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分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8658发布日期:2019-02-10 22:3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分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分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后来一些微生物又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很少一部分,但是,现在的微生物分离检验系统存在这功能不够完善,使用不方便,分离不彻底,费时费力,达不到分离要求,满足不了实验的要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微生物分离检测装置,通过抽水泵将离心罐内的分离好的微生物抽出送入分离管内,进行筛选,分离罐的一侧设有电子显微镜,可对分离罐内的微生物进行观察、记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支柱、离心罐、分离罐和电子显微镜,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上分别固定有支柱,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离心罐和分离罐,所述的离心罐上端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上套设有密封膜,所述的离心罐与分离罐的上端之间设有抽水泵,所述的抽水泵上端固定在一号支架上,所述的一号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离心罐和分离罐的上侧壁上,所述抽水泵上的进水管插设在离心罐内,所述抽水泵上的出水管插设在分离罐内,所述分离罐的下侧壁上插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的下端穿过底座后悬设在底座下侧,所述的出料口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分离罐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二号支架,所述的二号支架上分别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分离罐远离离心罐的一侧设有电子显微镜,所述的抽水泵与一号开关连接,所述的一号开关固定在底座上,且其设置于电子显微镜的显示屏后端,所述的一号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显微镜的镜筒固定在丝母上,所述的丝母旋接在丝杆上,所述的丝杆下端穿过底座后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电机下端固定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的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柱上,所述的电子显微镜的显示屏固定在底座上,且其设置于丝杆远离分离罐的一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限位板,该限位板设置于电子显微镜镜筒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一号电机与二号开关连接,所述二号开关设置在一号开关的一侧,所述的二号开关和电子显微镜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罐上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离心罐的上侧壁后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拌轴上固定有数个搅拌叶,且数个搅拌叶等距分布在搅拌轴上,所述的二号电机与三号开关连接,所述的三号开关固定在底座上,且其设置于二号开关的一侧,所述的三号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罐远离抽水泵的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紫外灯,该紫外灯通过导线与四号开关连接,所述的四号开关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四号开关设置在三号开关的一侧,且其与外部电源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分离检测装置,通过抽水泵将离心罐内的分离好的微生物抽出送入分离管内,进行筛选,分离罐的一侧设有电子显微镜,可对分离罐内的微生物进行观察、记录,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支柱2、离心罐3、分离罐4、电子显微镜5、显示屏5-1、镜筒5-2、进料口6、密封膜7、抽水泵8、一号支架9、出料口10、单向阀10-1、二号支架11、过滤网12、一号开关13、丝母14、丝杆15、一号电机16、电机支架17、二号开关18、限位板19、二号电机20、搅拌轴21、搅拌叶22、三号开关23、紫外灯24、四号开关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支柱2、离心罐3、分离罐4和电子显微镜5,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上分别焊接固定有支柱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离心罐3和分离罐4,所述的离心罐3上端一侧设有进料口6,该进料口6插设在离心罐3的上侧壁上,且进料口6与离心罐3侧壁接触的侧壁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的进料口6上套设有密封膜7,且通过橡皮筋绑设固定,所述的离心罐3与分离罐4的上端之间设有抽水泵8,所述的抽水泵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支架9上,所述的一号支架9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离心罐3和分离罐4的上侧壁上,所述抽水泵8上的进水管插设在离心罐3内,所述抽水泵8上的出水管插设在分离罐4内,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离心罐侧壁和分离罐侧壁接触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分离罐4的下侧壁上插设有出料口10,该出料口10的下端穿过底座1后悬设在底座1下侧,且出料口10与分离罐4侧壁接触的侧壁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出料口10上设有单向阀10-1,所述分离罐4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二号支架11,且该二号支架11的外侧壁与分离罐4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的二号支架11上分别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的分离罐4远离离心罐3的一侧设有电子显微镜5,所述电子显微镜5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的抽水泵8通过导线与一号开关13连接,所述的一号开关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且其设置于电子显微镜5的显示屏5-1后端,所述的一号开关13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显微镜5的镜筒5-2通过螺栓固定在丝母14上,所述的丝母14旋接在丝杆15上,所述的丝杆15下端穿过底座1后与一号电机16的输出轴焊接固定,所述的一号电机16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支架17上,所述的电机支架17焊接固定在支柱2上,所述的电子显微镜5的显示屏5-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且其设置于丝杆15远离分离罐4的一侧,所述的底座1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板19,该限位板19设置于电子显微镜5镜筒5-2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一号电机16通过导线与二号开关18连接,所述二号开关18设置在一号开关13的一侧,所述的二号开关18和电子显微镜5均与外部电源连接,可通过一号电机16转动,带动丝杆15转动,从而带动丝母14上下移动,丝母14带动镜筒5-2上下移动,可选择性观看分离罐内的情况,限位板19可防止镜筒5-2和丝母14跟着丝杆15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罐3上设有二号电机20,所述二号电机20的输出轴穿过离心罐3的上侧壁后与搅拌轴21焊接固定,所述的搅拌轴21上焊接固定有数个搅拌叶22,且数个搅拌叶22等距分布在搅拌轴21上,所述的二号电机20通过导线与三号开关23连接,所述的三号开关2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且其设置于二号开关18的一侧,所述的三号开关23与外部电源连接,搅拌轴21和搅拌叶22有助于生物的分离,可通过三号开关23来控制二号电机20的启动与关闭,方便工作人眼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罐3远离抽水泵8的一侧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紫外灯24,该紫外灯24通过导线与四号开关25连接,所述的四号开关25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四号开关25设置在三号开关23的一侧,且其与外部电源连接,可在使用过后对离心罐3进行消毒。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密封膜7打开,从进料口6将所需的原料与稀释液倒入离心罐3内,然后再将密封膜7封上,算好时间后,通过抽水泵8将离心罐3内的生物抽入分离罐4内,通过过滤网12进行过滤,分离罐4为玻璃材质,分离罐4一侧的电子显微镜5可对分离罐4内的生物进行观察,分离罐4内部通过过滤网12分成三个空间,电子显微镜5的镜筒5-2固定在丝母14上,丝母14通过丝杆15的转动可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镜筒5-2上下移动,可对三个空间内的生物都进行观察。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分离检测装置,通过抽水泵将离心罐内的分离好的微生物抽出送入分离管内,进行筛选,分离罐的一侧设有电子显微镜,可对分离罐内的微生物进行观察、记录,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