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18976发布日期:2019-03-27 11:4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高分子多糖具有资源丰富、绿色无污染、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优点,拥有多孔结构的高分子多糖微球在止血、载药、组织工程支架、蛋白纯化、金属离子吸附分离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专利申请号为201610011690.x的专利报道了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使用海藻酸钠、壳聚糖、纤维素、明胶等为壳材,以壳聚糖多孔微球、纤维素多孔微球、聚乳酸多孔微球、明胶多孔微球等为内核,通过复乳液法,得到分散性好、不团聚,微球,但其表面壳层致密,不具有坑-孔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1611024927.4的专利以乳化交联法制备的海藻酸钙为核心球,利用层层自组装法在外层依次包覆了壳聚糖、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得到十微米级的多层核壳型载药微球,其中内核负载了内皮生长因子,外壳层负载了万古霉素,兼具促进血管生成和抗菌功能,但是,这种微球粒径小,表面没有分布均匀的微孔。专利申请号为201710935220.7的专利用静电喷射法将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喷射到稀硫酸凝固浴中,再生成型,然后洗涤和干燥,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多孔止血微球,该方法制备速率快、绿色环保、粒径均一,所制备的微球具有丰富的孔结构,但其表面不具有微米级坑状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1710318416.1的专利将明胶溶液通过乳化-脱水-洗涤-干燥-筛滤过程得到微球粗品,然后再以京尼平交联得到明胶微球,所制备的明胶微球毒性小,降解效果好。总之,采用以上方法制得的微球,存在结构单一、微观形貌难以调控、粒径分布过大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加了高分子多糖微球形貌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天然多聚糖溶到超纯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2%~10%的多聚糖水溶液;(2)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使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4%-5%,在40-80℃,搅拌溶解,得含乳化剂的油相;在室温下将所述多聚糖水溶液滴加到含乳化剂的油相中,搅拌乳化,得到均匀乳液;所述含乳化剂的油相和多聚糖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3):1;(3)将多价金属交联剂溶于超纯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30%的交联剂水溶液,将交联剂水溶液,滴加到搅拌下的步骤(2)获得的均匀乳液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和均匀乳液的体积比(2-5):10,滴完后继续搅拌反应2~12h;(4)用相当于步骤(3)获得的液体体积3~10倍的正己烷或石油醚加入到步骤(3)获得的液体中,溶液分层后倒出上层油相层,保留水相,用正己烷或石油醚清洗水相;再用乙醇清洗,冻干,得到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天然多聚糖为取代度:≥80%,粘度为10-80mpa.s的羧甲基壳聚糖、粘度为1500-4500mpa.s羧甲基纤维素、重均分子量为50000-100000的羧甲基葡聚糖、重均分子量为100000-500000透明质酸钠和粘度100-200mpa.s海藻酸钠至少一种。步骤(2)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植物油、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或菜籽油。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5、司盘80、司盘60、吐温-80、吐温-60和tritonx-100中至少一种。多价金属交联剂为cacl2、zncl2、cucl2或fecl3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的搅拌乳化的速率为500~800rpm,搅拌时间为1~4h。步骤(3)的搅拌速率为300~500rpm。步骤(4)为:用相当于步骤(3)获得的液体体积3~10倍的正己烷或石油醚加入到步骤(3)获得的液体中,溶液分层后倒出上层油相层,保留水相,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3~10倍的正己烷或石油醚清洗水相1-3次;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3~10倍的乙醇清洗2-4次,冻干,得到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上述方法制备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表面具有微米级的凹坑,坑内表面又有纳米级的细孔,具有独特的表面“坑-孔”复合微纳米结构。(2)本发明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孔隙率高,吸水率高,吸附性强。(3)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加热,能耗低。所制备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在制备止血药物的应用。(4)根据gb/t16886.5-2003体外细胞毒性评判标准,本发明各实施例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浸提液在10~40μg/ml具有0级细胞毒性,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5)经检测,本发明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在20s~50s内能够有效完成止血。按照此技术制备得到的可吸收多孔止血粉综合性能优良,便于操作和保存,并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6)经检测,本发明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理化性能。溶血率均小于5%,符合国家标准。(7)结果表明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对于肝脏损伤创面,具有瞬间止血功能(止血时间小于5s),并且在72h后,止血材料完全降解,无任何残留。对于股动脉大量出血,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能够在20s内完成止血,1周后手术创面回复正常,无任何止血微球样品残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放大300倍的sem图。图2为实施例2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放大1200倍的sem图。图3为实施例3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放大10000倍的sem图。图4为实施例1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横截面放大1000倍的sem图。