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母料和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4024发布日期:2021-07-06 18:4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1月06日、申请号为201980006822.1、发明名称为“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含有其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含有其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聚烯烃系树脂用母料、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其薄膜、多孔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包装体(以下,也简称为“成核剂”、“成核剂组合物”、“母料”和“树脂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具有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含有其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聚烯烃系树脂用母料、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其薄膜、多孔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包装体。



背景技术:

聚烯烃系树脂在各种热塑性通用树脂中、尤其在物性、成型加工性、价格等的方面,作为应用领域最广的塑料材料之一被用于广泛的用途。特别是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对成型品赋予优异的耐热性、透明性、耐冲击性、刚性、阻气性等,因此,可以期待在各种领域中的利用。

聚烯烃系树脂为结晶性树脂,在热力学上除最稳定的α晶(单斜晶)之外,已知通过在特定的成核剂的共存下使其晶化而形成β晶(三方晶)。聚烯烃系树脂的β晶与α晶相比,具有低熔点、低比重、高的耐冲击性、优异的拉伸性、优异的耐热性等特征。作为使β晶优先地形成于聚烯烃系树脂中的成核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形成的成核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106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成核剂关于β晶形成作用未必充分,现状是期望β晶形成作用优异的新的成核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含有其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聚烯烃系树脂用母料、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其薄膜、多孔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包装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包含天门冬氨酸结构的特定的化合物对聚烯烃系树脂体现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1)中,m表示1~3价的比重为4.0以下的金属原子或键合有羟基的2~3价的比重为4.0以下的金属原子,a表示1或2,b表示1或3,x表示1~3的整数,满足ax=2b。z表示下述通式(2)或(3)所示的基团。

(通式(2)和(3)中,*表示与通式(1)的z连接的位置,y表示直接键合、或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1~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10的烯基。))。

本发明的成核剂中,优选前述m为锂、钠、钾、镁、钙、钡、铝、羟基铝、或二羟基铝。

另外,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由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其他抗氧化剂、受阻胺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不同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成核剂、阻燃剂、阻燃助剂、润滑剂、填充剂、水滑石类、脂肪酸金属盐、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颜料和染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进而,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母料的特征在于,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和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

进而另外,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和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前述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相对于前述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的含量为0.001~10质量份。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优选前述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丙烯系树脂。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优选前述聚烯烃系树脂包含乙烯-丙烯共聚物。进而,优选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弹性体。进而另外,优选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填充剂。

另外,本发明的成型品的特征在于,其是由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作为本发明的成型品,汽车外饰部件、汽车内饰部件、壳体、容器和配管是适合的。

本发明的薄膜的特征在于,其是由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作为本发明的薄膜,优选内包有空隙的多孔薄膜,适合于光反射薄膜、电池分隔件。

另外,本发明的多孔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将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而得到薄膜;以及加热拉伸工序,在该加热拉伸工序中,将通过前述成型工序得到的前述薄膜进行加热拉伸,前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为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进而,本发明的包装体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薄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含有其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聚烯烃系树脂用母料、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其薄膜、多孔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包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进行说明。

<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

此处,通式(1)中,m表示1~3价的比重为4.0以下的金属原子或键合有羟基的2~3价的比重为4.0以下的金属原子,a表示1或2,b表示1或3,x表示1~3的整数,满足ax=2b。另外,z表示下述通式(2)或(3)所示的基团。

此处,通式(2)和(3)中,*表示与通式(1)的z连接的位置,y表示直接键合、或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1~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10的烯基。

作为通式(2)和(3)中的y所示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异丁基。y从β晶形成作用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直接键合或亚甲基。

作为通式(2)和(3)中的r1~r10所示的卤素原子,可以举出氟、氯、溴、碘。它们之中,特别优选氯。

作为通式(2)和(3)中的r1~r10所示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者3~10的环烷基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叔戊基、环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异辛基、叔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异壬基、正癸基等。

作为通式(2)和(3)中的r1~r10所示的碳原子数1~10的卤代烷基,例如可以举出将上述烷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用卤素原子取代而得到者等,作为卤素原子,可以举出氟、氯、溴、碘。

作为通式(2)和(3)中的r1~r10所示的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5~10的环烷氧基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正己氧基、1-甲基乙氧基、2-甲基丙氧基、1-甲基丁氧基、4-甲基戊氧基、环己氧基等。

作为通式(2)和(3)中的r1~r10所示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辛烯基、癸烯基等。双键的位置可以为α-位,也可以为内部,还可以为ω-位。

作为通式(2)和(3)的r1~r10,优选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特别优选氢原子。

作为通式(1)中的m,例如可以举出锂、钠、钾、镁、钙、钡、铝等金属原子。2~3价的金属原子可以与羟基键合。作为与羟基键合的2~3价的金属原子,例如可以举出羟基铝和二羟基铝等。从得到具有进而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的成核剂的观点出发,通式(1)中的m优选锂、钠、钾、镁、钙、钡、铝、羟基铝或二羟基铝,进而优选锂、钠、钾、钙、羟基铝,特别优选钠。

通式(1)中的b优选1。而且,x优选1或2。

通式(1)中的z优选通式(3)所示的基团。上述情况下,本发明的成核剂体现进而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

作为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的化合物。但是,本发明的成核剂不限定于这些。

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天门冬氨酸的金属盐与苯甲酰氯、环己烷羧酰氯等羧酰氯在碱的存在下反应的方法等而制造。

