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藻油脱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365发布日期:2019-03-02 03:3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藻油脱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藻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藻油脱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小规模生产对藻油进行脱臭时,可采用在筒体中部设置汽提管道,利用蒸汽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汽提脱臭,这种方式,蒸汽与藻油接触面积小,脱臭效率低,由于存在液柱静压,脱臭稳定性差,

另外,如果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使用脱臭塔脱臭,大型的脱臭塔运行成本高,对于少量的藻油,例如几十公斤或几百公斤的藻油,无法达到大型脱臭塔的基本运行条件。而且,如果强行使用大型脱臭塔,藻油会出现较大的浪费,增加了成本。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藻油脱臭装置,通过筒体与小型填料塔的组合结构,增加了蒸汽与油的接触面积,并且实现了两次蒸汽脱臭,提高脱臭效率以及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藻油脱臭装置,包括筒体及设置于筒体顶部的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底部与所述筒体的顶部法兰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油口,所述油口经一循环油管与所述填料塔的顶部封头相连;所述循环油管上设有一藻油进出接口,所述藻油进出接口靠近所述油口设置;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中部的侧壁上,所述蒸汽加热盘管的冷凝水出口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内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所述过热蒸汽管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外还设有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两端开口的喇叭形结构,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插设于所述保护罩内,且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靠近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所述保护罩的底部经复数根连接杆与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外缘面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罩的顶部还安装有一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弧形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保护罩顶部的开口宽度,所述弧形挡板经复数块支撑板与所述保护罩的外缘面相连,且所述弧形挡板的底面与所述保护罩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油管上设有循环油泵、换热器及流量计,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油泵与流量计之间,所述藻油进出接口设置于所述循环油泵与所述油口之间;所述填料塔的顶部为循环进油口,底部为循环出油口,所述流量计靠近所述填料塔的循环进油口设置,所述填料塔的循环出油口安装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且所述循环出油口与所述筒体的顶部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循环油泵之间的循环油管上还设有一取样口;所述循环油管上还并接有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油泵进油端的循环油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油泵出油端的循环油管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填料塔的顶部为循环进油口,底部为循环出油口,所述填料塔内设有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所述填料塔顶部的循环进油口处设有藻油捕集筛网及油分布器,所述藻油捕集筛网安装于所述循环进油口的顶部,所述油分布器的顶部安装于所述藻油捕集筛网上,底部插设于所述填料塔内,所述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设置于所述油分布器的正下方;还设有一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经一真空管与所述填料塔的循环进油口相连,所述循环油管穿过所述真空管与所述油分布器的顶部相连,所述真空管的端部罩设于所述藻油捕集筛网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分布器包括出油管、喇叭型护罩及第一弧形挡板,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底部开口大于顶部开口,所述出油管的顶部与所述循环油管相连,所述出油管的底部插设于所述喇叭型护罩内,所述出油管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中部,所述喇叭型护罩的顶部内缘面与所述出油管的外缘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喇叭型护罩底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弧形挡板插设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弧形挡板顶部外缘面经至少两个焊点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内部焊接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外缘面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内缘面之间设有出气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藻油捕集筛网包括复数层环形筛网,相邻环形筛网之间的网格交错设置;最上层环形筛网的顶部设有两根限位板,两根所述限位板分别经螺栓穿过复数层所述环形筛网固定于所述填料塔的顶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小型藻油脱臭工艺,其步骤为:

①真空泵工作,对填料塔及筒体内进行抽真空,然后从筒体底部负压吸入藻油;

②给蒸汽加热盘管内通入高温蒸汽,使高温蒸汽从蒸汽加热盘管的进气口进入,再从冷凝水出口送出,利用蒸汽加热盘管对筒体内的藻油进行加热,使筒体内的藻油加热至145℃~160℃之间;

③藻油加热到145℃~160℃之后,关闭高温蒸汽,此时再开启循环油泵,利用循环油泵将筒体内的藻油从筒体的底部抽入至循环油管内,经过换热器将藻油加热至160℃~240℃,再输送到填料塔的顶部,再由填料塔的顶部经过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之后回流到筒体内;

④当藻油开始筒体内经过循环油管及填料塔回流到筒体这个过程开始循环之后,给过热蒸汽管通入过热蒸汽,使过热蒸汽向上走,直接与筒体及填料塔内的藻油进行接触脱臭,这个过程持续1小时~5小时;

