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1802发布日期:2018-12-01 00:2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多肽合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肽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多肽是一种与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都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常常被应用于功能分析、抗体研究、尤其是药物研发等领域。

1963年,merrifield首次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由于其合成方便,迅速,成为多肽合成的首选方法,而且带来了多肽有机合成上的一次革命,并成为了一支独立的学科——固相有机合成,固相合成的发明同时促进了肽合成的自动化。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多肽合成仪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但商业化的多肽合成仪价格昂贵,且不能根据研究需求定制,在科学研究中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肽合成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肽合成装置,包括多肽合成管、氮气罐、废液收集部和循环水加热器;

所述多肽合成管内设置有砂芯板,所述砂芯板将多肽合成管分隔成反应区和缓冲区,所述多肽合成管的侧壁设置空心夹层,所述空心夹层下端设置循环水入口,上端设置循环水出口,所述缓冲区下端设置废液出口,所述缓冲区的侧壁设置氮气入口;所述多肽合成管上端开放,底端设置废液出口;

所述氮气罐通过氮气输送管连接在多肽合成管的氮气入口上,所述氮气输送管设置有氮气加热装置;所述氮气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气体管道和缠绕在气体加热管道上的电热丝;

所述废液收集部包括废液收集瓶和真空泵,所述废液收集瓶的上端开口与多肽合成管废液出口通过废液管相连,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废液管上设置阀门;所述废液收集瓶侧壁设置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真空泵相连;

所述循环水加热器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与多肽合成管的循环水入口相连,顶端设置冷水回流口,与多肽合成管的循环水出口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加热装置的气体管道在壳体内按“回形”排布。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提高氮气加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加热装置的气体管道的管壁呈波纹形状。便于电热丝缠绕,同时提高加热面积和加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加热装置的壳体内壁设置绝热层。避免热量流失,同时避免壳体外部过热,造成烫伤事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输送管上设置氮气流量调节阀。便于控制氮气流量和氮气进入反应区后加热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区设置温度计。便于监控反应温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多肽合成装置通过设置砂芯板、废液收集瓶和真空泵,使得在分步加入氨基酸反应液时,可迅速除去废液,并进行洗涤,方便高效;通过设置空心夹层,通入热水,使得反应区可达到多肽合成所需的温度,提高合成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可通过循环水加热器灵活、精准的控制温度;通过设置氮气加热装置,用热氮气搅拌反应液,避免侧壁加热导致加热不均的现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肽合成装置示意图;

图2为氮气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3为氮气加热装置壳体内部的气体管道示意图;

图4为氮气加热装置壳体内部缠绕加热丝的气体管道示意图;

图中:1是多肽合成管、11是反应区、12是缓冲区、13是砂芯板、14是空心夹层、15是温度计、2是氮气罐、21是氮气输送管、22是氮气加热装置、221是壳体、222是气体管道、223是电热丝、23是氮气流量调节阀、31是废液收集瓶、32是真空泵、33是废液管、34是阀门、4是循环水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多肽合成装置,包括多肽合成管1、氮气罐2、废液收集部和循环水加热器4;

所述多肽合成管1内设置有砂芯板13,所述砂芯板13将多肽合成管1分隔成反应区11和缓冲区12,所述多肽合成管1的侧壁设置空心夹层14,所述空心夹层14下端设置循环水入口,上端设置循环水出口,所述缓冲区12下端设置废液出口,所述缓冲区12的侧壁设置氮气入口;所述多肽合成管1上端开放,底端设置废液出口;

所述氮气罐2通过氮气输送管21连接在多肽合成管1的氮气入口上,所述氮气输送管21设置有氮气加热装置22;所述氮气加热装置22包括壳体221、设置于壳体221内部的气体管道222和缠绕在气体加热管道上的电热丝223;

所述废液收集部包括废液收集瓶31和真空泵32,所述废液收集瓶31的上端开口与多肽合成管1废液出口通过废液管33相连,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废液管33上设置阀门34;所述废液收集瓶31侧壁设置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真空泵32相连;

所述循环水加热器4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与多肽合成管1的循环水入口相连,顶端设置冷水回流口,与多肽合成管1的循环水出口相连。

合成多肽时,将反应液加入多肽合成管1的反应区11,根据反应需求调节循环水温度,打开氮气罐2阀门,关闭废液管33上的阀门34,氮气经过加热后进入缓冲区12,穿过砂芯板13进入反应液,起到搅拌和加热反应液的作用,待一个氨基酸反应完成后,关闭氮气罐2阀门,打开废液管33上的阀门34,开启废液收集部的真空泵32,反应溶液穿过砂芯板13进入废液收集瓶31中,固态树脂留在砂芯板13上,用于下一个氨基酸反应。

实施例2:

参见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加热装置22的气体管道222在壳体221内按“回形”排布。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提高氮气加热效率。

实施例3:

参见图3-4,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加热装置22的气体管道222的管壁呈波纹形状。便于电热丝223缠绕,同时提高加热面积和加热效率。

实施例4:

参见图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加热装置22的壳体221内壁设置绝热层。避免热量流失,同时避免壳体221外部过热,造成烫伤事故。

实施例5:

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输送管21上设置氮气流量调节阀23。便于控制氮气流量和氮气进入反应区11后加热温度。

实施例6:

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区11设置温度计15。便于监控反应温度。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基础上做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多肽合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肽合成装置,包括多肽合成管、氮气罐、废液收集部和循环水加热器;所述多肽合成管内设置有砂芯板,所述砂芯板将多肽合成管分隔成反应区和缓冲区;所述氮气罐通过氮气输送管连接在多肽合成管的氮气入口上,所述氮气输送管设置有氮气加热装置;通过设置砂芯板、废液收集瓶和真空泵,使得在分步加入氨基酸反应液时,可迅速除去废液,并进行洗涤,方便高效;通过设置空心夹层,通入热水,使得反应区可达到多肽合成所需的温度,同时可通过循环水加热器灵活、精准的控制温度;通过设置氮气加热装置,用热氮气搅拌反应液,避免侧壁加热导致加热不均的现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反应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岩;马连芹;钱须军;杨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肽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9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