<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

接着,对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组合物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成核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由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其他抗氧化剂、受阻胺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不同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成核剂、阻燃剂、阻燃助剂、润滑剂、填充剂、水滑石类、脂肪酸金属盐、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颜料和染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体现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叔丁基-4,6-二甲基苯酚、苯乙烯化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甲基-4,6-双(辛基硫烷基甲基)苯酚、2,2’-异丁叉基双(4,6-二甲基苯酚)、异辛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己烷-1,6-二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2,2’-草酰胺-双[乙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乙基己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和c13-15烷基的酯、2,5-二叔戊基氢醌、受阻酚的聚合物(adekapolymeradditiveseuropesas公司制商品名“ao.oh.98”)、2,2’-亚甲基双[6-(1-甲基环己基)-对甲酚]、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2-[1-(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乙基]-4,6-二叔戊基苯基丙烯酸酯、6-[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苯并[d,f][1,3,2]-二氧杂磷、六亚甲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双[单乙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钙盐、5,7-双(1,1-二甲基乙基)-3-羟基-2(3h)-苯并呋喃酮与邻二甲苯的反应产物、2,6-二叔丁基-4-(4,6-双(辛基硫代)-1,3,5-三嗪-2-基氨基)苯酚、dl-a-生育酚(维生素e)、2,6-双(α-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双[3,3-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二醇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苯基-4-十八烷氧基苯酚、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二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十三烷基-3,5-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代乙酸酯、硫代二亚乙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2-辛基硫代-4,6-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氧基)-均三嗪、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双[3,3-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二醇酯、4,4’-丁叉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2,2’-乙叉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双[2-叔丁基-4-甲基-6-(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苄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1,3,5-三(2,6-二甲基-3-羟基-4-叔丁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4,6-三甲基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2-叔丁基-4-甲基-6-(2-丙烯酰氧基-3-叔丁基-5-甲基苄基)苯酚、3,9-双[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氢肉桂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硬脂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棕榈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肉豆蔻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月桂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等3-(3,5-二烷基-4-羟基苯基)丙酸衍生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酚系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对于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5质量份的量。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异辛酯、七(二丙二醇)三亚磷酸酯、亚磷酸三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异辛酯、亚磷酸二异辛基苯酯、亚磷酸二苯基三癸酯、亚磷酸三异辛酯、亚磷酸三月桂酯、亚磷酸二苯酯、三(二丙二醇)亚磷酸酯、亚磷酸二油基氢酯、三月桂基三硫代亚磷酸酯、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三(异癸基)亚磷酸酯、三(十三烷基)亚磷酸酯、亚磷酸二苯基癸酯、二壬基苯基双(壬基苯基)亚磷酸酯、聚(二丙二醇)苯基亚磷酸酯、四苯基二丙基二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5-甲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叔丁基-4-(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硫代)-5-甲基苯基〕亚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亚磷酸辛基二苯酯、二(癸基)单苯基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与硬脂酸钙盐的混合物、烷基(c10)双酚a亚磷酸酯、四苯基-四(十三烷基)季戊四醇四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乙基亚磷酸酯、四(十三烷基)异丙叉基二苯酚二亚磷酸酯、四(十三烷基)-4,4’-正丁叉基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二亚磷酸酯、六(十三烷基)-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三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甲基-1-丙烯基-3-叉基)三(1,1-二甲基乙基)-5-甲基-4,1-亚苯基)六(十三烷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十八烷基亚磷酸酯、2,2’-乙叉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氟亚磷酸酯、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基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三(2-〔(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膦-6-基)氧基〕乙基)胺、3,9-双(4-壬基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2,4,6-三叔丁基苯基-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亚磷酸酯、聚4,4’-异丙叉基二苯酚c12-15醇亚磷酸酯、双(二异癸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十三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6-三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磷系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对于磷系抗氧化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磷系抗氧化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5质量份的量。

作为硫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四[亚甲基-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甲烷、双(甲基-4-[3-正烷基(c12/c14)硫代丙酰氧基]5-叔丁基苯基)硫化物、二(十三烷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月桂基/硬脂基硫代二丙酸酯、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2,2’-硫代双(6-叔丁基-对甲酚)、二硬脂基-二硫醚。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硫系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对于硫系抗氧化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硫系抗氧化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10质量份的量。

作为其他抗氧化剂,可以举出n-苄基-α-苯基硝酮、n-乙基-α-甲基硝酮、n-辛基-α-庚基硝酮、n-月桂基-α-十一烷基硝酮、n-四癸基-α-十三烷基硝酮、n-十六烷基-α-十五烷基硝酮、n-辛基-α-十七烷基硝酮、n-十六烷基-α-十七烷基硝酮、n-十八烷基-α-十五烷基硝酮、n-十七烷基-α-十七烷基硝酮、n-十八烷基-α-十七烷基硝酮等硝酮化合物、3-芳基苯并呋喃-2(3h)-酮、3-(烷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酮、3-(酰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3h)-酮、5,7-二叔丁基-3-(3,4-二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3h)-酮、5,7-二叔丁基-3-(4-羟基苯基)-苯并呋喃-2(3h)-酮、5,7-二叔丁基-3-{4-(2-羟基乙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3h)-酮、6-(2-(4-(5,7-二叔2-氧代-2,3-二氢苯并呋喃-3-基)苯氧基)乙氧基)-6-氧代己基-6-((6-羟基己酰基)氧基)己酸酯、5-二叔丁基-3-(4-((15-羟基-3,6,9,13-四氧杂十五烷基)氧基)苯基)苯并呋喃-2(3h)酮等苯并呋喃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其他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对于其他抗氧化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其他抗氧化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20质量份的量。

