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61417发布日期:2018-11-07 12:01阅读:29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996年全球大规模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对世界农药工业与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约90%为种植含有抗草甘膦性状的作物,草甘膦的大面积、大量重复使用,已经导致抗性杂草的发生与发展。仅次于草甘膦的全球第二大除草剂百草枯,由于没有解毒药,导致大量非生产性中毒死亡,其液剂面临限用,使百草枯将退出市场。为此,位于草甘膦、百草枯之后的第三大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05月17日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10767937.6,名称为甲基次磷酸酯的制备工艺、制备装置以及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更高效、更低污染以及更安全的甲基次磷酸酯的制备工艺、以及相应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属于甲基次磷酸酯的生产技术领域。通过在﹣0.095mpa~﹣0.001mpa的负压条件下,以及反应温度为35℃~90℃的条件下,进行甲基二氯化磷和醇roh的反应制得甲基次磷酸酯,一方面反应副产物氯代烃和醇可瞬间汽化吸热,快速带走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平稳的进行;另一方面可快速的将氯化氢、氯代烃和醇等移除反应体系,避免氯化氢导致的副反应的发生,降低有毒物质的产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并且可连续化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成本;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内企业基本都通过甲基亚磷酸二乙酯这个中间体生产草铵膦,但是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合成难度大、生产技术要求高、工艺化过程复杂,我国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生产技术尚不十分成熟。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08年08日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10232484.6,名称为一种甲基乙基次磷酸铝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甲基乙基次磷酸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甲基二氯化磷为原料,在酸性溶液中与水反应制备甲基次磷酸水溶液;甲基次磷酸水溶液和正丁醇进行脱水酯化反应,得到甲基次磷酸丁酯;甲基次磷酸丁酯与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甲基乙基次磷酸丁酯;甲基乙基次磷酸丁酯与三氯化铝反应得到甲基乙基次磷酸铝。其制备的甲基乙基次磷酸铝的产率高,工艺过程易控制,且反应中产生的废气物能充分回收利用。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单酯法虽然路线简单,而且总收率可达92%以上,但是此路线中单酯是甲基二氯化磷即mdp经过酯化得到的,即要走通此路线,必须先合成mdp。

明治制菓minowa1983年申请的美国专利us4510102中提到:第一,mdp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困难的;第二,mdp因腐蚀性和遇水燃烧,需要复杂的反应设备;第三,三元络合物法需大量的氯化铝、氯化钾和温度高达110~120℃,接下来分离产品困难、收率低;第四,甲烷与三氯化磷需600℃高温,使生成副产和目标产物收率很低。由此可见,mdp的合成十分困难,以下通过第三和第四点进行具体说明。

关于第三点,mdp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渣,络合物法是氯化铝与mdp形成络合物,然后用盐把mdp顶下来,然后盐与氯化铝形成新的络合物,然后通过蒸馏收集mdp。不仅蒸馏时mdp收率低,因为mdp沸点较低约80℃,在高真空下很难把mdp冷却下来,从而造成mdp大量损失,同时蒸馏底部是盐与氯化铝形成的新络合物,这个络合物在高温下粘度很大,从而造成mdp被大量包夹在这个络合物中而很难被蒸出。蒸出mdp后,蒸馏底部残余大量的新络合物,这个就是副产的废渣,这个废渣腐蚀性很强,遇空气也会自燃,所以处理起来难度极大。

关于第四点,甲烷与三氯化磷进行气相反应直接得到mdp,需要600℃高温,在这么高温度下,不仅需要复杂的反应设备,mdp也容易分解,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副产物。

由上可知,用mdp路线合成草铵膦的最困难的就是mdp的合成,因此如果寻找一条不需要合成mdp的合成道路,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在甲基次磷酸单烷酯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先合成甲基二氯化磷才能生成甲基次磷酸单烷酯的问题。目前合成甲基二氯化磷的过程中,mdp的合成十分困难。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的合成方法,不再需要合成mdp,即可稳定的生成甲基次磷酸单烷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有机碱活化

将次磷酸盐与有活性的有机碱混合,于105~120℃搅拌1.5~2.5h,降温至0~10℃;得到活性溶液;

b.甲基化、水解

先步骤a中的活性溶液中加入溶剂;然后再加入甲基化试剂搅拌10~12h,过滤固体、回收溶剂和有机碱,得到甲基次磷酸;

c.酯化

将甲基次磷酸与roh混合,再加入催化剂,于105~120℃搅拌6~10h,减压精馏得到甲基次磷酸单烷酯;所述精馏的温度与压力和烷基链的长短有关。以甲基次磷酸单丁酯为例,压力为2kpa,顶温50~90℃。

所述roh为醇。

本发明所述步骤a中,将次磷酸盐与有活性的有机碱混合后加入气体保护;所述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所述气体的压力为3~8cm汞柱。

本发明所述步骤a中,所述次磷酸盐为次磷酸锂、次磷酸钠、次磷酸钾或次磷酸铵。

本发明所述步骤a中,所述有机碱为二乙胺、dmap、哌啶或者吡啶。

本发明所述步骤b中,加入的溶剂为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三氯甲烷或甲苯;加入的甲基化试剂为卤甲烷或硫酸二甲酯。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所述roh中的r取代基为c1~c8的烷基。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所述酯化采用的催化剂为al2o3、zno、sio2、cuso4或者离子交换树脂。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一)本发明通过合成甲基次磷酸来生成甲基次磷酸单烷酯,避开了甲基亚磷酸二乙酯和mdp的合成,尤其是避开了mdp的合成。mdp的合成困难是众所周知的,本发明采用了常见的试剂,先进行甲基化,然后再进行酯化生成了甲基次磷酸单烷酯。整个生成过程控制点少,不会出现mdp合成过程中收率低等技术难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的合成路线,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二)本发明先是采用了有活性的有机碱对次磷酸盐进行活化,让其h变得容易被取代。然后通过加入甲基化试剂,甲基取代h;然后生成的酸与被甲基取代后的次磷酸盐水解,生成甲基次磷酸。

