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1850发布日期:2019-10-09 03: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均采用集中处理方式,由环卫部门将各餐饮单位(食堂、饭店等)垃圾桶收集运输到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填埋法,这是一种简单而又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局限了垃圾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焚烧法:将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进行焚烧或建立垃圾焚烧场,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由于焚烧处理的是湿垃圾,耗能太大,目前已基本不用;堆肥法:餐厨垃圾中有机质较多,微量元素多,碳氮比较合理,适合微生物生长代谢,但堆肥发酵周期长、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不经济,还要处理大量渗滤液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臭气,成本高;制作饲料供养殖单位使用,降低养殖成本,但使用后带来的危害:由于饲料中含有动物源性成份,饲喂反刍动物将加大“疯牛病传播风险”;厌氧处理法:这是一种最环保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法,既安全又环保,但是需要整个系统在全封闭状态下运行,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设备可供使用,有待人们去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可以就地解决食堂、饭店等餐饮单位的大量餐厨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施,它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酸碱调节装置及厌氧发酵装置,其中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搅碎机、输送泵及油水分离装置组成,并分别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上;而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壳体、隔仓板、滤网及剩水漏斗,其中隔仓板将油水分离器壳体分隔成储油仓和油水仓,滤网装在剩水漏斗后插入油水仓,在隔仓板上装有溢油管,在储油仓中装有储油仓浮球开关,在储油仓壳体的外壁上装有出油电磁阀,在油水仓的壳体外壁上装有污水溢水口,在油水仓和储油仓的底部分别装有排污阀;酸碱调节装置共有二节,其中第一节酸碱调节装置包括罐体、输料管、碱液储存器、计量泵、溢压阀、废气阀、溢料口、pH值传感器、溢料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热交换器及搅拌泵,其中输料管一端与输送泵出料口连接,输料管的另一端通过阀门装入罐体内,碱液储存器通过计量泵装在罐体的顶端,溢压阀装在罐体的顶端并与废气阀连接,罐体 侧壁上的溢料口通过溢料阀与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的输料管连接,pH值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罐体的侧壁上,测量壳体内料液的酸碱值及温度,搅拌泵装在罐体的底部,对罐体内的料液进行搅拌;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的结构组成与第一节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的溢料口处装有出料仓,在出料仓内装有出料浮球开关,出料仓通过出料电磁阀、输料泵与下级沼气发生器壳体上的进料管连接;厌氧发酵装置包括沼气发生器壳体、沼气输出口、无堵装置、溢渣口、出渣仓电磁阀、固液分离器、沼气加热器、热水循环泵、第二热交换器及发生器温度传感器,其中无堵装置装在沼气发生器壳体的顶端与沼气输出口连接,在沼气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溢渣口,在溢渣口处装有出渣仓,在出渣仓内装有出渣电磁阀,出渣仓的输出与固液分离器连接,沼气加热器与热水循环泵装在沼气发生器壳体的外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在沼气发生器壳体上。装在沼气发生器壳体的外壁上的沼气加热器与热水循环泵与沼气发生器壳体内的第二热交换器及两节酸碱调节装置罐体内的两个热交换器顺序串联连接,形成三位一体的闭环热交换系统。上述装置中涉及的罐体、壳体均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真空体。

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省去了垃圾桶,解决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焚烧、堆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简单、实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既环保又卫生;

2、经无害化处理后产生大量沼气可直接当燃料使用,实现了谁处理、谁受益,经济效益显著;

3、无害化处理装置中的罐体均是二层真空壳体,工作状态稳定可靠,不受地域及气候条件限制,常年均可持续、稳定、高效产气;

4、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酸碱调节装置及厌氧发酵装置,其中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搅碎机2、输送泵3及油水分离装置组成,并分别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1上,而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壳体11、隔仓板9、滤网8、及剩水漏斗7,其中隔仓板9将油水分离器壳体分隔成储油仓12和油水仓6,滤网8装入剩水漏斗7后插入油水仓6,在隔仓板9上装有溢油管10,在储油仓12中装有储油仓浮球开关13,在储油仓壳体的外壁上装有出油电磁阀14,在油水仓6的壳体外壁上装有污水溢水口5,在储油仓和油水仓的底部分别装有排污阀15。

