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5653发布日期:2018-11-14 02:20阅读:2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脱色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吸附脱色、加热脱色、氧化脱色、化学试剂脱色法等,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脱色法。油脂中含有数量和品种各不相同的色素:分别为有机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有机降解物,这些物质使植物油呈现出绿色、红色、黄色,含量较高时呈现为棕褐色,甚至于黑色。传统吸附脱色就是把油脂中这些有色物质脱除使油脂呈现为无色或符合食用油国家标准的浅色油脂(食用油国家标准中,不同油脂不同等级的食用油都有规定的值,以罗维朋比色红、黄、蓝量化)。

然而,其中的天然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都是无害的,过分脱除是没有必要的。而现有吸附脱色方法在吸附脱色时,当油脂中某一种色值较高时,通常会采用增加脱色剂用量的方法使其降低到一定的色值,在这个过程中,其它本来色值不高的颜色也会降低很多,而且过多的吸附剂还会吸附20%~40%的油脂,造成油脂的过多损失。其次,对于市场上的部分非国标植物油(未达到食用油国家标准但符合企业标准的植物油)而言,对呈现偏单色的油脂(如绿色、红色)也存在一定需求,因此,并不需要将植物油中的所有色值均处理至满足食用油国家标准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旨在使进植物油的色值满足企业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用于植物油精炼中的脱色处理,所述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待脱色植物油中添加吸附剂,加热并搅拌以进行选择性吸附脱色,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植物油,其中,所述待脱色植物油为经热榨制取的深色植物油毛油。

优选地,所述吸附剂的质量为所述植物油质量的0.5%~5%。

优选地,所述待脱色植物油为菜籽油、米糠油、花生油、芝麻油或茶籽油。

优选地,所述待脱色植物油为热榨后,经过过滤以及脱胶或脱酸处理的植物油。

优选地,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沸石分子筛以及活化稻壳灰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加热温度为20~260℃,所述搅拌的搅拌时间为5~40min。

优选地,所述加热温度为80~260℃;以及,

向待脱色植物油中添加吸附剂,于80~260℃温度下混合搅拌以进行吸附脱色后,迅速冷却至65~75℃,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植物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向经热榨制取的颜色较深的植物油中添加吸附剂,加热并搅拌以进行选择性吸附脱色,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即得到脱色植物油,使其色值满足植物油的企业色值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提出一种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用于植物油精炼中的脱色处理,所述植物油的选择性吸附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待脱色植物油中添加吸附剂,加热并搅拌以进行选择性吸附脱色,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植物油,其中,所述待脱色植物油为经热榨制取的深色植物油毛油。

油脂中含有数量和品种各不相同的色素:分别为有机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有机降解物,这些物质使植物油呈现出绿色、红色、黄色,含量较高时呈现为棕褐色,甚至于黑色。传统吸附脱色就是把油脂中这些有色物质脱除使油脂呈现为无色或符合食用油国家标准的浅色油脂(食用油国家标准中,不同油脂不同等级的食用油都有规定的值,以罗维朋比色红、黄、蓝量化),在此脱色处理过程中,如若油脂中某一种色值较高,通常会采用增加脱色剂用量的方法使其降低到一定的色值,导致其它本来色值不高的颜色也会降低很多。然而对于市场上的部分非国标植物油(未达到食用油国家标准但符合企业标准的植物油)而言,对呈现偏单色的油脂(如绿色、红色)也存在一定需求,因此,并不需要将植物油中的所有色值均处理至满足食用油国家标准足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向经热榨制取的待脱色的深色植物油中添加吸附剂,加热并搅拌以进行选择性吸附脱色,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即得到脱色植物油,其色值满足植物油的企业色值要求。

所述吸附剂的作用是吸附去除油料中的色素,如果其添加量过低,则无法有效脱除油料中的色素,而其添加量过多的话,过多的吸附剂会吸附20%~40%的油脂,造成油脂的过多损失。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植物油质量的0.5%~5%。

对于来源于不同油料作物以及经过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的植物油而言,其颜色有深有浅,例如,相较于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等的颜色较深,又例如,相较于通过冷榨或浸出工艺获得的植物油,经热榨制取的植物油的颜色较深。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植物油的吸附脱色方法在用于颜色较深的植物油时,其脱色效果更为明显,故,所述待脱色植物油优选为经过热榨制取的菜籽油、米糠油、花生油、芝麻油或茶籽油(毛油)。

