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富集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5262发布日期:2018-09-15 00:5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氟环唑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富集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氟环唑(epoxiconazole)商品名欧搏,是一种新型、广谱、持效期长的三唑类杀菌剂,由德国巴斯夫公司1983年开发。本品是三唑类杀菌剂,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的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病害;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氟环唑乳油生产方法如下:以氟苯、邻氯氯苄为起始原料,合成1-溴-3-氯-1-(2-氯苯基)-2-(4-氟苯基)-2-丙醇,再经醇脱水反应生成(z)-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然后经过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溴化,再环氧化,最后与1h-1,2,4-三唑缩合得到终产物;或者(z)-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经过nbs溴化,再与1h-1,2,4-三唑缩合,最后环氧化得到终产物。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作为研制氟环唑杀菌剂的重要中间体,在经过氯醇脱水反应后有z型异构体(40-50%)和e型异构体(50-60%)两种结构,从经济角度来看,希望e型转化为z型。异构体的构型转化是一个化学动态平衡过程,此过程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1)光致异构化,e型转化为z型的转化率低,在20%-50%左右;(2)热致异构化,一般来说,z型异构体内能比较高,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较低,往往是z型异构体通过加热转变为e型异构体;(3)催化异构化,以痕量的碘作为反应试剂,将z型化合物完全转化为其e型异构体。上述方法都存在技术水平低,无法生产高纯度的(z)-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而且生产成本高,并且产品经化学改性变化或直接变为(z)-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会出现性能不稳定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富集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方法,本方法是一种物理冷冻分离方法,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无化学改性变化,产品性能稳定。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富集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富含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混合液与有机溶剂按体积比1:1~7.5混匀,使所述混合液完全溶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2)将装有第一溶液的容器放置在-70~-90℃环境下低温冷冻;(3)在步骤(2)的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后,分离取出上层清液,得到第二溶液;(4)在步骤(3)中分离所剩的下层物质冻为固体后,将其放在-20~-30℃低温融化;(5)待步骤(4)中的固体融化后,取出融化液,得到第三溶液。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己烷或正戊烷。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富含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混合液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1。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低温冷冻的温度为-80℃。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富含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混合液先经旋蒸处理除杂。本发明的原理是运用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在不同极性、不同体积比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利用物理冷冻分离方法,使得e型异构体和z型异构体在-70~-90℃因溶解度的不同而分布于上下层的比例出现明显变化;这是一种纯物理冷冻分离技术,解决了从混合液中分离富集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问题,得到的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性能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生产加工周期缩短,整个生产过程仅需4-6h,提高了生产加工速度,可实现连续性生产,通过溶剂溶解、冷冻分离,改变溶剂浓度,提高e型z型异构体的比例;(2)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纯物理冷冻分离技术,得到的第二溶液中,e型异构体占72%左右,可以通过异构体转化的方法,将e型异构体转变为z型异构体,提高z型异构体的产率;第三溶液中z型异构体占60%左右,可以用于杀菌剂氟环唑的进一步合成。该工艺可提高z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利用率和氟环唑的产率;产品纯度较高、无化学物残留且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品的性能稳定,该工艺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用试剂或者仪器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的,均视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常规产品。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实施例1:1.将富含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混合液分别在50℃、80℃下旋蒸,除去甲醇和甲苯;2.取四个洁净干燥的烧杯(编号:己烷1、己烷2、己烷3、己烷4),每个烧杯中均加入15ml的己烷,然后依次滴加2ml、5ml、10ml和15ml的上述旋蒸液,得到第一溶液;3.将溶液置于-80℃冰箱中冷冻;4.约4-6h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透明液体,低温下分离上层液体,得到第二溶液,取样测hplc,分别编号为己烷1-上、己烷2-上、己烷3-上、己烷4-上;5.下层为深棕色固体,置于-30℃冰箱中,约6min后有融化现象,得到第三溶液,取样测hplc,分别编号为己烷1-下、己烷2-下、己烷3-下、己烷4-下。6.将步骤(4)步骤(5)样品稀释后配成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体积20-40ul,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乙腈:水=3:1(体积比)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流速1ml/min,采用固定相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柱温40℃,对第二、三溶液中所含z型、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含量进行测定。表1hplc-100液相色谱中ze型比例物质z:e(浓度比)结果旋蒸液26.377:30.4580.867己烷1-上24.038:28.4140.846己烷2-上27.101:33.3760.812己烷3-上29.743:38.4680.773己烷4-上22.143:49.5580.447己烷1-下30.848:24.0031.282己烷2-下37.409:28.8771.295己烷3-下39.468:30.3161.302己烷4-下38.181:28.3021.349由上表可知,随着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旋蒸液体积的增多,烧杯上层液中e型含量在逐渐增多,在己烷4-上层液中e型异构体占69.11%;烧杯下层液z型含量逐渐增多,在已烷4-下层液中z型异构体占57.42%。实施例2:1.将富含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混合液分别在50℃、80℃下旋蒸,除去甲醇和甲苯;2.取四个洁净干燥的烧杯(编号:正戊烷1、正戊烷2、正戊烷3、正戊烷4),每个烧杯中均加入15ml的正戊烷,然后依次滴加2ml、5ml、10ml和15ml的上述旋蒸液,得到第一溶液;3.将溶液置于-80℃冰箱中冷冻;4.约4-6h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透明液体,低温下分离上层液体,得到第二溶液,取样测hplc,分别编号为正戊烷1-上、正戊烷2-上、正戊烷3-上、正戊烷4-上;5.下层为深棕色固体,置于-30℃冰箱中,约2min后有融化现象,得到第三溶液,取样测hplc,分别编号为正戊烷1-下、正戊烷2-下、正戊烷3-下、正戊烷4-下。6.将步骤(4)步骤(5)样品稀释后配成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体积20-40ul,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乙腈:水=3:1(体积比)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流速1ml/min,采用固定相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柱温40℃,对第二、三溶液中所含z型、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的含量进行测定。表2hplc-100液相色谱中ze型比例物质z:e(浓度之比)结果旋蒸液26.377:30.4580.866正戊烷1-上26.059:30.6600.851正戊烷2-上27.861:39.1570.712正戊烷3-上27.872:40.7000.611正戊烷4-上19.329:49.2600.392正戊烷1-下33.0934:26.69991.239正戊烷2-下36.120:28.5241.266正戊烷3-下38.044:28.7771.322正戊烷4-下36.8:24.21.521由上表可知,随着z型和e型3-氯-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旋蒸液体积的增多,烧杯上层液中e型含量在逐渐增多,在正戊烷4-上层液中e型异构体占71.82%;烧杯下层液z型含量逐渐增多,在正戊烷4-下层液中z型异构体占60.33%。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