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9074发布日期:2019-01-19 00:13阅读:28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用清洗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多为重复使用,所以清洗工作尤为重要。由于器械的材质多为金属、玻璃、塑料等,病人的血液、蛋白、脂肪和人体分泌物等污染物特别容易造成器械的污染。如果不进行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再次进行使用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或者严重的医疗事故。清洗剂分为化学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化学清洗剂存在去除生物能力差、污染大,而且还有腐蚀作用等缺点。含酶清洗剂,尤其是多酶清洗剂,包含有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酶,能够有效地分解和去除粘附在医疗器械上的人体污染物。所以医用多酶清洗剂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产品。

多酶清洗剂主要靠酶的作用来起到高效清洗的目的。但是蛋白酶与其它酶在一起会分解其它酶(cn101921671a),造成使用效果不好。也就是说多酶清洗液中如何保证多酶成分的稳定存在至关重要。公开号为cn102604754a的专利是通过分离蛋白酶和其它酶的接触,通过临用临配来保证酶的活性,从而保证清洗效果。这样做却给储存、运输和使用带来不便。公告号为cn103865663b的专利通过加入聚乙二醇和丙二醇来阻止蛋白酶对其它酶的分解作用。还有文献(日用化学工业,1994,(6):21-26.)报道用甜菜碱和二甲基羟乙基胺系两性表面活性剂改进的表面活性剂的液体产品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储存稳定性。文献(日用化学工业,2005,(5):296-298.)提出在液体产品中加入n-椰油酰基-n-甲基葡糖胺可以改进蛋白酶和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的酶活稳定性。因此,研制出一种更加简洁的稳定酶的配方使形成的医用多酶洗涤液能够达到超效洗涤的目的,仍旧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医用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多酶清洗液通过组分搭配使蛋白酶和其它酶如脂肪酶、脂肪酶、过氧化氢酶、木质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共同存在,同时降低了总体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并且仍然保持较好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同时添加更加安全且易降解的抗菌防腐剂ε-聚赖氨酸,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环保且高效的医用多酶清洗液。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多酶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配比的原料组成:

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10%-15%

甘油聚氧丙烯醚10%-15%

聚丙二醇10%-15%

普鲁兰多糖1%

蛋白酶1%

脂肪酶1%

过氧化氢酶1%

木质素酶1%

葡萄糖氧化酶1%

ε-聚赖氨酸1%

乙醇2%

三乙醇胺1%-3%

余量为去离子水;

其中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分子量为5000-6000;

甘油聚氧丙烯醚分子量为10000;

聚丙二醇为ppg600;

ε-聚赖氨酸分子量为4000。

优选的,所述的医用多酶清洗液由以下重量百分配比的原料组成:

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15%

甘油聚氧丙烯醚10%

聚丙二醇10%

普鲁兰多糖1%

蛋白酶1%

脂肪酶1%

过氧化氢酶1%

木质素酶1%

葡萄糖氧化酶1%

ε-聚赖氨酸1%

乙醇2%

三乙醇胺2%

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多酶清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按照上述重量百分配比分别称取原料,在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甘油聚氧丙烯醚、聚丙二醇、普鲁兰多糖、蛋白酶、ε-聚赖氨酸和乙醇,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s2:向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脂肪酶、过氧化氢酶、木质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三乙醇胺调节混合体系的ph为中性即得医用多酶清洗液。

本发明通过调整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和种类,先将蛋白酶均匀分散,然后再加入其它酶,避免了蛋白酶对其它酶的分解,同时体系稳定的保留所有酶的活性,降低酶的使用量。整个多酶体系具有气泡低、中性、高效和超强的去污染污能力,同时添加更加安全且易降解的抗菌防腐剂ε-聚赖氨酸,清洗液更环保,并且能够实现100%降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s1:在容器中加入60公斤去离子水、10公斤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分子量为5000-6000)、10公斤甘油聚氧丙烯醚(分子量为10000)、10公斤聚丙二醇(ppg400)、1公斤普鲁兰多糖、1公斤蛋白酶、1公斤ε-聚赖氨酸(分子量为4000)和2公斤乙醇,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s2:向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1公斤脂肪酶、1公斤过氧化氢酶、1公斤木质素酶和1公斤葡萄糖氧化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1公斤三乙醇胺调节混合体系的ph为中性即得医用多酶清洗液。

