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西林钠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9541发布日期:2020-07-04 04:3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阿洛西林钠化合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阿洛西林钠,英文名:azlocillinsodium,分子式:c20h22n5nao6s,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r)-2-(2-氧代-1-咪唑甲酰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结构式如下述i所示:

阿洛西林钠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半合成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及阳性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绿脓杆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化脓性胸膜炎、腹膜炎以及下呼吸道、胃肠道、胆道、肾及输尿道、骨及软组织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另外还用于妇科、产科感染,恶性外耳炎,烧伤,皮肤及手术感染等,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一线抗感染药物。

目前,关于阿洛西林钠制备方法及无菌结晶工艺,专利与文献中介绍的方法主要如下:

专利cn102161665b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的阿洛西林钠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不高,但含量不高,杂质和聚合物水平偏高,同时产品ph水平也偏低,长期保存风险较大。

专利cn100427489c提供了另一种阿洛西林钠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工艺过程也比较简单,成本不高,多数质量指标均正常且可控。该专利在现有专利中,质量水平靠前。但该专利也有一定缺陷,仅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成盐剂,产品长期放置可能会有发白和ph靠近国标下限问题;另外该工艺阿洛西林酸聚合物水平偏高,造成阿洛西林钠原药聚合物水平也因此偏高,长期稳定性放置会有一定风险性。

现有的其他的专利,本发明在成本控制,质量数据指标(主要在聚合物,ph,浊度方面)上优势更为明显。且工艺过程与本发明相差甚大,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的阿洛西林钠的储存稳定性较差,在光照和潮湿的环境中其有关物质会大幅增加,长期储存杂质含量较高,使用安全性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优良的阿洛西林钠化合物。

首先,本发明改善了阿洛西林酸的质量水平。优化和调整了反应过程控制,降低了操作难度;结晶过程改善了产品结晶性状,降低了聚合物水平。

另外,本发明阿洛西林钠制备过程中引入少量的弱碱成盐,有助于改善临床使用时溶解性,减轻发白现象和保持产品ph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改进的阿洛西林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更精确的反应参数下与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进行反应,提高了产品的收率,比其他工艺的收率高3%以上。

(2)阿洛西林成盐过程使用了组合成盐剂,使其反应更为容易控制,改善了产品一些主要质量指标的稳定性,主要在聚合物,ph,溶解性方面。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我们做出的成品致敏性杂质(聚合物)含量比其他工艺的低,较大的提高了产品稳定性,降低了用药风险。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洛西林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向纯化水中加入氨苄西林三水酸,丙酮,搅拌降温至0~5℃;

(b)在0~5℃的温度下,将三乙胺加入到反应液中,搅拌溶解0.5h;

(c)将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加入到反应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0~5℃,搅拌反应1~1.5小时;

(d)在0~5℃的温度下,将结三乙胺加入到反应液中,搅拌溶解;

(e)将反应液过滤至结晶罐中;

(f)向结晶罐加入乙醇或异丙醇,温度控制在10~15℃;

(g)用1n盐酸调ph至2.5~3.0;

(h)离心,纯化水洗涤,离心;

(i)然后再用乙醇或丙酮进行,离心;

(j)真空干燥后得到阿洛西林酸;

(k)在0~5℃的温度下,将阿洛西林酸加入到注射用水中;

(l)在0~5℃的温度下,加入碳酸氢钠,用2n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5~8.0;

(m)水溶液除菌过滤;

(n)冻干机冷冻干燥;

(o)出箱、粉碎、混合、包装得到阿洛西林钠。

进一步地,步骤(a)中投料中加入一定量的丙酮,有助于更好控制反应过程,避免反应体系温度局部过低带来粘壁结块现象。

进一步地,步骤(b)中使用三乙胺成盐,替换常规的氢氧化钠溶液,减少反应液的体积。另外,我们后面结晶的溶剂与水有一定体积比。降低水的用量,有助于降低结晶溶剂用量,还会降低产品成本。

进一步地,步骤(c)中,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和氨苄西林三水酸的质量比为0.38:1。当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和氨苄西林三水酸的质量比小于0.37:1,则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的量不足而反应不充分;如果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和氨苄西林三水酸质量比高于0.39:1,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过量太多,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降解物会产生黏性物质,会给后处理结晶带来困难。