作为受阻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硬脂酸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硬脂酸酯、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甲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二(十三烷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二(十三烷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双(1,2,2,4,4-五甲基-4-哌啶基)-2-丁基-2-(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酯、1-(2-羟基乙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琥珀酸二乙酯缩聚物、1,6-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氨基)己烷/2,4-二氯-6-吗啉基-均三嗪缩聚物、1,6-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氨基)己烷/2,4-二氯-6-叔辛基氨基-均三嗪缩聚物、1,5,8,12-四〔2,4-双(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氨基)-均三嗪-6-基〕-1,5,8,12-四氮杂十二烷、1,5,8,12-四〔2,4-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均三嗪-6-基〕-1,5,8-12-四氮杂十二烷、1,6,11-三〔2,4-双(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氨基)-均三嗪-6-基〕氨基十一烷、1,6,11-三〔2,4-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均三嗪-6-基〕氨基十一烷、双{4-(1-辛基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双{4-(2,2,6,6-四甲基-1-十一烷氧基)哌啶基}碳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受阻胺化合物的情况下,对于受阻胺化合物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受阻胺化合物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20质量份的量。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5,5’-亚甲基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2-羟基二苯甲酮类;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叔辛基-6-苯并三唑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羧基苯基)苯并三唑的聚乙二醇酯、2-〔2-羟基-3-(2-丙烯酰氧基乙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5-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戊基-5-(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苯并三唑等2-(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类;水杨酸苯酯、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辛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十二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十四癸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十六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十八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山萮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等苯甲酸酯类;2-乙基-2’-乙氧基草酰替苯胺、2-乙氧基-4’-十二烷基草酰替苯胺等取代草酰替苯胺类;乙基-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酯、甲基-2-氰基-3-甲基-3-(对甲氧基苯基)丙烯酸酯等氰基丙烯酸酯类;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氧基苯酚、2-(2-羟基-4-辛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三辛基-2,2’,2”-((1,3,5-三嗪-2,4,6-三基)三(3-羟基苯-4-,1-二基)三丙酸酯)、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2-(2-乙基己酰氧基)乙氧基]苯酚、2,4,6-三(2-羟基-4-己氧基-3-甲基苯基)-1,3,5-三嗪、1,12-双[2-[4-(4,6-二苯基-1,3,5-三嗪-2-基)-3-羟基苯氧基]乙基]十二烷二酸酯等三嗪类;各种金属盐、或金属螯合物、特别是镍、铬的盐、或螯合物类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对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20质量份的量。

作为不同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其他成核剂,例如可以举出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锂、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羟基铝、苯甲酸钠、4-叔丁基苯甲酸铝盐、己二酸钠、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二钠、环己烷-1,2-二羧酸钙等羧酸金属盐、二亚苄基山梨糖醇、双(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双(3,4-二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双(对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和双(二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2,3-三脱氧-4,6:5,7-双-o-((4-丙基苯基)亚甲基)壬醇等多元醇衍生物、n,n’,n”-三[2-甲基环己基]-1,2,3-丙烷三甲酰胺、n,n’,n”-三环己基-1,3,5-苯三甲酰胺、n,n’-二环己基萘二甲酰胺、1,3,5-三(二甲基异丙基氨基)苯等酰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不同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其他成核剂的情况下,对于其他成核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其他成核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10质量份的量。

阻燃剂例如可以举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酯、甲苯基-2,6-二(二甲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1-甲基乙叉基)-4,1-亚苯基四苯基二磷酸酯、1,3-亚苯基四(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株式会社adeka制商品名“adekastabfp-500”、“adekastabfp-600”、“adekastabfp-800”的芳香族磷酸酯、苯基膦酸二乙烯酯、苯基膦酸二烯丙酯、苯基膦酸(1-丁烯基)酯等膦酸酯、二苯基次膦酸苯酯、二苯基次膦酸甲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等次膦酸酯、双(2-烯丙基苯氧基)膦腈、二甲苯基膦腈等膦腈化合物、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聚磷酸三聚氰胺、聚磷酸蜜白胺、聚磷酸铵、磷酸哌嗪、焦磷酸哌嗪、聚磷酸哌嗪、含磷乙烯基苄基化合物和红磷等磷系阻燃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金属氢氧化物、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溴化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六溴苯、五溴甲苯、亚乙基双(五溴苯)、亚乙基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1,2-二溴-4-(1,2-二溴乙基)环己烷、四溴环辛烷、六溴环十二烷、双(三溴苯氧基)乙烷、溴化聚亚苯基醚、溴化聚苯乙烯和2,4,6-三(三溴苯氧基)-1,3,5-三嗪、三溴苯基马来酰亚胺、丙烯酸三溴苯酯、甲基丙烯酸三溴苯酯、四溴双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五溴苄酯、和溴化苯乙烯等溴系阻燃剂等。这些阻燃剂优选与氟树脂等防滴剂、多元醇、水滑石等阻燃助剂组合使用。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阻燃剂的情况下,对于阻燃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阻燃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1~100质量份的量。

