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7265发布日期:2020-10-31 09:1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降解塑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



背景技术:

传统塑料因其质轻价廉、耐油防水等优点,占据了日常塑料消费的主要市场份额。然而,废弃的塑料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可降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传统塑料材料以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为原料,而石化资源的大量消耗又造成了全球能源危机。因此,为解决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研究开发可降解的新材料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要课题。

其中专利号为cn01114513.7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植物纤维材料制品及其制造方法,该制品包含下列原料制成的:40-90%的植物纤维粉末、0.5-35%的天然胶、0.05-20%的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合成胶、0.01-1%催化剂、0-10%的着色剂、0.01-5%的润滑剂、0-2%的发泡剂(以上都为重量百分比)。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植物纤维粉碎→按原料配方配料→预处理→加胶拌料→成型→(修饰)→(喷膜)→包装,所制成的制品包括餐具、膜材、型材、栽花卉用的盆、钵、培养杯、各种日用品等,该专利通过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到1.0mm以下的细度,之后采用湿—干法和钠米技术对其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活化植物纤维表面的蜡质,破坏其木质素的束缚作用,使植物纤维变成无序非晶态,显然这种活化方式会导致制备工艺复杂化,同时要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到1.0mm以下的细度,必然会使用到球磨机、细磨机等研磨装置,而这些装置的一个特点就是取料不方便,需要用水将研磨球或研磨棒上粘附的物料冲下,然后再将物料和水的混合物烘干,这必然会增加施工步骤,同时耗能增加;且在塑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植物纤维,必然会导致塑胶材防腐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进行塑胶材料制备时植物纤维的活化步骤过于复杂、耗能大,且植物纤维的加入会使得塑胶材料防腐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

混合植物纤维30-40份、丁香油2-3份、磷脂分子溶液5-7份、胆固醇6-8份、改性淀粉1-2份、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0.5-0.8份、顺-1,4-聚异戊二烯15-20份、脂肪酸8-10份、脲醛树脂3-4份、水80-90份。

可生物降解塑胶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先将混合植物纤维清洗干净,自然阴干,使得混合植物纤维的含水率在30-40%,将干燥后的混合植物纤维放入粉碎机中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再放入锤捣装置中进行锤捣,在锤捣的同时将改性淀粉以及丁香油加入,并在锤捣的过程中进行混合;锤捣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分散性更好,有利于塑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同时利于塑料材料后期使用后的降解,且锤捣的过程中加入改性淀粉和丁香油,可将改性淀粉与植物混合纤维充分混合,同时使得植物混合纤维成团性好,利于锤捣的进行,同时丁香油不仅起到使得改性淀粉与混合植物纤维粘连的作用,同时可防止混合植物纤维与改性淀粉在锤捣装置的内部出现粘壁现象;

s2:将s1中锤捣后的物料再放入蒸煮锅中用去离子水水煮1-2h,且每隔20min搅拌一次;蒸煮可使得植物纤维软化,同时蒸煮后改性淀粉将会在水溶液中成膜形成胶体溶液;

s3:将s2中水煮后的混合浆料倒入反应锅中,并将磷脂分子溶液、胆固醇、以及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加入反应锅中,充分搅拌0.5-1h,保温30-40min;磷脂分子溶液和胆固醇会发生反应形成双分子膜层,有利于成膜,而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则起到增塑的作用;

s4:再将顺-1,4-聚异戊二烯、脂肪酸、脲醛树脂加入反应锅中,采用蒸汽加热30-45min,每隔10min取一次样,测试样品粘度,直至粘度达到50000-70000mpa.s;

s5:将上述凝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将成型后的塑胶条进行水冷、剪切、造粒;

s6:将s5中的塑胶颗粒放入成型机中成型为各种需要的形状即可;

其中s1中所述锤捣装置包括锤捣桶、锤头、从动锥齿轮、l形杆件、主动锥齿轮和气缸;所述锤捣桶为底部为光滑曲面的柱状槽体结构;所述锤捣桶上方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动杆的底端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传动,且从动锥齿轮的中心轴线与主动锥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的中心轴处均固定设有中心杆件;所述从动锥齿轮上的中心杆件的顶端穿入气缸的底部;所述主动锥齿轮上的中心杆件横穿气缸靠近底端的位置;两组所述中心杆件上均固定设有限位圆环;所述限位圆环位于气缸活动杆内部的环形滑轨内;所述限位圆环边缘的环形凹槽内通过连接杆件活动设有滚筒;所述滚筒在限位圆环的边缘呈等距环形排列;所述主动锥齿轮上的中心杆件的外侧端与圆齿轮的转轴固连;所述气缸的固定杆上固定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有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的正面通过压缩弹簧设有竖向直齿轮;所述竖向直齿轮与圆齿轮相互对应;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控制器;所述圆齿轮的内部边缘以及竖向直齿轮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铁;所述圆齿轮内部的电磁铁的s极均朝向圆齿轮的外侧,所述竖向直齿轮上的电磁铁的s极均面向圆齿轮的方向;所述电磁铁均与控制器电连;所述从动锥齿轮上的中心杆件的底端与l形杆件的水平杆的端部固连;所述l形杆件的竖直杆的底端与锤头顶部中心位置固连;所述锤头为底部为光滑曲面的柱状结构;

