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5132发布日期:2018-10-09 22:4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缆护套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为了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通常会在线缆的外部设置保护套,目前常用的线缆护套的材料有橡胶、聚乙烯等。橡胶类线缆护套的弹性较好,但抗老化性能较差,在阳光下暴晒易发生开裂的现象,使得线缆的使用寿命缩短,而目前使用的聚乙烯类线缆护套的抗老化性能要好于橡胶类,但易磨损。而且在严寒地域使用的线缆护套材料,由于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传统线缆护套材料的韧性会降低,影响线缆护套的使用。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线缆护套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和耐磨性能差、耐低温性能不理想,使用寿命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0~110份、双酚a型聚芳酯20~40份、聚苯硫醚纤维1~5份、氧化钙5~15份、石蜡油5~1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2~0.6份、对苯二甲酸酯0.1~0.3份、光稳定剂0.05~0.15份。

优选的,所述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1~6:1~6。

优选的,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对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比为2:1。

优选的,所述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5~105份、双酚a型聚芳酯25~35份、聚苯硫醚纤维2~4份、氧化钙8~12份、石蜡油6~1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3~0.5份、对苯二甲酸酯0.1~0.3份、光稳定剂0.08~0.12份。

优选的,所述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0份、双酚a型聚芳酯30份、聚苯硫醚纤维2.5份、氧化钙10份、石蜡油1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4份、对苯二甲酸酯0.2份、光稳定剂0.1份。

优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组合物,且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2~3:3~5。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0~110份、双酚a型聚芳酯20~40份、聚苯硫醚纤维1~5份、氧化钙5~15份、石蜡油5~1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2~0.6份、对苯二甲酸酯0.1~0.3份、光稳定剂0.05~0.15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将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加入混合机中,以100~200r/min的速度搅拌至均匀即得混合物a;

s3、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双酚a型聚芳酯加入到捏合机中进行混炼5~10min,再将步骤s2准备的混合物a以及步骤s1称取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酯和光稳定剂依次加入到捏合机中,继续混炼至均匀,即得混合物b;

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物b加入到螺旋杆挤出机中,经挤出、成型、干燥即得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线缆护套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提出的线缆护套材料,配方合理,原料和制备过程环保,通过合理比例的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协效作用,使线缆护套材料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通过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酯和光稳定剂的添加进一步增强线缆护套材料的耐低温性能和柔韧性,使制备的线缆护套材料弹性优良,并经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备的线缆护套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优越,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原料分散效果好的制备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的方法,先将主要作用的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进行预混合,使聚苯硫醚纤维和氧化钙均匀分布在石蜡油中,再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双酚a型聚芳酯进行混合,避免聚苯硫醚纤维和氧化钙不易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双酚a型聚芳酯的混合物中,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三者复配后不但促进线缆护套材料的耐低温性能,还简化了线缆护套材料的制备的方法,加快生产效率,实验证明本发明提出的线缆护套材料批间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0份、双酚a型聚芳酯20份、聚苯硫醚纤维1份、氧化钙5份、石蜡油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6份、对苯二甲酸酯0.3份、光稳定剂0.15份;所述光稳定剂为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组合物,且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2:3;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0份、双酚a型聚芳酯20份、聚苯硫醚纤维1份、氧化钙5份、石蜡油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6份、对苯二甲酸酯0.3份、光稳定剂0.15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将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加入混合机中,以100r/min的速度搅拌至均匀即得混合物a;

s3、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双酚a型聚芳酯加入到捏合机中进行混炼5min,再将步骤s2准备的混合物a以及步骤s1称取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酯和光稳定剂依次加入到捏合机中,继续混炼至均匀,即得混合物b;

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物b加入到螺旋杆挤出机中,经挤出、成型、干燥即得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0份、双酚a型聚芳酯30份、聚苯硫醚纤维2.5份、氧化钙10份、石蜡油1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4份、对苯二甲酸酯0.2份、光稳定剂0.1份;所述光稳定剂为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组合物,且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3:4;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0份、双酚a型聚芳酯30份、聚苯硫醚纤维2.5份、氧化钙10份、石蜡油1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4份、对苯二甲酸酯0.2份、光稳定剂0.1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将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加入混合机中,以150r/min的速度搅拌至均匀即得混合物a;

s3、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双酚a型聚芳酯加入到捏合机中进行混炼8min,再将步骤s2准备的混合物a以及步骤s1称取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酯和光稳定剂依次加入到捏合机中,继续混炼至均匀,即得混合物b;

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物b加入到螺旋杆挤出机中,经挤出、成型、干燥即得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10份、双酚a型聚芳酯40份、聚苯硫醚纤维5份、氧化钙15份、石蜡油1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2份、对苯二甲酸酯0.1份、光稳定剂0.05份;所述光稳定剂为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组合物,且碳黑和4-羟基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3:5;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10份、双酚a型聚芳酯40份、聚苯硫醚纤维5份、氧化钙15份、石蜡油1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2份、对苯二甲酸酯0.1份、光稳定剂0.05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将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加入混合机中,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至均匀即得混合物a;

s3、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双酚a型聚芳酯加入到捏合机中进行混炼10min,再将步骤s2准备的混合物a以及步骤s1称取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酯和光稳定剂依次加入到捏合机中,继续混炼至均匀,即得混合物b;

s4、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物b加入到螺旋杆挤出机中,经挤出、成型、干燥即得耐低温的线缆护套材料。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中的聚苯硫醚纤维按照实施例1中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的质量比替换成氧化钙和石蜡油,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中的氧化钙按照实施例1中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的质量比替换成聚苯硫醚纤维和石蜡油,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将实施例1中的聚苯硫醚纤维和氧化钙按照实施例1中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的质量比替换成石蜡油,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制备的线缆护套材料分别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1、试验前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2、耐低温试验后性能检测(试验温度-50℃),测试结果如下:

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3制备的线缆护套材料抗张强度高均在1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大均在750以上,且在耐-50℃低温试验后变化率均在5%以下,而同等条件下不添加聚苯硫醚纤维和氧化钙所得到的抗张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率变化值均比实施例1~3的相应数据大,不添加聚苯硫醚纤维或氧化钙其中的一个得到的测试数据相比于同时不添加聚苯硫醚纤维和氧化钙有所提升,但效果不明显,只有同时加入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时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才会提升明显,表明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硫醚纤维、氧化钙和石蜡油三者复配可以起到协同提高线缆护套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三者复配使用还可以显著提升线缆护套材料的耐低温性能,扩大线缆护套材料的使用范围,延长线缆护套材料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根据实施例1~3的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出的线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批间重现率高,性能相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