作为润滑剂,是出于对成型品的表面赋予滑动性、提高防划痕效果的目的而加入的。作为润滑剂,例如可以举出油酰胺、芥酰胺等不饱和脂肪酰胺;山萮酰胺、硬脂酰胺等饱和脂肪酰胺、丁基硬脂酸酯、硬脂基醇、硬脂酸单甘油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甘露糖醇、硬脂酸、氢化蓖麻油、硬脂酰胺、油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润滑剂的情况下,对于润滑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润滑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1~2质量份的量。

作为填充剂,例如可以举出滑石、云母、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镁、氢氧化镁、氧化镁、硫酸镁、氢氧化铝、硫酸钡、玻璃粉末、玻璃纤维、粘土、白云石、二氧化硅、氧化铝、钛酸钾晶须、硅灰石、纤维状镁氧硫酸盐等,可以适宜选择粒径(在纤维状的情况下,为纤维直径、纤维长度和长径比)而使用。这些填充剂中,从可以对成型品赋予特别优异的刚性、且容易获得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滑石。另外,填充剂可以使用根据需要经表面处理者。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填充剂的情况下,对于填充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填充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1~80质量份的量。

作为脂肪酸金属盐,从耐热性、可以得到树脂中的成核剂的分散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下述通式(4)所示的化合物。

此处,通式(4)中,r11表示直链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2~20的脂肪酸残基,该脂肪酸残基可以被羟基所取代,m2表示1~3价的金属原子,金属原子可以与羟基键合,m表示1~3的整数。

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脂肪酸金属盐的情况下,对于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10质量份的量。

通式(4)中,作为m2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钠、钾、锂、钙、锌、钡、镁、羟基铝等,它们之中,特别优选钠、钾、锂。

水滑石类是作为天然物、合成物已知的包含镁、铝、羟基、碳酸基和任意结晶水的复盐化合物,可以举出:将镁或铝的一部分用碱金属、锌等其他金属取代而成者、将羟基、碳酸基用其他阴离子基团取代而成者,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下述通式(5)所示的水滑石的金属用碱金属取代而成者。另外,作为al-li系的水滑石类,也可以使用下述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

mgz1znz2al2(oh)2(z1+z2)+4(co3)ph2o(5)

此处,通式(5)中,z1和z2分别表示满足下述式所示的条件的数,p表示0或正数。

0≤z2/z1<10

2≤z1+z2≤20

[li1/3al2/3(oh)2]·[aq-1/3q·ph2o](6)

此处,通式(6)中,aq-表示q价的阴离子,p表示0或正数。另外,水滑石类中的碳酸根阴离子可以为将一部分用其他阴离子取代而成者。

水滑石类可以为将结晶水经脱水而成者,也可以为用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油酸碱金属盐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碱金属盐等有机磺酸金属盐、高级脂肪酰胺、高级脂肪酸酯或蜡等覆盖而成者。

水滑石类可以为天然物,而且也可以为合成品。作为水滑石类的合成方法,可以举出日本特公昭46-2280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0-30039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1-29129号公报、日本特公平3-3683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7427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7905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的方法。另外,水滑石类可以不受其晶体结构、晶粒等的限制地使用。水滑石类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水滑石类的情况下,对于水滑石类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水滑石类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1~5质量份的量。

作为抗静电剂,例如可以举出:基于非离子性、阴离子性、阳离子性或两性的表面活性剂等的低分子型抗静电剂、基于高分子化合物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型。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高级醇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高级烷基胺环氧乙烷加成物、聚烯烃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等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乙烷、甘油的脂肪酸酯、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山梨醇或失水山梨糖醇的脂肪酸酯、多元醇的烷基醚、烷醇胺的脂肪族酰胺等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高级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等羧酸盐;高级醇硫酸酯盐、高级烷基醚硫酸酯盐等硫酸酯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链烷烃磺酸盐等磺酸盐;高级醇磷酸酯盐等磷酸酯盐等,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烷基三甲基铵盐等季铵盐等。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高级烷基氨基丙酸盐等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高级烷基二甲基甜菜碱、高级烷基二羟基乙基甜菜碱等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等,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优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特别优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链烷烃磺酸盐等磺酸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低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情况下,对于低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低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1~10质量份的量。

作为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可以举出离聚物、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部的嵌段聚合物等。作为离聚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0-132927号公报中记载的离聚物。作为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部的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7-10989号公报中记载的聚醚酯酰胺、美国专利第6552131号公报记载的由聚烯烃与聚乙二醇形成的聚合物、日本特开2016-023254号公报记载的由聚酯与聚乙二醇形成的聚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情况下,对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3~60质量份的量。

荧光增白剂是指,吸收太阳光、人工光的紫外线,通过将其改变为紫~蓝色的可见光线并辐射的荧光作用,有助于成型体的白色度、蓝色调的化合物。作为荧光增白剂,可以举出苯并噁唑系化合物c.i.fluorescentbrightner184;香豆素系化合物c.i.fluorescentbrightner52;二氨基茋二磺酸系化合物c.i.fluorescentbrightner24、85、71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包含荧光增白剂的情况下,对于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时,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可以设为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成为0.00001~0.1质量份的量。

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市售的颜料。作为颜料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颜料红1、2、3、9、10、17、22、23、31、38、41、48、49、88、90、97、112、119、122、123、144、149、166、168、169、170、171、177、179、180、184、185、192、200、202、209、215、216、217、220、223、224、226、227、228、240、254;颜料橙13、31、34、36、38、43、46、48、49、51、52、55、59、60、61、62、64、65、71;颜料黄1、3、12、13、14、16、17、20、24、55、60、73、81、83、86、93、95、97、98、100、109、110、113、114、117、120、125、126、127、129、137、138、139、147、148、150、151、152、153、154、166、168、175、180、185;颜料绿7、10、36;颜料蓝15、15:1、15:2、15:3、15:4、15:5、15:6、22、24、29、56、60、61、62、64;颜料紫1、15、19、23、27、29、30、32、37、40、50等。

