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83481发布日期:2020-05-19 21:28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鞋底,特别涉及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鞋子的种类繁多,根据用途和适用地面的不同而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保暖、透气、耐磨、防滑、轻便等。其中防滑作为鞋底的基本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保护使用者不会摔滑。尤其是针对船体甲板、厨房等潮湿、油污较多的工作环境,优异的防滑性能是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常见的鞋底材料有橡胶、pu、eva、tpr等,其中橡胶鞋材的防滑性能最佳。防滑性能好的橡胶底柔软、摩擦系数高,但是机械强度会相对较差,容易磨损、撕裂。公告号为cn10631749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防滑耐磨鞋底及其制备方法。橡胶防滑耐磨鞋底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组成:顺丁橡胶20-30份、天然橡胶40-55份、硫磺1-2份、纳米氧化锌4.5-6.5份、硬脂酸1-3份、硫化促进剂dm0.5-3份、纳米氮化硅0.5-1.5份、炭黑40-50份、防老剂dnp1-3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6-10份、改性苯并嗯嗪树脂7-15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5-15份、b205陶瓷砂5-10份、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3-8份、芳纶纤维7.5-12.5份。上述鞋底以顺丁橡胶、天然橡胶复合橡胶作为基体,具有良好的弹性、柔软性和抗滑性。但是普遍而言,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抗撕裂性能都不高,鞋底长期穿着后容易开裂,有待改进。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撕裂鞋底,保持良好防滑性的同时抗撕裂性能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55-65份;epdm35-45份;相容剂4-6份;填料40-50份;活性氧化锌3-4份;硬脂酸1.5-2份;发泡剂2-4份;硫化剂2.5-3份;促进剂0.3-0.6份;防老剂0.2-0.4份;所述相容剂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先将10-12份溴化丁基橡胶、0.2-0.3份bpo混合,加热至60-70℃,混炼15-20min,在加入0.5-0.7份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110-120℃,继续混炼10-15min,降温出料得到相容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的优点在于其非常柔软、弹性好、防滑性好,而耐磨性、耐老化性较差。epdm即三元乙丙橡胶,被誉为无龟裂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其侧链含有不饱和双键,因此耐臭氧性、耐候性、耐热性好。天然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复合后,各项性能互补,老化性能、回弹性能、防滑性能等均能满足普通鞋底的需要。溴化丁基橡胶分子链上引入长链硅烷作为相容剂,其对于epdm和天然橡胶的相容性提高有良好的促进,提高交联程度,且在橡胶大分子中引入大量的长支链,形成了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有助于大幅提高鞋底的韧性,表现在抗撕裂性能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包括轻质酸钙、白炭黑和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质碳酸钙和白炭黑为常用的补强填料,对于鞋底材料的强度有明显的提高,而玻璃纤维一方面可提高鞋底材料的韧度,另一方面可提高鞋底材料的防滑性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纤维经过改性,其改性过程如下:将玻璃纤维浸入10wt%盐酸中,升温至50-60℃,持续3-5min,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经过盐酸表面刻蚀,一方面其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其表面更为粗糙,对于鞋底材料的防滑性提高更明显。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纤维经过改性,其改性过程如下:第一步,先将10-15份碳纳米管浸入酸性溶液中,升温至50-60℃,持续搅拌20-30min,过滤后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碳纳米管;第二步,将4-6份改性碳纳米管和20-25份玻璃纤维混合,加入到200-250份水中,持续搅拌20-30min,过滤后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纳米管经过酸处理后,一方面容易分散,另一方面表面具有大量羧基和羟基,呈负电性,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于玻璃纤维进行吸附包裹。因此玻璃纤维改性后其增韧效果达到提高。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酸性溶液包括5wt%硫酸、3wt%柠檬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碳纳米管的处理效果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化效果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cz。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化促进效果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塑炼胶:按配方所需重量份,先将天然橡胶、epdm分别投入开炼机,升温至50-55℃,塑炼6-8min;s2母炼胶:再将塑炼后的天然橡胶、epdm、相容剂混合均匀,升温至45-50℃,混炼15-20min,得到母胶;s3混炼胶:将上述母胶、填料、活性氧化锌、硬脂酸、发泡剂、防老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继续混炼10-15min,得到混炼胶;s4硫化成型:将混炼胶、硫化剂、促进剂混合,进行硫化,温度140-160℃,硫化15-20min,得到鞋底材料。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鞋底材料满足鞋底在干面和湿面上的防滑需求,远超国标,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防滑鞋底抗撕裂性能好,耐穿着。