⑤当藻油循环与过热蒸汽接触1小时之后,通过循环油管上的取样口对藻油进行取样检测,如果说藻油检测脱臭不合格,则继续循环脱臭;

⑥所述步骤⑤中,如果藻油脱臭检测合格,则换热器停止工作,关闭过热蒸汽,然后将冷却水通道蒸汽加热盘管内,利用冷却水对藻油进行冷却,使藻油冷却至50℃以下,关闭循环油泵,再从筒体底部的油口将脱臭完成的藻油用氮气压出,使藻油从藻油进出接口取出,完成藻油的脱臭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④中,循环油泵将筒体底部的藻油抽到填料塔的顶部,藻油经过油分布器使藻油均匀的流到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过热蒸汽管送出的过热蒸汽先与筒体内部的藻油接触脱臭,然后过热蒸汽向上移动,进入到填料塔内,与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面的藻油进行充分的接触脱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筒体的上方再设置一个填料塔,利用循环油泵将筒体内部的藻油由下至上抽到填料塔的顶部,使藻油能够均匀的从填料塔由上向下流动,有效增加藻油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脱臭效率及脱臭效果,降低脱臭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过热蒸汽管,利用过热蒸汽管直接将高热的蒸汽喷到筒体内,直接与筒体内部的藻油接触,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藻油的脱臭效率及脱臭效果,适用于小型藻油设备的脱臭,可以用于少量藻油的脱臭,防止藻油的浪费,降低脱臭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处设置保护罩及弧形挡板,这样过热蒸汽管喷出高热蒸汽的时候,能够通过保护罩及弧形挡板的设置,使蒸汽在保护罩及弧形挡板内进行回流,有效增加与藻油的接触时间及接触面积,提高脱臭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油分布器的设置,这样能够使藻油均匀的滴落到填料塔的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面,有效保证蒸汽与藻油的接触面积,提高脱臭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藻油捕集筛网,这样蒸汽上升过程中所带有的藻油能够被藻油捕集筛网所捕捉,能够防止藻油被抽走,防止藻油的浪费,有效降低成本;

6.本实用新型中藻油在筒体及填料塔内进行循环,利用高热蒸汽不停的循环与藻油接触,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藻油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提高脱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过热蒸汽管出气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填料塔顶部出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油分布器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藻油捕集筛网的俯视图。

其中:1、筒体;2、填料塔;3、油口;4、循环油管;5、藻油进出接口;6、蒸汽加热盘管;7、冷凝水出口;8、过热蒸汽管;9、保护罩;10、连接杆;11、弧形挡板;12、支撑板;13、循环油泵;14、换热器;15、流量计;16、取样口;17、回流管;18、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19、藻油捕集筛网;20、油分布器;21、真空泵;22、真空管;23、出油管;24、喇叭型护罩;25、第一弧形挡板;26、焊点;27、出气间隙;28、环形筛网;29、限位板;30、螺栓;31、蒸汽管路;32、第一换热器;33、蒸汽入口;34、蒸汽出口;35、导热油进口;36、导热油出口;37、通孔;38、法兰;39、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6所示,一种小型藻油脱臭装置,包括筒体1及设置于筒体1顶部的填料塔2,所述填料塔2的底部与所述筒体1的顶部法兰38相连通,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油口3,所述油口3经一循环油管4与所述填料塔2的顶部封头39相连;所述循环油管4上设有一藻油进出接口5,所述藻油进出接口5靠近所述油口3设置;所述筒体1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加热盘管6,所述蒸汽加热盘管6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1中部的侧壁上,所述蒸汽加热盘管6的冷凝水出口7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1内设有一脱臭机构,所述脱臭机构包括过热蒸汽管8,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1内,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出气口朝向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尤其适用于小批量的藻油脱臭,单次能够进行十几公斤或几百公斤藻油的脱臭;也可用于每批几吨甚至10吨规模的藻油脱臭,但较大规模藻油脱臭有更多成熟脱臭工艺设备可以选择,本实用新型从物料输送、人工等方面与成熟工艺相比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其中,藻油进出接口用于加入未脱色的藻油进入到筒体内,脱臭完成之后的藻油,也是从藻油进出接口送出,这样只需要一个接口即可对藻油加入与放出。其中,蒸汽加热盘管内部是充入高温蒸汽,这样就能够加热蒸汽加热盘管,利用蒸汽加热盘管内部的蒸汽对藻油进行一个预加热,使筒体内的藻油加热到一定温度。过热蒸汽管则是直接喷出高温的蒸汽,直接与筒体内的藻油接触,对藻油进行脱臭。