作为染料,可以举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蓝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氧杂蒽染料、茜素染料、吖啶染料、茋染料、噻唑染料、萘酚染料、喹啉染料、硝基染料、吲达胺染料、噁嗪染料、酞菁染料、花菁染料等染料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只要为将本发明的成核剂与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的方法等即可。另外,作为制造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的其他方法,可以举出:将本发明的成核剂和其他添加剂与包含高分子化合物或石油树脂的粘结剂在加热下进行混合,在熔化状态的粘结剂存在下均匀化后,加工成粒料形状的方法等。根据该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均匀且操作性优异的、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对该制造方法中的加工条件,没有任何限定。而且,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加工设备也没有任何限定,可以为挤出机、盘式制粒机等公知一般的加工设备即可。

<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接着,对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和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成核剂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的含量为0.001~10质量份。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

作为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全同立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半全同立构聚丙烯、环烯烃聚合物、立体嵌段聚丙烯、聚-3-甲基-1-丁烯、聚-3-甲基-1-戊烯、聚-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聚合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抗冲共聚物聚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树脂(evoh)等α-烯烃共聚物、和它们的氯化物等。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为共混这些2种以上而成者或合金化而成者。

聚烯烃系树脂优选为聚丙烯系树脂。作为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举出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等)等、乙烯-丙烯-1-丁烯三元聚合物、丙烯与其他α-烯烃(例如1-丁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的共聚物、包含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例如抗冲共聚物聚丙烯、tpo等)、和它们的氯化物等。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为共混这些2种以上而成者,也可以为树脂经合金化而成者,还可以为嵌段共聚物。

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进而优选包含乙烯-丙烯共聚物。上述情况下,可以对成型品赋予特别优异的耐冲击性。作为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上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等)等、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例如抗冲共聚物聚丙烯、tpo等)等。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不依赖于聚合催化剂·助催化剂的种类、有无、立构规整性、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特定分子量成分的有无、比率、比重、粘度、对各种溶剂的溶解度、伸长率、冲击强度、结晶度、x射线衍射、基于不饱和羧酸(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等)和其衍生物(马来酸酐、马来酸单酯、马来酸二酯等)、有机过氧化物或能量射线的照射和这些处理的组合的改性·交联处理的有无等而使用。

如上述,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本发明的成核剂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的含量为0.001~10质量份。从使β晶形成作用更优异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成核剂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的含量优选0.0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2质量份以上。另外,从抑制起霜的发生、成核剂的提取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成核剂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的含量优选1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5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0.3质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还包含弹性体。上述情况下,可以对成型品进而赋予优异的耐冲击性。

弹性体没有特别限定,为乙烯与除乙烯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时,与聚烯烃系树脂的相容性优异,故优选。

作为上述除乙烯以外的单体,可以举出具有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碳原子数8~20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其他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烷氧基丙烯酸烷基酯等。此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指,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这些除乙烯以外的单体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3-甲基-1-丁烯、3-乙基-1-丁烯、1-戊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1-己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优选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

作为碳原子数8~20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优选可以举出单烷基苯乙烯或聚烷基苯乙烯。

作为其他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卤代烯烃、不饱和胺、不饱和羧酸、乙烯酯、不饱和环氧化合物、烯属不饱和硅烷化合物等。

此处,卤代烯烃是指,在上述α-烯烃中加成氯、溴、碘等的卤素原子而得到的物质。

作为不饱和胺,可以举出烯丙基胺、5-己烯胺、6-庚烯胺等。

作为不饱和羧酸,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3-丁烯酸、4-戊烯酸、5-己烯酸、6-庚烯酸、7-辛烯酸、8-壬烯酸、9-癸烯酸、10-十一碳烯酸等,也可以为用卤素原子取代而成者。

作为乙烯酯,例如可以举出甲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异丁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戊酸乙烯酯、癸酸乙烯酯、十一烷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肉豆蔻酸乙烯酯、十五烷酸乙烯酯、棕榈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新癸酸乙烯酯(碳原子数9~11的羧酸混合物)等脂肪族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芳香族乙烯酯等。作为优选的乙烯酯,可以举出碳原子数3~20、更优选碳原子数4~10的乙烯酯,进而优选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

作为不饱和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4-环氧-1-丁烯、5-环氧-1-戊烯、6-环氧-1-己烯、7-环氧-1-庚烯、8-环氧-1-辛烯、9-环氧-1-壬烯、10-环氧-1-癸烯、11-环氧-1-十一碳烯等。

作为烯属不饱和硅烷化合物,可以举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作为共轭二烯,例如可以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2-乙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2-甲基戊二烯、4-甲基戊二烯、2,4-己二烯、1,3-辛二烯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戊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酯等。

作为烷氧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正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正丁氧基)乙基丙烯酸酯、3-甲氧基丙基丙烯酸酯、3-乙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正丙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正丁氧基)丙基丙烯酸酯等。

弹性体可以为使这些单体单独与乙烯共聚而成者,也可以为将2种以上单体组合与乙烯共聚而成者。

作为乙烯与除乙烯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的弹性体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优异,故优选。另外,也优选乙烯与乙烯酯的共聚物。

