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25845443发布日期:2021-07-13 15:2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米黄酒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及糯米(北方称江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小米黄酒即采用小米进行酿造黄酒。

由于黄酒发酵是在完全密封的情况下进行,发酵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黄酒的品质,目前在黄酒发酵时全凭工作经验来判断发酵程度,导致黄酒酿造时容易产生口感偏差,发酵是处于完全密封条件下进行的,在小米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容易导致发酵罐内气体压力增大,导致发酵罐密封性变差甚至会导致发酵罐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一边外壁上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上嵌装有透明结构的观察窗,所述发酵罐一侧顶端内壁上套接有气路单向阀,所述发酵罐内设有浮板,且浮板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过滤箱,所述浮板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套接有进液管,所述发酵罐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7”形结构的支撑架,且支撑架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支撑架顶部位于抽水泵一侧的外壁上开有开口,且开口内壁上嵌装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两边内壁从上往下依次焊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过滤仓一侧内壁上焊接有进灰管,且进灰管靠近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底部的外壁上开有进灰口,所述进灰管底端内壁上套接有排灰管,且排灰管连接于过滤仓靠近进灰管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过滤仓底部内壁上套接有出液阀门。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顶端外壁上螺接有顶盖,且顶盖底部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一端与发酵罐远离气路单向阀的一侧外壁连接,且进液管一端连接于抽水泵进水端。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出水端套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过滤仓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液阀门下方设有透明结构的集液杯,且集液杯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有观察窗,便于人们对发酵罐内部的发酵情况进行观察,当人们观察不清楚时,打开抽水泵开关,由于进液管时随着浮板漂浮在酒液上方,因此抽水泵能够抽取发酵罐内的上清液,抽水泵将上清液输送进过滤仓内过滤后,打开出液阀门,利用集液杯收集一定体积的上清液进行酒精度检测,便于观察发酵罐内部情况,同时能够对上清液进行过滤,提高了检测精准度;

2、设置有气路单向阀,当发酵罐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大时,发酵罐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气体挤压气路单向阀内的减压阀中的弹簧,进而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排放,同时外部气体不会进入到发酵罐内,提高了发酵效果,能够提升黄酒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的发酵罐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的过滤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罐、2观察窗、3顶盖、4气路单向阀、5浮板、6过滤箱、7进液管、8支撑架、9抽水泵、10过滤仓、11第一过滤板、12第二过滤板、13进灰管、14排灰管、15出液阀门、16集液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一边外壁上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上嵌装有透明结构的观察窗2,便于观察发酵罐1内部情况,所述发酵罐1顶端外壁上螺接有顶盖3,且顶盖3底部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发酵罐1一侧顶端内壁上套接有气路单向阀4,能够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排放,同时外部气体不会进入到发酵罐1内,所述发酵罐1内设有浮板5,且浮板5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过滤箱6,所述浮板5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套接有进液管7,所述发酵罐1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7”形结构的支撑架8,且支撑架8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9,所述进液管7一端与发酵罐1远离气路单向阀4的一侧外壁连接,且进液管7一端连接于抽水泵9进水端,所述支撑架8顶部位于抽水泵9一侧的外壁上开有开口,且开口内壁上嵌装有过滤仓10,所述抽水泵9出水端套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过滤仓10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仓10两边内壁从上往下依次焊接有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能够对上清液进行过滤,所述过滤仓10一侧内壁上焊接有进灰管13,且进灰管13靠近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底部的外壁上开有进灰口,所述进灰管13底端内壁上套接有排灰管14,且排灰管14连接于过滤仓10靠近进灰管1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过滤仓10底部内壁上套接有出液阀门15,所述出液阀门15下方设有透明结构的集液杯16,且集液杯16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抽水泵9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工作原理:通过观察窗2,对发酵罐1内部的发酵情况进行观察,当人们观察不清楚时,打开抽水泵9开关,由于进液管7时随着浮板漂浮在酒液上方,因此抽水泵9能够抽取发酵罐1内的上清液,抽水泵9将上清液输送进过滤仓10内过滤后,打开出液阀门15,利用集液杯16收集一定体积的上清液,利用酒精计对上清液进行酒精度检测,当发酵罐1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大时,发酵罐1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气体挤压气路单向阀4内的减压阀中的弹簧,进而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排放,同时外部气体不会进入到发酵罐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一边外壁上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上嵌装有透明结构的观察窗(2),所述发酵罐(1)一侧顶端内壁上套接有气路单向阀(4),所述发酵罐(1)内设有浮板(5),且浮板(5)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过滤箱(6),所述浮板(5)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套接有进液管(7),所述发酵罐(1)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7”形结构的支撑架(8),且支撑架(8)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9),所述支撑架(8)顶部位于抽水泵(9)一侧的外壁上开有开口,且开口内壁上嵌装有过滤仓(10),所述过滤仓(10)两边内壁从上往下依次焊接有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所述过滤仓(10)一侧内壁上焊接有进灰管(13),且进灰管(13)靠近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底部的外壁上开有进灰口,所述进灰管(13)底端内壁上套接有排灰管(14),且排灰管(14)连接于过滤仓(10)靠近进灰管(1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过滤仓(10)底部内壁上套接有出液阀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顶端外壁上螺接有顶盖(3),且顶盖(3)底部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7)一端与发酵罐(1)远离气路单向阀(4)的一侧外壁连接,且进液管(7)一端连接于抽水泵(9)进水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9)出水端套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过滤仓(10)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阀门(15)下方设有透明结构的集液杯(16),且集液杯(16)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9)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米黄酒发酵用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一边外壁上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上嵌装有透明结构的观察窗,所述发酵罐一侧顶端内壁上套接有气路单向阀,所述发酵罐内设有浮板,且浮板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过滤箱,所述浮板底部中心处外壁上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套接有进液管,所述发酵罐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支撑架顶部位于抽水泵一侧的外壁上开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便于观察发酵罐内部情况,同时能够对上清液进行过滤,提高了检测精准度,能够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排放,同时外部气体不会进入到发酵罐内,提高了发酵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亭;李少辉;赵巍;张爱霞;刘敬科;李朋亮;刘松雁;侯长胜;毕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东华王酿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