图5为实施例2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横截面放大5000倍的sem图。图6为实施例3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表面放大10000倍的sem图。图7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制备微球的细胞毒性统计结果。(a)利用mtt法测定的细胞存活率;(b)采用荧光染色的方法,染色24小时后细胞,所示为细胞数目和细胞的存活状态。图8为实施例3所得微球用于sd大鼠的肝脏止血实验(a)和sd大鼠股动脉止血实验(b)。图9为实施例1-3所得止血微球的全血凝血指数测试结果,其中,伤口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具体实施方式多孔微球的粒径大小、形貌结构和比表面积等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本发明采用天然多聚糖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调控组分的分子量、溶液黏度、制备工艺条件等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种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和实施方式,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1:2:2的比例,将取代度:≥80%,粘度为10mpa.s的羧甲基壳聚糖、重均分子量为100000透明质酸钠和粘度100mpa.s海藻酸钠溶到超纯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2%的多聚糖水溶液;(2)将质量比为1:1的司盘85和吐温-80混合得乳化剂加入液体石蜡中,使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4%,在40℃,搅拌溶解,得含乳化剂的油相;在室温下将多聚糖水溶液滴加到含乳化剂的油相中,500rpm搅拌乳化,搅拌时间为4h,得到均匀乳液;含乳化剂的油相与多聚糖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3)将cacl2溶于超纯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的交联剂水溶液,将交联剂水溶液,滴加到在300rpm搅拌下的步骤(2)获得的均匀乳液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和均匀乳液的体积比2:10,滴完后在继续在300rpm搅拌反应2h;(4)用相当于步骤(3)获得的液体体积10倍的石油醚加入到步骤(3)获得的液体中,溶液分层后倒出上层油相层,保留水相,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10倍的石油醚清洗水相1次;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10倍的乙醇清洗2次,冻干,得到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平均粒径为10.01μm,微球表面具有平均直径为0.98μm的圆形凹坑,凹坑内表面有平均孔径为50.05nm的孔,微球内部有平均孔径为0.502μm的孔隙,见图1和图4。实验证明,用取代度:≥80%,粘度为80mpa.s的羧甲基壳聚糖替代本实施例的取代度:≥80%,粘度为10mpa.s的羧甲基壳聚糖;并用粘度200mpa.s海藻酸钠替代本实施例的粘度100mpa.s海藻酸钠,其它同本实施例,获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其性状与本实施例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相似。实验证明,用吐温-60替代本实施例中的吐温-80,其它同本实施例,可以制备出性状与本实施例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相似。实施例2.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1:1:1的粘度为4500mpa.s羧甲基纤维素、重均分子量为100000的羧甲基葡聚糖、重均分子量为500000透明质酸钠溶到超纯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0%的多聚糖水溶液;(2)将乳化剂司盘80加入大豆油中,使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在80℃,搅拌溶解,得含乳化剂的油相;然后在室温下将多聚糖水溶液滴加到含乳化剂的油相中,800rpm搅拌乳化,搅拌时间为1h,得到均匀乳液;含乳化剂的油相与多聚糖水溶液的质量比为3:1;(3)将zncl2溶于超纯水配成质量浓度为30%的交联剂水溶液,将交联剂水溶液,滴加到500rpm搅拌下的步骤(2)获得的均匀乳液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和均匀乳液的体积比5:10,滴完后在继续在500rpm搅拌反应12h;(4)用相当于步骤(3)获得的液体体积3倍的正己烷加入到步骤(3)获得的液体中,溶液分层后倒出上层油相层,保留水相,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3倍的正己烷清洗水相3次;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3倍的乙醇清洗4次,冻干,得到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平均粒径为198μm,微球表面具有平均直径为5.23μm的圆形凹坑,凹坑内表面又具有平均孔径为200.04nm的孔,微球内部具有平均孔径为2.1μm的孔隙,见图2和图5。实验证明,用粘度为1500mpa.s羧甲基纤维素替代本实施例的粘度为4500mpa.s羧甲基纤维素;用重均分子量为50000的羧甲基葡聚糖替代本实施例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的羧甲基葡聚糖,其它同本实施例,获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其性状与本实施例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相似。实验证明,本实施例中的大豆油用其它植物油,如花生油或菜籽油替代,获得的获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其性状与本实施例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相似。实施例3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2:1:1的重均分子量为80000的羧甲基葡聚糖、重均分子量为400000透明质酸钠、粘度150mpa.s海藻酸钠溶到超纯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6%的多聚糖水溶液;(2)将质量比为4:1的司盘60和tritonx-100混合得乳化剂加入质量比为5:1的液体石蜡和正己烷中,使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在50℃,搅拌溶解,得含乳化剂的油相;然后在室温下将多聚糖水溶液滴加到含乳化剂的油相中,600rpm搅拌乳化,搅拌时间为2h,得到均匀乳液;含乳化剂的油相和多聚糖水溶液的质量比为5:1;(3)将cucl2溶于超纯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5%的交联剂水溶液,将交联剂水溶液,滴加到400rpm搅拌下的步骤(2)获得的均匀乳液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和均匀乳液的体积比3:10,滴完后在继续在400rpm搅拌反应6h;(4)用相当于步骤(3)获得的液体体积5倍的石油醚加入到步骤(3)获得的液体中,溶液分层后倒出上层油相层,保留水相,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5倍的石油醚清洗水相2次;再用相当于水相体积5倍的乙醇清洗3次,冻干,得到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所得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平均粒径为100.04μm,微球表面具有平均直径为2.88μm的圆形凹坑,凹坑内表面又具有平均孔径为99.99nm的孔,微球内部具有平均孔径为1.1μm的孔隙,见图3和图6。