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5967发布日期:2021-02-05 15:1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生物菌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现有用于制备微生物饲料的微生物菌种主要以粉末状的形式保存,且在保存状态下时菌种为休眠状态。在使用时,必须将菌粉与水混合进行活化处理,使得菌种能够快速恢复至生物活性状态以进行发酵。
[0004]
现有的对粉末状的菌种进行活化时,由于菌粉在长期的存储下往往易于结块,从而在搅拌混合时不易使得菌粉充分的溶解在水中,使得菌粉与水混合的不充分,影响对菌粉活化的效果;并且在对菌粉活化时通常使用加热器直接对水进行加热,导致温度升高的过快,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死亡,进而会影响菌粉的活性。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
[0007]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包括外壳结构,所述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结构内的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旋转结构内的出气结构、设置于所述旋转结构下方的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驱动结构上的抽气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框内的第一过滤框、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框下方的第二过滤框、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框上端的升降框、设置于所述升降框上方的漂浮板、设置于所述旋转狂想下方的集中框及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下方的第三过滤框,所述旋转框呈圆台状且其下表面的直径小于其上表面的直径,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过滤框呈圆台状,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旋转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升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框的上端与所述漂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框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出气结构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收容于所述第三过滤框内且与其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驱动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的连接框,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出气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板上方的密封框、设置于所述密封
框上方的喷气框、设置于所述密封框内的出气框、设置于所述出气框下方的弹簧及限定绳。
[0010]
优选地,所述密封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密封框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密封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框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喷气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框的内圆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框内圆周面的直径。
[0011]
优选地,所述出气框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出气框收容于所述密封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出气框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周向排列的若干第四通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出气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的上端与所述出气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连接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框与所述密封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准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外壳结构包括外壳,所述连接框贯穿所述外壳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0013]
优选地,所述抽气结构包括集气框、设置于所述集气框内的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集气框外部的抽气管及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
[0014]
优选地,所述集气框呈空心状,所述连接框贯穿所述集气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连接框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设置于所述集气框内,所述集气框上设有第六通孔,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集气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5]
优选地,所述外壳结构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排出管及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阀门,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壳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排出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6]