(三)本发明采用了取代基为c1~c8的烷基,取代基太长不便于单烷酯衍生物的合成。容易生成其他的副产物,将其取代基控制在c1~c8,既能合成需要的物质,又可以有效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四)本发明采用了活性够,来源广泛,价格适中的甲基化试剂、催化剂等试剂,反应效率高,产出高,反应条件控制简单,能够扩大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首先将100g次磷酸铵(1.20mol)和253ml六甲基二硅氮烷(1.20mol)混合,氮气保护下,110℃搅拌2h后降温至0℃,往反应液中加入1200ml新蒸二氯甲烷,然后加入60.6g氯甲烷(1.20mol),室温搅拌12h后,过滤除去黄色沉淀后,滤液先常压蒸馏回收溶剂二氯甲烷,再减压蒸馏回收六甲基二硅氮烷,蒸馏底液即为91.2g甲基次磷酸(1.14mol)。

在1l三口瓶中加入91.2g(1.14mol)甲基次磷酸和313ml(3.42mol)正丁醇,再加入6.0g无水cuso4,110~120℃下搅拌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8h后将反应液减压精馏,得到147.3g甲基次磷酸单正丁酯(1.08mol),同时回收正丁醇(204ml,2.23mol)。

实施例2

首先将100g次磷酸钠(1.14mol)和105ml哌啶(1.14mol)混合,氮气保护下,110℃搅拌2h后降温至0℃,往反应液中加入1200ml新蒸甲苯,然后加入57.6g氯甲烷(1.14mol),室温搅拌12h后,过滤除去白色沉淀后,滤液先常压蒸馏回收溶剂二氯甲烷,再减压蒸馏回收哌啶,蒸馏底液即为86.4g甲基次磷酸(1.08mol)。

在1l三口瓶中加入86.4g(1.08mol)甲基次磷酸和297ml(3.24mol)正丁醇,再加入3.0g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110~120℃下搅拌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8h后将反应液减压精馏,得到140.5g甲基次磷酸单正丁酯(1.03mol),同时回收正丁醇(193ml,2.11mol)。

实施例3

首先将100g次磷酸钾(0.96mol)和78ml吡啶(0.96mol)混合,氮气保护下,110℃搅拌2h后降温至0℃,往反应液中加入1200ml新蒸环己烷,然后加入48.5g氯甲烷(0.96mol),室温搅拌12h后,过滤除去白色沉淀后,滤液先常压蒸馏回收溶剂二氯甲烷,再减压蒸馏回收吡啶,蒸馏底液即为72.8g甲基次磷酸(0.91mol)。

在1l三口瓶中加入72.8g(0.91mol)甲基次磷酸和251ml(2.73mol)正丁醇,再加入6.0gzno,110~120℃下搅拌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8h后将反应液减压精馏,得到117.3g甲基次磷酸单正丁酯(0.86mol),同时回收正丁醇(163ml,1.78mol)。

实施例4

一种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有机碱活化

将次磷酸盐与有活性的有机碱混合,充入气体保护,所述气体可以为氮气或者氩气。

于105~120℃搅拌1.5~2.5h,降温至0~10℃;得到活性溶液;有机碱的作用是让次磷酸上的h更容易被取代。

所述次磷酸盐为次磷酸锂、次磷酸钠、次磷酸钾或次磷酸铵。对应生成的固体则为与加入的次磷酸盐对应。例如加入的是次磷酸钾,则生成的也是钾盐。

b.甲基化、水解

先步骤a中的活性溶液中加入溶剂;然后再加入甲基化试剂搅拌10~12h,过滤固体、回收溶剂和有机碱,得到甲基次磷酸。

如果次磷酸盐为次磷酸

c.酯化

将甲基次磷酸与roh混合,再加入催化剂,于105~120℃搅拌6~10h,减压精馏得到甲基次磷酸单烷酯;所述精馏的温度与压力和烷基链的长短有关;所述roh为醇。

本发明所述步骤a中,所述有机碱为二乙胺、dmap、哌啶或者吡啶。

本发明所述步骤b中,加入的溶剂为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三氯甲烷或甲苯。一般溶剂要求非极性,沸点尽量低,这样便于回收,三氯甲烷因为毒性较大,使用的较少。

加入的甲基化试剂为卤甲烷或者硫酸二甲酯。甲基化试剂一方面要取代h,另一方面要生成酸与盐进行水解。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所述roh中的r取代基为c1~c8的烷基。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所述酯化采用的催化剂为al2o3、zno、sio2、cuso4或者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催化活性高,试剂来源广泛,能够更快的生产,利于工业化应用。

实施例5~实施例8

下表为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收率,包括分步骤的收率和总收率。

甲基化和酯化的收率大于95%,总收率为90%左右。本发明采用了常见的试剂,先进行甲基化,然后再进行酯化生成了甲基次磷酸单烷酯。且收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既能生产得到甲基次磷酸单烷基酯,又可以避开mdp的合成,适合于工业化扩大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