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5781发布日期:2018-10-19 22:0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etalinjectionmolding,简称mim)技术是一门新型近终成型技术,是集塑料注塑成型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粉末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产物,利用模具可注射成型坯件通过结烧快速制成高密度、高精度、高强度、三维复杂形状的结构零件,尤其是一些形状复杂利用机械加工等工艺方法无法加工活难以加工的小型零件。mim技术可以自如完成,而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一致性好等优点,易形成批量生产,被誉为“当今最为热门的零部件成型技术”,因此受业内人士青睐。

在注射成形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在40%-60%的有机载体,一般称为粘结剂,它对注射成形成功与否的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粘结剂是注射成形技术的核心,而现有的粘结剂混合后粉末之间的间隙极小,造成脱脂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可以克服脱脂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17~23份;

聚甲醛:40~50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16份;

硬脂酸:11~14份;

棕榈蜡:5~8份;

聚丙烯:1~3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的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21份;

聚甲醛:45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份;

硬脂酸:12份;

棕榈蜡:6份;

聚丙烯: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的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22份;

聚甲醛:42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

硬脂酸:13份;

棕榈蜡:7份;

聚丙烯:1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的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17份;

聚甲醛:45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份;

硬脂酸:14份;

棕榈蜡:8份;

聚丙烯: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粘结剂,降低了脱脂的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17~23份;

聚甲醛:40~50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16份;

硬脂酸:11~14份;

棕榈蜡:5~8份;

聚丙烯:1~3份。

实施例一,所述粘结剂的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21份;

聚甲醛:45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份;

硬脂酸:12份;

棕榈蜡:6份;

聚丙烯:2份。

实施例二,所述粘结剂的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22份;

聚甲醛:42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

硬脂酸:13份;

棕榈蜡:7份;

聚丙烯:1份。

实施例三,所述粘结剂的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

石蜡:17份;

聚甲醛:45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份;

硬脂酸:14份;

棕榈蜡:8份;

聚丙烯:3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通过优化粘结剂,降低了脱脂的难度,并且与粉末的粘结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粘结剂,主要成分按重量比包括:石蜡:17~23份;聚甲醛:40~5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16份;硬脂酸:11~14份;棕榈蜡:5~8份;聚丙烯:1~3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粘结剂,降低了脱脂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鑫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