进一步地,步骤(c)中,反应过程ph去除了大多数专利强调的反应过程控制ph在7.0附近。我们研究发现,在5℃以下的反应体系,反应产生的盐酸会使反应体系最终ph下降到4.0~4.5,但反应体系中产品含量是稳定的,用碱去中和反应产生的盐酸并非必要。同时在弱酸条件下会逐渐析出产品,反而有助于反应向正方向转化,提高收率。多数专利中强调用碱液控制反应液处于中性,目前看来并不需要,且实际生产中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反而可能更容易出现偏差。因为,一旦ph波动较大,出现ph局部过高的情况,反而会增加产品的降解。同时,我们也发现,聚合物的主要来源就是在产品降解产物的聚合。目前认为,虽然只是一步简化操作,实际对产品收率,质量和过敏性杂质聚合物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进一步地,在步骤(e)中,反应结束后需要过滤,反应液会有一些不溶性杂质,需要过滤除去,以免影响结晶过程,我们优选0.45μm的滤芯孔径。

进一步地,在步骤(f)中,结晶温度为10~15℃,结晶时间控制在2~3小时。温度不宜太低或太高。温度太低会加快结晶速度,太高会造成产品降解。

进一步地,在步骤(f)中,结晶溶剂与水和氨苄西林三水酸适当的比例,有助于改善产品结晶性状。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颗粒度和流动性方面,进而改善了产品的质量水平(有关物质和聚合物均明显下降)。结晶溶剂与水的比例不宜太低或太高。比例太低对质量改善情况不明显,比例太高会在结晶溶剂加入后有析出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h)中,加入纯化水洗涤滤饼是为了去除酸的残留。

进一步地,在步骤(i)中,加入乙醇或丙酮洗涤,是为了降低湿品种残留的水份,有助于干燥。

进一步地,在步骤(k)和(l)中,选择投料和成盐温度为0~5℃。实验研究发现在ph=7.5~8.0,0~5℃下,8小时的降解量低于1%。

进一步地,在步骤(k)和(l)中,我们采用少量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相结合的成盐剂,可以有效的避免氢氧化钠带来的过程不易控制,易发黄变色,等问题。同时,适当的弱碱成盐,在阿洛西林钠的一些关键质量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表现在有助于改善成品药在临床使用时的溶解性,改善产品发白现象和保持产品ph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

实施例

以下公开的实施例更详细说明了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向搪玻璃反应釜中加入纯化水500l,100l丙酮,搅拌下降温至0~5℃;

(2)加入氨苄西林三水酸50kg,在0~5℃下加入三乙胺约13kg,搅拌溶解30min,ph在8.0~9.0;

(3)待反应液溶清后,向反应釜内快速加入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19kg。加毕,在0~5℃下搅拌1小时,加入三乙胺约13kg,继续搅拌溶解30min,ph在8.0~9.0;

(4)溶清后,将反应液经0.45μm滤芯过滤至结晶罐中;

(5)向结晶罐加入95%乙醇1000l,搅拌下降温至10~15℃;

(6)在10~15℃下缓慢滴加1n盐酸,调节ph=2.5~3.0,继续搅拌0.5小时;

(7)将物料放至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完成后,继续400l纯化水洗涤,继续离心15min。滤饼用200l95%乙醇洗涤,继续离心15min,再用100l95%乙醇洗涤,继续离心15min;

(8)将离心后的物料进行装盘,转移到真空干燥箱内,控制烘箱的温度在40~45℃,真空度在0.08~0.1mpa,烘干时间10h;

(9)真空干燥后得到阿洛西林酸54.1kg;

(10)将阿洛西林酸50kg加入到冷却至0~5℃的注射用水中;

(11)加入碳酸氢钠125g,用2n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8;

(12)调节完成后,将料液经过0.22um滤芯进行过滤;

(13)过滤完成后将料液进行装盘,每盘装量15mm的高度,按照以下冻干工艺进行冻干:

(i)板层降温将物料的温度降温至-40℃,并保温1小时。

(ii)开启真空,箱内真空度降低至30pa后开始升华干燥。

(iii)30pa下,10小时升温至0℃,保温0℃共3小时。

(iv)30pa下,8小时升温至30℃,保温30℃共3小时。

(v)30pa下,2小时升温至45℃,保温45℃共8小时。

(14)冻干完成出箱、过40目筛网粉碎、混合、包装得到阿洛西林钠成品47.3kg。

实施例2

(1)向搪玻璃反应釜中加入纯化水500l,100l丙酮,搅拌下降温至0~5℃;

(2)加入氨苄西林三水酸50kg,在0~5℃下加入三乙胺约13kg,搅拌溶解30min,ph在8.0~9.0;

(3)待反应液溶清后,向反应釜内快速加入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19kg。加毕,在0~5℃下搅拌1小时,加入三乙胺约13kg,继续搅拌溶解30min,ph在8.0~9.0;

(4)溶清后,将反应液经0.45μm滤芯过滤至结晶罐中;