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至三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20str60份;epdm452040份;相容剂5份;填料45份,填料包括35wt%轻质碳酸钙、50wt%白炭黑和15wt%改性玻璃纤维;活性氧化锌3.5份;硬脂酸1.8份;发泡剂3份,发泡剂为发泡剂ac;硫化剂dcp2.8份,即过氧化二异丙苯;促进剂cz0.45份;防老剂0.3份,防老剂由等质量比的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复配而成。相容剂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先将11份溴化丁基橡胶、0.25份bpo混合,加热至65℃,混炼18min,在加入0.6份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115℃,继续混炼12min,降温出料得到相容剂。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玻璃纤维浸入10wt%盐酸中,升温至55℃,持续4min,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塑炼胶:按配方所需重量份,先将天然橡胶、epdm分别投入开炼机,升温至50℃,塑炼7min;s2母炼胶:再将塑炼后的天然橡胶、epdm、相容剂混合均匀,升温至48℃,混炼18min,得到母胶;s3混炼胶:将上述母胶、填料、活性氧化锌、硬脂酸、发泡剂、防老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5℃,继续混炼12min,得到混炼胶;s4硫化成型:将混炼胶、硫化剂dcp、促进剂cz混合,进行硫化,温度150℃,硫化18min,得到鞋底材料。实施例二: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20str55份;epdm452045份;相容剂4份;填料40份,填料包括35wt%轻质碳酸钙、50wt%白炭黑和15wt%改性玻璃纤维;活性氧化锌3份;硬脂酸1.5份;发泡剂2份,发泡剂为发泡剂ac;硫化剂dcp2.5份,即过氧化二异丙苯;促进剂cz0.3份;防老剂0.2份,防老剂由等质量比的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复配而成。相容剂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先将10份溴化丁基橡胶、0.2份bpo混合,加热至60℃,混炼15min,在加入0.5份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110℃,继续混炼10min,降温出料得到相容剂。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玻璃纤维浸入10wt%盐酸中,升温至50℃,持续3min,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塑炼胶:按配方所需重量份,先将天然橡胶、epdm分别投入开炼机,升温至50℃,塑炼6min;s2母炼胶:再将塑炼后的天然橡胶、epdm、相容剂混合均匀,升温至45℃,混炼15min,得到母胶;s3混炼胶:将上述母胶、填料、活性氧化锌、硬脂酸、发泡剂、防老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继续混炼10min,得到混炼胶;s4硫化成型:将混炼胶、硫化剂dcp、促进剂cz混合,进行硫化,温度140℃,硫化15min,得到鞋底材料。实施例三: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20str65份;epdm452035份;相容剂6份;填料50份,填料包括35wt%轻质碳酸钙、50wt%白炭黑和15wt%改性玻璃纤维;活性氧化锌4份;硬脂酸2份;发泡剂4份,发泡剂为发泡剂ac;硫化剂dcp3份,即过氧化二异丙苯;促进剂cz0.6份;防老剂0.4份,防老剂由等质量比的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复配而成。相容剂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先将12份溴化丁基橡胶、0.3份bpo混合,加热至70℃,混炼20min,在加入0.7份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120℃,继续混炼15min,降温出料得到相容剂。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玻璃纤维浸入10wt%盐酸中,升温至60℃,持续5min,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一种抗撕裂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塑炼胶:按配方所需重量份,先将天然橡胶、epdm分别投入开炼机,升温至55℃,塑炼8min;s2母炼胶:再将塑炼后的天然橡胶、epdm、相容剂混合均匀,升温至50℃,混炼20min,得到母胶;s3混炼胶:将上述母胶、填料、活性氧化锌、硬脂酸、发泡剂、防老剂混合均匀,升温至80℃,继续混炼15min,得到混炼胶;s4硫化成型:将混炼胶、硫化剂dcp、促进剂cz混合,进行硫化,温度160℃,硫化20min,得到鞋底材料。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不同,具体如下::第一步,先将12份碳纳米管浸入酸性溶液中,升温至55℃,持续搅拌25min,过滤后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碳纳米管;酸性溶液包括5wt%硫酸、3wt%柠檬酸;第二步,将5份改性碳纳米管和22份玻璃纤维混合,加入到230份水中,持续搅拌25min,过滤后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玻璃纤维未改性。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填料中的玻璃纤维替换为轻质碳酸钙。对比例一: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不包括相容剂。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相容剂为溴化丁基橡胶。性能测试:实施例一至六、对比例一、对比例二的鞋底材料分别制成相同形状结构的鞋底,并与市售普通天然橡胶鞋底一同进行防滑性能和抗撕裂性能测试。根据gb/t3903.6-2017《鞋类整鞋试验方法防滑性能》中记载的方法,测试鞋底防滑性,试样界面为陶瓷砖介面,湿态界面测试时试验介质使用甘油水溶液,测试模式为水平测试模式,结果记录在表1。参照hg2726-1995《微孔鞋底材料撕裂强度试验方法》中记载的方法,测试鞋底的抗撕裂强度,结果记录在表1。表1鞋底性能测试结果记录表摩擦系数(干)摩擦系数(油)抗撕裂强度(n/mm)实施例一0.960.6828.3实施例二0.940.6727.8实施例三0.930.6727.1实施例四0.810.5638.1实施例五0.780.5225.3实施例六0.620.4821.8对比例一0.850.5918.4对比例二0.920.6421.3普通鞋底0.550.4210.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