对于作为乙烯与除乙烯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的弹性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等嵌段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对于除了作为乙烯与除乙烯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的弹性体以外的弹性体,例如可以举出热塑性聚酯、热塑性聚氨酯等。

弹性体可以不依赖于分子量、聚合度、密度、软化点、不溶性物质对溶剂的比率、立构规整性的程度、催化剂残渣的有无、成为原料的单体的种类、配混比率、聚合催化剂的种类(例如齐格勒型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等而使用。

弹性体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1~80质量份。上述情况下,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变得可以对成型品赋予进而优异的耐冲击性。弹性体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优选3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5质量份以上。另外,从使成型品的低温环境下的耐冲击性优异的观点出发,弹性体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进而优选5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40质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还包含填充剂。上述情况下,可以对成型品赋予优异的刚性。作为填充剂,可以举出与上述成核剂组合物中使用的填充剂相同的填充剂。填充剂中,可以对成型品赋予特别优异的刚性,且可以容易获得,因此,特别优选滑石。填充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1~80质量份。另外,填充剂的配混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进而,填充剂的配混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

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只要不较大有损其性能就可以进而配混聚烯烃系树脂中通常使用的添加剂、例如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其他抗氧化剂、受阻胺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不同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其他成核剂、阻燃剂、阻燃助剂、润滑剂、水滑石类、脂肪酸金属盐、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颜料、染料等。作为这些添加剂,可以举出与上述成核剂组合物中使用的添加剂相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这些添加剂可以以适度的浓度存在于聚烯烃系树脂中的方式进行配混。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将聚烯烃系树脂粉末或粒料、与本发明的成核剂和其他添加剂进行干混的方法;将聚烯烃系树脂粉末或粒料、与本发明的成核剂和其他添加剂进行干混而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成核剂与其他添加剂加工成粒料形状,添加至聚烯烃系树脂的方法;等。另外,本发明的成核剂与其他添加剂可以同时添加至聚烯烃系树脂,也可以分别添加至聚烯烃系树脂。进而,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为将本发明的成核剂组合物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的方法。

<聚烯烃系树脂用母料>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方法的其他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制作本发明的母料,将其配混于聚烯烃系树脂。此处,本发明的母料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和,上述本发明的成核剂。本发明的母料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本发明的母料可以根据需要还包含其他添加剂。作为本发明的母料中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等。制造本发明的母料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将聚烯烃系树脂粉末或粒料、与本发明的成核剂和其他添加剂进行干混而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等。

<成型品>

接着,对本发明的成型品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成型品是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本发明的成型品变得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β晶。

作为本发明的成型品,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型品、纤维、扁平丝纱、双轴拉伸薄膜、单轴拉伸薄膜、无拉伸薄膜、片、热成型品、挤出吹塑成型品、注射吹塑成型品、注射拉伸吹塑成型品、异形挤出成型品、旋转成型品等。作为本发明的成型品,进而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汽车外饰部件、汽车内饰部件、壳体、容器、配管等。

本发明的成型品的成型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吹塑成型法、旋转成型、真空成型法、吹胀成型法、压延成型法、凝塑成型法、浸渍成型法、热成型法等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的汽车外饰部件、汽车内饰部件、壳体、容器和配管进行说明。

<汽车外饰部件>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汽车外饰部件的耐冲击性优异。作为汽车外饰部件,例如可以举出:保险杆、散热器格栅、前格栅、前风挡、翼子板、支柱、车柱罩、后视镜托架罩、窗玻璃导槽、后视镜外壳、灯具外壳、轮圈盖、扰流器、空气扰流器、饰条、窗嵌条、安全带嵌条、天窗、前端模块、车门模块、后车门模块、外板等。作为成型为汽车外饰部件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型法、热成型法、吹塑成型法等方法。

<汽车内饰部件>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汽车内饰部件的耐冲击性优异。作为汽车内饰部件,例如可以举出:仪表板、车门饰板、支柱饰条、车门饰条、支柱饰件、置物盘、后侧置物盘、手枕箱、空调导管等。作为成型为汽车内饰部件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型法、热成型法、吹塑成型法等方法。

<壳体>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壳体的耐冲击性优异。作为壳体,例如可以举出:家电用壳体、大型游戏机用壳体、家庭用游戏机用壳体、携带型游戏机用壳体、相机用壳体、移动电话用壳体、智能型手机用壳体、电子机器用壳体、蓄电池用壳体、安全断路器用壳体等。作为成型为壳体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型法、热成型法、吹塑成型法等方法。

<容器>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容器的耐冲击性变得优异。作为容器,例如可以举出:餐具、配菜容器、冷冻食品容器、微波炉耐热容器、冷冻保存容器、杀菌袋容器、杯具、冷冻甜点杯具等食品用容器;饮料瓶、输液瓶、医疗用中空瓶等瓶容器;烧杯、量筒等理化试验用容器;药品容器、医疗用容器、洗剂容器、化妆品容器、香水容器、碳粉容器等。作为成型为容器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吹塑成型法、吹胀成型法、热成型的成型法等方法。

<配管>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配管的耐冲击性变得优异。作为配管,例如可以举出:水管、输气管、基础设施用管、工厂设施用管、车辆用燃料输送管、车辆用进气管等各种管路(pipe);化妆品/香水喷雾用管、医疗用管、输液管等各种导管(tube);水软管、车辆用空气导管等各种软管(hose)等。作为成型为配管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注射成型法、挤出成型法、旋转成型法等方法。