油料作物经热榨制取得到毛油后,通过毛油中含有较多杂质,因此,需要对毛油进行精炼加工,精炼加工一般包括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脱胶处理用以脱除毛油中的胶溶性杂质,脱酸处理用以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在国标一般食用油的精炼过程中,可以单独只进行脱胶或脱酸处理,而在国标高级食用油的精炼过程中,则需要对毛油依次进行脱胶和脱酸处理,本发明适用于植物油的吸附脱色处理,故,优选地,所述待脱色植物油为热榨后,经过过滤以及脱胶或脱酸处理的植物油。

所述吸附剂优选为包括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沸石分子筛以及活化稻壳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吸附剂可以是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沸石分子筛以及活化稻壳灰的任意一种,也可以选取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沸石分子筛以及活化稻壳灰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进行复配。

对于传统的植物油脱色处理,其温度通常控制在90℃左右,在此温度下,使用诸如活性炭、活性白土等吸附剂进行脱色处理时,往往会同时降低其中的所有色值,为避免不必要的色值降低,所述加热温度优选为20~260℃,所述搅拌的搅拌时间为5~40min。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而言,进行脱色时的加热温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菜籽油而言,可在常温下进行吸附脱色,主要降低其中蓝色和红色的色值,对于米糠油与而言,可在260℃温度下加入0.1%的磷酸和0.5~5%的活性白土进行吸附脱色,主要降低其中红色的色值。

当所述加热温度较低时,例如,所述加热温度不高于80℃时,经过吸附脱色后的植物油可直接进行过滤并收集滤液,而当所述加热温度较高时,则需要先冷却后再过滤。具体地,当所述加热温度为80~260℃时,所述植物油的脱色吸附方法包括:向待脱色植物油中添加吸附剂,于80~260℃温度下混合搅拌以进行吸附脱色后,迅速冷却至65~75℃(10min内冷却至65~75℃),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植物油。其中,过滤的方式可以是采用例如真空抽滤等常规方式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吸附物脱色时,并不限定其搅拌速率,只需要使所述吸附剂与所述待脱色植物油混合均匀即可,例如,在实验室进行操作时,其搅拌转速通常可以设置为120r/min左右,而在工业上应用时,其搅拌转速通常可以设置为60r/min;且其搅拌过程可在常压下进行,也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以热榨制取的菜籽油毛油5kg作为待脱色植物油,向其中加入活性炭25g,与常温常压下搅拌30min,然后真空抽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菜籽油。

其中,待脱色菜籽油的颜色为不透明的棕褐色,其色值超出了仪器的检测范围(黄79.9、红79.9、蓝49.9);而脱色菜籽油的颜色转变为透明的绿色,成品色值(色泽罗维朋25.4mm槽)为黄45、红4、蓝1,可以满足企业需要的色值。

实施例2

以热榨制取的米糠油毛油5kg作为待脱色植物油,向其中加入活性白土150g和磷酸5g(磷酸促进活性白土吸附有色物质),在真空、260℃条件下搅拌5min,然后迅速冷却至70℃,再过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米糠油。

其中,待脱色米糠油的色值(色泽罗维朋133.4槽)为黄35、红8;而脱色米糠油的色值为黄35、红3.5,相比于待脱色米糠油,红色的色值明显降低,且脱色米糠油的色值满足企业需要的色值。

实施例3

以热榨制取的玉米油毛油5kg作为待脱色植物油,向其中加入活性炭25g,在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真空抽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玉米油。

其中,待脱色玉米油的颜色为不透明的棕褐色,其色值超出了仪器的检测范围(黄79.9、红79.9、蓝49.9);而脱色玉米油的颜色转变为透明状态,成品色值(色泽罗维朋25.4mm槽)为黄45、红4、蓝1,可以满足企业需要的色值)。

实施例4

以热榨制取的茶籽油毛油5kg作为待脱色植物油,向其中加入活性炭25g,在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真空抽滤并收集滤液,得到脱色茶籽油。

其中,待脱色茶籽油的色值为不透明的棕褐色,其色值超出了仪器的检测范围(黄79.9、红79.9、蓝49.9);而脱色茶籽油的颜色转变为透明的状态,成品色值(色泽罗维朋25.4mm槽)色值为黄45、红2、蓝0,可以满足企业需要的色值。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类,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