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新橡胶材料杜仲-三叶橡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432发布日期:2018-10-26 19:2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橡胶及其衍生物的组合物,具体来说,涉及杜仲胶--三叶胶结合的天然橡胶。技术背景杜仲胶(eucommiaulmoidesgum,简称eugum)是具有橡塑二重性的优异高分子材料,广义上来讲,分为天然杜仲橡胶与合成杜仲橡胶两类。两者与产于三叶橡胶树的天然橡胶化学成份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则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具有分子量高,但无黏性和弹性低的特点。三叶橡胶,又称巴西橡胶。一种天然橡胶。由巴西三叶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的胶乳提制,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天然橡胶乳液(nrl)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天然水基型(含水44%~70%)聚合物胶体分散溶液,以顺式聚1.4-异戊二烯有机烃为主,并含有十几种有机生物物质,这些非胶物质为:蛋白质、类脂物、丙酮溶物、水溶物、无机盐等组分。胶乳中的生胶含量较高,约35%~45%。由栽培橡胶树所得的橡胶质地优良,一般橡胶烃在90%以上,水分在1%以下,树脂3%左右,蛋白质2%-4%,灰分0.5%左右。三叶橡胶具有:高黏性、高弹性,分子量不够高的特点。但仅以单一三叶橡胶称其为天然橡胶不完整且不能准确地、充分地反映自然界生物基橡胶资源的真实性质和物理、化学特性,使橡胶的应用过于狭隘和偏颇。从化学观点出发,聚异戊二烯橡胶化合物应该是顺式和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两种化学结构橡胶的总和,其化学和物理性质是两者共存时的表现。杜仲胶和三叶胶构象结构的线性分子比较示意如下:1,4-聚异戊烯三叶胶聚合物分子链(顺式1,4-聚异戊烯)杜仲胶聚合物分子链(反式1,4-聚异戊烯)相同的化学分子构成的杜仲胶与三叶胶唯一区别在宏观表象上,宏观表象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的柔顺性差异。柔顺性是聚合物分子构象变化的条件,是高聚物与低聚物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主链结构对聚合物柔顺性的影响取决于一级结构中碳碳相连的键长和键角。键长长、键角大则内旋转容易,柔顺性高。三叶胶分子中的键长和键角比杜仲胶分子中的键长和键角大,三叶橡胶树中、特别是树皮的韧皮部乳管中树汁水溶液环境给三叶胶分子提供了宽松的内旋转活动范围,内旋转自由度大,天生为高弹性橡胶;而杜仲胶是在韧皮部中狭小、包裹紧密的含胶细胞内的固定点位进行的连续聚合,为了尽可能多地聚合更多的异戊二烯分子,维持异戊二烯在杜仲植物中的生理代谢平衡浓度,维持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正常代谢,杜仲胶聚合物在细胞中形成结构紧密、空间排列有序,频繁的重复结晶减小聚合物体积以充分地利用细胞空间,故而具有极高的聚合度,天生形成规整的低弹性硬质胶。三叶胶和杜仲胶二者都是异戊二烯(c5h8)单体通过植物聚合酶头尾链接聚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1,4-聚异戊二烯(c5h8)n。但是两者的侧基在内双键两侧排列的方式不同。在上述线性分子比较示意中,三叶胶聚合点位在双键的同一侧为顺式结构,低极性的甲基平均分散排列在链的两侧(见黑体甲基),相邻甲基空间位置较远,甲基相互间制约作用小,次价力小,旋转自由,聚合物易形成蜷曲态。而杜仲胶的聚合点位在双键的两侧为反式构型,甲基受迫排列在一侧不能平衡主链两侧的极性,单侧的分子次价力较大,低极性的甲基侧基对链的柔顺性存在阻碍,极性愈弱则非极性的主链分子相互间的作用力愈大,空间位阻造成单键的内旋转困难,柔顺性差。甲基在主链上排列的位置造成主链受侧基制约,键长和键角不同,内旋转的侧基次价力不同,其结构和弹性与聚丁二烯高分子的结构和弹性非常相似,凸显硬性橡胶性质。天然三叶胶湿黏性强,胶乳成膜性好,凝胶强度高,弹性大,蠕变小等。其高弹性源于橡胶分子链段的伸缩运动,由蜷曲分子的构象变化形成,外力拆除后立即恢复原状被称之为理想弹性体。三叶橡胶分子的伸缩运动阻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力为消耗在分子间的黏性阻力,另一部分则是引起分子链形变的弹性阻力,两种力合称为黏弹力。弹性和黏性是三叶橡胶最突出的特点,是杜仲胶不具备的。杜仲树在林业科学中被称为先锋树,具有较高的耐旱性,故而即使在生命活动旺盛的器官组织中观察不到过多的汁液,杜仲胶的聚合就是在无汁液的含胶细胞中生成的固态物质,细胞的狭小空间决定了橡胶分子聚合时的有序规整的排列、堆积致密、结构紧凑、结晶区频现、无蜷曲、无缠绕、无湿黏性。这些物性状态决定了杜仲胶是硬性固体橡胶,形变小、弹性低。天生固体杜仲胶丝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平行生长、互不缠绕,人为转动纠结在一起,胶丝之间仍不会发生沾黏,拉伸和弯曲时相互间可以独立运动,分子之间低范德瓦尔斯力(vanderwaalsforce),杜仲胶丝间的运动相互不制约,不存在黏性。异戊二烯单体分子在含胶细胞中被杜仲植物偶联聚合酶聚合成链式长分子,充分利用细胞空间进行聚合代谢,使聚合物充盈整个细胞腔,而细胞随植物的生长不断延伸增长,聚合量随之增加,细胞的生长与杜仲胶聚合分子的增长是同步进行的。随着各器官的生长杜仲胶聚合分子不断地增大,其聚合度是自然界少有的大分子量高聚合物。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杜仲橡胶复合材料的专利申请件有10多件,例如:zl2011104139626号《一种杜仲橡胶与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12103338383号《一种天然杜仲橡胶增韧热塑性树脂的制备方法》、zl2014105116663号《制备杜仲橡胶复合材料及形状记忆材料的方法》、2016107759464号《一种环氧化杜仲橡胶增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等。