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CHG成分的湿巾产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9232发布日期:2019-04-30 18:08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chg成分湿巾产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限度检测,检测能够自行繁殖的微生物的数量,是湿巾产品能否上市的重要指标,其原理是通过对湿巾产品的取样检测,通过相应的培养基培养,将湿巾中的微生物培养出来,如果湿巾中的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断产品不合格,不允许上市。

目前,一般都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测,并参照usp61和usp62测试。而市面上销售的人体清洁湿巾配方中一般会具有杀菌剂chg(洗必泰),据目前的测试方法会存在假阴性的结果。要想准确检测湿巾中的微生物,必须要对消除防腐剂对检测方法的干扰。而目前业内并没有针对含有杀菌剂chg的湿巾产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因此,为了能够消除湿巾中防腐剂对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影响,保证湿巾产品中微生物指标判断的准确性,亟需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含有chg成分的湿巾产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生产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chg(洗必泰)成分的湿巾产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取湿巾样品加入到缓冲液中,制备供试液;

步骤s2,将供试液采用滤膜过滤,并采用缓冲液对滤膜进行冲洗,检测滤液中的需氧菌总数和霉菌酵母菌总数;

步骤s3,取步骤s1中的供试液制备初增菌液a,检测初增菌液a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

步骤s4,取步骤s1中的供试液制备初增菌液b,检测初增菌液b中的沙门氏菌;

其中,所述缓冲液为含有0.5%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操作如下,剪取10g样品置于无菌三角瓶中,并加入90ml缓冲液,将无菌三角瓶置于摇床上摇匀,即得到质量体积比为1:10的供试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操作如下,取1ml1:10供试液通过膜过滤器过滤,再取100ml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进行过滤冲洗,取一次过滤膜贴于大豆-酪蛋白消化物琼脂平板,将所述平板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3-5天,用于检测需氧菌总数,取另一次过滤膜贴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平板,将所述平板置于20-25℃培养箱中培养5-7天,用于检测霉菌酵母菌总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初增菌液a的制备方法为,取10ml1:10的供试液至100ml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即得初增菌液a,所述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含有0.5%吐温80和0.07%卵磷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初增菌液a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为,用接种环从初增菌液a中挑取一环至甘露醇氯化钠琼脂(msa)上涂匀,30-35℃倒置培养18-72小时;若msa平板上有黄色菌落或外周有黄色环的白色菌落生长,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平板上没有与上述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或虽有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阴性,判断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初增菌液a中的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方法为,取1ml初增菌液a中挑取一环至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ca)上涂匀,在42℃-44℃再培养18-72小时;若mca中菌落呈黑紫色,有金属光泽,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大肠埃希菌;若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判断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初增菌液a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方法为,用接种环从初增菌液a中挑取一环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m)培养基平板上,在30℃-35℃条件下培养18-72小时;若cm上菌落或菌落周围呈蓝绿色,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若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的操作如下,取100ml的1:10供试液过滤后,将滤膜放至100mltsb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即得初增菌液b,取0.1ml的初增菌液b至10mlrvs肉汤培养基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用接种环从rvs肉汤中挑取一环至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培养基(xld)培养基平板上,在30℃-35℃条件下培养18-48小时;若xld平板上出现有生长良好的红色菌落,带有或没有黑色中心,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沙门氏菌;若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判断供试品未检出沙门氏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s4中还设置有阴性对照。

相关术语说明

其中,所述tsawlp:大豆酪蛋白消化物琼脂培养基(含有0.5%吐温80和0.07%卵磷脂)

所述sdawlp: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含有0.5%吐温80和0.07%卵磷脂)

所述tsb: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

所述msa:甘露醇氯化钠琼脂

所述c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

所述mcb:麦康凯肉汤培养基

所述mca: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所述rv:增菌肉汤

所述xld: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培养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中,采用含有0.5%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处理供试液,在处理过程中既不影响微生物生长,也能很好中和杀菌剂chg(洗必泰),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生产企业检测湿巾中微生物生长状况提供真实可靠数据。

2.本发明中采用仅添加0.7%的卵磷脂制备初增菌液a,消除了对所检测的所有菌种的假阴性结果,且相对于同时添加卵磷脂和吐温而言,既节约成本又能够保证检测的精确性。

3.本发明采用薄膜过滤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冲洗液对滤膜进行冲洗的步骤,能够有效中和防腐剂,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供试液