(5)结晶罐加入95%乙醇1000l,搅拌下降温至10~15℃;

(6)在10~15℃下缓慢滴加1n盐酸,调节ph=2.5~3.0,继续搅拌0.5小时;

(7)将物料放出至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完成后,继续400l纯化水洗涤,继续离心15min。滤饼用200l95%乙醇洗涤,继续离心15min,再用100l95%乙醇洗涤,继续离心15min;

(8)将离心后的物料进行装盘,转移到真空干燥箱内,控制烘箱的温度在40~45℃,真空度在0.08~0.1mpa,烘干时间10h;

(9)真空干燥后得到阿洛西林酸53.5kg;

(10)将阿洛西林酸50kg加入到冷却至0~5℃的注射用水中;

(11)加入碳酸氢钠125g,用2n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9;

(12)调节完成后,将料液经过0.22um滤芯进行过滤;

(13)过滤完成后将料液进行装盘,每盘装量15mm的高度,按照以下冻干工艺进行冻干:

(i)板层降温将物料的温度降温至-40℃,并保温1小时。

(ii)开启真空,箱内真空度降低至30pa后开始升华干燥。

(iii)30pa下,10小时升温至0℃,保温0℃共3小时。

(iv)30pa下,8小时升温至30℃,保温30℃共3小时。

(v)30pa下,2小时升温至45℃,保温45℃共8小时。

(14)冻干完成出箱、过40目筛网粉碎、混合、包装得到阿洛西林钠成品47.8kg。

实施例3

(1)向搪玻璃反应釜中加入纯化水500l,100l丙酮,搅拌下降温至0~5℃;

(2)加入氨苄西林三水酸50kg,在0~5℃下加入三乙胺约13kg,搅拌溶解30min,ph在8.0~9.0;

(3)待反应液溶清后,向反应釜内快速加入1-氯甲酰基-2-咪唑烷酮19kg。加毕,在0~5℃下搅拌1小时,加入三乙胺约13kg,继续搅拌溶解30min,ph在8.0~9.0;

(4)溶清后,将反应液经0.45μm滤芯过滤至结晶罐中;

(5)结晶罐加入95%乙醇1000l,搅拌下降温至10~15℃;

(6)在10~15℃下缓慢滴加1n盐酸,调节ph=2.5~3.0,继续搅拌0.5小时;

(7)将物料放出至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完成后,继续400l纯化水洗涤,继续离心15min。滤饼用200l95%乙醇洗涤,继续离心15min,再用100l95%乙醇洗涤,继续离心15min;

(8)将离心后的物料进行装盘,转移到真空干燥箱内,控制烘箱的温度在40~45℃,真空度在0.08~0.1mpa,烘干时间10h;

(9)真空干燥后得到阿洛西林酸54.2kg;

(10)将阿洛西林酸50kg加入到冷却至0~5℃的注射用水中;

(11)加入碳酸氢钠125g,用2n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6;

(12)调节完成后,将料液经过0.22um滤芯进行过滤;

(13)过滤完成后将料液进行装盘,每盘装量15mm的高度,按照以下冻干工艺进行冻干:

(i)板层降温将物料的温度降温至-40℃,并保温1小时。

(ii)开启真空,箱内真空度降低至30pa后开始升华干燥。

(iii)30pa下,10小时升温至0℃,保温0℃共3小时。

(iv)30pa下,8小时升温至30℃,保温30℃共3小时。

(v)30pa下,2小时升温至45℃,保温45℃共8小时。

(14)冻干完成出箱、过40目筛网粉碎、混合、包装得到阿洛西林钠成品47.6kg。

样品检测

取实施例1~3的阿洛西林钠原料药,对比例1(本公司之前工艺,专利cn102161665b)和对比2(专利cn100427489c,现有专利靠前水平)的阿洛西林钠产品,按照相同的包装方法,同时置于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加速稳定性实验箱内,分别于0、1、2、3、6月时取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阿洛西林钠主要质量指标。该品种产品有效期为2年,做加速稳定性实验时间一般为6个月。

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测定实施例1~3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阿洛西林钠情况,结果见表1(所有含量均为折干含量)。

表1稳定性试验结果

1、通过稳定性试验可以发现,本公开的阿洛西林钠在主要质量指标有关物质、聚合物和ph等关键质量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列出的两组对比例,且在其他质量指标上不差于两组对比例。在正常效期的加速6个月内,质量指标完全符合药典标准;在加速9个月内仍旧完全符合药典标准,且距离药典质量限度下限仍旧有一定空间。

3、通过稳定性试验可以发现,本公开的阿洛西林钠化合物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提高了后续成品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