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14153发布日期:2020-08-11 21:2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中华人共和国国家材准gb/t18742.1-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一部分总则》第六章材料要求中,6.1聚丙烯混配料6.1.1项要求: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是由丙烯与另外一种烯烃单体(或多种烯烃单体)共聚而成的无规共聚物,烯烃单体中无烯烃外的其他官能团。6.1.2项要求:管材和管件用聚丙烯混配料中仅应含有必要的添加剂,添加剂应均匀分散,管材和管件用聚丙烯混配料不应含有炭酸钙、硫酸钡和荧光增白剂等成分。6.1.3项要求:管材和管件用聚丙烯混配料颗粒应均匀、无杂质,一般为灰色,也可为其他颜色。本发明仅指pp-r混配料,则选择6.1.5聚丙烯管材和管件用混配料(颗粒料)中pp-r项目要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0.5g/10min,密度0.895~0.915g/cm3,灰份≤1.5%,熔融温度≤148℃,氧化诱导时间>20min,负荷变形温度≥60℃,拉伸弹性模量>650mpa,拉伸屈服应力≥20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40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40kj/㎡,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1.5kj/㎡。gb/t18742.1-2017标准中3.3.4聚丙烯混配料定义为:由基础聚合物聚丙烯(pp)和抗氧剂、着色剂等添加剂经挤出机加工而成的符合项目预测强度参照曲线的颗粒料。

由于pp-r是无规共聚聚丙烯,它是由丙烯单体和少量乙烯单体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无规共聚得到的。乙烯单体随机地分布到丙烯长链中,其中乙烯单体一般控制在3~5wt%之间,乙烯含量和乙烯与丙烯的聚合方式决定了其中具有冷脆性特点。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尤其冬季施工过程中,管材在低温下柔软韧性有所降低,刚性增强,表现为脆性。在外力冲击或运输过程中的意外载荷作用下会出现管材直线开裂。

另外在gb/t18742.1-2017国家标准下发至前,国内管材和管件加工制造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简单的方式,传统方式是在石化公司生产的pp-r原料中直接加入着色剂和抗氧剂经搅拌机搅拌后在单螺杆挤出管材机直接挤出管材或直接加入注塑机中注塑管件产品。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会造成着色剂和抗氧剂加工助剂分散不均匀直接影响管材和管件产品质量而影响pp-r管材和管件的使用要求。所以国家管道管件协会和国家标准部门出台gb/t18742.1-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一部分总则》要求必须采用混配粒料控制管材和管件产品质量。另外,着色剂中主要成分是钛白粉和炭黑,pp-r材料是一种非常惰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与钛白粉和炭黑存在界面不相容的问题,会造成pp-r管材和管件物理性能下降。由以上结论得出一个pp-r管材和管件对材料的要求,必须研发一种更加完善且符合国家标准gb/t18742.1-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六章,材料要求及3.3.4聚丙烯混配料定义要求,同时考虑到pp-r材料存在低温脆性的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具有较优的耐低温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粒料,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和抗氧剂的原料经熔融混炼得到。

优选的,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指为0.3~20g/10min。

优选的,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熔融混炼得到:

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

优选的,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光稳定剂uv944和光稳定剂uv326。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包括:

内核,内核的组分包括钛白粉、炭黑和群青;

包覆在内核上的中间层,中间层的组分包括硅烷偶联剂;

包覆在中间层上的外壳,外壳的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制备:

a)将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混匀,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炭黑和群青混合后,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混合粉体与第一溶液混合,先在150~300r/min下搅拌2~2.5min,再在400~500r/min下搅拌2~2.5min,静置冷却,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混匀,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与所述核壳结构混合,先在150~300r/min下搅拌2~2.5min,再在400~500r/min下搅拌2~2.5min,然后在1000~1200r/min下搅拌1~1.5min,静置冷却,得到着色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聚丙烯粒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增韧相容剂、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稀土β成核剂、硬脂酸锌、抗氧剂、光稳定剂和着色剂混匀,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优选的,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80~2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粒料,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无规共聚聚丙烯82~96wt%;增韧相容剂1.5wt%~8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0.2wt%~5.0wt%;稀土β成核剂0.2wt%~0.9wt%;硬脂酸锌0.4wt%~0.6wt%;抗氧剂0.45wt%~0.9wt%;光稳定剂0.3wt%~0.7wt%;着色剂0.5wt%~3wt%;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和抗氧剂的原料经熔融混炼得到。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增韧相容剂配合其他组分协同作用,提升了着色剂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基材的相容性,减少了pp-r基材与着色剂因相容性使物理性能指标下降的风险,同时,改变了pp-r基材的低温脆性,提升了材料的抗uv效果,确保pp-r混配料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及加工性能均能达到gb/t18742.1-2017材料性能质量要求。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具有较优的耐低温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上述聚丙烯粒料适用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和管件制造业生产pp-r管材和管件,亦适用于片材挤出机片材生产和冰箱制造业及电子包装吸塑片材及汽车内外饰注塑产品,并具有非常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优良的物理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粒料,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和抗氧剂的原料经熔融混炼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为基础原料,是管材管件的主体原材料。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含量为82wt%~96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含量为93.55wt%、92.85wt%、88.55wt%、94.05wt%、84wt%、86.9wt%、89.05wt%、89.5wt%、82.5wt%或92.3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指为0.3~20g/10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指为0.5g/10min、0.3g/10min、2.5g/10min、2g/10min、3.5g/10min、20g/10min或5g/10min。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增韧相容剂。所述增韧相容剂的含量为1.5wt%~8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韧相容剂的含量为3wt%、5wt%、1.5wt%、8wt%、4wt%、2.5wt%或2wt%。

本发明中,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和抗氧剂的原料经熔融混炼得到。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熔融混炼得到:

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本发明提供的增韧相容剂由上述原料经熔融混炼得到,所述熔融混炼的过程也是接枝的过程。

所述增韧相容剂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马来酸酐(mah)为增韧相容剂提供所需要的极性官能团;二甲基甲酰胺(dmf)主要控制接枝过程中的交联反应,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接枝反应过程中起到起发剂的作用。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是增韧相容剂的主要原料,抗氧剂可以阻止高温挤出过程中材料的氧化降解。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韧相容剂中的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韧相容剂中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指为0.5~2.5g/10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韧相容剂中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指为0.5g/10min。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含量为1.0wt%、0.5wt%或1.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为0.8wt%、0.5wt%或1.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为0.2wt%或0.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含量为0.08wt%、0.1wt%或0.0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含量为20wt%、15wt%或2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77.42wt%、82.9wt%或71.2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增韧相容剂中抗氧剂的含量为0.5w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增韧相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和抗氧剂混匀,经熔融混炼,得到增韧相容剂。

本发明提供的增韧相容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的组分及含量同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对制备增韧相容剂的原料的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熔融混炼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熔融混炼的温度为180~20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熔融混炼的温度为190℃。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500r/min。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所述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0.2wt%~5.0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0.5wt%、0.2wt%、3.5wt%、1.5wt%、5.0wt%、3wt%。所述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可以有效提高pp-r混配粒料的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稀土β成核剂。所述稀土β成核剂的含量为0.2wt%~0.9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稀土β成核剂的含量为0.2wt%、0.6wt%、0.5wt%、0.8wt%或0.3wt%。所述稀土β成核剂具有增韧效果,可以缩短成型周期,提高耐热性和断裂伸长率,β晶转化率高,成核作用优良。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硬脂酸锌。所述硬脂酸锌的含量为0.4wt%~0.6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脂酸锌的含量为0.4wt%或0.5wt%。所述硬脂酸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起润滑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抗氧剂。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45wt%~0.9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7wt%、0.6wt%、0.35wt%或0.4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为1~2:2~5。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为2:5、2:4、1:2.5或1:3。在生产过程中,所述抗氧剂可以防止高分子在高温熔融过程中降解。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光稳定剂。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0.3wt%~0.7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0.35wt%、0.4wt%、0.5wt%或0.3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光稳定剂uv944和光稳定剂uv326。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稳定剂uv944和光稳定剂uv326的质量比为2~3:1~2。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稳定剂uv944和光稳定剂uv326的质量比为2:1.5、2:2、3:2、3:1或2:1。所述光稳定剂可以有效提高pp-r管材和管件混配料的抗老化性。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着色剂。所述着色剂的含量为0.5wt%~3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的含量为1.3wt%、1.0wt%、2.3wt%、3wt%或0.8wt%。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si-69。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中钛白粉的含量为95.4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中炭黑的含量为0.25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中群青的含量为2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中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0.3wt%。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2wt%。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上文所述的着色剂包括:

内核,内核的组分包括钛白粉、炭黑和群青;

包覆在内核上的中间层,中间层的组分包括硅烷偶联剂;

包覆在中间层上的外壳,外壳的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上文所述的着色剂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制备:

a)将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混匀,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炭黑和群青混合后,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混合粉体与第一溶液混合,先在150~300r/min下搅拌2~2.5min,再在400~500r/min下搅拌2~2.5min,静置冷却,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混匀,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与所述核壳结构混合,先在150~300r/min下搅拌2~2.5min,再在400~500r/min下搅拌2~2.5min,然后在1000~1200r/min下搅拌1~1.5min,静置冷却,得到着色剂。

所述着色剂的制备方法中,各原料的组分及含量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先将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混匀,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炭黑和群青混合后,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5~1.5:95~10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粉在色粉打粉机中进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粉在具有调速功能的色粉打粉机中进行。

得到第一溶液和混合粉体后,将混合粉体与第一溶液混合,先在150~300r/min下搅拌2~2.5min,再在400~500r/min下搅拌2~2.5min,静置冷却,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将混合粉体与第一溶液混合具体包括:

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80~100ml/min。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b)中,先搅拌的转速为280r/min,先搅拌的时间为2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b)中,再搅拌的转速为500r/min,再搅拌的时间为2min。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b)中的搅拌均是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b)中的搅拌均是在色粉打粉机中进行的。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b)中,两次搅拌完成后,还包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b)中,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

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后,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混匀,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与所述核壳结构混合,先在150~300r/min下搅拌2~2.5min,再在400~500r/min下搅拌2~2.5min,然后在1000~1200r/min下搅拌1~1.5min,静置冷却,得到着色剂。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5~1.5:28~3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将第二溶液与所述核壳结构混合包括:

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80~100ml/min。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先搅拌的转速为300r/min,先搅拌的时间为2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再搅拌的转速为500r/min,再搅拌的时间为2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然后搅拌的转速为1200r/min,然后搅拌的时间为2min。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的搅拌均是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的搅拌均是在色粉打粉机中进行的。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三次搅拌完成后,还包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c)中,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粒料,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无规共聚聚丙烯82~96wt%;增韧相容剂1.5wt%~8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0.2wt%~5.0wt%;稀土β成核剂0.2wt%~0.9wt%;硬脂酸锌0.4wt%~0.6wt%;抗氧剂0.45wt%~0.9wt%;光稳定剂0.3wt%~0.7wt%;着色剂0.5wt%~3wt%;上述组份用量之和为100%;所述增韧相容剂由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和抗氧剂的原料经熔融混炼得到。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增韧相容剂配合其他组分协同作用,提升了着色剂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基材的相容性,减少了pp-r基材与着色剂因相容性使物理性能指标下降的风险,同时,改变了pp-r基材的低温脆性,提升了材料的抗uv效果,确保pp-r混配料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及加工性能均能达到gb/t18742.1-2017材料性能质量要求。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具有较优的耐低温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上述聚丙烯粒料适用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和管件制造业生产pp-r管材和管件,亦适用于片材挤出机片材生产和冰箱制造业及电子包装吸塑片材及汽车内外饰注塑产品,并具有非常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优良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增韧相容剂、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稀土β成核剂、硬脂酸锌、抗氧剂、光稳定剂和着色剂混匀,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粒料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原料的组分及配比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上文采用的原料的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本发明对所述混匀的温度并无特殊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匀在常温下进行。本发明对所述混匀的时间并无特殊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匀的时间为5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匀在高速搅拌机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80~20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90℃、200℃或180℃。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熔融和挤出造粒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丙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原料均为一般市售。

