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3549发布日期:2018-09-11 18:13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vc板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pvc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板材是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生产的板材,具体就是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辅料,在片状连续基材上,经涂敷工艺或经压延、挤出或挤压工艺生产而成。由于具有防水、阻燃、耐酸碱、防蛀、质轻、表面光洁平整不变形、易于加工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pvc板材已经成为常见的热成型材料,能替代部分不锈钢和其它耐腐蚀合成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化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不同的领域,对于pvc板材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作为水渠用pvc板材,则需要pvc板材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良好的低温使用性能。而现有的水渠用pvc板材在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低温使用性能等方面表现欠佳。

鉴于此,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板材,所述pvc板材主要由pvc树脂、磨粉料、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polyethylene,cpe)、钙粉、玻璃纤维等主料,以及调节剂、磨板增效剂、稳定剂、防冻剂、铁粉灰、增塑剂、聚乙烯蜡(polyethylene,pe蜡)和复合发泡剂等辅料组成,通过各原料协同配合,使得所形成pvc板材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良好的低温使用性能,改善了现有的水渠用pvc板材在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低温使用性能等方面表现欠佳的缺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板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板材在水渠管道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pvc板材,所述pvc板材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树脂20-30份,磨粉料230-270份,cpe20-30份,钙粉5-15份,玻璃纤维3-7份,调节剂4-8份,磨板增效剂2-5份,稳定剂2-5份,防冻剂2-5份,铁粉灰0.5-2份,塑化剂0.1-3份,pe蜡0.3-0.8份和复合发泡剂0.5-3份。

进一步的,所述pvc板材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树脂22-28份,磨粉料240-260份,cpe20-28份,钙粉6-14份,玻璃纤维4-6份,调节剂5-8份,磨板增效剂3-5份,稳定剂2-4份,防冻剂2.5-4.5份,铁粉灰0.6-1.8份,塑化剂0.1-2份,pe蜡0.4-0.7份和复合发泡剂0.5-2.5份。

进一步的,所述pvc板材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树脂24-28份,磨粉料245-255份,cpe22-26份,钙粉8-12份,玻璃纤维4.5-5.5份,调节剂5.5-7.5份,磨板增效剂3-4.5份,稳定剂2.5-3.5份,防冻剂3-4份,铁粉灰0.8-1.5份,塑化剂0.2-1份,pe蜡0.45-0.6份和复合发泡剂0.5-2份。

进一步的,所述pvc板材的原料中还包括颜料助剂,颜料助剂的重量份数为0.2-2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发泡剂包括放热型发泡剂和吸热型发泡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发泡剂包括偶氮二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的重量比为1:(1-3)。

进一步的,所述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750-850,k值为62-6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2.0,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10-150μm;

优选的,所述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750-810,k值为62-6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2.0,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0-140μm。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为磨碎玻璃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30-110μm,直径为5-15μm;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磨碎玻璃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50-100μm,纤维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磷酸三辛酯或甘油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复合铅类稳定剂、钙锌类稳定剂或有机锡复合稳定剂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vc板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各原料于100-120℃混合均匀后,降温至40-50℃后进行挤出成型,得到pvc板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vc板材在水渠管道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pvc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c板材,该所述pvc板材主要由pvc树脂、磨粉料、cpe、钙粉、玻璃纤维等主料,以及调节剂、磨板增效剂、稳定剂、防冻剂、铁粉灰、增塑剂、pe蜡、复合发泡剂等辅料组成,其中,所加入的玻璃纤维与pvc树脂、磨粉料等原料协同配合,能够形成部分交联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得所得到的pvc板材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良好的低温使用性能,延长了pvc板材的使用寿命,改善了现有的水渠用pvc板材在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低温使用性能等方面表现欠佳的缺陷。

(2)本发明还提供了pvc板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3)本发明还提供了pvc板材的应用,鉴于上述pvc板材在低温下的拉伸强度、抗冲击性能以及低温使用性能较传统pvc板材均有明显提升,使得该pvc板材在水渠管道等低温环境下有着良好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vc板材,该pvc板材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树脂20-30份,磨粉料230-270份,cpe20-30份,钙粉5-15份,玻璃纤维3-7份,调节剂4-8份,磨板增效剂2-5份,稳定剂2-5份,防冻剂2-5份,铁粉灰0.5-2份,塑化剂0.1-3份,pe蜡0.3-0.8份和复合发泡剂0.5-3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pvc板材,主要由pvc树脂、磨粉料、cpe、钙粉、玻璃纤维等主料,以及调节剂、磨板增效剂、稳定剂、防冻剂、铁粉灰、塑化剂、pe蜡和复合发泡剂等辅料组成,其中,所加入的玻璃纤维与pvc树脂、磨粉料等原料协同配合,能够形成部分交联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得所得到的pvc板材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良好的低温使用性能,延长了pvc板材的使用寿命,改善了现有的水渠用pvc板材在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低温使用性能等方面表现欠佳的缺陷。

