表面多孔尼龙微球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微球粒径。

通过控制致孔剂的加入量,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可以在0-800m2/g范围内调节。表2为实施例1-8所得微球的比表面积数据。

表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