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乳清蛋白提取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2899发布日期:2020-05-06 19:4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乳清蛋白提取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乳清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乳清蛋白提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乳清蛋白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是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

对于乳清蛋白的提取,使用最多的便是膜分离技术,即研究者使用层析膜完成了蛋白分离,此过程着重于离子交换和亲和膜,采用具有吸收性质的微过滤器,其内部的离子交换基通过吸附来捕获目标蛋白质分子,当目标蛋白质分子流过膜壁时,膜内部的离子交换基就会捕获它,从而完成提取的初步工序。

这种膜分离技术虽然已较为成熟,但现有的相关设备只依靠人工观察的方法,判断提取乳清蛋白的进程,而没有相应的机构或措施去准确的判断,进而无法很好的把控提取结束的时间;此外,膜分离技术需在牛奶流入设备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流速,且设备内的温度和压力均会影响提取的过程,所以此流速不能靠升温或者加压的方式供给,因此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乳清蛋白提取检测设备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供给流速不依靠温度和压力、准确观察提取进程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乳清蛋白提取检测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膜件,膜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网,箱体的下部活动连接有起翘杆,起翘杆远离箱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导杆,导杆远离起翘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起翘杆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的表面通过压缩弹簧活动连接有灯源,伸缩板远离灯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待提取原液牛奶倒入箱体的内部左侧,倾倒完成之后用人工或者驱动源使起翘杆挤压或拉伸复位弹簧,起翘杆带动箱体做有规律的左右晃动,并将箱体左侧内的牛奶通过膜件和阻隔网流向箱体的右侧,根据膜分离技术内膜件的特性;离子交换基通过吸附来捕获目标蛋白质分子,当目标蛋白质分子流过膜壁时,膜内部的离子交换基就会捕获它并带入箱体的右侧,因阻隔网的存在,且阻隔网的左侧开口大于右侧开口,进入箱体右侧的液体不会再返回,从而达到了不依靠温度和压力提供流速的效果。

2.通过上述起翘杆带动箱体摆动的同时,当起翘杆达到预先设定的摆动次数之后,灯源会被开启,并照射在箱体的表面,由于牛奶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混合物,是不透明的液体,利用丁达尔效应只在胶体中产生的特性,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随着牛奶中乳清蛋白被提取出来,牛奶逐渐失去胶体的特性,即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效果逐渐减弱或者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准确的观察到提取的进程,从而达到了准确观察提取进程的效果;由于灯源是通过调节杆相互连接而成的,所以其会粉碎起翘杆运动而移动,即照射角度也会随着箱体改变而改变;当提取完成后,灯源已对箱体照射了一段时间,达到了光敏件开启的光照时间,所以光敏件失去对第一、第二流出管道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膜件内部且位于阻隔网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流出管道,便于流出箱体左侧的液体。

优选的,所述膜件内部且位于阻隔网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流出管道,便于流出箱体右侧的液体。

优选的,所述灯源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柔性板,起到保护灯源不受损坏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灯源的数量是三个,且相邻的灯源之间通过调节杆活动连接,便于灯源跟随箱体一起移动,使照射范围始终大于箱体的移动范围。

优选的,所述阻隔网靠近柔性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光敏件,即基板:l3.3mm±0.2mm×w3.0mm±0.1mm×h1.8mm,引线长:l36mm±0.2mm/引线直径:¢0.4mm,常用型号:lxd3526。

优选的,所述阻隔网的左侧开口大于右侧开口,防止右侧液体流向左侧。

优选的,所述膜件处于箱体的中心位置,起到均匀分割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箱体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起翘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膜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灯源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膜件、3-阻隔网、4-起翘杆、5-导杆、6-复位弹簧、7-伸缩板、8-压缩弹簧、9-灯源、10-支撑杆、11-第一流出管道、12-第二流出管道、13-柔性板、14-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乳清蛋白提取检测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膜件2,膜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网3,阻隔网3的左侧开口大于右侧开口,防止右侧液体流向左侧,膜件2处于箱体1的中心位置,起到均匀分割的作用,膜件2内部且位于阻隔网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流出管道11,便于流出箱体1左侧的液体,膜件2内部且位于阻隔网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流出管道12,便于流出箱体1右侧的液体,箱体1的下部活动连接有起翘杆4,起翘杆4远离箱体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导杆5,导杆5远离起翘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6,起翘杆4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板7,伸缩板7的表面通过压缩弹簧8活动连接有灯源9,灯源9远离压缩弹簧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柔性板13,起到保护灯源9不受损坏的作用,灯源9的数量是三个,且相邻的灯源9之间通过调节杆14活动连接,便于灯源9跟随箱体1一起移动,使照射范围始终大于箱体1的移动范围,阻隔网3靠近柔性板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光敏件,即基板:l3.3mm±0.2mm×w3.0mm±0.1mm×h1.8mm,引线长:l36mm±0.2mm/引线直径:¢0.4mm,常用型号:lxd3526,伸缩板7远离灯源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

在使用时,将待提取原液牛奶倒入箱体1的内部左侧,倾倒完成之后用人工或者驱动源使起翘杆4挤压或拉伸复位弹簧6,起翘杆4带动箱体1做有规律的左右晃动,并将箱体1左侧内的牛奶通过膜件2和阻隔网3流向箱体1的右侧,根据膜分离技术内膜件2的特性;离子交换基通过吸附来捕获目标蛋白质分子,当目标蛋白质分子流过膜壁时,膜内部的离子交换基就会捕获它并带入箱体1的右侧,因阻隔网3的存在,且阻隔网3的左侧开口大于右侧开口,进入箱体1右侧的液体不会再返回,起到不依靠温度和压力提供流速的作用;通过上述起翘杆4带动箱体1摆动的同时,当起翘杆4达到预先设定的摆动次数之后(摆动二十次),灯源9会被开启,并照射在箱体1的表面,由于牛奶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混合物,是不透明的液体,利用丁达尔效应只在胶体中产生的特性,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随着牛奶中乳清蛋白被提取出来,牛奶逐渐失去胶体的特性,即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效果逐渐减弱或者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起到准确观察提取进程的作用;由于灯源9是通过调节杆14相互连接而成的,所以其会粉碎起翘杆4运动而移动,即照射角度也会随着箱体1改变而改变;当提取完成后,灯源9已对箱体1照射了一段时间(光照时间是一分钟),达到了光敏件开启的光照时间,所以光敏件失去对第一、第二流出管道12的限制,箱体1左右侧的液体流出,完成提取。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