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8522发布日期:2018-08-29 00:26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氟比洛芬,化学名为2-(2-氟-4-联苯)丙酸,cas:5104-49-4,具有下式所示的化学结构:

氟比洛芬(flurbiprofen)是英国布兹公司开发的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该药于1976年在英国上市,目前已列入英国、美国等多国药典,该药是一种强效苯丙酸类解热抗炎镇痛药,是优秀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之一,能抑制前列腺素制备环氧合酶而起止痛、抗炎及解热作用。其消炎和镇痛作用分别为阿司匹林(亦称乙酰水杨酸)的250倍及50倍。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变性关节炎。也可预防手术摘除晶状体后发生无晶状体囊样斑点状水肿,抑制手术中瞳孔收缩,白内障及小梁成形氩气激光手术后眼睛炎症的治疗。还适用于其他一些原因如外伤、扭伤、手术等引起的疼痛。

氟比洛芬的质量标准在英国药典、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中已有收载,其中明确指出可能含有的b、c、d、e、f、g、h、i、j、k、l、m,此12杂质的结构如下:

上述12种杂质采用混合对照的方式进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控制杂质,现有文献中未见有关于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高效合成方法。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h]gph3-1,第6~7页)指出:有机杂质的检测一般多采用hplc法。如采用hplc法,须采用峰面积法,具体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杂质对照品法),外标法定量比较准确。

氟比洛芬杂质m是氟比洛芬质量标准中所关注的杂质之一,其对于氟比洛芬杂质的相关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制备高纯度的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对于氟比洛芬杂质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它可以用于氟比洛芬生产中的杂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可以提高氟比洛芬的质量标准,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以3,4-二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与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发生取代反应,然后经还原反应、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水解脱羧反应、取代反应后得到高纯度的氟比洛芬杂质m;总反应流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氟比洛芬杂质m由1-氯乙基乙酸酯与2-(2-氟-4-苯基苯基)丙酸在碱性条件下取代反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叔丁醇钾或三乙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2-(2-氟-4-苯基苯基)丙酸由(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脱羧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与苯硼酸在碱性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偶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二(三叔丁基膦)钯、三苯基膦、醋酸钯、新戊酸钯或三氟乙酸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碘化钾重氮化反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还原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3,4-二氟硝基苯与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碱为叔丁醇钾、叔丁醇钠、甲醇钠或氢化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能够快速、简便、高效地得到杂质对照品,对采用外标法(即杂质对照品法)严格控制氟比洛芬的质量等方面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氟比洛芬杂质m的气相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氟比洛芬杂质m的质谱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氟比洛芬杂质m的核磁图(溶剂为cdcl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以3,4-二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与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发生取代反应,然后经还原反应、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水解脱羧反应、取代反应后得到高纯度的氟比洛芬杂质m;总反应流程式为:

制备氟比洛芬杂质m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代反应,合成化合物5,即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3,4-二氟硝基苯与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步骤为:在250m单口瓶加入12.04g甲基丙二酸二乙酯,100ml无水thf,搅拌,在0~5℃加入8.91g叔丁醇钾(还可替换为叔丁醇钠、甲醇钠或氢化钠等),加完搅拌30分钟,然后缓慢加入3,4-二氟硝基苯,20~25℃反应12h,反应完浓干,加入100ml饱和氯化铵溶液,15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浓干得18.1g黄色油状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收率92%。

第二步:还原反应,合成化合物4,即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还原得到的。步骤为:在100ml单口瓶加入7.0g2-(2-氟-4-硝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45ml乙醇(溶剂还可替换为甲醇、苯、甲苯、乙腈或1,2-二氯乙烷等),搅拌,15~20℃下加入700mg钯碳(还原剂还可替换为铁粉、锌粉、硫氢化钠、硫代硫酸钠或水合肼等),20~25℃通入氢气反应14h,反应完过滤,滤饼用30ml的乙酸乙酯洗,滤液浓缩干,得到5.7g黄色油状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收率90%。

第三步:重氮化反应,合成化合物3,即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碘化钾重氮化反应得到的。步骤为:250ml单口瓶加入6.428g2-(2-氟-4-氨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43ml水和40ml甲苯,搅拌,0~5℃滴加入9ml浓盐酸,搅拌30min,再滴加1.9g亚硝酸钠水溶液,反应30min,加入7.62g碘化钾,20~25℃反应4h,反应完加入40ml水和6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3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浓干有机相得6.8g棕红色油状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收率94%。

第四步:偶联反应,合成化合物2,即(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由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与苯硼酸在碱性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偶联得到的。步骤为:250ml单口瓶中加入6.4g2-(2-氟-4-碘基苯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46ml四氢呋喃和40ml水搅拌,20~25℃加6.8g入碳酸钾(还可替换为碳酸钠、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等),2.2g苯硼酸,640mg四(三苯基膦)钯(催化剂还可替换为二(三叔丁基膦)钯、三苯基膦、醋酸钯、新戊酸钯或三氟乙酸钯等),回流反应14h。反应完过滤,滤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浓干得5.1g浅黄色油状(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收率90.5%。

第五步:水解脱羧反应,合成化合物1,即2-(2-氟-4-苯基苯基)丙酸。2-(2-氟-4-苯基苯基)丙酸由(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脱羧得到的。步骤为:100ml单口瓶中加入4.5g(3-氟[1,1'-联苯]-4-基)甲基丙二酸二乙酯,25ml乙醇,25ml水,搅拌,加入2.6g氢氧化钠(还可替换为氢氧化锂或氢氧化钾等),80℃回流10h。浓干乙醇,加入50ml水,稀盐酸调ph=1~3,乙酸乙酯萃取分层,有机相用4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浓干纯化得到2.7g白色至类白色固体粉末2-(2-氟-4-苯基苯基)丙酸,收率85%。

第六步:取代反应,合成氟比洛芬杂质m。氟比洛芬杂质m由1-氯乙基乙酸酯与2-(2-氟-4-苯基苯基)丙酸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步骤为:在50ml单口瓶中加入0.6g反应底物,10ml二氯甲烷,搅拌降温,室温加入750mg碳酸钾(还可替换为碳酸钠、叔丁醇钾或三乙胺等),反应10min,缓慢滴加451mg1-氯乙基乙酸酯,滴加时间10min。10min后升至30-45℃反应14h,反应完浓干,0℃加入饱和氯化铵调ph=7,20ml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相,有机相用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浓干得690mg无色至浅黄色油状氟比洛芬杂质m,收率85%,gc≥98.0%。

图1-2是本发明的氟比洛芬杂质m的气相图及其质谱图,检测参数为:

进样名称:fblfm121901-1

进样体积:1.00

方法文件:e:\gcms-data\2017\10\30\sh-rxi-5silms-40-140-310.qgm

数据文件:e:\gcms-data\2017\12\fblfm121901-1.qgd

检测结果为:

峰表tic

谱库

《目标组分》

行号#:1保留时间:17.720(扫描数#:3025)质量峰:420

原始模式:单个17.720(3025)基峰:199.05(7937500)

背景模式:无组1-事件1scan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