优选地,所述漂浮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通过设置旋转的旋转框、集中框及第三过滤框,可以在上述三者旋转时,使得旋转框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旋转框的内圆周面斜向上方流动,且逐渐的流出后掉落在外壳内,使得旋转框内的液体逐渐的减少,而外部的液体逐渐的增多,进而使得外部的液体可以经过第三过滤框进入到集中框及旋转框内,实现液体的上述旋转流动,流动的液体与菌粉可以接触混合的更加充分,并且旋转的旋转框、集中框及第三过滤框可以带动周围液体沿周向流动,以便从另一方面加快液体的流动;并且在在旋转框内设置漂浮在液面上的漂浮板,可以将菌粉集中在漂浮板上,实现混合前菌粉与液体的分隔,然后在旋转时,漂浮板上的菌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均匀的甩出,且撒在旋转框内圆周面上,与旋转框内圆周面上的液体充分的接触,增强了两者混合的效果,并且随同液体一同继续被甩出,最后经过第一过滤框的滤孔掉落在外壳内;并且菌粉中有结块时,结块会集中在第一过滤框与旋转框之间的夹角处,此时由于加热后的液体不断的冲刷结块,有利于结块快速的溶解且溶于液体中,加快了结块的处理,直至结块全部溶解;并且可以将加热后的气体喷到集中框内,一方面带动液体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可以对水进行加热,该种经过空气加热的方式温和有效,防止杀死微生物,保证菌粉的活性;并且喷气框及出气框的设置,同时喷气框的内圆周面的直径大于密封框内圆周面的直径,使得需要向上喷气时出气框上的第四通孔移动到喷气框即可,而不需要向上喷气时而拉伸的弹簧拉动出气框向下移动到密封框内,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图3所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沿c-c’方向的剖面图;图6为图3所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的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0020]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包括外壳结构1、设置于所述外壳结构1内的旋转结构2、设置于所述旋转结构2内的出气结构3、设置于所述旋转结构2下方的驱动结构4、设置于所述驱动结构4上的抽气结构5。
[0021]
如图1至图3及图5、图6所示,所述外壳结构1包括外壳11、设置于所述外壳11外部的排出管12、设置于所述排出管12上的阀门13。所述外壳11可以为长方体,亦可以为圆柱体,或其他几何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优选为圆柱体,所述外壳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外壳1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外壳11的内部相通。所述排出管12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外壳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排出管12的内部与所述外壳11的内部相通,以便将外壳11内活化后的菌粉液排出。所述阀门13设置于所述排出管12上,所述阀门13可以控制所述排出管12内液体的流量及开关,以便控制排出的液体的流量大小等。
[0022]
所述外壳结构1的设置可以将菌粉及水倒入到所述外壳11内,以便集中对菌粉进行混合活化处理;并且排出管12及阀门13的设置可以方便将活化后的液体排出,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002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旋转结构2包括旋转框21、设置于所述旋转框21内的第一过滤框22、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框22下方的第二过滤框23、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框23上的升降框24、设置于所述升降框24上的漂浮板25、设置于所述旋转框21下方的集中框26、位于所述集中框26下方的第三过滤框27。所述旋转框2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旋转框2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旋转框2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优选为圆形,所述第二通孔211与所述旋转框21下表面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旋转框21下表面的直径小于其上表面的直径。所述第一过滤框22呈空心的圆台状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过滤框22收容于所述旋转框21内,所述第一过滤框22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21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22下端面的直径小于其上端面的直径,所述第一过滤框22的侧壁上设有滤孔,以便空气、水或菌粉穿过。所述第二过滤框23可以为长方体,或者其他几何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框23优选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侧壁上设有滤孔,以便对空气、水等过滤处理,所述第二过滤框23收容于所述旋转框21内,且处于所述第一过滤框22的下方,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11且与所述旋转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211相通,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框21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升降框24的
形状与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过滤框23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升降框24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框24可以在所述第二过滤框23上升降。所述漂浮板25优选为圆盘状,亦可以为其他几何体,比如长方体状,所述升降框24的上表面与所述漂浮板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框2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漂浮板25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漂浮板25采用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材料,使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所述集中框26可以为圆柱体,亦可以为长方体,或者其他几何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框26为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集中框26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11且与所述旋转框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集中框26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11与所述旋转框21的内部相通,优选的,所述集中框2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集中框26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第三过滤框27的形状与所述集中框26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三过滤框27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框27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外壳11内腔的底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三过滤框27可以在所述外壳11内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三过滤框27的侧壁上设有滤孔,以便液体穿过。