<薄膜>

接着,对薄膜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薄膜是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聚烯烃系树脂优先地形成β晶,因此,本发明的薄膜的拉伸性变得优异。另外,聚烯烃系树脂的β晶与α晶相比具有低的熔点,因此,本发明的薄膜的热封性变得优异。作为成型为薄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挤出成型法、吹胀成型法、浇铸成型法等。

<多孔薄膜>

聚烯烃系树脂的β晶通过加热而相变为α晶。而且,聚烯烃系树脂的β晶的密度低于α晶的密度。因此,通过包括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从而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多孔薄膜: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薄膜的成型工序;和,将通过成型工序得到的薄膜进行加热拉伸的工序,本发明的多孔薄膜微细且内包均匀的空隙。本发明的多孔薄膜例如可以适合作为光反射薄膜、电池分隔件等使用。将薄膜进行加热拉伸时的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80~120℃。另外,拉伸可以为单轴拉伸也可以为双轴拉伸。进而对于拉伸倍率,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1~10倍。

<光反射薄膜>

本发明的多孔薄膜内包微细且均匀的空隙,因此,由本发明的薄膜形成的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的光反射性优异。本发明的光反射薄膜例如可以适合作为组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的板状材、具体而言液晶画面用的端面照光的反射板、直下型背光的反射板、和冷阴极射线管周围的反射器等使用。

<电池分隔件>

本发明的多孔薄膜微细且内包均匀的空隙,因此,由本发明的多孔薄膜形成的本发明的电池分隔件的透过性优异。这样的电池分隔件例如可以适合用于锂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聚合物电池等。

<包装体>

接着,对本发明的包装体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包装体具备本发明的薄膜。本发明的薄膜的热封性优异,因此,本发明的包装体的热封性优异。本发明的包装体可以仅由本发明的薄膜形成,也可以由本发明的薄膜层叠于基材上的层叠体形成。另外,层叠体中,本发明的薄膜也可以借助由聚烯烃薄膜等形成的中间层层叠于基材上。作为构成层叠体的基材,例如可以举出: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酯或聚酰胺的薄膜、它们的拉伸薄膜、这些薄膜与聚酰胺薄膜、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薄膜那样的具有阻气性的树脂薄膜的层叠薄膜、铝等的金属箔、或者蒸镀有铝、二氧化硅等的蒸镀薄膜、纸等。另外,作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干层压、共挤出等方法。本发明的包装体例如可以适合用于食品、电子材料等的包装、特别是蒸煮包装、利用自动包装机的包装。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等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1~1-10、比较例1-1~1-4〕

对于均聚丙烯(230℃、载荷2.16kg下的mfr=8g/10分钟)200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和表1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0.1质量%,以手共混将它们共混3分钟后,投入至单螺杆挤出机(装置: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laboplastomillmicro),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1-1中,不配混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步骤进行造粒。造粒后的粒料以80℃干燥8小时后,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评价。表1中,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立体结构”是指,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立体结构,z表示以下的基团。

<晶化温度tc[℃]>

使用得到的粒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器(装置;perkinelmer公司制diamond)测定晶化温度(tc)。晶化温度如下求出:从室温起以5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30℃,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的速度冷却至50℃时,作为在冷却过程中观测到的放热峰的温度(℃)而求出。将结果示于表1。

<β晶比率>

使用得到的粒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器(装置;perkinelmer公司制diamond),判定β晶的有无,且测定β晶比率。具体而言,从室温起以5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30℃,保持20分钟后,以10℃/分钟的速度冷却至50℃,进而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30℃时,在第2次的升温过程中,观测到在150℃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和在165℃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情况判定为“有”β晶,和仅观测到在165℃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情况判定为“无”β晶。判定为“有”β晶的情况下,将在150℃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面积作为β晶面积、在165℃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面积作为α晶面积,以下述式算出β晶比率。

β晶比率=β晶面积/(α晶面积+β晶面积)×100(%)

将结果示于表1。

<着色>

将得到的粒料以200℃进行注射成型,对于得到的厚度1mm的试验片,以目视判断着色的有无。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实施例2-1~2-10、比较例2-1~2-5〕

对于均聚丙烯(230℃、载荷2.16kg下的mfr=8g/10分钟)200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和表2记载的化合物0.1质量%,以手共混将它们共混3分钟后,投入至单螺杆挤出机(装置: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laboplastomillmicro),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表2中,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立体结构”是指,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立体结构,z表示上述基团。

造粒后的粒料以80℃干燥8小时后,以与上述实施例1-1同样的步骤评价晶化温度tc[℃]、β晶比率、和着色的有无。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喹吖啶酮由于着色严重,因此,对于tc和β晶的有无未进行评价。

〔比较例3-1~3-6〕

对于均聚丙烯(230℃、载荷2.16kg下的mfr=8g/10分钟)200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和下述通式(7)所示的、具有表3记载的z的比较化合物0.1质量%,以手共混将它们共混3分钟后,投入至单螺杆挤出机(装置: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laboplastomillmicro),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表3和通式(7)中,z表示上述基团。造粒后的粒料以80℃干燥8小时后,以与上述实施例1-1同样的步骤评价晶化温度tc[℃]、β晶比率。将结果示于表3。

[表3]