迄今为止,尚无涉及杜仲胶--三叶胶结合的天然橡胶的申请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物基新橡胶材料――杜仲-三叶橡胶,集中两者胶的优点,弥补天然橡胶的缺陷,使之具备更高更完善的性质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发明人提供的杜仲-三叶橡胶,是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里,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而成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按照新材料中杜仲胶质量配比的不同,分为以下8个档次,每一档杜仲胶质量含量相差5%:①15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即杜仲胶含量15%);②20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20%);③25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25%);④30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30%);⑤35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35%);⑥40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40%);⑦45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45%);⑧50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含量50%)。上述杜仲胶是采用酶解法提取的。发明人指出:过高的杜仲胶含量会掩盖和显著降低三叶胶的特性,使制作的轮胎、鞋底的抓地性降低,防滑性能下降。为了配制以上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发明人进行了以下研究:1.杜仲--三叶橡胶三叶天然橡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抗拉和耐磨等特点。杜仲胶除了弹性低、无黏性外,却具备三叶胶其他所有的性质,而且在可塑性、抗拉性、耐磨性、抗撕裂性、和耐屈绕性等诸多方面都优于三叶胶。三叶胶割胶时流出的液体呈乳白色,固含量为30%~40%,橡胶粒径平均为1.06微米。新鲜天然乳胶含橡胶成分27%~41.3%(湿胶质量)、水44%~70%、蛋白质0.2%~4.5%、天然树脂2%~5%、糖类0.36%~4.2%、灰分0.4%。三叶胶是烷烃有机物,不溶于水的低极性聚合物,但是在天然乳液中,由于蛋白质、天然树脂、磷脂等亲水物质是两相性表面活性剂,三叶胶形成胶体乳液的过程方程式:由于杜仲胶和三叶胶是同一化学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相同的形成乳液的物理化学反应。故有相同的生成胶体乳液的方程式:从上面的在溶液中形成胶体乳液的溶解方程式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三叶胶为顺式而杜仲胶为反式;n杜仲胶>>n三叶胶。聚合分子数(聚合度)n是两者溶解差异显著的根本所在,分子量相差悬殊。形成胶体的乳胶液,杜仲胶和三叶胶都是单分子链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由于都为同一物质,异戊二烯单体物质聚合而成,所以相同分子之间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和融合性。打开的分子单链彼此亲和,形成了高度融合的天然橡胶,即杜仲—三叶橡胶。杜仲—三叶橡胶是由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酶解杜仲胶和浓缩三叶胶自动亲和形成。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的相互融合,彼此间的同性具有极强的分子亲和力,杜仲胶均匀地分散在三叶胶的湿黏聚团块中,而长链杜仲胶丝分子通过表面的高黏性的三叶胶相互粘结而相互揽在一起形成杜仲—三叶橡胶整体,制成可供生产橡胶制品原料的干胶块。.酶解提取杜仲确保其与三叶胶的融合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降解植物的结构。根据杜仲树皮、叶和果的植物组织结构的组成成分特点,选择适当的酶制剂,并进行组合搭配,对植物组织细胞壁进行有效的分解破坏,使天然成分和生物材料从植物的细胞和其他组织结构中游离出来,可提高提取率和产品质量。酶法提取植物中的天然产物有如下优点:①酶催化水解反应具有专一性,不会破坏目标物的化学结构;②酶解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可控制在55℃以下,反应ph在中性附近;③不同功能酶的联合使用,可以彻底破坏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细胞,使胞内的和胞外的天然成分全部扩散到水溶液中,可同时提取多种成分;④原料无需粉碎,能保全植物中大分子、高聚物等的结构和性质;⑤酶解反应利用的酶的催化水解功能,反应液的体积小,后续的处理简单,排放量小;⑥不含化学药剂,排放物对环境友好,不仅不会造成污染,还可施加到杜仲林中,作为腐叶肥沃土壤。杜仲胶是一种低弹性的硬性橡胶,性质是由树种和在细胞中聚合的环境先天决定的。酶解提取的杜仲原胶保持了在细胞中的单丝生长形态,彼此没出现缠结,相互间可以独立运动,即使缠绕也不具黏性,缺少三叶胶分子受外力作用时链段间相互牵扯的整体运动,杜仲胶不存在分子间黏度。三叶胶柔顺度高、结晶少是三叶胶弹性高的本质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其在橡胶树乳液中形成高度无规的线团。而杜仲胶由于在细胞中聚合的空间限制和分子量大的特点,聚合酶对异戊二烯单体分子采用的则是紧密堆积、结晶、有序排列的高度规整的链接聚合方式,在有限的细胞空间中聚合超高分子量的杜仲胶。因此杜仲胶的特点为:规整性高、体积密度大、含结晶区、无黏性。规整性和高结晶度使杜仲胶天生就不具有弹性。