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3418发布日期:2018-12-22 08:53阅读:1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居第1位。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调有关,主要表现为大脑神经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浓度降低。目前针对抑郁的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提高脑中5-ht的水平,例如临床一线的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此外,服用5-ht的前体——5羟色氨酸(5-htp)也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但因其在人体内半衰期较短,不能用作临床药物。目前针对抑郁的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提高脑中5-ht的水平上。

“脑肠轴”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作为肠内细菌与大脑间的双向通信系统,主要通过神经途径、内分泌途径和免疫途径来调节大脑的功能以及行为。研究表明,抑郁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发生改变,而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无菌小鼠的抑郁症状能够减轻,这证明肠道菌群和抑郁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可成为缓解抑郁症的一种新途径。

目前报道的对抑郁具有缓解作用的益生菌,均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然而采用动物作为抗抑郁益生菌的筛选模型,耗时长、成本高,且无法解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细胞模型具有耗时短、成本低、通量高等优点,但目前尚未有抗抑郁益生菌的细胞筛选模型。因此,开发一种基于细胞水平测定来筛选抗抑郁功能益生菌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其包括,

细胞培养:所述细胞能够表达色氨酸羟化酶1并分泌5-羟色氨酸;

所述细胞用牛血清白蛋白和氟西汀处理后与益生菌共孵育,筛选具有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包括大鼠胰岛瘤细胞rin14b。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培养,其中,细胞培养基包括rpmi1640培养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丙酸杆菌属、片球菌属、芽孢杆菌属。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筛选具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包括,将传代细胞以105~106/ml接种于24孔板,用含有0.1%牛血清白蛋白和1-4μmol/l氟西汀的hank's平衡盐溶液清洗细胞,后加入含有不同益生菌的hbss悬液,益生菌的浓度调整到107-109cfu/ml,37℃孵育20min后,收集悬液,5000~6000g离心5~10min去除沉淀,取上清液待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筛选具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包括,与益生菌共同孵育后的所述细胞分泌的5-羟色氨酸和细胞中色氨酸羟化酶1的mrna水平的检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细胞5-羟色氨酸的分泌量提高10倍以上的益生菌菌株作为筛选的有效菌株。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5-羟色氨酸的分泌量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将色氨酸羟化酶1的mrna提高50%以上的益生菌菌株作为有效菌株。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细胞水平筛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色氨酸羟化酶1的mrna水平用qpcr进行检测。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rin14b细胞作为筛选模型,在经过氟西汀处理之后,加入益生菌共孵育后,取细胞上清检测5-htp的含量,并裂解细胞检测其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hydroxylase1,tph1)mrna的表达量,以确定益生菌能否促进肠道细胞产生神经递质前体5-羟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进而发挥抗抑郁功效。

本发明采用实验证明:益生菌能够通过定植肠道,刺激肠道嗜铬细胞持续而缓慢的分泌5-htp,进而为脑中5-ht的合成提供前体物质,实现抗抑郁效果。具体来说,本发明利用“模拟肠嗜铬细胞”(即rin14b细胞),通过益生菌刺激,检测其5-htp的分泌量和tph1mrna的表达量,以此筛选具有抗抑郁功能的益生菌,并在动物试验中验证了筛选模型的有效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htp途径快速、高效地筛选抗抑郁功能益生菌株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5-htp的色谱保留时间和标准曲线示意图。(a)5-htp和5-ht的色谱保留时间;(b)5-htp标准曲线。

图2为益生菌刺激rin14b细胞分泌5-htp的含量示意图;其中*p<0.05,**p<0.01,****p<0.0001(vs对照组)。

图3为益生菌刺激后,rin14b细胞中tph1mrna水平示意图;其中*p<0.05,****p<0.0001(vs对照组)。

图4为益生菌干预抑郁小鼠六周后,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示意图。(a)强迫游泳实验;(b)糖水偏好实验;(c)跳台实验;其中*p<0.05,**p<0.01,***p<0.0001(vs模型组)。

