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羰基合成苯乙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3329发布日期:2019-03-09 00:32阅读:17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苯乙酸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羰基合成苯乙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作医药、农药和香料的中间体。目前,国内苯乙酸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青霉素的生产,在青霉素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苯乙酸用于提高发酵单位,每生产1吨青霉素需用0.8吨苯乙酸。

苯乙酸的生产方法很多,已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方法有氰化钠法、苯乙酰胺法和羰基合成法。

氰化钠法(苯乙腈水解法)以甲苯为原料,通氯生成氯化苄,经与氰化钠反应生成苯乙腈,再经水解和酸化后得到苯乙酸。国内苯乙酸生产大多采用该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水解工序收率高,但也存在总收率低、总成本高的缺点。更主要的是,该工艺需用剧毒氰化钠为原料,废水量大,污染严重,处理困难,属于非绿色化工领域,我国已限制氰化钠法工艺的建厂。

苯乙酰胺水解法是以苯乙烯为原料,经与氨水、硫磺反应生成苯乙酰胺,再水解生成苯乙酸。该法的主要缺点是反应物复杂、分离难、副产物恶臭、污染环境,限制了此工艺路线的应用。

羰基合成法生成苯乙酸是目前较新的工艺路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均有研究报道。国内先后有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了该工艺及其催化剂的研究,但未见工业化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羰基合成苯乙酸的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羰基合成苯乙酸的方法,所述方法以氯化苄、氢氧化钠和co为原料,以四羰基钴—甲醇溶液为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苯乙酸钠,后经萃取、酸化、过滤、结晶获得产品苯乙酸。

本发明羰基合成苯乙酸的方法,以氯化苄、氢氧化钠和co为原料,以四羰基钴—甲醇溶液为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氯化苄中的cl-被co取代,发生羰基化反应,增加一个碳链,再与naoh反应生成苯乙酸钠,苯乙酸钠经萃取分离后,与hcl发生酸化反应,生成粗品苯乙酸,后经过滤、结晶,得到精制苯乙酸。

本方法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两个反应:

a、羰基合成

c6h5ch2cl+2naoh+co→c6h5ch2coona+nacl+h2o

b、酸化反应

c6h5ch2coona+hcl→c6h5ch2cooh+nacl

具体地,本发明一种羰基合成苯乙酸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反应:在反应釜中,用co气置换空气后,加入催化剂四羰基钴—甲醇溶液,开始升温,连续通入co气,滴加氯化苄和氢氧化钠,直至羰化反应结束;

合成反应中,o2的存在会破坏催化剂活性,使目标产物收率下降,因此,实验前,需用co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或以上。

(2)后处理及催化剂回收:羰化反应结束后,降温并停止通co气,改通空气使四羰基钴全部氧化成氧化钴和/或氢氧化钴,然后将反应液过滤,滤渣用以钴回收,滤液入精馏塔回收甲醇;

(3)产品精制:回收甲醇后的余液入萃取釜,并加入有机溶剂萃取,静置,进行相分离;相分离后的水层经酸化,过滤,洗涤滤饼,烘干后得到苯乙酸粗品;粗品经重结晶、过滤、烘干,即得到精制苯乙酸。

进一步,所述催化剂以甲醇和氯化钴为原料,在金属反应釜中通入co进行羰基化反应制得,并用0.2~0.3mpa的co气封存于储罐中,使用时,计量放出。

进一步,所述催化剂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0.01:1~0.2:1,所述氯化苄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4。若催化剂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例低于下限,则参与反应的原料太少或几乎不反应,无实验意义;若催化剂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例高于上限,除增加催化剂成本外,还增加高聚物含量。

进一步,所述co的纯度不低于99.0%。

进一步,所述羰化反应温度为40~100℃,压力为0.1~10mpa,时间为4~8小时。羰化反应的活化能较低,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化学反应,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就能实现,温度过低,原料转化率太低,而温度超过100℃时,会生成大量副产物,使苯乙酸收率大大降低,且造成分离的困难。

进一步,所述酸化采用盐酸酸化,氯化氢含量为37.0~38.0%。

进一步,所述改通空气的时间为1.0~2.0小时。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相分离得到的有机层累积后,蒸馏回收有机溶剂,可反复使用;所述重结晶时的滤液留存,供下一次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四羰基钴—甲醇溶液做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经济性,且较铑、铂、铁、锰等金属催化剂更易回收,钴回收率达90%以上;

2、本发明工艺在低压低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材质要求不高;

3、本发明工艺过程中无剧毒物、恶臭物等产生,所生成的副产物易分离和处理,污染少,环境友好;

4、本发明本工艺原料转化率大于99%,苯乙酸收率达85%以上,产品苯乙酸纯度达99.0%以上,具备工业化开发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在耐压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钴和甲醇,用co气置换三次后,在搅拌下慢慢升温至100~120℃,并通入co气使内压升到3.0~3.2mpa,持续搅拌,釜内压力下降至2.5mpa时,又通气至原来的压力,一直持续到内压不再下降为止,保持8小时后,泄压,降至常温。将釜内悬浊液过滤,滤渣用以回收钴,滤液入贮罐,用0.2~0.3mpa的co封存,得到四羰基钴-甲醇催化剂,实验时,计量放出。

本实施例中催化剂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0.02:1,氯化苄与naoh的摩尔比为0.25:1。

在1l反应釜中,用co气置换三次,加入含3.04g四羰基钴的甲醇溶液,以110ml/min的速度通入co气,缓慢升温至50℃,压力保持0.1mpa,搅拌并开始滴加氯化苄和naoh液。氯化苄加入量为117g,naoh固体量为147g。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6小时,降温至室温并通入空气2小时。将反应液过滤,滤渣用以钴回收,滤液入精馏塔回收甲醇。通过精馏回收甲醇后的余液入萃取釜,并加入甲苯萃取两次,静置,进行相分离。有机层累计后,蒸馏回收甲苯,之后可反复使用。相分离后的水层入酸化釜,加盐酸酸化,离心过滤,洗涤滤饼,烘干后得到苯乙酸粗品。将粗品进行重结晶、过滤、烘干,得到104.6g苯乙酸。氯化苄转化率为99%,苯乙酸收率为85.5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四羰基钴的甲醇溶液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同批次溶液。

本实施例中催化剂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0.1:1,氯化苄与naoh的摩尔比为1:2。

在1l反应釜中,用co气置换三次,加入含17.56g四羰基钴的甲醇溶液,以130ml/min的速度通入co气,缓慢升温至65℃,压力保持0.1mpa,搅拌并开始滴加氯化苄和naoh液。氯化苄加入量为130g,naoh固体量为82.2g。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4小时,降温至室温并通入空气2小时。后续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苯乙酸119.8g,氯化苄转化率为99%,苯乙酸收率为85.7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四羰基钴的甲醇溶液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同批次溶液。

本实施例中催化剂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0.05:1,氯化苄与naoh的摩尔比为1:2。

在1l反应釜中,用co气置换三次,加入含8.78g四羰基钴的甲醇溶液,以130ml/min的速度通入co气,缓慢升温至90℃,压力保持0.5mpa,搅拌并开始滴加氯化苄和naoh液。氯化苄加入量为130g,naoh固体量为82.2g。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8小时,降温至室温并通入空气2小时。后续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苯乙酸119.2g,氯化苄转化率为99%,苯乙酸收率为85.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