〔实施例4-1~4-9、比较例4-1~4-4〕

配混抗冲共聚物聚丙烯(primepolymer公司制primepolyproj707g)70质量份、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dowchemicalcompany制engage8842)10质量份、滑石(水分量0.1质量%、基于激光衍射法的粒径d50=14.0μm、基于jisk5101记载的测定法的松比重0.32g/ml)20质量份,制备树脂混合物。对于该树脂混合物2k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表4或表5记载的添加量的表4或表5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以rockingmixer(爱知电机株式会社制)共混30分钟后,投入至双螺杆挤出机(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制tex-25αiii),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4-1中,不配混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4-1同样的步骤进行造粒。表4和5中,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立体结构”是指,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立体结构,z表示上述基团。

[表4]

[表5]

〔实施例5-1~5-9、比较例5-1~5-4〕

配混抗冲共聚物聚丙烯(primepolymer公司制primepolyproj707g)60质量份、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dowchemicalcompany制engage8842)20质量份、滑石(水分量0.1质量%、基于激光衍射法的粒径d50=14.0μm、基于jisk5101记载的测定法的松比重0.32g/ml)20质量份,制备树脂混合物。对于该树脂混合物2k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表6或表7记载的添加量的表6或表7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在rockingmixer(爱知电机株式会社制)中共混30分钟后,投入至双螺杆挤出机(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制tex-25αiii),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表6和7中,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立体结构”是指,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立体结构,z表示上述基团。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5-1中,不配混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5-1同样的步骤进行造粒。

[表6]

[表7]

〔实施例6-1~6-4、比较例6-1、6-2〕

对于抗冲共聚物聚丙烯(primepolymer公司制primepolyproj707g)2k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表8记载的添加量的表8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以rockingmixer(爱知电机株式会社制)共混30分钟后,投入至双螺杆挤出机(装置;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制tex-25αiii),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表8中,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立体结构”是指,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立体结构,z表示上述基团。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6-1中,不配混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6-1同样的步骤进行造粒。

[表8]

如上述造粒后的实施例4-1~4-9、比较例4-1~4-4、实施例5-1~5-9、比较例5-1~5-4、实施例6-1~6-4和比较例6-1~6-2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粒料以80℃干燥8小时。使用干燥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粒料,以与上述实施例1-1同样的步骤评价晶化温度,进而以下述的步骤评价β晶比率和夏比冲击强度。将结果示于表4~8。

<β晶比率>

使用得到的粒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器(装置;perkinelmer公司制diamond),判定β晶的有无,且测定β晶比率。具体而言,从室温起以5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30℃,保持20分钟后,以10℃/分钟的速度冷却至50℃,进而保持5分钟后,以3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30℃时,第2次的升温过程中,观测到在150℃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和在165℃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情况下判定为“有”β晶,仅观测到在165℃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情况判定为“无”β晶。判定为“有”β晶的情况下,将在150℃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面积作为β晶面积、在165℃附近具有峰顶的吸热峰的面积作为α晶面积,以下述式算出β晶比率。

β晶比率=β晶面积/(α晶面积+β晶面积)×100(%)

<夏比冲击强度>

对于得到的粒料,通过注射成型机(装置;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卧式注射成型机nex80),在树脂温度230℃、模具温度50℃的加工条件下进行成型,制作夏比冲击强度测定用试验片(80mm×10mm×4mm)。将得到的试验片在23℃、湿度60%rh的恒温恒湿槽内静置7天后,对试验片赋予切口。将赋予了切口的试验片在温度23℃、湿度60%rh的恒温恒湿槽内静置5天后,从恒温恒湿槽取出试验片,依据iso179-1测定夏比冲击强度(kj/m2)。

〔实施例7-1~7-4、比较例7-1~7-3〕

对于均聚丙烯(230℃、载荷2.16kg下的mfr=3g/10分钟)2kg,配混酚系抗氧化剂(四[亚甲基-3-(3’,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05质量%、磷系抗氧化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质量%、硬脂酸钙盐0.05质量%、表9记载的添加量的表9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以手共混将它们共混3分钟后,投入至双螺杆挤出机(装置: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制tex-25αiii),在230℃的熔融温度下进行造粒。表9中,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的“立体结构”是指,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立体结构,z表示上述基团。另外,比较例7-1中,不配混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7-1同样的步骤进行造粒。使造粒后的粒料以80℃干燥8小时后,投入至具备t模头和辊的单螺杆挤出机,在机筒温度200℃、辊温度120℃的条件下成型为厚度100μm的薄膜。将如此得到的薄膜在加热温度100℃、拉伸速度1000mm/分钟的条件下沿md方向以5倍的倍率进行加热拉伸。进而,将该薄膜在同一条件下沿td方向以2倍的倍率进行加热拉伸,得到拉伸薄膜。然后,根据下述的步骤评价薄膜的拉伸性和得到的拉伸薄膜的空隙特性。将结果示于表9。

<拉伸性>

对如上述得到的拉伸薄膜的表面进行目视观察,根据以下的评价基准评价拉伸性。

○:整体均匀地被拉伸

×:整体未均匀地被拉伸,在拉伸状态下存在不均

<空隙特性>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如上述得到的拉伸薄膜的表面以5000倍的倍率进行观察,根据以下的评价基准评价空隙特性。

○:薄膜整体中确认到微细的空隙

△:薄膜的一部分中确认到微细的空隙

×:未确认到空隙

[表9]

根据以上,确认了,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成核剂具有优异的β晶形成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