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惰性双烯内酯为引发剂制备PMMA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47607发布日期:2021-02-23 19: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惰性双烯内酯为引发剂制备PMMA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以惰性双烯内酯为引发剂制备pmma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基惰性双烯内酯作为引发剂耐氧引发mma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是控制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重要因素,传统自由基聚合常用偶氮类和过氧类化合物作引发剂,这类引发剂高热或撞击可能引起爆炸,需要低温等储运条件;氧化还原体系中氧化剂通常也是氢过氧化物,而还原剂如常用于引发mma共聚合的n,n-二甲基苯胺也对高热敏感,受高热有爆炸风险且会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无机还原剂中常含金属元素,使所制得聚合物的应用受限。开发较安全的非金属自由基引发剂可降低引发剂的储运要求,避免在聚合产物中引入金属杂质,减少对聚合物应用的限制。
[0003]
传统自由基聚合通常需要除氧,因为氧气会阻聚、消耗引发剂、使可控聚合无法得到理论聚合度的高分子,目前仅有少数体系可实现耐氧气的自由基聚合,但通常也都需要加入酶或光活性染料等耗氧的添加剂。pan等人2018年报道了有机硼试剂与氧气共引发的机理,可实现mma在空气氛围中的自由基聚合;endo等人2014年报道了降冰片双烯酸乙酯与催化剂量的氧气共引发mma自由基聚合的例子。本发明提出将一种惰性的双烯内酯分子与氧气共引发mma的耐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引发剂本身惰性,方便储运,且安全无毒;其与氧气共引发因此可使mma在含氧环境中聚合,避免了繁琐的除氧步骤。这种共引发体系应用条件简单,单体储运方便,可耐氧引发mma自由基聚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毒、方便储运、耐氧的自由基引发剂,将其用于mma的自由基聚合。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以惰性双烯内酯为引发剂制备pmm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惰性双烯内酯作为引发剂加入到mma中,在空气氛围或含氧气氛中搅拌、加热反应,实现mma的耐氧本体自由基聚合。
[0007]
优选地,所述惰性双烯内酯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0008][0009]
优选地,所述惰性双烯内酯与mma的摩尔比为1:100~1:9。
[0010]
优选地,所述含氧气氛中氧气的摩尔含量为mma摩尔的1%。
[0011]
优选地,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90℃,时长为24h。
[0012]
优选地,所述pmma的数均分子量为44~81.4kda,分子量分布为2.39~5.59。
[0013]
与传统自由基聚合体系相比,本发明中惰性双烯内酯与氧气的共引发体系可实现
常用pmma聚合温度下的耐氧自由基聚合,避免了繁琐的除氧步骤,可适用于1%~21%的氧气含量范围,且该惰性双烯内酯性质稳定,储运要求低。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实施例1中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15]
图2为实施例1中产物的gpc图;
[0016]
图3为实施例2中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17]
图4为实施例2中产物的gpc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9]
实施例1
[0020]
将5.8微升(0.04mmol)惰性双烯内酯()与424.7微升(4mmol)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于schlenk管,加入磁子,支口通大气,冷却水回流,90℃加热24h。反应结束后将粗产物溶于4毫升二氯甲烷,重沉淀于30毫升石油醚,离心得沉淀,所得沉淀在60℃下真空干燥过夜。称重产率为66%,所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为44kda,分子量分布为2.39。
[0021]
实施例2
[0022]
将63.9微升(0.44mmol)惰性双烯内酯()与424.7微升(4mmol)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于schlenk管,加入磁子,冻抽三次将管内空气置换为氮气,支口关闭,用注射器经橡胶塞注入4.7微升空气,60℃加热24h。反应结束后将粗产物溶于1毫升二氯甲烷,重沉淀于30毫升石油醚,离心得沉淀,所得沉淀在60℃下真空干燥过夜。转化率为39.5%,所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为81.4kda,分子量分布为5.5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