实施例2

步骤s1:在容器中加入43公斤去离子水、15公斤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分子量为5000-6000)、15公斤甘油聚氧丙烯醚(分子量为10000)、15公斤聚丙二醇(ppg400)、1公斤普鲁兰多糖、1公斤蛋白酶、1公斤ε-聚赖氨酸(分子量为4000)和2公斤乙醇,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s2:向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1公斤脂肪酶、1公斤过氧化氢酶、1公斤木质素酶和1公斤葡萄糖氧化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3公斤三乙醇胺调节混合体系的ph为中性即得医用多酶清洗液。

实施例3

步骤s1:在容器中加入54公斤去离子水、15公斤聚氧化丙烯丙三醇醚(分子量为5000-6000)、10公斤甘油聚氧丙烯醚(分子量为10000)、10公斤聚丙二醇(ppg400)、1公斤普鲁兰多糖、1公斤蛋白酶、1公斤ε-聚赖氨酸(分子量为4000)和2公斤乙醇,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s2:向步骤s1得到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1公斤脂肪酶、1公斤过氧化氢酶、1公斤木质素酶和1公斤葡萄糖氧化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2公斤三乙醇胺调节混合体系的ph为中性即得医用多酶清洗液。

实施例4

本发明医用多酶清洗液的性能及清洗效果实验。

性能测试:

1、泡沫实验

(1)振摇实验

泡沫测定采用振荡法。室温下向具塞量筒中装入清洗液50ml,盖好塞子用力上下振荡50次(每秒2次),停止振荡后立即记录产生泡沫的的高度作为溶液起泡性的量度。记下从停止振荡到泡沫消失所需要的时间t,用以表征泡沫的稳定性。

(2)内镜清洗消毒机运行实验

在内镜清洗消毒机上模拟多酶清洗液的使用效果。在清洗剂内槽放置软管代替内镜,按照机器设定程序运行。

2、清洗实验

(1)手术剪刀浸泡清洗实验

取手术剪刀300把,分十组实验,每组30把。所有手术剪刀用人血擦洗污染后,在室温放置10小时,晾干后,用市售国产、进口和本发明医用多酶清洗液清洗,均按多酶清洗液与水按体积比1:300的比例稀释,装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将污染的手术钳装蓝,浸泡在40℃的各多酶清洗液中3分钟,然后用超声波清洗5分钟,之后换成40℃清水超声清洗3分钟,再换一次40℃的清水超声清洗2分钟,最后将手术钳快速浸入装有清水的容器池中,10秒后拿出,放入105℃烘箱中烘干10分钟。在已经清洗后的手术钳表面用蘸上水的无菌棉签来回擦拭,将棉签的水蘸在杰力试纸上,根据杰力试纸的变色情况判断清洗效果。

(2)载玻片表面血液清洗效果

将2ml人体血液均匀涂抹于载玻片表面,并放置通风处干燥过夜。分别使用实施例1-3的医用多酶清洗液和自来水按体积比1:400的比例稀释成相应的工作液溶液,并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3种工作液内各放入一片涂油血液的载玻片,观察血液的清楚速度和效果。

3、实验结果

(1)泡沫实验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医用多酶清洗液起泡低、消泡时间短。本发明的医用多酶清洗液泡沫低,消泡快。

(2)清洗实验结果

a、手术剪刀浸泡清洗实验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医用多酶清洗液的清洗效果优于国产和进口品牌。

b、载玻片表面血液清洗效果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多酶清洗液采用组分比例的调节,实施例1-3制得的医用多酶清洗液表现出快速、高效的清洗功能,甚至优于进口品牌。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