具体的,pvc树脂作为pvc板材的主要原料,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

除了pvc树脂,本发明还采用了大量的磨粉料。磨粉料在不影响pvc板材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还可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磨粉料为pvc磨粉料。

虽然磨粉料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对其用量应当合理调控,否则会影响pvc板材的力学性能。在本发明中,磨粉料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230份、235份、240份、245份、250份、255份、260份、265份或270份。

向pvc板材的原料中添加氯化聚乙烯(cpe),能够有效提高板材的韧性,从而保证板材的抗冲击性能。cpe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

钙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在本发明中除了作为发泡成核剂使用外,还能降低材料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钙粉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用量过多会使泡孔均匀性变差,影响外观质量,进而影响pvc板材的拉伸强度,故应该控制钙粉的用量。

钙粉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

玻璃纤维为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其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在本发明中,将玻璃纤维作为原料与其他原料协同配合,形成部分交联的网络结构,可以明显增强pvc板材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以及韧性。

在本发明中,玻璃纤维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份、6.5份或7份。

除了上述主料,本发明中还添加了一系列辅料,用以提升pvc板材的综合性能。

其中,调节剂主要是指发泡调节剂。调节剂的加入,可以改善泡孔尺寸以及发泡密度。调节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4份、4.5份、5份、5.5份、6份、6.5份、7份、7.5份或8份。

磨板增效剂和稳定剂主要是用来加强pvc板材各原料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增强原料之间的稳定性。

具体的,磨板增效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稳定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

对于水渠用pvc板材,基本都是在室外使用。这就要求pvc板材具有较好的防冻性能,以免在冬季温度较低时,pvc板材易出现断裂的情况。虽然通过前述原料以及用量的限定,可以赋予pvc板材一定的低温使用性能,但为进一步提升其耐低温性能,故还可向pvc板材的原料中添加防冻剂。

防冻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

同时,pvc板材的原料中还添加有铁粉灰。铁粉灰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5份、0.8份、1.0份、1.2份、1.5份、1.8份或2份。

由于pvc树脂结晶性不错,强极性氯原子造成分子间作用力太强,使得其熔融温度很高,同时pvc本身剪切敏感,又很容易热降解,所以需要添加增塑剂来降低加工温度,保证pvc不被剪切时热降解。

增塑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1份、0.2份、0.5份、0.8份、1.0份、1.2份、1.5份、1.8份、2份、2.2份、2.5份、2.8份或3份。

pe蜡作为润滑剂使用,可起到到润滑,脱模,减少摩擦力等效果。pe蜡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2份、0.4份、0.5份、0.6份或0.8份。

复合发泡剂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发泡剂的复合,可以使得发泡均匀,泡孔结构理想。在本发明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5份、0.8份、1.0份、1.2份、1.4份、1.8份、2.0份、2.2份、2.4份、2.5份、2.8份或3.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该pvc板材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树脂22-28份,磨粉料240-260份,cpe20-28份,钙粉6-14份,玻璃纤维4-6份,调节剂5-8份,磨板增效剂3-5份,稳定剂2-4份,防冻剂2.5-4.5份,铁粉灰0.6-1.8份,塑化剂0.1-2份,pe蜡0.4-0.7份和复合发泡剂0.5-2.5份。

优选的,该pvc板材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树脂24-28份,磨粉料245-255份,cpe22-26份,钙粉8-12份,玻璃纤维4.5-5.5份,调节剂5.5-7.5份,磨板增效剂3-4.5份,稳定剂2.5-3.5份,防冻剂3-4份,铁粉灰0.8-1.5份,塑化剂0.2-1份,pe蜡0.45-0.6份和复合发泡剂0.5-2份。

通过各原料的用量进一步限定,使得所得到的pvc板材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更高,耐防冻能力更强,以保证pvc板材不会因为温差的影响而收缩,进而影响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主要由……制成”,意指其除所述组份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份,比如阻燃剂等,这些其他组份赋予所述pvc板材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主要由……制成”,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该pvc板材的原料中还包括颜料助剂,颜料助剂的重量份数为0.2-2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发泡剂包括放热型发泡剂和吸热型发泡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发泡剂包括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的重量比为1:(1-3)。

通过各种颜料助剂的添加,可赋予pvc板材不同的色彩。颜料助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2份、0.5份、1.0份、1.2份、1.5份、1.8份或2份。颜料助剂可以选择本领域常规助剂,优选为pk213。