[0024]
所述旋转结构2的设置可以在活化前将菌粉放置在漂浮板25上,且水可以集中在外壳11内,水经过第三过滤框27进入到集中框26内,然后经过第二通孔211进入到旋转框21内,由于漂浮板25随水面的上升而上升,外壳11内的液面低于第一过滤框22的下表面,从而可以在活化前将菌粉与水分隔放置,以便后期实现两者充分的接触混合;然后驱动第三过滤框27、集中框26、旋转框21旋转,所述旋转框21的旋转使其内部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其内圆周面向斜上方甩出,即水可以在旋转框21的内圆周面上均匀分布,然后经过第一过滤框22的过滤后甩到外壳11内,然后掉落在外壳11内,同时由于第二过滤框23、升降框24均为长方体,进而驱动漂浮板25随之旋转,使得漂浮板25上的菌粉在离心力均匀的被撒出,且撒到旋转框21的内圆周面上,与旋转框21内圆周面均匀分布的水充分的混合接触,然后随水一同向斜上方移动,且经过第一过滤框22的过滤后掉落在外壳11内的水中,实现两者的初步混合;所述第一过滤框22的设置可以将结块的菌粉集中在第一过滤框22上端与旋转框21上端之间,且由于旋转框21内部的水不断的从其内圆周面向上流动,且对集中在第一过滤框22与旋转框21之间的结块的菌粉不断的刷洗,且从结块的菌粉中流过,有利于将其溶解变小,直至完全溶于水中,进而可以实现对结块的菌种的充分混合;并且当旋转框21旋转时,其内部液体逐渐的被甩出,且其内部的液位降低,然后集中框26外部的液体经过第三过滤框27的过滤进入到其内部,然后向上流动,然后进入到旋转框21内,从而可以对旋转框21内的水进行补充,如此形成水的循环流动,实现水在纵向截面上形成水的循环流动,有利于水与菌粉的充分混合,同时旋转框21、集中框26及第三过滤框27的旋转可以带动起周围液体沿周向流动,进而可以在另一方向上实现液体的流动,液体的流动进一步促进及增强了其与菌粉的混合效果。
[0025]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所述出气结构3包括密封框31、设置于所述密封框31上方的喷气框32、设置于所述密封框31下方的密封板33、设置于所述密封框31内的出气框34、设置于所述出气框34下方的弹簧35、限定绳36。所述密封框31收容于所述集中框26内,所述密封框3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密封框31可以为长方体,亦可以为圆柱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框31为圆柱体,优选的,所述密封框3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集中框26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密封框31优选的采用硬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喷气框32的形状与所述密封框31的形状相适
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气框32为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喷气框32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框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框32内圆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框31内圆周面的直径。所述密封板33收容于所述第三过滤框27内,所述密封板33的圆周侧面与所述第三过滤框27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33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331,所述第三通孔331优选为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33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密封板33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密封板3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外壳11内腔底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密封框3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331且与所述密封板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通孔331与所述密封框31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气框34的形状与所述密封框3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出气框34的下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出气框34收容于所述密封框3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出气康34可以在所述密封框31内上下移动,所述出气框34的圆周侧面上设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四通孔341,所述第四通孔341贯穿所述出气框34的内外表面。所述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出气框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板33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36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板33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36的上端与所述出气框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限定绳34向上移动的距离起到限定作用。
[0026]
所述出气结构3的可以使得空气从所述第三通孔331进入到密封框31内,然后集中在所述出气框34的下方,此时随着密封框31内气体的增多以及气压的增大,使得出气框34随之向上移动,直至出气框34的上端移动到喷气框32内,由于喷气框32的内圆周面的直径大于密封框31内圆面的直径,且出气框34与密封框3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当第四通孔341移动到喷气框32内时,喷气框32的内表面与出气框34的外圆周面之间存在间隙,然后出气框34内的空气经过第四通孔341进入到喷气框32内,然后向上喷出,从而可以带动气体及部分液体向上流动,进一步增强液体的流动,并且可以促进水与菌粉的混合。