实施例1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93.55wt%、所述增韧相容剂3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0.5wt%、稀土β成核剂0.2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5wt%、光稳定剂uv9440.2wt%、光稳定剂uv3260.15wt%和所述着色剂1.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其产品适应于中国大陆南方区域pp-r管材管件加工生产和应用。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0.5g/min、密度0.9g/cm3、灰份1.5%,熔融温度146℃,氧化诱导时间50min,负荷变形温度65℃,拉伸弹性模量710mpa,拉伸屈服应力25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50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55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8kj/m2

实施例2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92.85wt%、所述增韧相容剂4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0.2wt%、稀土β成核剂0.2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5wt%、光稳定剂uv9440.2wt%、光稳定剂uv3260.15wt%和所述着色剂1.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20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其产品适用于中国大陆寒冷区域生产pp-r管材管件加工生产和应用。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0.5g/min、密度0.91g/cm3、灰份1.5%,熔融温度146℃,氧化诱导时间45min,负荷变形温度64℃,拉伸弹性模量690mpa,拉伸屈服应力24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55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60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9kj/m2

实施例3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88.55wt%、所述增韧相容剂5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3.5wt%、稀土β成核剂0.2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5wt%、光稳定剂uv9440.2wt%、光稳定剂uv3260.15wt%和所述着色剂1.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8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其产品适用于中国大陆东北三省区域生产pp-r管材管件加工生产和应用。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0.5g/min、密度0.905g/cm3、灰份1.5%,熔融温度145℃,氧化诱导时间40min,负荷变形温度63℃,拉伸弹性模量670mpa,拉伸屈服应力23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60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65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10kj/m2

实施例4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94.05wt%、所述增韧相容剂1.5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1.5wt%、稀土β成核剂0.2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5wt%、光稳定剂uv9440.2wt%、光稳定剂uv3260.15wt%和所述着色剂1.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其产品适用于中国大陆南方和中西部区域生产pp-r管材管件加工生产和应用。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0.3g/min、密度0.90g/cm3、灰份1.5%,熔融温度147℃,氧化诱导时间48min,负荷变形温度66℃,拉伸弹性模量740mpa,拉伸屈服应力26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45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50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6kj/m2

实施例5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3g/10min)84wt%、所述增韧相容剂8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5wt%、稀土β成核剂0.2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5wt%、光稳定剂uv9440.2wt%、光稳定剂uv3260.2wt%和所述着色剂1.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其产品适用于中国大陆特殊要求寒冷区域生产pp-r管材管件加工生产和应用。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0.3g/min、密度0.898g/cm3、灰份1.5%,熔融温度145℃,氧化诱导时间50min,负荷变形温度62℃,拉伸弹性模量640mpa,拉伸屈服应力22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65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70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13kj/m2

实施例6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2.5g/10min)86.9wt%、所述增韧相容剂5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5wt%、稀土β成核剂0.6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4wt%、光稳定剂uv9440.3wt%、光稳定剂uv3260.2wt%和所述着色剂1.0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符合冰箱行业片材挤出机挤出片材用于冰箱行业吸塑门衬内胆用材料的应用。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2.5g/min、密度0.895g/cm3、灰份1.6%,熔融温度146℃,氧化诱导时间50min,负荷变形温度63℃,拉伸弹性模量660mpa,拉伸屈服应力23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63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66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12kj/m2