工作时,将具有一定含水率的混合植物纤维放入水中,使其达到表面润湿的状态,然后将润湿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加入锤捣桶的内部,启动气缸,此时气缸将会带动锤头上下移动,从而对位于锤捣桶内的混合植物纤维进行锤捣,且当气缸带动锤头向上移动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从而使得圆齿轮上的电磁铁与竖向直齿轮上的电磁铁相互排斥,进而使得圆齿轮与竖向直齿轮相互分离,而当气缸下移时,此时控制器将会控制电磁铁断电,此时在与竖向直齿轮固连的弹簧的作用力下竖向直齿轮与圆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当气缸向下运动时,竖向直齿轮将会拨动圆齿轮转动,进而圆齿轮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通过与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锤头的转动,且由于锤头与从动锥齿轮上的中心杆件通过l形杆件固连,因而锤头可在锤捣桶的内部呈打圈状态锤捣,进而使得锤捣的范围更广,使得锤捣更加的充分;

本发明通过将混合植物纤维放入锤捣装置中进行锤捣,使得锤捣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分散性以及粘性更好,有利于塑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同时利于塑料材料后期使用后的降解;且锤捣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圆齿轮以及竖向直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气缸每次下移均会使得锤头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锤头下移时捶打的位置与上一次不同,且锤头在锤捣桶内部锤捣轨迹呈一个圆环,使得锤捣更加的全面、彻底。

优选的,所述混合植物纤维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棒槌以及药渣;通过利用农作物生产以及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塑胶材料的制备,不仅实现可降解的要求,同时可将废物进行利用。

优选的,所述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乙二醛和尿素以n(乙二醛):n(尿素)=2:1的比例进行取料,将一定量的乙二醛加入反应器中,用30%的naoh调节ph至4.5-6,然后加入尿素,升温至60-70℃,反应2h,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可;通过用乙二醛全部代替甲醛来制备脲醛树脂,进而使得制得的脲醛树脂无毒无味,进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实验证明,当n(乙二醛):n(尿素)=2:1时,制得的脲醛树脂有很高的湿强性能。

优选的,所述气缸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压缩管;所述弹簧压缩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支撑板的底部、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压缩管的内部固定设有用于连接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弹簧;所述弹簧压缩管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件与淀粉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淀粉箱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弹簧压缩管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件与锤头内部的加料腔连通;所述加料腔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内部以及两组连接管件上均设有单向阀;工作时,当气缸的活动杆部分上下移动时,将会带动弹簧压缩管上下进行移动,当弹簧压缩管向下移动时,此时弹簧压缩管被拉伸,弹簧压缩管将会通过位于其上方的连接管件从淀粉箱的内部吸取改性淀粉(因为连接管件内设有单向阀),而当气缸带动弹簧压缩管向上移动时,此时弹簧压缩管将会被挤压,其内部的改性淀粉和气体的混合物将会经位于其下方的连接管件进入加料腔的内部,并最终从出料孔的内部喷出,气缸每次上移均会通过弹簧压缩管从淀粉箱的内部抽取部分改性淀粉,并在下移时经出料孔将改性淀粉均匀喷洒在混合植物纤维的表面,直至改性淀粉添加完毕,改性淀粉与植物混合纤维及其表面的游离水和内部的结合水在锤捣的过程中相互混合,使得混合植物纤维和淀粉相互粘附、成团,更加有利于锤捣的进行,且使得改性淀粉与混合植物纤维的混合更加的充分。

优选的,所述锤头的边缘靠近底端的位置均匀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部通过弹簧设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的外侧端底部为向上弯曲的曲面结构,且伸缩块的曲面部位设有水平的刷毛;工作时,在锤头下移的过程中,位于其边缘的伸缩块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向外弹出的状态,当锤头下落时,此时锤头上靠近锤捣桶内壁的一侧的伸缩块上的刷毛将会与锤捣桶的内壁接触,刷毛自上往下进行移动,进而可将锤捣桶内壁的物料刮下,防止物料在锤捣桶的内壁粘附。