[0027]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所述驱动结构4包括电机41、设置于所述电机41上的驱动轴42、设置于所述驱动轴 42上的连接框43。所述电机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电机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41处于所述外壳11的下方。所述驱动轴4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1连接,使得所述电机41可以驱动所述驱动轴42旋转。所述连接框43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框43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连接框43的上端贯穿所述外壳1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连接框4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331且与所述密封板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框43可以驱动所述密封板33旋转,且所述第三通孔331与所述连接框43的内部相通,所述驱动轴4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框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轴4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框43的中心轴线共线,使得所述驱动轴42驱动所述连接框43稳定的旋转,所述连接框43的圆周侧面上设有周向排列的若干第五通孔431,所述第五通孔431贯穿所述连接框43的内外表面。
[0028]
所述驱动结构4的设置可以通过所述电机41驱动所述驱动轴42旋转,进而驱动所述连接框43稳定的旋转,所述密封板33、第三过滤框27、集中框26、旋转框21随之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五通孔431的设置可以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到连接框43内,进而经过第三通孔331进入到所述密封框31内。
[0029]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抽气结构5包括集气框51、设置于所述集气框51内的加热器
52、设置于所述集气框51外部的抽气管53、设置于所述抽气管53上的风机54。所述集气框51可以为圆柱体,亦可以为长方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气框51为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框43贯穿所述集气框5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连接框43可以在所述集气框51上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五通孔431处于所述集气框51内,所述集气框51的外圆周侧面上设有第六通孔511,所述第六通孔511贯穿所述集气框51的内外表面。所述加热器52设置于所述集气框51内,所述加热器5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加热器5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并且开关设置于所述集气框51的外部,其通过电线贯穿所述集气框51的内外表面实现与加热器52的电性连接,方便使用者控制。所述抽气管53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511且与所述集气框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53的内部与所述集气框5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54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风机54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
[0030]
所述抽气结构5的设置可以通过风机54将外部的空气抽入到所述抽气管53内,然后进入到集气框52内,并且经过加热器52的加热后经过第五通孔431进入到连接框43内,然后经过第三通孔331进入到密封框31内,从而实现热空气输入到密封框31内,然后经过第四通孔341、喷气框32向上喷出,此时加热后的气体与集中框26内的水接触,以便对水进行加热,该种先对空气进行加热,且在空气运行一段距离后再对水进行加热,加热方式温和,可以有效的防止杀死微生物,保证菌粉的活性,并且空气的流动可以带动水的流入,加快水流动的效率。
[0031]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水倒入到所述外壳11内,且水经过第三过滤框27进入到集中框26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二通孔211进入到旋转框21内,由于漂浮板25的密度小于水,当液面与漂浮板25接触且继续向上升时,所述漂浮板25随之向上移动,直至液体达到需要的量为止。然后将需要活化的菌粉经过第一过滤框22的内部放置在漂浮板25上,且集中在漂浮板25上方的中心区域。然后加热器52开始加热,使得集气框51内的温度升高,然后风机54使得外部的空气被抽入到抽气管53内,然后进入到集气框51内,经过加热器52的加热后进入到连接框43内,然后向上流动,且经过第三通孔331进入到密封框31内,此时密封框31内的气体集中且气压增大,使得出气框34在密封框31内向上移动,直至第四通孔341向上移动到喷气框32内,此时由于出气框34的外圆周面与喷气框32内圆周面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出气框34内的热空气经过第四通孔341进入到喷气框32内,然后向上喷出,且经过第二通孔211进入到旋转框21内,然后向上流动且喷出,在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带动水的向上流动,另一方面热空气在与水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对水进行加热,该种通过热空气对水加热的方式温和有效,并且经过热空气加热后的水向上流动到旋转框21内,直接与水及菌粉接触,使得两者混合的更加充分且效率更高。然后电机41驱动所述驱动轴42旋转,进而使得所述连接框43随之旋转,然后所述密封板33、第三过滤框27、集中框26及旋转框21随之旋转,所述旋转框21旋转时,一方面带动起内部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其内圆周面斜向上方流动,且经过第一过滤框22的过滤后被甩出,且掉落在外壳11内的液体内,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过滤框23、升降框24为长方体,旋转框21驱动所述第二过滤框23、升降框24及漂浮板25旋转,漂浮板25上方的菌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散去,且被甩到旋转框21的内圆周面上,与旋转框21上源源不断流动的液体接触,使得两者接触的更加充分,且菌粉被逐渐且均匀的被甩出,进而使得两者均匀的
接触,促进两者的混合,同时当菌粉中有结块时,结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被甩至第一过滤框22与旋转框21的夹角处,此时由于液体源源不断的朝向斜上方的方向流动,且不断的冲刷结块,并且冲刷结块的液体为刚经过热空气加热的液体,进而可以快速的将结块与液体溶解且充分的混合在一起,实现对结块快速有效的溶解混合,再一方面,旋转框21内的液体被甩出后,旋转框21内的液面下降,旋转框21外部的液面上升,进而使得第三过滤框27外部的液体经过第三过滤框27的滤孔进入到集中框26内,然后再次进入到旋转框21内,以此形成液体的循环流动,促进液体与菌粉的充分混合,并且无需再设置驱动液体流动的驱动结构,节约成本,效率高,同时旋转框21旋转时可以沿周向带动周围液体的流动,从而可以从另一方面对液体进行混合,以便菌粉与液体接触且混合后可以进一步促进菌粉与液体全面的混合,混合效果显著。在上述过程中,经过喷气框32向上喷出的热空气一方面驱动集中框26内的液体向上流动,且可以对其加热,加热后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在旋转框21的内圆周面上且逐渐的向上流动,同时可以与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至旋转框21内圆周面上的菌粉充分的接触,有利于均匀与加热后的液体的混合溶解,效果显著。再混合活化完毕之后,混合后的液体可以从排出管12排出。至此,本发明生物饲料的菌种活化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