图5为益生菌干预抑郁小鼠六周后,各组小鼠的海马组织中5-ht(a)和5-htp(b)的水平变化示意图;其中*p<0.05,**p<0.01(vs模型组)。

图6为益生菌干预抑郁小鼠六周后,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中bdnf的水平变化示意图;其中*p<0.05,**p<0.01,***p<0.001(vs模型组)。

图7为本菌株干预抑郁小鼠六周后,小鼠血清中acth和皮质酮水平变化示意图;其中*p<0.05(vs模型组)

图8为细胞5-htp和tph1mrna检测结果与动物实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示意图;其中蓝色代表负相关,红色代表正相关。

图9为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利用rin14b细胞筛选具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潜力的益生菌

细胞培养:

rin14b(atcccrl-2059)细胞属于大鼠胰岛瘤细胞系,培养基为添加1%双抗(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和10%胎牛血清(fbs)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或dmem培养液)。细胞在37℃、含有5%co2的密闭孵箱中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状态每隔2-3d更换一次培养液。传代和冻存时,采用0.25%胰酶消化液消化细胞。消化时间为1-2min。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细胞代数为10-20代。

益生菌培养:

所用菌株如表1所示。菌株活化后,以1%接种量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37℃静置培养20h,3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收集的菌体经hank's平衡盐溶液(hbss)洗涤3次,重悬于hbss中,调整活菌浓度至2×108cfu/ml。

表1菌株名称和编号

益生菌刺激rin14细胞分泌5-htp:

rin14b细胞以4×105/ml的密度种在24孔板,孵育72h。弃去培养基,用含有0.1%牛血清白蛋白(bsa)和2μm氟西汀的hbss(1ml)清洗细胞,加入1ml含有不同益生菌的hbss悬液(对照组为不含菌体的hbss),37℃孵育20min,收集上清,6000g离心5min去除沉淀,取上清液冷冻于-80℃待测。hplc-fld检测细胞上清中的5-htp:

液相条件:在配备有荧光检测器(waters2695)的waters2695alliancehplc装置上进行5-htp的检测分析。色谱柱为inertsustainc18(150mm×4.6mm,5um)。流动相a为乙酸盐缓冲液(0.1mnaac和0.1mmedta-2na,ph5.1),流动相b为甲醇。流动相a:b=85:15(v/v),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90nm,发射波长为330nm。进样量为20μl。

5-htp和5-ht混合标准液的配制:取5-htp、5-ht标准品(sigma-aldrich,chemicals,usa)溶解于2.5%高氯酸溶液,配制成1g/l的5-htp标准储存液。采用梯度稀释的方法,分别配制200μg/l、100μg/l、50μg/l、25μg/l、12.5μg/l和6.25μg/l的标准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转移至液相小瓶上机测定。

定性和定量:用出峰的保留时间来定性,采用外标法测峰面积来定量,如图1a所示,5-htp保留时间在4.0min左右,5-ht的保留时间在5.8min左右,色谱峰型稳定,基线平稳,无其它杂质干扰峰出现,两者分离效果好,能够准确地定性5-htp,且检测时间短,在8分钟内即可完成测定。以200μg/l、100μg/l、50μg/l、25μg/l、12.5μg/l和6.25μg/l的系列标准液检测的峰面积值对浓度作标准曲线(图1b)。待测样品峰面积带入公式再乘以稀释倍数,得到样品中5-htp的含量。

不同菌株刺激rin14b细胞后,上清中5-htp含量如图2所示。bi1、bi3、bb1、bb2、bb4、bb5和lh1均能显著提高rin14b细胞中5-htp的分泌(图2)。5-htp作为神经递质5-ht的前体,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并穿过血脑屏障,参与脑组织中5-ht的合成。因此,能够刺激rin14b细胞分泌5-htp的菌株,具有潜在抗抑郁功能。

益生菌刺激rin14b细胞色氨酸羟化酶1(tph1)的基因表达:

细胞rna的提取:取步骤3中的细胞,在经过益生菌刺激后,用hbss洗涤孔板中的贴壁细胞三次,加入1mltrizol,置于冰上孵育5-10min,吹打使细胞脱落,将裂解液转移至无酶ep管。加入200μl氯仿,震荡使充分乳化后,室温静置15min,然后4℃、12000g离心15min。吸取300-400μl上清转移至新的无酶ep管,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颠倒混匀,室温静置10min,然后4℃、12000g离心10min。小心弃去上清,缓慢沿着管壁加入1ml75%的冰乙醇,混匀后4℃、8000g离心10min。小心弃去上清,短暂离心后吸去残留液体,在超净台中干燥5min使乙醇挥发。最后,加入20μldepc水,50℃孵育10min使沉淀溶解。取1μlrna样品经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2000c)检测其浓度和纯度(a260/a280),其余样品-80℃保存待用。

细胞cdna的合成:根据反转录试剂盒的说明进行cdna的合成(primescriptrtreagentkitgdnaeraser,takara)。合成的cdna样品经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2000c)检测其浓度和纯度(a260/a280),-80℃保存待用。

tph1的mrna测定:用荧光染料sybrgreensupermix(qiagen,germany)混合样本,pcr体系为5μlmix、1μlcdna、1μl正向和反向引物,用dd水补至总体积为10μl。在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器cfx96tmreal-timesystem(bio-rad,usa)上进行检测,每个样本设立3个平行孔,并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内参,所得结果用2-δδcq的方法进行分析;所用的引物序列见表2。不同益生菌刺激rin14b细胞的tph1mrna表达量见图3。结果表明,益生菌bi1和bb4不仅能够提高5-htp的分泌,还能提高rin14b细胞tph1的mrna水平。tph1的实验结果,进一步缩小了有效菌的范围。本实施例中将能够同时显著提高rin14b细胞的tph1mrna表达和5-htp分泌的益生菌,认定为具有潜在的抗抑郁功能的菌株,即bi1和bb4。接下来进行动物实验验证。

表2qpcr引物序列

实施例2:细胞筛选的有效菌株的动物实验验证

1.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处理方法

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78只,适应环境一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干预组、益生菌干预组(分别灌胃表1所示的10株益生菌),每组含6只小鼠。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见表2。

表2动物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法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小鼠模型:每天随机采用1-2种刺激,每天刺激的时间随机决定,避免昼夜节律。每种方法不超过三次,为期五周。刺激因素包括:(1)禁食24h;(2)禁水+空瓶刺激24h;(3)夹尾3min;(4)潮湿垫料24h;(5)制动1~2h;(6)45℃倾斜笼盒24h;(7)持续光照24h;(8)无垫料24h;(9)强迫游泳15分钟;(10)孤养24h。

益生菌灌胃剂:取活化2代的益生菌并于37℃下培养至24h,于4℃、8000r/min离心3min收集菌体,弃去上清并用5%灭菌脱脂乳液重悬菌体,使益生菌浓度达到5×109cfu/ml。灌胃体积为0.2ml/只/天。

2.益生菌对小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

第五周开始,停止每日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以及药物和益生菌的干预,同时对所有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跳台实验。具体实施方法和结果如下:

(1)强迫游泳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是一种行为绝望实验法,是用于评价药物抗抑郁作用的经典实验模型。实验桶内装入大约20cm高的清水,水温在24±1°左右,在正式实验前24小时,每只小鼠均进行15分钟的游泳训练测试。正式实验时,每只小鼠进行6分钟测试。使用摄像头对实验全程录像。记录不动(漂浮)时间,即四肢不动或仅后肢轻微运动。实验结果如图4a所示,抑郁组小鼠在水中的游泳时间显著降低,表现出行为绝望的特点。而服用bi1和bb4能够显著改善这一现象,证明了bi1和bb4的抗抑郁功效。实施例1中已经证明,bi1和bb4能够提高rin14b细胞中tph1mrna的表达和5-htp的分泌,该动物实验的结果与细胞模型的筛选结果具有一致性。

(2)糖水偏好实验:

糖水偏好测试是检测抑郁症快感缺失的模型。在开始测试之前,笼内放置两个相同的饮水瓶,使小鼠适应性饮水至少3天。适应结束后,将其中一瓶水替换为含有1%蔗糖的水溶液。通过称量瓶子重量来检测水和蔗糖溶液的摄入量。每天更换两个瓶子的位置,以减少因水量不同引起的饮水偏好。蔗糖偏好计算公式为:蔗糖偏好=v(蔗糖溶液)/[v(蔗糖溶液)+v(水)]×100%,总共测试3天,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4b所示,抑郁小鼠的糖水偏好程度显著下降,服用bi1、bb2、bb4和lh1后,小鼠恢复至正常的糖水偏好程度。其中bi1和bb4符合细胞模型筛选的结果。

(3)跳台实验:

抑郁通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和记忆障碍。跳台实验能反映小鼠对被动伤害的记忆程度和记忆重现时的焦虑程度。第一阶段为电击训练阶段。将小鼠放入跳台反应箱的平台上,反应箱底部电栅通电(38v),当小鼠从平台上跳下时,即遭受一次电击刺激。训练时间为3min,若个别小鼠3分钟内没有跳下平台,则人为将其赶下,确保所有动物均遭受到电击伤害,造成伤害感受性记忆。训练完毕后放回原笼饲养。第二阶段(电击训练后24h)为记忆再现测试阶段。将小鼠放入反应箱平台上,测试时间为3分钟,本次测试不通电,记录小鼠从站上平台到第1次跳下的时间(在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即跳台潜伏期,如果小鼠一直未跳下平台则以180s计算。整个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动物行为的人为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图4c),抑郁小鼠的跳台潜伏期显著升高,代表抑郁和焦虑程度增加,而服用bi1、bi3、bb2、bb4和bb5能显著减少抑郁小鼠的跳台潜伏期,表明这些菌株不仅能缓解抑郁症状,而且能改善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其中bi1和bb4符合细胞模型筛选的结果。

3.益生菌对抑郁小鼠脑中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实施例2中的小鼠于第六周末安乐处死,取小鼠脑组织,并于冰上分离海马和前额叶皮质。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新鲜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组织(重量不低于50mg),加入9倍体积的无菌pbs缓冲液(相当于1g组织加9ml的匀浆液),用组织匀浆器进行匀浆,组织液经过3000g、20min离心后取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5-ht和bdnf含量。海马组织液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5%高氯酸沉淀蛋白,10000g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经0.22μm水系滤膜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进行5-htp的含量测定。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服用bi1、lf3能够显著逆转应激造成的海马组织5-ht和5-htp水平降低(图5)。其中bi1和细胞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服用bi1、bb4和bb5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前额叶皮质中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图6),其中bi1和bb4符合细胞筛选的结果。

4.益生菌对小鼠hpa亢进的缓解作用:

实施例2中的小鼠于第六周末安乐处死,收集小鼠血液,1000g离心15min获得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图7),抑郁小鼠由于持续的慢性应激,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亢进,血清中acth和皮质酮水平(p<0.05)升高,服用bb1、bb2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cth的浓度,服用bi3、bb4和lf2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皮质酮的水平。其中bb4符合细胞实验的预期的结果。

实施例3细胞筛选结果和动物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筛选模型的有效性,将细胞实验结果(5-htp和tph1)与动物实验的各个检测指标做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其中蓝色代表正相关,红色代表负相关,圆点面积大小反映相关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rin14b细胞tph1mrna的表达量和5-htp的分泌量,与动物实验中行为学表现(抑郁症状的减轻)、前额叶皮质中bdnf水平呈正相关,与hpa功能亢进呈负相关。其中,rin14b细胞5-htp分泌量与小鼠糖水偏好性、跳台潜伏期的缩短、脑中bdnf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in14b细胞中tph1mrna的表达量和小鼠游泳时间、脑中bdnf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图9)。以上结果均表明,通过rin14b细胞模型筛选出的具有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潜力的益生菌,能够在动物实验中验证其有效性,且动物实验的结果与细胞模型筛选的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以rin14b细胞为模型,基于5-htp相关途径的测定(tph1和5-htp),能够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通过5-羟色氨酸相关途径实现抗抑郁益生菌的筛选方法。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