酸碱调节装置共有两节,其中第一节酸碱调节装置是由罐体16、输料管17、酸碱储存器18、计量泵19、溢压阀20、废气阀21、溢料口22、pH值传感器23、溢料阀24、第一温度传感器25、第一热交换器44及搅拌泵43,其中输料管17一端与输送泵出料口4连接,输料管17的另一端通过阀门装入罐体16内,碱液储存器18通过计量泵19装在罐体的顶端,溢压阀20装在罐体的顶端并与废气阀21连接,罐体侧壁上的溢料口22通过溢料阀24与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的输料管连接,pH值传感器23、第一温度传感器25分别装在罐体16的侧壁上,搅拌泵43装在罐体16的底部。

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的结构组成与第一节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的溢料口处装有出料仓28,在出料仓内装有出料仓的浮球开关27,出料仓通过出料仓电磁阀29、输料泵30与下级沼气发生器壳体32上的出料管连接。

厌氧发酵装置包括沼气发生器壳体32、沼气输出口33、无堵装置34、溢渣口36、出渣仓37、出渣仓电磁阀38、固液分离器39、沼气加热器40、热水循环泵41、第二热交换器42及发生器温度传感器35,其中无堵装置装在沼气发生器壳体32的顶端与沼气输出口33连接,在沼气发生器壳体32上设有溢渣口,在溢渣口36处设有出渣仓37,在出渣仓内装有出渣仓电磁阀38,出渣仓的输出与固液分离器39连接,沼气加热器40与热水循环泵41装在沼气发生器壳体32的外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31设在沼气发生器壳体32上。装在沼气发生器壳体32的外壁上的沼气加热器40与热水循环泵41与沼气发生器壳体内的第二热交换器42及两节酸碱调节装置罐体内的两个热交换器顺序串联连接,形成三位一体的闭环热交换系统。上述涉及的罐体、壳体均是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真空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装置工作时:首先将餐厨垃圾的固体部分如食材分拣后的下脚料、冷盒、热炒收下来的下脚等相对水分较少的部分直接倒入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的加料斗内进入搅碎机进行搅碎,而含水量较高的汤菜等从剩水漏斗加入油水仓,其中汤菜中的固体物或成形物留在滤网内后倒入加料斗内进行搅碎处理,搅碎后的颗粒物通过输送泵出料口输送到酸碱调节装置的输料管17进入第一节酸碱调节装置进行酸碱度调节。而留在油水仓中的污水部分从溢水口5排放到厨房的下水道,油脂部分通过溢油管10进入储油仓12,结存到一定数量时通过储油仓浮球开关打开出油电磁阀排出,作为地沟油处理。油水仓底部结存的污物通过排污阀15排出。进入第一节酸碱调节装置的料由于餐厨垃圾中荤素比例不同,其酸碱度不同,且荤菜是强酸性物质,酸度高,必须通过碱液储存器18加入碱液进行酸碱度调节,并不断搅拌使罐体内的料液酸碱度均匀,当罐体内的料液超过溢料口22,且酸碱度调节达到要求时通过溢料阀24将料液进入第二节酸碱调节装置作进一步调节,调节过程中通过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热交换器、搅拌泵等来调节壳体内的工作状态。反应过程中出现废气较多时通过溢压阀排放。由于餐厨垃圾中动物性食料较多,酸度比较高,必须通过两节酸碱调节装置精准调节后进入厌氧发酵装置的料才能达到持续、稳定、高效产气的要求,最后进入厌氧发酵装置进行厌氧发酵,并通过沼气输出口输出沼气直接供厨房作燃料燃烧。使用时由于各餐饮单位规模不同,产生的厨房垃圾量不同,可选用不同规格的处理装置来实现就地无害化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