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9812发布日期:2019-07-10 10:5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酵素菌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并且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以及物料与能量的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和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利用酵素菌生产的产品对农业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酵素菌生产的废料绿色无公害,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酵素菌发酵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特殊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酵素菌的繁殖,但是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材料,如果打开发酵罐会影响内部的温度以及氧气含量,会影响酵素菌的生长,一般的发酵罐不方便给酵素菌添加原料,使用比较麻烦。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6308346 U中公开的一种用于酵素菌的发酵罐加料装置,虽然,该加料装置可以保证在添加原料的时候不会影响罐身内部的温度、氧气含量以及水分等因素,可以保证酵素菌的正常生长,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减少副产物的产生,能够减少损失,使用更加安全方便,但是,该加料装置加料不方便,进料管呈螺旋设置,容易残留原料,不便于清洗。

目前,现有的加料装置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加料装置加料不方便,进料管容易残留原料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发酵罐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

所述加料装置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加料装置的顶端通过合页铰接有加料盖板,所述加料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加料盖板的上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有手摇盘,所述手摇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所述加料盖板与加料装置顶端接触的位置镶嵌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手摇盘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顶端,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贯穿至加料盖板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伞齿轮,所述主动伞齿轮的两端均啮合连接有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条;

所述卡接条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加料装置在靠近卡接条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

所述加料装置的内部底端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进料板,两个所述进料板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滚轮。

可选的,所述发酵罐的两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所述发酵罐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可选的,所述发酵罐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视镜通管,所述发酵罐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保护套;

所述发酵罐的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测试管,所述测试管位于加料装置的正面。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贯穿从动伞齿轮,所述螺纹杆与从动伞齿轮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贯穿定位块,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块滑动连接;

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与加料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料装置在靠近滚轮的内壁上开设有滚轮槽;

所述滚轮与滚轮槽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至加料装置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进料板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板设置为半圆形,所述进料板的半径与加料装置内部的进料管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通过手摇盘、转动轴、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螺纹杆、卡接条、定位块以及定位杆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加料盖板的打开与关闭,便于加料,通过设置为竖直方向进料,避免在加料时进料管内残留原料,同时方便对加料装置进行清洗。

(2)、该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通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能够增强该加料装置的密封性,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有滚轮,便于进料板的移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料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盖板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盖板结构的局部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料装置底部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发酵罐,2-出料管,3-加料装置,4-电动推杆,5-加料盖板,6-手摇盘,7-橡胶密封圈,8-转动轴,9-主动伞齿轮,10-从动伞齿轮,11-螺纹杆,12-卡接条,13-定位块,14-定位杆,15-卡槽,16-进料板,17-滚轮,18-滚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包括发酵罐1,发酵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发酵罐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3;

加料装置3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加料装置3的顶端通过合页铰接有加料盖板5,加料盖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加料盖板5的上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有手摇盘6,手摇盘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加料盖板5与加料装置3顶端接触的位置镶嵌有橡胶密封圈7,能够增强该加料装置3的密封性,保证产品的质量,手摇盘6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8的顶端,转动轴8的底端贯穿至加料盖板5的内部,转动轴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伞齿轮9,主动伞齿轮9的两端均啮合连接有从动伞齿轮10,从动伞齿轮10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条12;

卡接条12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3,定位块13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杆14,加料装置3在靠近卡接条12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5,能够方便加料盖板5的打开与关闭,便于加料,通过设置为竖直方向进料,避免在加料时进料管内残留原料,同时方便对加料装置3进行清洗;

加料装置3的内部底端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进料板16,两个进料板16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滚轮17,便于进料板16的移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发酵罐1的两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发酵罐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发酵罐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视镜通管,发酵罐1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保护套,便于观察发酵罐1内部的情况;

发酵罐1的上表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测试管,测试管位于加料装置3的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螺纹杆11贯穿从动伞齿轮10,螺纹杆11与从动伞齿轮10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传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定位杆14贯穿定位块13,定位杆14与定位块13滑动连接;

定位杆14的两端均与加料盖板5的内壁固定连接,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加料装置3在靠近滚轮17的内壁上开设有滚轮槽18;

滚轮17与滚轮槽18滑动连接,便于进料板16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电动推杆4的伸缩端贯穿至加料装置3的内部,电动推杆4的伸缩端与进料板16固定连接;

进料板16设置为半圆形,进料板16的半径与加料装置3内部的进料管相适配,结构合理。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加料时,使用者通过手柄转动手摇盘6,手摇盘6通过转动轴8带动主动伞齿轮9进行旋转,主动伞齿轮9通过从动伞齿轮10带动螺纹杆11进行移动,螺纹杆11带动卡接条12做远离卡槽15的移动,当卡接条12脱离卡槽15时,便可通过把手将加料盖板5打开进行加料,加料时两个进料板16处于闭合状态,原料堆积在两个进料板16上,加料完成后,关闭加料盖板5,然后启动电动推杆4,打开进料板16,将原料添加进发酵罐1内,该用于酵素菌肥料的发酵罐加料装置,通过设置为竖直方向进料,避免在加料时进料管内残留原料,同时方便对加料装置进行清洗。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视镜通管、温度计保护套和测试管等均为现有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6308346 U中公开的技术,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