优选的,所述锤捣桶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环形橡胶囊;所述环形橡胶囊的表面均匀的设有加油孔;所述锤捣桶的外边缘位于环形橡胶囊上方的位置固定设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通过环形狭缝与环形橡胶囊的内部连通,且所述环形狭缝的内侧端口尺寸小于环形狭缝的外侧端口尺寸;工作时,将丁香油加入环形油槽的内部,丁香油经环形狭缝流入环形橡胶囊的内部,在锤头下移的过程中,伸缩块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挤压环形橡胶囊,进而将位于环形橡胶囊内部的丁香油从加油孔挤出,丁香油可避免成团后的改性淀粉和混合植物纤维的混合物粘附在锤捣桶的内壁,且丁香油可起到防腐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通过通过将混合植物纤维放入锤捣装置中进行锤捣,使得锤捣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分散性以及粘性更好,有利于塑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同时利于塑料材料后期使用后的降解;且锤捣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圆齿轮以及竖向直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气缸每次下移均会使得锤头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锤头下移时捶打的位置与上一次不同,且锤头在锤捣桶内部锤捣轨迹呈一个圆环,使得锤捣更加的全面、彻底。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通过设置弹簧压缩管和淀粉箱,气缸每次上移均会通过弹簧压缩管从淀粉箱的内部抽取部分改性淀粉,并在下移时经出料孔将改性淀粉均匀喷洒在混合植物纤维的表面,直至改性淀粉添加完毕,改性淀粉与植物混合纤维及其表面的游离水和内部的结合水在锤捣的过程中相互混合,使得混合植物纤维和淀粉相互粘附、成团,更加有利于锤捣的进行,且使得改性淀粉与混合植物纤维的混合更加的充分。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通过设置环形油槽和环形橡胶囊,在锤头下移的过程中,伸缩块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挤压环形橡胶囊,进而将位于环形橡胶囊内部的丁香油从加油孔挤出,丁香油可避免成团后的改性淀粉和混合植物纤维的混合物粘附在锤捣桶的内壁,且丁香油可起到防腐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塑胶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圆齿轮和竖向直齿轮上的电磁铁分布图;

图中:锤捣桶1、锤头2、中心杆件3、从动锥齿轮4、下支撑板5、弹簧压缩管6、安装板8、淀粉箱9、环形油槽10、环形狭缝11、环形橡胶囊12、伸缩块13、l形杆件14、主动锥齿轮15、圆齿轮16、u形框架17、竖向直齿轮18、上支撑板19、气缸20、刷毛21、限位圆环22、滚筒23、矩形凹槽24、出料孔25、加料腔26、电磁铁27、控制器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

混合植物纤维30-40份、丁香油2-3份、磷脂分子溶液5-7份、胆固醇6-8份、改性淀粉1-2份、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0.5-0.8份、顺-1,4-聚异戊二烯15-20份、脂肪酸8-10份、脲醛树脂3-4份、水80-90份。

可生物降解塑胶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先将混合植物纤维清洗干净,自然阴干,使得混合植物纤维的含水率在30-40%,将干燥后的混合植物纤维放入粉碎机中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再放入锤捣装置中进行锤捣,在锤捣的同时将改性淀粉以及丁香油加入,并在锤捣的过程中进行混合;锤捣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分散性更好,有利于塑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同时利于塑料材料后期使用后的降解,且锤捣的过程中加入改性淀粉和丁香油,可将改性淀粉与植物混合纤维充分混合,同时使得植物混合纤维成团性好,利于锤捣的进行,同时丁香油不仅起到使得改性淀粉与混合植物纤维粘连的作用,同时可防止混合植物纤维与改性淀粉在锤捣装置的内部出现粘壁现象;

s2:将s1中锤捣后的物料再放入蒸煮锅中用去离子水水煮1-2h,且每隔20min搅拌一次;蒸煮可使得植物纤维软化,同时蒸煮后改性淀粉将会在水溶液中成膜形成胶体溶液;

s3:将s2中水煮后的混合浆料倒入反应锅中,并将磷脂分子溶液、胆固醇、以及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加入反应锅中,充分搅拌0.5-1h,保温30-40min;磷脂分子溶液和胆固醇会发生反应形成双分子膜层,有利于成膜,而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则起到增塑的作用;

s4:再将顺-1,4-聚异戊二烯、脂肪酸、脲醛树脂加入反应锅中,采用蒸汽加热30-45min,每隔10min取一次样,测试样品粘度,直至粘度达到50000-70000mpa.s;

s5:将上述凝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将成型后的塑胶条进行水冷、剪切、造粒;

s6:将s5中的塑胶颗粒放入成型机中成型为各种需要的形状即可;

