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7027发布日期:2018-10-23 23:27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乳胶手套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乳胶手套在医院医生护士的使用必不可少,由于其自身物质即为细菌的营养成份,所以容易引起细菌或微生物的滋生和繁衍。增加了医生和病人感染疾病的危险。目前,一般是往手套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抗菌物质或成份,但这些物质本身与手套基质材料相溶性较差,容易溶出,且抗菌时效有限,或本身抗菌能力不强,不能有效抑制各种病原体。此外有些抗菌物质毒性较大,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实际上,如果能采取一些抗菌处理方法与手套制备工艺相结合起来,将会提高乳胶手套的持久抗菌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后的乳胶手套具备较为持久的抗菌能力的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在乳胶基料加入到手套模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将带有乳胶基料的手套模型置于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中,处理气体为体积比为1:1的惰性气体与甲烷气体的混合物,处理功率为200W,具体处理时间为6-8min;处理完毕取出室温放置20-30min后继续进行乳胶硫化、浸胶、沥滤、胶膜干燥、脱模工艺得到乳胶手套半成品;

(2)抗菌整理剂处理工艺:将乳胶手套半成品置于含有55%的抗菌植物提取物、10%的纳米银离子溶液、1%的聚维酮溶液、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抗菌整理剂中50℃处理3-4h后升温至70℃处理1-2h后取出水洗2-3次;

所述抗菌植物提取物选择常春藤的根部、金银花的花瓣、橘子的橘皮混合粉碎至100目,加入20倍质量的水,先进行微波预加热处理,300W处理4-6min;处理完毕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弱酸,加热至120℃维持1h后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20倍质量的水,再进行微波加热处理,300W处理4-6min后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醇类,加热至100℃维持1h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后减压蒸馏干燥得抗菌植物提取物;

(3)水洗后干燥工艺:将经过水洗的乳胶手套半成品采用真空干燥工艺进行干燥,真空处理时间为3-5min,干燥完成后得乳胶手套成品。

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工艺的处理温度为-20~-10℃。

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弱酸为冰醋酸。

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醇类为丙三醇。

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减压蒸馏处理温度为60-70℃。

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纳米银离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

更进一步的,步骤(3)真空干燥工艺温度为60℃。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在乳胶基料加入到手套模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处理后经一系列工艺流程后得半成品,再将半成品置于含有55%的抗菌植物提取物、10%的纳米银离子溶液、1%的聚维酮溶液、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抗菌整理剂中处理后取出水洗后,采用真空干燥工艺进行干燥处理完成后得乳胶手套成品。经本发明的抗菌后处理方法处理后制备而成的乳胶手套不仅具有穿戴触感舒适的优点,还具有优异持久的抗菌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在乳胶基料加入到手套模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将带有乳胶基料的手套模型置于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中,处理气体为体积比为1:1的惰性气体与甲烷气体的混合物,处理功率为200W,具体处理时间为6min;处理完毕取出室温放置20min后继续进行乳胶硫化、浸胶、沥滤、胶膜干燥、脱模工艺得到乳胶手套半成品;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工艺的处理温度为-20℃;

(2)抗菌整理剂处理工艺:将乳胶手套半成品置于含有55%的抗菌植物提取物、10%的质量浓度为2%的纳米银离子溶液、1%的聚维酮溶液、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抗菌整理剂中50℃处理3h后升温至70℃处理1h后取出水洗2次;

所述抗菌植物提取物选择常春藤的根部、金银花的花瓣、橘子的橘皮混合粉碎至100目,加入20倍质量的水,先进行微波预加热处理,300W处理4min;处理完毕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冰醋酸,加热至120℃维持1h后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20倍质量的水,再进行微波加热处理,300W处理4min后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丙三醇,加热至100℃维持1h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后60℃减压蒸馏干燥得抗菌植物提取物;

(3)水洗后干燥工艺:将经过水洗的乳胶手套半成品采用真空干燥工艺进行干燥,60℃真空处理时间为3min,干燥完成后得乳胶手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在乳胶基料加入到手套模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将带有乳胶基料的手套模型置于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中,处理气体为体积比为1:1的惰性气体与甲烷气体的混合物,处理功率为200W,具体处理时间为8min;处理完毕取出室温放置30min后继续进行乳胶硫化、浸胶、沥滤、胶膜干燥、脱模工艺得到乳胶手套半成品;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工艺的处理温度为-10℃;

(2)抗菌整理剂处理工艺:将乳胶手套半成品置于含有55%的抗菌植物提取物、10%的质量浓度为2%的纳米银离子溶液、1%的聚维酮溶液、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抗菌整理剂中50℃处理4h后升温至70℃处理2h后取出水洗3次;

所述抗菌植物提取物选择常春藤的根部、金银花的花瓣、橘子的橘皮混合粉碎至100目,加入20倍质量的水,先进行微波预加热处理,300W处理6min;处理完毕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冰醋酸,加热至120℃维持1h后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20倍质量的水,再进行微波加热处理,300W处理6min后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丙三醇,加热至100℃维持1h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后70℃减压蒸馏干燥得抗菌植物提取物;

(3)水洗后干燥工艺:将经过水洗的乳胶手套半成品采用真空干燥工艺进行干燥,60℃真空处理时间为5min,干燥完成后得乳胶手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乳胶手套的抗菌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在乳胶基料加入到手套模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工艺:将带有乳胶基料的手套模型置于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中,处理气体为体积比为1:1的惰性气体与甲烷气体的混合物,处理功率为200W,具体处理时间为7min;处理完毕取出室温放置25min后继续进行乳胶硫化、浸胶、沥滤、胶膜干燥、脱模工艺得到乳胶手套半成品;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工艺的处理温度为-15℃;

(2)抗菌整理剂处理工艺:将乳胶手套半成品置于含有55%的抗菌植物提取物、10%的质量浓度为2%的纳米银离子溶液、1%的聚维酮溶液、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抗菌整理剂中50℃处理3.5h后升温至70℃处理1.5h后取出水洗2次;

所述抗菌植物提取物选择常春藤的根部、金银花的花瓣、橘子的橘皮混合粉碎至100目,加入20倍质量的水,先进行微波预加热处理,300W处理5min;处理完毕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冰醋酸,加热至120℃维持1h后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20倍质量的水,再进行微波加热处理,300W处理5min后取出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丙三醇,加热至100℃维持1h后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后65℃减压蒸馏干燥得抗菌植物提取物;

(3)水洗后干燥工艺:将经过水洗的乳胶手套半成品采用真空干燥工艺进行干燥,60℃真空处理时间为4min,干燥完成后得乳胶手套成品。

性能及服用测试:

取上述实施例1-3后处理方法处理后的乳胶手套与市售普通乳胶手套,分为三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作为对比例同时置于腐烂水果的箱体内,选取放置10min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相近的实验组合对比组进行测试,并于4h、8h、24h、48h进行菌落的持续测试,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与对比例抗菌持久能力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处理后的乳胶手套相比之下具备更为持久的抗菌能力,在24h的测试时间内,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持续增加量明显比对比例少,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持久抗菌效果更为明显。

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