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酿酒用米麦曲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2431发布日期:2019-10-14 19:51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酿造酒领域,具体为一种酿酒用米麦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黄酒是中国的传统国酒,源于浙江绍兴市,通常以糯米为酿造原料,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而成,含有较多氨基酸、多肽、低聚糖及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因其独特淡雅的香气和低酒精度,较受人们喜爱,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酒精饮料。

“曲为酒之骨”,酒曲不仅供应酿造酒发酵中所需的液化酶、糖化酶、蛋白酶、酯化酶等粗酶成分,而且酒曲培养过程中代谢产生的各类小分子物质和风味成分,也最终融入成品酒中。

现有黄酒曲的生产工艺主要是生麦曲,其次是熟麦曲。熟麦曲是将轧碎的小麦蒸熟后,接种微生物发酵制曲,酶活力较大,但用麦量多,所酿酒色泽偏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容易导致黄酒色度偏暗及酱油味较重,从而影响酒体品质。

大米是一种富含淀粉的谷物,具报道,大米淀粉65%~72%,淀粉含量较高,碳源丰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常作为清酒曲的粮食原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传统熟麦曲制曲工艺上,改变制曲原料及接种微生物组成,即采用小麦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制曲原料,以米曲霉苏-16和清酒曲霉(aok139)的复合悬浮液作为制曲微生物;通过减少酒曲中小麦的添加量,降低酿造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及酒的色度,使酒酱油味减少、口感舒适及色度更佳,同时,接种米曲霉苏-16和清酒曲霉(aok139)的复合菌种,代谢产物丰富多样,能使酒风味醇和,不过于寡淡,改善酒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酿酒用米麦曲,该酿酒用米麦曲以小麦和大米为制曲原料,然后将压成“梅花瓣”的小麦按合适比例加入到大米中,混合均匀,经浸泡、蒸煮、冷却以后,添加复合孢子悬浮液发酵培养而成。所述复合孢子悬浮液是以米曲霉苏-16孢子悬浮液和清酒米曲霉(aok139)孢子悬浮液混合而成,按熟小麦和熟大米的质量计,所述复合孢子悬浮液的添加量为2%~4%。

作为优选,米曲霉苏-16孢子悬浮液和清酒曲霉(aok139)孢子悬浮液的体积比为3:1。

作为优选,小麦与大米的质量比为1~2:19~23。

一种酿酒用米麦曲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曲原料:选择当年产、无杂质、颗粒饱满的小麦和大米,小麦和大米按如下重量份计准备:小麦25~50份,大米475~565份,将小麦和大米清洗干净;

2)接种菌准备:复合孢子悬浮液按体积准备,复合孢子悬浮液13~34ml。

3)将步骤(1)的小麦和大米分别与水按质量比1:2的比例于25~30℃的条件下浸泡40~50min,纱布过滤,得浸泡吸水的小麦和大米。

4)将步骤(3)的小麦用轧碎机轧成“梅花瓣状”,之后与步骤c的大米一起放入纱布中混合均匀,在1600w电磁炉上蒸煮40~50min,得熟料。

5)将步骤(4)的熟料放入浅盘中冷却至34~38℃时,接种步骤b的复合孢子悬浮液,搅拌均匀。

6)培养制曲:将步骤(5)的原料装入浅盘或者曲盘,保鲜膜密封,置于培养箱培养,温度控制在30~33℃,时间为32~34h,其料层厚度约为3~4cm,原料含水率33%~37%。

7)32~34h后,原料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品温达36℃以上时,截开保鲜膜,通风培养7~9h,温度控制在30~33℃,培养箱相对湿度60%~70%,待结饼时,翻曲1次,再培养37~39h。

8)待步骤7)中培养37~39h后,曲料内部及表面产生少量黄绿色孢子,酒曲培养结束。

9)酒曲打散摊开,在48℃烘箱干燥,直至散酒曲水分含量降至约8wt%时,出曲,粉碎过50目筛,得酿酒用米麦曲。

后面按照现有黄酒酿造技术酿造酒。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孢子菌悬液的菌种为米曲霉苏-16孢子菌悬液和清酒米曲霉(aok139)孢子菌悬液。

复合孢子菌悬液的制作方法为:

1)菌种活化,即将米曲霉苏-16及清酒米曲霉(aok139)分别接种于斜面试管土豆琼脂培养基中,在28~33℃培养箱中培养4~5天,待黄绿色曲霉孢子布满培养基时,于试管中加入无菌蒸馏水,洗脱曲霉孢子入锥形瓶中,得孢子悬浮液,震荡摇匀,吸取10ml入试管中,血球计数板计数;

2)复合孢子菌悬液制备,500ml丝口瓶中加入400ml蒸馏水(2瓶),121℃灭菌20min,冷却至34~38℃,分别稀释(1)的孢子悬浮液,震荡摇匀,按米曲霉苏-16及清酒米曲霉(aok139)3:1比例吸取孢子悬浮液于丝口瓶中,得复合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为1.5×106个/ml,4℃冰箱中密封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酿酒用米麦曲的制作工艺,稀释后米曲霉苏-16的孢子菌悬浮液浓度为1.6×106个/ml,清酒曲霉(aok139)孢子浓度为1.4×106个/ml。

按照上述工艺,将大米和小麦混合,制作米麦曲,成曲外观形状良好,曲块成饼状,松而不散,乳白色菌丝稠密,曲表及断层夹杂少许黄绿色的孢子,无黑色和灰色杂菌生长,曲香纯正,无酸味及不良霉杂味,具有熟米麦曲特有风味,符合酒厂熟曲的外观品质要求。

本发明米麦曲糖化力为1198~1262u/g;液化力为5.11~5.51g/(g.h);酸度为0.35~0.40mmol/g之间,性能优异,符合酒曲理化指标要求。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2~0.24g/l(加曲量30%),较传统黄酒氨基酸态氮含量低约66%~69%,色度0.090~0.104(λ=430nm),较传统黄酒色度浅约67%~71%,ph为3.43~3.45,符合传统黄酒理化指标要求。

本发明在传统熟麦曲及清酒曲的基础上,米麦曲抓住了两种曲的核心内容——原料和微生物组成,即大米和小麦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米麦曲的曲原料,苏-16和清酒米曲霉(aok139)作为接种微生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黄酒麦曲用量大,所酿酒氨基酸态氮含量偏高,夹杂着酱油口感,且色泽偏暗偏深,致使其感观偏向于江浙沪一带人民的饮用习惯,限制了黄酒销量。使用新原料和复合微生物制备的米麦曲,由于大米占据原料大部分,小麦占原料少部分,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低及色度较浅,使酒中酱油味降低和色泽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米麦曲酿制的酒不再局限于江浙沪一带,可较好的扩展到我国更多的地区及周边国家。

2)现有黄酒麦曲容易滋生曲虫,且培养环境卫生较差,而本发明采用纯种米麦曲生产,可以避免这个弊端。

3)本发明的米麦曲生产工艺及条件简单,且生产周期短,成品米麦曲生产大约只需7天左右,且温度较易控制,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4)本发明的米麦曲可以现做现用,较大程度上节约了贮曲库房或者贮藏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实施例1:

本申请中的%,如无特殊说明,均表示其wt%。

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米曲霉苏-16及清酒米曲霉(aok139)复合孢子菌悬液的制作方法为:

1)菌种活化,即将米曲霉苏-16及清酒米曲霉(aok139)分别接种于土豆琼脂培养基试管中,在28~33℃培养箱培养4~5天,用无菌蒸馏水洗脱到锥形瓶中,得孢子悬浮液,震荡摇匀,吸取10ml入试管中,血球计数板计数;

2)复合孢子菌悬液制备,500ml丝口瓶中加入400ml蒸馏水(2瓶),121℃灭菌20min,冷却至34~38℃,分别稀释步骤1)中的孢子悬浮液,震荡摇匀,稀释后米曲霉苏-16的孢子菌悬液浓度约为1.6×106个/ml,清酒曲霉(aok139)孢子浓度约为1.4×106个/ml。按米曲霉苏-16孢子菌悬液及清酒米曲霉(aok139)孢子菌悬液体积比为3:1的比例吸取孢子悬浮液于丝口瓶中,得复合孢子菌悬液,孢子浓度约为1.5×106个/ml,4℃冰箱中密封保存。

一种酿酒用米麦曲的制备工艺,其主要步骤在于:准备小麦和大米,小麦和大米的质量比为1~2:19~23。将准备好的小麦和大米分别与水按质量比1:2的比例加水并于25~30℃的条件下浸泡吸水40~50min,轧碎小麦,与大米一起混合蒸煮40~50min,得熟料。待熟料冷却至34~38℃时,接种占熟料质量2%~4%的孢子悬浮液,装入浅盘或者曲盘,保鲜膜密封,置于培养箱培养,培养箱相对湿度60%~70%,温度控制在30~33℃,时间为76~82h,其料层厚度约为3~4cm,原料含水率33%~37%。