但重要的是杜仲胶的物质基础组成元素与三叶胶完全相同,是同分异构体,本质是同一化合物。化学性质与三叶胶一致,只是化学活性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的用途和各器官不同的提取纯度的特点,树皮胶、籽皮胶、树叶胶的产品标准各不相同。籽皮胶和树叶胶应用于生产杜仲-三叶橡胶,其湿活性和乳胶之中的占比率是最基础的杜仲胶产品指标,为判断产品的重要标准之一。酶解法获得的杜仲胶具有极高的湿活性,而化学法和溶剂溶解法获得的杜仲胶,因为使用了化学试剂,改变了原生态杜仲胶的表面对表面活性亲和的能力,降低其与三叶胶融合的性质和融合的能力。所以酶解法提取杜仲胶方能与三叶胶以乳胶的形式制成杜仲—三叶胶。研究已证明,杜仲胶不宜单独作为橡胶材料使用,必须与天然橡胶复配才能发挥杜仲胶的特性。当杜仲胶含量占复配胶总质量的10%~30%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以15%~25%的三叶-杜仲橡胶性能更好,因为杜仲胶的加入能够大幅提高天然橡胶制品的耐疲劳性能。本发明的优点杜仲--三叶橡胶为两者的融合,集中了两者的优点,具有黏性、弹性和分子量高的特点。补足了目前天然橡胶的缺陷,二者融合形成互补的杜仲--三叶橡胶是真正的自然界原本的天然橡胶,因为顺式结构的三叶胶和反式结构的杜仲胶的融合体是化学意义上分子的完整体。二者融合形成的新天然橡胶材料具有更完全的橡胶的重要特性,杜仲--三叶新天然橡胶的性质达到一个更高更完善的性质和更广阔的应用新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溶于水溶液中的絮状杜仲胶丝,图2为杜仲—三叶橡胶剪开的剖面,白色为三叶胶,灰色为杜仲胶;图3为酶解杜仲胶分子链聚合结构的构象;图4是酶解杜仲胶的外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15%,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9.0克,与100毫升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作用后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2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20%,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13.0g,与10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3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25%,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16.25g,与10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4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30%,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20.0g,与10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5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35%,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34.0g,与15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6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40%,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39.0g,与15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7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45%,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58.50g,与20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实施例8将杜仲胶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到三叶胶乳液里,使杜仲胶质量含量为50%,两者以聚合物分子相互融合得到的生物基新橡胶材料;准确称取酶解得到的杜仲胶干丝65.0g,与200ml含65%的天然胶乳液混合,摇动后杜仲胶和三叶胶在溶液中自动融合形成团块(见附图)。门尼粘度的测定:门尼粘度(mooneyviscosity)又称转动(门尼)粘度,是用门尼粘度计测定的数值,基本上可以反映合成橡胶的聚合度与分子量。门尼粘度计是一个标准的转子在密闭室的试样中转动。转子转动所受到的剪切阻力大小与试样的粘度变化有关,可通过测力装置显示在以门尼为单位的刻度盘上。测定条件:mooney黏性测试仪gt-7080-s2(高铁检测仪器)大号转子4分钟门尼黏度值,ml1+4135℃预热1分钟,测4分钟,测定温度为135℃实施杜仲胶含量(%)门尼值例0018例11519例22020例32522例43025例53529例64034例74538例85039说明:天然橡胶生胶在80℃以上呈软化状态,到130℃~140℃时完全软化,200℃开始分解。由于是橡胶结晶少没有融化点,高温只能是粘稠,超过200℃度就裂解发粘失去橡胶特性。在135℃的测试温度条件下,实例中团聚的天然生胶已经完全软化,转子转动所受到的剪切阻力大大减小,所以粘度值由100℃的80-90降到了不到20。在135℃杜仲胶呈流动性更高的流体,因为杜仲胶在65℃就开始软化。从表中可以看出,杜仲胶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粘度值。而且随着杜仲胶的加入量,粘度值有较大的增高,特别是含量超过30%时,粘度值增加较快,最后趋于平缓。这是因为杜仲胶的分子量明显大于三叶胶,实际的杜仲胶分子量检测一般在50万以上,甚至达到70万以上。高分子量的杜仲胶的增多对转子施予剪切阻力也就增大了,导致门尼粘度值随着杜仲胶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