采用不同类型的发泡剂复合使用,可以使得发泡效果更好。其中,ac发泡剂为放热型发泡剂,其化学名称为偶氮二甲酰胺,具有性能稳定、不易燃、不污染、无毒无味、对模具不腐蚀对制品不染色,分解温度可调节,不影响固化和成型速度等特点。nc发泡剂为吸热型发泡剂,非偶氮类的白发泡剂,分解温度较低,分解时需吸收热量,分解过程平缓,分解放出气体无毒无味,发泡制品白,泡孔均匀。

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两者相溶性好,复合使用可提高加工速度,降低生产成本。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之间的重量比不作特别限定,优选的,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比为1:1,1:1.5,1:2,1:2.5或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750-850,k值为62-6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2.0,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10-150μm;

优选的,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750-810,k值为62-6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2.0,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0-140μm。

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对制品力学性能有影响,提高聚合度可使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但是平均聚合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加工性能。pvc树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平均聚合度为750、780、810或850。

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1.92、1.94、1.95、1.96、1.98或2.0。

pvc树脂颗粒的大小应当最好处于一致,否则在成型过程中极易引起塑化不均匀现象。pvc树脂颗粒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平均粒径120μm、122μm、125μm、128μm、130μm、132μm、135μm、138μm或14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玻璃纤维为磨碎玻璃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30-110μm,直径为5-15μm;

优选的,玻璃纤维为磨碎玻璃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50-100μm,纤维直径为6-12μm。

玻璃纤维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长度为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65μm、70μm、75μm、80μm、85μm、90μm、95μm或100μm。

玻璃纤维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直径为6μm、7μm、8μm、9μm、10μm、11μm或12μm。

通过对玻璃纤维的长度与直径的限定,使得玻璃纤维在混料过程中有较好的分散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pvc板材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提升低温下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

由于传统pvc板材的耐寒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较差,从而限制了其在低温场合的应用。故本发明提供的pvc板材原料中还添加有防冻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防冻剂选自乙二醇、磷酸三辛酯或甘油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通过对防冻剂具体种类的限定,使得pvc板材在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的同时,也不会对其他力学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提高pvc板材各原料的稳定性,在原料中还添加有稳定剂。稳定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稳定剂类型。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稳定剂为复合铅类稳定剂、钙锌类稳定剂或有机锡复合稳定剂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塑化剂优选为氧化蜡,进一步优选为qpm960,其可强烈促进pvc塑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vc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各原料于100-120℃混合均匀后,降温至40-50℃后,进行挤出成型,得到pvc板材。

优选的,将配方量的各原料在115-120℃混合后,放至冷混料锅中使物料温度将至45-50℃,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机中发泡,然后经挤出模头挤出,控制挤出机的温度为170-195℃,对离开挤出模头的熔融物料进行冷却、定型,得到pvc板材。

本发明提供的pvc板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vc板材的应用,鉴于上述pvc板材在低温下的拉伸强度、抗冲击性能以及低温使用性能较传统pvc板材均有明显提升,使得该pvc板材在水渠管道等低温环境场合有着良好的应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pvc板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pvc树脂20份,磨粉料260份,cpe20份,钙粉10份,玻璃纤维3份,调节剂5份,磨板增效剂2份,稳定剂3份,防冻剂4份,铁粉灰1份,增塑剂0.5份,pe蜡0.3份和复合发泡剂1份;

其中,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810,k值为61,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0,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5μm;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60μm,直径为12μm;稳定剂为复合铅类稳定剂;防冻剂为磷酸三辛酯;增塑剂为qpm960;复合发泡剂包括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2

一种pvc板材,在实施例1原料的基础上还添加有颜料助剂0.2份,其余原料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pvc板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pvc树脂25份,磨粉料250份,cpe24份,钙粉10份,玻璃纤维5份,调节剂6份,磨板增效剂3.5份,稳定剂3份,防冻剂3.5份,铁粉灰1份,增塑剂0.45份,颜料助剂0.65份,pe蜡0.5份和复合发泡剂0.9份;

其中,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845,k值为62,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30μm;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40μm,直径为6μm;稳定剂为钙锌类稳定剂和有机锡复合稳定剂的组合;防冻剂为磷酸三辛酯;增塑剂为qpm960;复合发泡剂包括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4

一种pvc板材,除了将pvc板材原料中的玻璃纤维的重量份数减少至3份,其余原料与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一种pvc板材,除了将pvc板材原料中的玻璃纤维的重量份数增加至7份,其余原料与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6

一种pvc板材,除了将pvc板材原料中的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增加至110μm,其余原料及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7

一种pvc板材,除了将pvc板材原料中的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减少至700,其他原料及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8