把剪刀的前端在注射针红外线加热消毒器中消毒至少5秒钟,然后冷却至少5秒钟,剪开样品包装袋,从样品上部剪取10g样品至90ml含有0.5%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罐子中,标记上简短的数字批号、抽样日期。将罐子放置摇床上,以190-220转/分的速度振荡至少10分钟,即得到质量体积比为1:10的供试液。

实施例2需氧菌总数和霉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将膜过滤器安装在装置上,量取100ml含0.5%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过滤器中,再加入1ml的1:10供试液,过滤,再用100ml含0.5%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两次然后过滤,将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大豆-酪蛋白消化物琼脂培养基上,倒置于30-35℃培养3-5天。同样操作,将另一次滤膜贴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倒置于20-25℃培养5-7天。

检测结果如表1所述,其中,

inoculumsproduct:接种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于平板上。

productchallenge:在含有样品的供试液中同时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实施例1-2的方法取样并过滤,接种滤膜。

neutralizingagentcontrol:供试液中不添加样品,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实施例1-2的方法过滤,接种滤膜。

productcontrol:供试液按照实施例1-2的方法过滤,接种滤膜。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本发明检测的菌落回收率均在70%以上,符合药典规定中回收率的要求。同时,经过菌液回收率检测可知,采用缓冲液对滤膜进行冲洗,既不影响微生物生长,也能很好中和防腐剂,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取10ml1:10的供试液至100ml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所述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含有0.5%吐温80和0.07%卵磷脂,即得初增菌液a。用接种环从初增菌液a中挑取一环至甘露醇氯化钠琼脂(msa)上涂匀,30-35℃倒置培养18-72小时;若msa平板上有黄色菌落或外周有黄色环的白色菌落生长,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平板上没有与上述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或虽有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阴性,判断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productchallenge:在含有样品的供试液中同时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neutralizingagentcontrol:供试液中不添加样品,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productcontrol: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表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实施例4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取10ml1:10的供试液至100ml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所述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含有0.5%吐温80和0.07%卵磷脂,即得初增菌液a。用接种环从初增菌液a中挑取一环至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ca)上涂匀,在30℃-35℃再培养18-72小时;若mca中菌落呈黑紫色,有金属光泽,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大肠埃希菌;若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判断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productchallenge:在含有样品的供试液中同时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neutralizingagentcontrol:供试液中不添加样品,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productcontrol: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表3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实施例5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

取10ml1:10的供试液至100ml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所述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含有0.5%吐温80和0.07%卵磷脂,即得初增菌液a。用接种环从初增菌液a中挑取一环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m)培养基平板上,在30℃-35℃条件下培养18-72小时;若cm上菌落或菌落周围呈蓝绿色,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若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其中,productchallenge:在含有样品的供试液中同时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neutralizingagentcontrol:供试液中不添加样品,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productcontrol: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表4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

实施例6沙门氏菌的检测

取10ml的1:10供试液至100mlrvs增菌肉汤培养基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用接种环从rvs增菌肉汤中挑取一环至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培养基(xld)培养基平板上,在30℃-35℃条件下培养18-48小时;若xld平板上出现有生长良好的红色菌落,带有或没有黑色中心,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沙门氏菌;若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判断供试品未检出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其中,productchallenge:在含有样品的供试液中同时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neutralizingagentcontrol:供试液中不添加样品,添加浓度100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productcontrol:并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

表5沙门氏菌的检测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供试液,其中缓冲液中不添加吐温80,接种浓度103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于9.9ml的所述供试液中,并涂布与tsa平板上。同时,接种浓度103cfu/ml左右,体积为0.1ml左右的菌液于9.9ml的ph=7.0的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并涂布与tsa平板上。将平板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3-5天,检测其中需氧菌数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需氧菌数量的检测

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供试液中不含吐温80的情况下,需氧菌staphylococcusaureus、pseudomonasaeruginosa、bacilussubtilis、candidaalbicans、aspergillusniger中均会出现假阴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缓冲液中添加吐温80可以有效中和防腐剂对需氧菌生长的影响。

实施例8

取10ml1:10的供试液至100ml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所述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tsb)中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卵磷脂,即得初增菌液a,检测需氧菌的数量,此外,在同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卵磷脂和吐温80的初增菌液a中,检测需氧菌的数量。数据见表7。可以看出,在含有不同浓度的卵磷脂的培养基中,各种需氧菌的生长情况是不同的。此外,同时添加卵磷脂和吐温的初增菌液a中,由于过多的添加中和剂,需氧菌的生长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也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综上,仅有在添加0.7%卵磷脂的初增菌液a中,才能避免所有的需氧菌检测过程中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表7不同需氧菌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