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0413发布日期:2019-04-30 18:5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蛋白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成本低廉的蛋白纯化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质纯化技术工作较为复杂,从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或从含有蛋白质的溶液中经过沉淀、梯度离心、盐析等方法得到的蛋白质经常含有杂质,为了在保持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又去除这些杂质,就要根据不同的蛋白质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使用不同装置来达到实验目的。电泳和色谱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色谱法,对蛋白质的处理较为温和,又可大量制备有生物学活性的纯化蛋白质,因此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亲和色谱是利用生物大分子间所具有的特异性亲和能力进行分离的方法。亲和色谱法可在温和条件下操作,纯化过程简单、快速、分辨率高,对分离含量极少且性质不稳定的生物活性物质极为有效。

使用亲和层析柱时,常用的使用方法有重力法,该法利用重力完成纯化的全过程,优点为不需要设备,方法灵活,缺点为流速需要经过测试且变化较大。手动加样法,用注射器手动提供压力,方式灵活,纯化少量的时候较好用。蠕动泵法,可以精准控制流速,使用蠕动泵时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或者手动加样,且价格较高,应用较少,对于使用仪器较少或者经费不宽裕的实验室而言难以购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清洗和围护、极大减少了加样的次数且实验中不需要人工看管的蛋白纯化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支撑物上设置有挂钩,储液瓶挂在挂钩上,储液瓶的下端设置有流液管,流液管与气压调控室相连通,气压调控室上设置有排气管,气压调控室的下端通过流液管与流速控制阀相连通,流液管的末端与纯化柱相连通,纯化柱设置于支架上,纯化柱的下端伸入收集瓶中,收集瓶放置于底座上,底座与支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为:支架本体为矩形或者圆形,支架本体上加工有支架孔。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上根据纯化柱的直径加工有大小不一的支架孔。

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控室由透明软塑料或者橡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控室、储液瓶上均加工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立足实验室实际需求,设计装置结构简单好用,成本低廉,便于清洗和维护,极大的减少了加样的次数,且实验中不需人工看管,为科研工作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该装置可以选择多样化的配件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也可用于其他流体实验;拆卸方便、便于清洗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架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钩;2、支撑物;3、储液瓶;4、流液管;5、排气管;6、气压调控室;7、流速控制阀;8、支架;9、伸缩杆;10、收集瓶;11、底座;12、纯化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用新型蛋白纯化装置,在支撑物2上安装有挂钩1,支撑物2可以为墙体等可以附着挂钩1的物体,储液瓶3挂在挂钩1上,需要缓冲液或者需要纯化的样品存贮在储液瓶3中,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液体向下流动,储液瓶3上设置有刻度,储液瓶3的下端安装有流液管4,流液管4与气压调控室6相连通,本实施例的气压调控室6由透明软塑料或者橡胶制作而成,用于存储液体,气压调控室6上加工有刻度,便于操作者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液体的流速是否稳定,同时辅助流速调节阀7调节本装置的流速,气压调控室6上加装有带有橡胶帽的排气管5,排气管5在实验开始时排尽上部分装置内的空气,气压调控室6的下端通过流液管4与流速控制阀7相连通,流速控制阀7精确控制本装置的流速,开合方便,流液管4的末端与纯化柱12相连通,为了保证流液管4与纯化柱12结合紧密,防止液体溢出,流液管4可用卡子固定于纯化柱12内,纯化柱12放置于支架8上,本实施例的支架8由支架本体8-1构成,支架本体8-1为矩形或者圆形,支架本体8-1上加工有支架孔a,支架孔a的孔径根据实际纯化柱12的直径确定,可加工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支架孔a,方便实际操作中纯化柱12的放置,不用更换支架8,纯化柱12的下端伸入收集瓶10中,收集瓶10放置于底座11上,底座11与支架8之间安装有伸缩杆9,伸缩杆9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操作者更换收集瓶10或者根据需要纯化的量选择合适高度的收集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实验开始时,关闭流速调节阀7,向储液瓶3中加入缓冲液,待储液瓶3内装有一半液体时,打开流速调节阀7,调节好流速,将流液管4插入纯化柱12中,更换溶液时重复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