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1957发布日期:2018-12-05 17: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是塑料的一种,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稀、聚丙稀等各种原料制成,然后经过切割编织形成编织袋,主要用于农产品包装、水泥袋包装、食品包装、岩土工程、旅游运输、抗洪物资等,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强度高等优点,应用广泛。

现有塑料编织袋易老化,容易破损,抗拉抗磨效果不好,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拉强度高,不易破损,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的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16-35份、聚苯乙烯15-30份、聚酰胺8-20份、聚碳酸酯15-40份、微晶石蜡5-9份、硬脂酸丁酯5-1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9-18份、聚维酮4-6份、炭黑8-12份、环氧树脂9-13份、电木4-15份、硅树脂8-15份、蓖麻油酸8-16份、蒙脱石5-12份、二茂铁6-12份以及钛白粉8-15份。

进一步的,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20-30份、聚苯乙烯18-25份、聚酰胺10-16份、聚碳酸酯20-35份、微晶石蜡6-8份、硬脂酸丁酯10-16份、二丁基羟基甲苯10-16份、聚维酮4-6份、炭黑8-12份、环氧树脂10-12份、电木5-12份、硅树脂9-13份、蓖麻油酸10-14份、蒙脱石6-10份、二茂铁8-10份以及钛白粉10-14份。

再进一步的,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25份、聚苯乙烯20份、聚酰胺13份、聚碳酸酯30份、微晶石蜡7份、硬脂酸丁酯13份、二丁基羟基甲苯14份、聚维酮5份、炭黑10份、环氧树脂11份、电木8份、硅树脂10份、蓖麻油酸12份、蒙脱石8份、二茂铁9份以及钛白粉12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塑料编织袋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具有优良的防老性能、耐磨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抗拉强度高,不易破损,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16份、聚苯乙烯15份、聚酰胺8份、聚碳酸酯15份、微晶石蜡5份、硬脂酸丁酯5份、二丁基羟基甲苯9份、聚维酮4份、炭黑8份、环氧树脂9份、电木4份、硅树脂8份、蓖麻油酸8份、蒙脱石5份、二茂铁6份以及钛白粉8份。

具体实施例2: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25份、聚苯乙烯20份、聚酰胺13份、聚碳酸酯30份、微晶石蜡7份、硬脂酸丁酯13份、二丁基羟基甲苯14份、聚维酮5份、炭黑10份、环氧树脂11份、电木8份、硅树脂10份、蓖麻油酸12份、蒙脱石8份、二茂铁9份以及钛白粉12份。

具体实施例3: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35份、聚苯乙烯30份、聚酰胺20份、聚碳酸酯40份、微晶石蜡9份、硬脂酸丁酯1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18份、聚维酮6份、炭黑12份、环氧树脂13份、电木15份、硅树脂15份、蓖麻油酸16份、蒙脱石12份、二茂铁12份以及钛白粉15份。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抗拉伸塑料编织袋,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氯乙烯16‑35份、聚苯乙烯15‑30份、聚酰胺8‑20份、聚碳酸酯15‑40份、微晶石蜡5‑9份、硬脂酸丁酯5‑1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9‑18份、聚维酮4‑6份、炭黑8‑12份、环氧树脂9‑13份、电木4‑15份、硅树脂8‑15份、蓖麻油酸8‑16份、蒙脱石5‑12份、二茂铁6‑12份以及钛白粉8‑15份。本发明的塑料编织袋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具有优良的防老性能、耐磨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抗拉强度高,不易破损,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汤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安远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3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