实验例1细胞毒性实验实验细胞使用48h~72h生长旺盛的l929细胞系细胞(市售)。培养基为加入10%(v/v)胎牛血清的rapi1640。阴性对照组为加入10%(v/v)胎牛血清的rapi1640;实验组(分别取0.5g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与10ml加入10%(v/v)胎牛血清的rapi1640,于37℃浸提24h,得到浸提液);阳性对照组(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水溶液);试验在96孔板上进行。初始培养液的细胞(l929细胞系细胞)密度约为5万/ml,每孔加入200μl细胞培养液,使每孔中细胞个数约10000个。每孔重复三次,在37℃5%(v/v)二氧化碳/空气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然后弃去原培养基。阴性对照组中加200μl;实验组分别加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浸提液,再加入阴性对照液使每孔中溶液体积为200μl;阳性对照组分别加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溶液,再加入阴性对照液使每孔中溶液体积为200μl。随后,将该96孔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再培养48h后取出培养板,弃去培养板内溶液,每孔加入20μlmtt溶液,继续培养4h,接着吸去原液,加入150μl二甲亚砜,震荡十分钟,在免疫酶标仪上57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abs)。相对细胞活性(%)=(abs570实验组/abs570阴性对照)×100%根据gb/t16886.5-2003体外细胞毒性评判标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的微球浸提液在10~40μg/ml具有0级细胞毒性,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如图7所示。图7(a)中所得数据表明,实施例1-实施例3所得微球的细胞毒性为0级,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图7(b)为实施例1-实施例3细胞荧光染色结果,图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的生长状态未受到微球浸提液的影响。实验例2体表止血性能测试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进行体外止血功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将sd大鼠麻醉,固定,在背部左右两侧对称制造4个圆形伤口(直径2cm,深度0.5cm),出血后,在出血部位涂洒0.05g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经检测,本发明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在20s~50s内能够有效完成止血(表3)。表1sd为实施例1-3大鼠体表止血时间统计结果编号阴性对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止血时间(s)170±2020±325±522±2注:阴性对照为国产金创(壳聚糖止血粉)(商品名:壳聚糖止血粉,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实验例3溶血率:按照gb/t16175-1996规定方法测定实施例1-3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溶血率。经检测,本发明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理化性能。微球的溶血率均小于5%(表2),符合国家标准。表2为实施例1-3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溶血率统计结果注:阳性对照组为蒸馏水;阴性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实验组为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生理盐水浸提液;x为545nm波长下吸光度;s为吸光度测量值偏差。实验例4以sd大鼠的肝脏损伤出血为模型:对实施例3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进行体内止血功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以sd大鼠的肝脏损伤出血为模型,通过水合氯醛水溶液腹腔注射麻醉,用手术刀在肝脏表面制造1cm×1cm伤口。喷涂量为20μg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于创面。观察血情,记录时间和出血量,如图8a,其中a为创面形成,开始流血;b喷涂上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c用生理盐水清除表面微球,创面止血完成。术后,缝合腹部。1周后,开线观察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实施例3制备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对于肝脏损伤创面,具有瞬间止血功能(止血时间小于5s),并且在72h后,残留的微球完全降解。实验例5.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止血功能测试(股动脉出血模型):以sd大鼠的股动脉损伤大量成出血模型,测试实施例3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的止血性能。sd大鼠麻醉后,解剖露出股动脉,利用手术刀剪切动脉制造大出血。将0.2g样品洒在伤口处,直到止血结束,观察出血和止血情况(图8b,a为创面形成,开始喷血;b喷涂上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c用生理盐水清除表面微球)。术后,缝合腹部。1周后,开线观察恢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股动脉大量出血,实施例3获得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能够在20s内完成止血,1周后手术创面恢复正常,无任何微球样品残留。实验例6.全血凝血指数测定:对实施例1-3所制备的坑-孔复合微纳结构多聚糖微球,进行全血凝血指数测定具体实验步骤:20mg样品放置于塑料盘上,37℃下放置5min,200μl抗凝血缓慢滴加到样品表面,然后加入20μl0.2m氯化钙水溶液,继续37℃培养5min。加入25ml蒸馏水,摇床30rpm震荡培养10min,分离上清,将上清在540nm处测得的吸光度记作a值,抗凝血在去离子水中的吸光度用作参考b值。血液凝固指数计算:所得结果如图9所示。全血凝血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3的凝血指数显著降低。这表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多孔微球,具有很好的促凝血功能。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相对较优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改进和等效置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