米麦曲的液化力、糖化力及酸度测定方法:米麦曲液化力按qb/t4257-2011碘褪色法测定;米麦曲糖化力按qb/t4257-2011费林法测定;酸度按qb/t4257-2011ph指示终点的电位滴定法测定。

酒的氨基酸态氮、色度测定方法:酒的氨基酸态氮按gb/t13662-2008中和滴定法测定。酒的色度参照“庄学兰,啤酒色度及其测定方法[j],啤酒科技,2007。”测定。

实施例1:

一种酿酒用米麦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曲原料:选择当年产、无杂质、颗粒饱满的小麦和大米,称取小麦26g,

大米477g,将小麦和大米清洗干净;

2)接种菌:悬浮液按具体实施方式中准备,得复合孢子悬浮液14.8ml;小麦和大米分别与水按质量比1:2的比例于25℃左右的条件下浸泡42min,纱布过滤,得浸泡吸水的小麦和大米;

3)将浸泡吸水的小麦用轧碎机轧成“梅花瓣状”,之后与大米一起放入纱布中混合均匀,在1600w电磁炉上蒸煮43min,得熟料;

4)将熟料放入浅盘中冷却至35℃左右时,接种复合孢子悬浮液,搅拌均匀;

5)培养制曲:将已接菌种的原料装入浅盘或者曲盘,保鲜膜密封,置于培养箱培养,温度控制在31℃,时间为32h,其料层厚度约为3.4cm,原料含水率33.7%;

6)当步骤6)中培养32h后,原料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品温达36℃以上时,截开保鲜膜,通风培养7h,温度控制在31℃,培养箱相对湿度64%,待结饼时,翻曲1次,再培养38h;

7)38h后,曲料内部及表面产生少量黄绿色孢子,酒曲培养结束;

8)酒曲打散摊开,在48℃烘箱干燥,直至散酒曲水分含量降至约8wt%时,出曲,粉碎过50目筛,得酿酒用米麦曲。

由上述方法得酿酒用米麦曲的液化力为5.12g/(g.h),糖化力1238.37u/g,酸度0.35m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2g/l(加曲量30%),色度0.094(λ=430nm),ph为3.43。

实施例2:

一种酿酒用米麦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曲原料:选择当年产、无杂质、颗粒饱满的小麦和大米为原料,称取小

麦40g,大米522份g,将小麦和大米清洗干净;

2)接种菌:悬浮液按体积准备,复合孢子悬浮液24.4ml;

3)小麦和大米分别与水按质量比1:2的比例于25~30℃的条件下浸泡46min,纱布过滤,得浸泡吸水的小麦和大米;

4)将浸泡吸水的小麦用轧碎机轧成“梅花瓣状”,之后与大米一起放入纱布中混合均匀,在1600w电磁炉上蒸煮45min,得孰料;

5)将熟料放入浅盘中冷却至34~38℃时,接种复合孢子悬浮液,搅拌均匀;

6)培养制曲:将已接菌种的原料装入浅盘或者曲盘,保鲜膜密封,置于培养箱培养,温度控制在32℃,时间为33h,其料层厚度约为3.6cm,原料含水率35.7%;

7)34h后,原料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品温达36℃以上时,截开保鲜膜,通风培养9h,温度控制在31℃,培养箱相对湿度67%,待结饼时,翻曲1次,再培养38h;

8)39h后,曲料内部及表面产生少量黄绿色孢子,酒曲培养结束;

9)酒曲打散摊开,在48℃烘箱干燥,直至散酒曲水分含量降至约8wt%时,出曲,粉碎过50目筛,得酿酒用米麦曲。

由上述方法得酿酒用米麦曲的液化力为5.25g/(g.h),糖化力1261.23u/g,酸度0.37m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3g/l(加曲量30%),色度0.098(λ=430nm),ph为3.44。

实施例3:

一种酿酒用米麦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曲原料:选择当年产、无杂质、颗粒饱满的小麦和大米为原料,然后称取小麦50g,大米565g,将小麦和大米清洗干净;

2)接种菌:悬浮液按体积准备,复合孢子悬浮液32ml;