一种pvc板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pvc树脂28份,磨粉料270份,cpe22份,钙粉15份,玻璃纤维4份,调节剂8份,磨板增效剂3份,稳定剂2份,防冻剂2份,铁粉灰2份,增塑剂2份,颜料助剂2份,pe蜡0.6份和复合发泡剂2份;

其中,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750,k值为6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5,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10μm;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80μm,直径为15μm;稳定剂为钙锌类稳定剂;防冻剂为甘油;增塑剂为qpm960;复合发泡剂包括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的重量比为1:3。

实施例9

一种pvc板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pvc树脂30份,磨粉料230份,cpe30份,钙粉5份,玻璃纤维7份,调节剂4份,磨板增效剂5份,稳定剂5份,防冻剂5份,铁粉灰0.5份,增塑剂3份,颜料助剂1份,pe蜡0.8份和复合发泡剂3份;

其中,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为780,k值为61,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2,pvc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μm;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00μm,直径为10μm;稳定剂为复合铅类稳定剂;防冻剂为乙二醇;增塑剂为qpm960;复合发泡剂包括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ac发泡剂和nc发泡剂的重量比为1:1.5。

实施例10

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pvc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各原料在115℃混合后,放至冷混料锅中使物料至45℃,然后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机中发泡,然后经挤出模头挤出,控制挤出机的温度为175℃,对离开挤出模头的熔融物料进行冷却、定型,得到pvc板材。

实施例11

实施例3-9提供的pvc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各原料在120℃混合后,放至冷混料锅中使物料至50℃,然后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机中发泡,然后经挤出模头挤出,控制挤出机的温度为195℃,对离开挤出模头的熔融物料进行冷却、定型,得到pvc板材。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在实施例3原料的基础上去除玻璃纤维,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在实施例3原料的基础上去除cpe,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将实施例3原料中的pvc树脂替换为磨粉料,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将实施例3原料中的玻璃纤维的重量份数减少至1份,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将实施例3原料中的玻璃纤维的重量份数增加至9份,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将实施例3原料中的钙粉的重量份数增加至20份,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将实施例3原料中的cpe的重量份数增加至35份,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在实施例3原料的基础上去除防冻剂,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9

本对比例提供的pvc板材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除了将实施例3原料中的复合发泡剂替换为ac发泡剂,其他原料及用量不变。

对比例1-9的pvc板材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为验证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技术效果,特设以下实验例。

实验例1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所得的pvc板材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以及低温催化温度进行测试,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中的pvc板材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9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9的pvc板材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以及较低的低温脆化温度。

其中,实施例4-5及对比例4-5均为实施例3的对照试验,五者不同之处在于玻璃纤维的用量不同。由表1中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本发明限定的数值范围内,随着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pvc板材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都具有一定的提高,这可能是由于玻璃纤维与pvc树脂和其他原料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有利于上述性能的提升。而当玻璃纤维用量超出本发明限定的数值范围后,pvc板材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说明在本发明中玻璃纤维的用量应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实施例6也为实施例3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的不同。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越长,虽然其与其他原料越容易形成网状结构,但是玻璃纤维本身的再分散性能会变差,从而影响其与其他原料的协同作用的发挥。

实施例7同样也为实施例3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pvc树脂的平均聚合度的不同。从表1中可以看出,pvc树脂平均聚合度越高,其力学性能越好。这主要是由于高聚合度的pvc树脂比低聚合度的pvc树脂有着更大的结晶度和类交联结构,使大分子间滑动困难,弹性增加,同时分子量增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和分子内化合键力增加而获得优良的耐寒性。

对比例1和对比例2均为实施例3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中未添加玻璃纤维,对比例2中未添加cpe。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力学性能要劣于实施例3,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pvc板材的各原料之间存在着协同配合的关系,缺少玻璃纤维或者cpe均不能达到良好的技术效果。

对比例3也为实施例3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对比例3中将pvc树脂替换为等量的磨粉料。虽然磨粉料能降低pvc板材的成本,但是磨粉料用量过多会影响pvc板材的力学性能,这从表1中数据即可看出。

对比例6和对比例7均为实施例3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6中钙粉的用量超出了本发明限定的用量范围,而对比例7中cpe的用量超出了本发明限定的用量范围。对比例6和7整体表现为力学性能较差。这说明本发明中的各原料的用量均需要设定在特定的范围。

对比例9为实施例3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9采用单一种类发泡剂。对比实施例3与对比例9的性能参数可知,复合发泡剂更有利于发泡效果,所得到的泡孔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pvc板材的力学性能的提升。

综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pvc板材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良好的低温使用性能,可以应用于水渠管道等低温环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