实施例7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2g/10min)89.05wt%、所述增韧相容剂4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3wt%、稀土β成核剂0.5wt%、硬脂酸锌0.4wt%、抗氧剂10100.1wt%、抗氧剂1680.25wt%、光稳定剂uv9440.3wt%、光稳定剂uv3260.1wt%和所述着色剂2.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符合电子包装行业片材挤出机挤出片材用于电子包装行业吸塑包装用专用料。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2g/min、密度0.91g/cm3、灰份2.8%,熔融温度147℃,氧化诱导时间46min,负荷变形温度64℃,拉伸弹性模量680mpa,拉伸屈服应力24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61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55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8kj/m2

实施例8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wt%、马来酸酐0.8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8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0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7.42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3.5g/10min)89.5wt%、所述增韧相容剂2.5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3wt%、稀土β成核剂0.8wt%、硬脂酸锌0.5wt%、抗氧剂10100.1wt%、抗氧剂1680.3wt%、光稳定剂uv9440.2wt%、光稳定剂uv3260.1wt%和所述着色剂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符合冰箱顶盖板专用粒料。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3.5g/min、密度0.92g/cm3、灰份3.0%,熔融温度148℃,氧化诱导时间66min,负荷变形温度66℃,拉伸弹性模量700mpa,拉伸屈服应力26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55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45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6kj/m2

实施例9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wt%、马来酸酐0.5wt%、二甲基甲酰胺0.5wt%、过氧化二异丙苯0.1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15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82.9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20g/10min)82.5wt%、所述增韧相容剂7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5wt%、稀土β成核剂0.9wt%、硬脂酸锌0.5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4wt%、光稳定剂uv9440.3wt%、光稳定剂uv3260.2wt%和所述着色剂3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符合汽车制造行业汽车保险杠薄壁注塑成型材料和a级轿车仪表台内饰件汽塑成型用料。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20g/min、密度0.93g/cm3、灰份3.9%,熔融温度148℃,氧化诱导时间60min,负荷变形温度63℃,拉伸弹性模量610mpa,拉伸屈服应力21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71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70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15kj/m2

实施例10

制备增韧相容剂: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wt%、马来酸酐1.5wt%、二甲基甲酰胺0.2wt%、过氧化二异丙苯0.05wt%、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0.5g/10min)25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71.25wt%和抗氧剂10100.5wt%混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熔融混炼,所述熔融混炼的螺杆转速为350r/min,得到增韧相容剂。

制备着色剂:

a)将硅烷偶联剂0.3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得到第一溶液;将钛白粉95.45wt%、炭黑0.25wt%和群青2wt%混合后,在色粉打粉机中打粉,得到混合粉体;

b)将第一溶液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第一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280r/min下搅拌2min,再在500r/min下搅拌2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的核壳结构;

c)将甲基丙烯酸甲酯2wt%与无水乙醇混匀,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0,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所述核壳结构中,所述第二溶液加入的速率为90ml/min,盖好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先在300r/min下搅拌2min,再5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在1200r/min下搅拌1min,停止打粉机运转,静止后打开色粉打粉机的密封盖,静置冷却至不再有无水乙醇挥发,得到着色剂。

制备聚丙烯粒料: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熔指为5g/10min)92.3wt%、所述增韧相容剂2wt%、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3wt%、稀土β成核剂0.3wt%、硬脂酸锌0.5wt%、抗氧剂10100.2wt%、抗氧剂1680.5wt%、光稳定剂uv9440.3wt%、光稳定剂uv3260.1wt%和所述着色剂0.8wt%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190℃下加热熔融后,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粒料。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聚丙烯粒料符合gb/t18742.1-2017pp-r混配料规定要求和物性指标要求,符合一般耐低温冲击家电电风扇扇叶注塑专用料。

各物性指标均参照gb/t18742.1-2017pp-r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熔体流动速度5g/min、密度0.88g/cm3、灰份1.1%,熔融温度148℃,氧化诱导时间40min,负荷变形温度47℃,拉伸弹性模量710mpa,拉伸屈服应力26mpa,拉伸断裂标准应变50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41kj/m2,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0℃)3kj/m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