其中s1中所述锤捣装置包括锤捣桶1、锤头2、从动锥齿轮4、l形杆件14、主动锥齿轮15和气缸20;所述锤捣桶1为底部为光滑曲面的柱状槽体结构;所述锤捣桶1上方固定设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设有气缸20;所述气缸20的活动杆的底端设有从动锥齿轮4;所述从动锥齿轮4与主动锥齿轮15相互啮合传动,且从动锥齿轮4的中心轴线与主动锥齿轮15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从动锥齿轮4和主动锥齿轮15的中心轴处均固定设有中心杆件3;所述从动锥齿轮4上的中心杆件3的顶端穿入气缸20的底部;所述主动锥齿轮15上的中心杆件3横穿气缸20靠近底端的位置;两组所述中心杆件3上均固定设有限位圆环22;所述限位圆环22位于气缸20活动杆内部的环形滑轨内;所述限位圆环22边缘的环形凹槽内通过连接杆件活动设有滚筒23;所述滚筒23在限位圆环22的边缘呈等距环形排列;所述主动锥齿轮15上的中心杆件3的外侧端与圆齿轮16的转轴固连;所述气缸20的固定杆上固定设有上支撑板19;所述上支撑板19的底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有u形框架17;所述u形框架17的正面通过压缩弹簧设有竖向直齿轮18;所述竖向直齿轮18与圆齿轮16相互对应;所述上支撑板19的顶部固定设有控制器28;所述圆齿轮16的内部边缘以及竖向直齿轮18的内部均设有电磁铁27;所述圆齿轮16内部的电磁铁27的s极均朝向圆齿轮16的外侧,所述竖向直齿轮18上的电磁铁27的s极均面向圆齿轮16的方向;所述电磁铁27均与控制器电连;所述从动锥齿轮4上的中心杆件3的底端与l形杆件14的水平杆的端部固连;所述l形杆件14的竖直杆的底端与锤头2顶部中心位置固连;所述锤头2为底部为光滑曲面的柱状结构;

工作时,将具有一定含水率的混合植物纤维放入水中,使其达到表面润湿的状态,然后将润湿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加入锤捣桶1的内部,启动气缸20,此时气缸20将会带动锤头2上下移动,从而对位于锤捣桶1内的混合植物纤维进行锤捣,且当气缸20带动锤头2向上移动时,此时控制器28控制电磁铁27通电,从而使得圆齿轮16上的电磁铁27与竖向直齿轮28上的电磁铁27相互排斥,进而使得圆齿轮16与竖向直齿轮18相互分离,而当气缸20下移时,此时控制器28将会控制电磁铁27断电,此时在与竖向直齿轮18固连的弹簧的作用力下竖向直齿轮18与圆齿轮16相互啮合,从而当气缸20向下运动时,竖向直齿轮18将会拨动圆齿轮16转动,进而圆齿轮16带动主动锥齿轮15转动,主动锥齿轮15通过与从动锥齿轮4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锤头2的转动,且由于锤头2与从动锥齿轮4上的中心杆件3通过l形杆件14固连,因而锤头2可在锤捣桶1的内部呈打圈状态锤捣,进而使得锤捣的范围更广,使得锤捣更加的充分;