3)小麦和大米分别与水按质量比1:2的比例于25~30℃的条件下浸泡50min,纱布过滤,得浸泡吸水的小麦和大米;

4)将浸泡吸水的小麦用轧碎机轧成“梅花瓣状”,之后与大米一起放入纱布中混合均匀,在1600w电磁炉上蒸煮45min,得孰料;

5)将熟料放入浅盘中冷却至34~38℃时,接种复合孢子悬浮液,搅拌均匀;

6)培养制曲:将已接菌种的原料装入浅盘或者曲盘,保鲜膜密封,置于培养箱培养,温度控制在32℃,时间为33h,其料层厚度约为4cm,原料含水率37%;

7)33h后,原料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品温达36℃以上时,截开保鲜膜,通风培养8h,温度控制在31℃,培养箱相对湿度67%,待结饼时,翻曲1次,再培养38h;

8)38h后,曲料内部及表面产生少量黄绿色孢子,酒曲培养结束;

9)酒曲打散摊开,在48℃烘箱干燥,直至散酒曲水分含量降至约8wt%时,出曲,粉碎过50目筛,得酿酒用米麦曲。

由上述方法得酿酒用米麦曲的液化力为5.29g/(g.h),糖化力1241.48u/g,酸度0.39m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4g/l(加曲量30%),色度0.104(λ=430nm),ph为3.45。

对比例1:

以实施例1为基准,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和步骤,仅仅改变了步骤(2)中的接种菌孢子悬浮液配比,即只接种清酒曲霉(aok139)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约为1.4×106个/ml)时。制备得到的米麦曲液化力为3.36g/(g.h),糖化力994.17u/g,酸度为0.44m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7g/l(加曲量30%),色度0.112(λ=430nm),ph为3.44。

对比例2:

米曲霉苏-16和米曲霉as3.800复合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为:纯种米曲霉as3.800接种于土豆琼脂培养基试管中,在28~33℃培养箱中培养4~5天,用无菌蒸馏水洗脱到锥形瓶中,得米曲霉as3.800孢子悬浮液,震荡摇匀,吸取10ml入试管中,血球计数板计数。此后,用400ml无菌蒸馏水稀释米曲霉as3.800孢子悬浮液,得浓度约为1.5×106个/ml的米曲霉as3.800孢子悬浮液,吸取30ml米曲霉as3.800孢子悬浮液和90ml米曲霉苏-16孢子悬浮液(浓度约为1.6×106个/ml)于三角瓶中,震荡摇匀,得浓度约为1.6×106个/ml的米曲霉苏-16和米曲霉as3.800复合孢子悬浮液。

以实施例2为基准,采用实施例2中的方法和步骤,仅仅改变了步骤(2)中的接种菌孢子悬浮液,即接种米曲霉苏-16和米曲霉as3.800复合孢子悬浮液24.4ml时。制备得到的米麦曲液化力为4.67g/(g.h),糖化力1025.31u/g,酸度为0.43m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6g/l(加曲量30%),色度0.109(λ=430nm),ph为3.41。

对比例3:

清酒曲霉(aok139)和米曲霉as3.800复合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为:吸取90ml浓度约为1.5×106个/ml的米曲霉as3.800孢子悬浮液和30ml浓度约为1.4×106个/ml的清酒曲霉(aok139)孢子悬浮液于三角瓶中,震荡混匀,得浓度约为1.5×106个/ml的清酒曲霉(aok139)和米曲霉as3.800复合孢子悬浮液。

以实施例2为基准,采用实施例2中的方法和步骤,仅仅改变了步骤(2)中的接种菌孢子悬浮液,即接种清酒曲霉(aok139)和米曲霉as3.800复合孢子悬浮液24.4ml时。制备得到的米麦曲液化力为4.13g/(g.h),糖化力986.95u/g,酸度为0.45m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9g/l(加曲量30%),色度0.112(λ=430nm),ph为3.43。

对比例4:

以实施例3为基准,采用实施例3中的方法和步骤,仅仅改变步骤(4)中,曲原料的组成,即原料中没有添加大米,全部为小麦。制备得到的米麦曲液化力为2.03g/(g.h),糖化力924.26u/g,酸度为0.52mol/g。所酿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01g/l(加曲量30%),色度0.415(λ=430nm),ph为3.53。

以上所述实例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原理的前提下,根据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构思,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