参见图2、3所示,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出气口外还设有一保护罩9,所述保护罩9为两端开口的喇叭形结构,所述保护罩9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插设于所述保护罩内,且所述过热蒸汽管的出气口靠近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所述保护罩9的底部经复数根连接杆10与所述过热蒸汽管8的外缘面相连。

所述保护罩9的顶部还安装有一弧形挡板11,所述弧形挡板11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弧形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保护罩顶部的开口宽度,所述弧形挡板11经复数块支撑板12与所述保护罩的外缘面相连,且所述弧形挡板的底面与所述保护罩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过热蒸汽管喷出的过热蒸汽,直接喷入到藻油内部,由于保护罩及弧形挡板的存在,过热蒸汽喷入到保护罩内,过热蒸汽向上移动,过热蒸汽会同时带动藻油向上移动,使藻油从保护罩的底部向上移动,再从呼吸挡板与保护罩之间的间隙送出,由于保护罩内的藻油被送出一部分,为了补充保护罩内的藻油,其他藻油则会从保护罩的底部进入到保护罩内,继续与过热蒸汽管喷出的过热蒸汽接触,继续带动藻油流动,通过保护罩及呼吸挡板的设置,这样过热蒸汽在喷出的过程中,会带动藻油流动,其他藻油则会顺着藻油流动的方向流动,会沿着保护罩及呼吸挡板行程一个藻油的循环流动,有效增加藻油与高温蒸汽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有效提高藻油的脱臭效果。

参见图1所示,所述循环油管4上设有循环油泵13、换热器14及流量计15,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油泵与流量计之间,所述藻油进出接口设置于所述循环油泵与所述油口之间;所述填料塔的顶部为循环进油口,底部为循环出油口,所述流量计靠近所述填料塔的循环进油口设置,所述填料塔的循环出油口安装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且所述循环出油口与所述筒体的顶部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循环油泵、换热器及流量计的设置,当蒸汽加热盘管将筒体内的藻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蒸汽加热盘管只能够将藻油加热到这个温度范围之内,就无法再将藻油继续加热),然后循环油泵打开,将筒体内的藻油从筒体的底部抽出,进入到换热器内,通过换热器继续将藻油加热,其中,通过流量计对藻油的流速进行控制,这样能够保证藻油在经过换热器加热到设定的脱臭温度,同时也保证藻油进入到填料塔内的流量是稳定性且合适的。

参见图1所示,所述换热器14与所述循环油泵13之间的循环油管上还设有一取样口16;所述循环油管4上还并接有一回流管17,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油泵进油端的循环油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油泵出油端的循环油管相连。

通过取样口的设置,这样在脱臭一段时间之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取样口对藻油进行取样检测,检测是否合格,这样能够保证藻油的脱臭效果。同时,正常情况下,循环油泵选用的压力会大于藻油需要的流动压力,如如果循环油泵长时间处于低压状态下运行,循环油泵容易损坏,因此,通过设置回流管,这样循环油泵抽过去的藻油还可能通过回流管流道循环油泵的进口,这样能够增大循环油泵的压力,保证循环油泵处于正常压力的运转状态,有效保证循环油泵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4~6所示,所述填料塔2的顶部为循环进油口,底部为循环出油口,所述填料塔内设有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18;所述填料塔2顶部的循环进油口处设有藻油捕集筛网19及油分布器20,所述藻油捕集筛网安装于所述循环进油口的顶部,所述油分布器的顶部安装于所述藻油捕集筛网上,底部插设于所述填料塔内,所述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设置于所述油分布器的正下方;还设有一真空泵21,所述真空泵21经一真空管22与所述填料塔的循环进油口相连,所述循环油管4穿过所述真空管22与所述油分布器20的顶部相连,所述真空管的端部罩设于所述藻油捕集筛网上。

其中,真空泵用于抽真空,能够带动高温蒸汽上升,保证藻油脱臭过程中处于真空状态。其中,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是采用多块折弯的波纹板贴合在一起,每块波纹板的折弯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这样在油分布器将藻油均匀的分布滴落在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面的时候,藻油会均匀的在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面流动,通过通孔向着下层流动,在这个过程中,藻油就会均匀的流在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的波纹板上面,也就是同样重量的藻油会均匀的分散开,这样过热蒸汽由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过热蒸汽会充分的与藻油的各个气泡接触,有效的提高脱臭效率及脱臭效果。

