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1294发布日期:2020-01-07 08:5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道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鼻、咽、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器官,合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疾病容易在人群中大肆传播,对疾病的检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很多的呼吸道疾病检测方式都较为复杂,步骤多,需要的技术也很多,而且需要很多的时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很多的检查。

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使用唾液酸挤压出检测装置,若患者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则唾液酸被神经氨酸酶分解,在显微镜下能够明显的进行观察;但是在具体使用时,使用挤压气囊进行挤压唾液酸流出检测装置,进而唾液酸与神经氨酸酶进行反应;但是使用时,由于需要将测试结构伸入患者口中,在具体操作时,由于长时间的操作,使得医护人员疲累造成误操作时,造成浪费,且操作麻烦,提高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包括储液管,储液管上设有加液口;所述储液管一端连接有挤压气囊,储液管另一端连接有检测结构,储液管与检测结构相连通,储液管远离挤压气囊的一端连接有与检测结构相配合的固定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与固定结构相连接的操作柄,操作柄上连接有检测板,检测板上均布有与通道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挤压气囊远离储液管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单向阀,挤压气囊另一端设有与储液管相对应的出气单向阀;所述加液口上设有加液单向阀,储液管靠近固定结构的端部设有出液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储液管相连接的固定筒,操作柄上设有与固定筒相配合的连接柱;所述固定筒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柱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储液管上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穿设于连接柱,进液管与操作柄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靠近固定筒的一端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与进液管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密封板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牵引杆,牵引杆远离固定筒的一端连接有牵引板,牵引板上设有与开口相配合的密封块;所述牵引杆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上设有一对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于牵引杆。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柄上的通道上设有检测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柄上设有弧形操作区,加液口上设有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设置进气单向阀、出气单向阀、进液单向阀、出液单向阀,使唾液酸沿储液管向检测结构流动,而不会反向流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使用检测结构与储液管的可拆卸连接,使检测结构使用更加的便利,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a-a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结构的第一轴测图;

图中:1、检测板,2、操作柄,3、固定结构,4、储液管,5、加液口,6、挤压气囊,7、进气口,8、弧形操作区,9、出液孔,10、进气单向阀,11、出气单向阀,12、进液单向阀,13、出液单向阀,14、检测单向阀,15、牵引板,16、密封块,17、牵引杆,18、复位弹簧,19、连接柱,20、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储液管4,储液管4上设有加液口5;所述储液管4一端连接有挤压气囊6,储液管4另一端连接有检测结构,储液管4与检测结构相连通,储液管4远离挤压气囊6的一端连接有与检测结构相配合的固定结构3;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与固定结构3相连接的操作柄2,操作柄2上连接有检测板1,检测板1上均布有与通道相连通的出液孔9;所述挤压气囊6远离储液管4的一端设有进气口7,进气口7上设有进气单向阀10,挤压气囊6另一端设有与储液管4相对应的出气单向阀11;所述加液口5上设有加液单向阀,储液管4靠近固定结构3的端部设有出液单向阀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加液口5向储液管4内加入唾液酸,唾液酸经过加液单向阀进入储液管4内,加液单向阀防止唾液酸流出储液管4;加液完成后,储液管4通过固定结构3与检测结构相连接;连接完成后,医护人员手握本实用新型,使用检测板1放入患者口中,挤压挤压气囊6,挤压气囊6通过进气口7上的进气单向阀10进气,挤压气囊6的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11进入储液管4,气体对储液管4内的唾液酸施加压力,唾液酸通过出液单向阀13进入检测结构,唾液酸由检测板1上的出液孔9流出与神经氨酸酶进行反应,反应过后,医护人员将检测板1拿出患者口中,通过固定结构3将检测结构拆除,拆除后的检测结构在显微镜下进行观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设置进气单向阀10、出气单向阀11、进液单向阀12、出液单向阀13,使唾液酸沿储液管4向检测结构流动,而不会反向流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使用检测结构与储液管4的可拆卸连接,使检测结构使用更加的便利,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与储液管4相连接的固定筒,操作柄2上设有与固定筒相配合的连接柱19;所述固定筒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柱19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储液管4上连接有进液管20,进液管20穿设于连接柱19,进液管20与操作柄2相连通;固定结构3在使用时,使用固定筒的内螺纹与连接柱19的外螺纹相螺接,进液管20伸入连接柱19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

所述储液管4靠近固定筒的一端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与进液管20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密封板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牵引杆17,牵引杆17远离固定筒的一端连接有牵引板15,牵引板15上设有与开口相配合的密封块16;所述牵引杆17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上设有一对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套设于牵引杆1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复位弹簧18通过挤压板带动牵引杆17沿密封板滑动,牵引杆17通过牵引板15带动密封块16与开口相配合,防止储液管4内的唾液酸流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当检测结构在固定上储液管4的过程中,连接柱19与固定筒相配合,连接柱19推动挤压板沿固定筒滑动,挤压板推动牵引杆17沿密封板滑动,牵引杆17通过牵引板15带动密封块16与开口分离,使唾液酸能够通过开口流入检测结构。

所述操作柄2上的通道上设有检测单向阀14,检测结构与储液管4分离后,使用检测单向阀14防止检测结构内剩余的唾液酸流出污染台面,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洁性。

所述操作柄2上设有弧形操作区8,加液口5上设有内螺纹,使用弧形操作区8提高操作柄2操作的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