本发明通过将混合植物纤维放入锤捣装置中进行锤捣,使得锤捣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分散性以及粘性更好,有利于塑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同时利于塑料材料后期使用后的降解;且锤捣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4、圆齿轮16以及竖向直齿轮18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气缸20每次下移均会使得锤头2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锤头2下移时捶打的位置与上一次不同,且锤头2在锤捣桶1内部锤捣轨迹呈一个圆环,使得锤捣更加的全面、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混合植物纤维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棒槌以及药渣;通过利用农作物生产以及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塑胶材料的制备,不仅实现可降解的要求,同时可将废物进行利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乙二醛和尿素以n(乙二醛):n(尿素)=2:1的比例进行取料,将一定量的乙二醛加入反应器中,用30%的naoh调节ph至4.5-6,然后加入尿素,升温至60-70℃,反应2h,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可;通过用乙二醛全部代替甲醛来制备脲醛树脂,进而使得制得的脲醛树脂无毒无味,进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实验证明,当n(乙二醛):n(尿素)=2:1时,制得的脲醛树脂有很高的湿强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缸20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下支撑板5;所述下支撑板5和上支撑板19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压缩管6;所述弹簧压缩管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支撑板19的底部、下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压缩管6的内部固定设有用于连接下支撑板5和上支撑板19的弹簧;所述弹簧压缩管6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件与淀粉箱9的底部连通;所述淀粉箱9固定在安装板8的顶部;所述弹簧压缩管6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件与锤头2内部的加料腔26连通;所述加料腔26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出料孔25;出料孔25的内部以及两组连接管件上均设有单向阀;工作时,当气缸20的活动杆部分上下移动时,将会带动弹簧压缩管6上下进行移动,当弹簧压缩管6向下移动时,此时弹簧压缩管6被拉伸,弹簧压缩管6将会通过位于其上方的连接管件从淀粉箱9的内部吸取改性淀粉(因为连接管件内设有单向阀),而当气缸20带动弹簧压缩管6向上移动时,此时弹簧压缩管6将会被挤压,其内部的改性淀粉和气体的混合物将会经位于其下方的连接管件进入加料腔26的内部,并最终从出料孔25的内部喷出,气缸20每次上移均会通过弹簧压缩管6从淀粉箱9的内部抽取部分改性淀粉,并在下移时经出料孔25将改性淀粉均匀喷洒在混合植物纤维的表面,直至改性淀粉添加完毕,改性淀粉与植物混合纤维及其表面的游离水和内部的结合水在锤捣的过程中相互混合,使得混合植物纤维和淀粉相互粘附、成团,更加有利于锤捣的进行,且使得改性淀粉与混合植物纤维的混合更加的充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锤头2的边缘靠近底端的位置均匀开设有矩形凹槽24;所述矩形凹槽24的内部通过弹簧设有伸缩块13;所述伸缩块13的外侧端底部为向上弯曲的曲面结构,且伸缩块13的曲面部位设有水平的刷毛21;工作时,在锤头2下移的过程中,位于其边缘的伸缩块13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向外弹出的状态,当锤头2下落时,此时锤头2上靠近锤捣桶1内壁的一侧的伸缩块13上的刷毛21将会与锤捣桶1的内壁接触,刷毛21自上往下进行移动,进而可将锤捣桶1内壁的物料刮下,防止物料在锤捣桶1的内壁粘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锤捣桶1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环形橡胶囊12;所述环形橡胶囊12的表面均匀的设有加油孔;所述锤捣桶1的外边缘位于环形橡胶囊12上方的位置固定设有环形油槽10;所述环形油槽10通过环形狭缝11与环形橡胶囊12的内部连通,且所述环形狭缝11的内侧端口尺寸小于环形狭缝11的外侧端口尺寸;工作时,将丁香油加入环形油槽10的内部,丁香油经环形狭缝11流入环形橡胶囊12的内部,在锤头2下移的过程中,伸缩块12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挤压环形橡胶囊12,进而将位于环形橡胶囊12内部的丁香油从加油孔挤出,丁香油可避免成团后的改性淀粉和混合植物纤维的混合物粘附在锤捣桶1的内壁,且丁香油可起到防腐的作用。

本发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将具有一定含水率的混合植物纤维放入水中,使其达到表面润湿的状态,然后将润湿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加入锤捣桶1的内部,启动气缸20,此时气缸20将会带动锤头2上下移动,从而对位于锤捣桶1内的混合植物纤维进行锤捣,且当气缸20带动锤头2向上移动时,此时控制器28控制电磁铁27通电,从而使得圆齿轮16上的电磁铁27与竖向直齿轮28上的电磁铁27相互排斥,进而使得圆齿轮16与竖向直齿轮18相互分离,而当气缸20下移时,此时控制器28将会控制电磁铁27断电,此时在与竖向直齿轮18固连的弹簧的作用力下竖向直齿轮18与圆齿轮16相互啮合,从而当气缸20向下运动时,竖向直齿轮18将会拨动圆齿轮16转动,进而圆齿轮16带动主动锥齿轮15转动,主动锥齿轮15通过与从动锥齿轮4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锤头2的转动,且由于锤头2与从动锥齿轮4上的中心杆件3通过l形杆件14固连,因而锤头2可在锤捣桶1的内部呈打圈状态锤捣,进而使得锤捣的范围更广,使得锤捣更加的充分;

本发明通过将混合植物纤维放入锤捣装置中进行锤捣,使得锤捣后的混合植物纤维分散性以及粘性更好,有利于塑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同时利于塑料材料后期使用后的降解;且锤捣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4、圆齿轮16以及竖向直齿轮18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气缸20每次下移均会使得锤头2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锤头2下移时捶打的位置与上一次不同,且锤头2在锤捣桶1内部锤捣轨迹呈一个圆环,使得锤捣更加的全面、彻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