参见图4、5所示,所述油分布器20包括出油管23、喇叭型护罩24及第一弧形挡板25,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底部开口大于顶部开口,所述出油管的顶部与所述循环油管相连,所述出油管的底部插设于所述喇叭型护罩内,所述出油管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中部,所述喇叭型护罩的顶部内缘面与所述出油管的外缘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喇叭型护罩底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弧形挡板插设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弧形挡板25顶部外缘面经至少两个焊点26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内部焊接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外缘面与所述喇叭型护罩的内缘面之间设有出气间隙27。

在本实施例中,从底部循环的藻油进入油分布器并冲击在弧形挡板上,飞溅的油被喇叭形护罩挡下,然后沿喇叭型护罩壁落到填料上,其它油从第一弧形挡板周围溢出,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多数油会从第一弧形挡板中间落下,由于过热蒸汽从下向上移动,过热蒸汽上升的过程中,会将藻油向上顶起,这样藻油会沿着整个第一弧形挡板底部随机落在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中间,在连续进料情况下可以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

参见图4、6所示,所述藻油捕集筛网19包括复数层环形筛网28,相邻环形筛网之间的网格交错设置;最上层环形筛网的顶部设有两根限位板29,两根所述限位板29分别经螺栓30穿过复数层所述环形筛网固定于所述填料塔的顶部。其中,每层环形筛网的中间设有一通孔37,用于出油管的安装。

其中,由于蒸汽会从喇叭型护罩的外缘向上送出,过热蒸汽中会被上升气流夹带微量的藻油,通过藻油捕集筛网的设置,蒸汽逐层碰触筛网,这样筛网会将藻油挡住并流回塔内,防止藻油被送出,防止藻油的浪费,有效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一种小型藻油脱臭工艺,其步骤为:

①真空泵工作,对填料塔及筒体内进行抽真空,然后从筒体底部的藻油进出接口负压吸入藻油;

②给蒸汽加热盘管内通入高温蒸汽,使高温蒸汽从蒸汽加热盘管的进气口进入,再从冷凝水出口送出,利用蒸汽加热盘管对筒体内的藻油进行加热,使筒体内的藻油加热至145℃~160℃之间(蒸汽加热盘管只能够将藻油加热到这个温度,再长时间的加热也无法使藻油温度继续上升);

③藻油加热到145℃~160℃之后,蒸汽加热盘管内不再通入高温蒸汽,此时再开启循环油泵,利用循环油泵将筒体内的藻油从筒体的底部抽入至循环油管内,经过换热器将藻油加热至160℃~240℃,再输送到填料塔的顶部,再由填料塔的顶部经过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之后回流到筒体内;

④当藻油开始筒体内经过循环油管及填料塔回流到筒体这个过程开始循环之后,给过热蒸汽管通入过热蒸汽,使过热蒸汽向上走,直接与筒体及填料塔内的藻油进行接触脱臭,这个过程持续1小时~5小时;其中,通过流量计控制藻油循环的流量。

⑤当藻油循环与高温蒸汽接触1小时之后,通过循环油管上的取样口对藻油进行取样检测,如果说藻油检测脱臭不合格,则继续循环脱臭;

⑥所述步骤⑤中,如果藻油脱臭检测合格,则换热器停止工作,关闭过热蒸汽,然后将冷却水通道蒸汽加热盘管内,利用冷却水对藻油进行冷却,使藻油冷却至50℃以下,关闭循环油泵,再从筒体底部的油口将脱臭完成的藻油用氮气压出,使藻油从藻油进出接口取出,完成藻油的脱臭工作。

所述步骤④中,循环油泵将筒体底部的藻油抽到填料塔的顶部,藻油经过油分布器使藻油均匀的流到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过热蒸汽管送出的过热蒸汽先与筒体内部的藻油接触脱臭,然后过热蒸汽向上移动,进入到填料塔内,与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上面的藻油进行充分的接触脱臭。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第一换热器32,第一换热器32上设有蒸汽入口33、蒸汽出口34、导热油进口35及导热油出口36,蒸汽入口直接与锅炉或者蒸汽提供设备连接,蒸汽出口上面连接有蒸汽管路31,蒸汽加热盘管的进气口及过热蒸汽管的进气口均与蒸汽管路连接,其中导热油进口用于送出高温的导热油,导热油出口则将第一换热器加热过后的导热油送出。利用导热油对蒸汽进行加热,保证蒸汽处于过热状态,满足脱臭需求。

其中,每根循环油管路处都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